魯之璵
魯之璵(?—1645年8月4日(弘光元年閏六月癸巳)[1]),字瑟若,直隸蘇州衛人[2],明朝、南明軍事人物。
生平
魯之璵家族世襲千戶,獲授崇明守備,戒備海盜顧容的亂事,得到軍民倚重,累遷指揮同知、劉河參將、福山副總兵。弘光元年(1645年)閏六月十日,清朝在蘇州頒布薙髮令,城鄉的義兵隨即以白布包起頭部起事,陸世鑰、十將官繞城大叫,民間的婦女裙幅拿作旌旗,清軍無法招撫[2]。三天後,他請求吳志葵和吳昜、陸世鑰、張守智攻打蘇州,自己則率領數百名家丁充當前鋒;陸世鑰劫獄帶走坐牢的義師,火燒盤門、閭門城樓,得城內士民和應。張仲玉從葑門入城,斬殺清朝的蘇州通判李麟長、吳縣知縣薛應儒、巡簡羅楚珍、鄉官嵩江通判顧廼猷,焚燒撫按府縣公署;吳志葵的海軍怯戰,令戰事失利,義師李伯含、張韜、趙汝璧、許箕山、韋志斌、葛瑞甫、俞綸煒、俞綸炫兄弟、智介、項缸、蔡佩甫、劉應旟、顧時興、徐雲龍、蔡象坤、袁碩、朱旦、隆樹、大麼、殷三、劉翁等人戰敗死,只有莊雅、陳鏞、法樹逃脫[3][4][5]。
之後魯之璵帶領周蕃等四百人突擊齊門,從報恩寺前往護龍街;清朝的侍郎李率泰、巡撫土國寶率領一千多名騎兵屯駐城池東南角,登上瑞光塔瞭望,說:「雖然他們人多,卻只是烏合之眾,氣勢已盡,只要我們用騎兵蹂躪,打敗其前鋒,其他人就會潰散,不足掛慮。」於是清軍將騎兵匿藏在學府中,很久以後才有百多名士兵大張旗幟,揚言南京援軍將到;魯之璵入城步行四五里到飲馬橋,看不見敵人亦起疑;清軍騎兵突然出現起,大量發箭使其軍隊潰敗,他突圍斬殺副都統濟三等十多人,和副總兵王伯牙、遊擊韋武韜、都司丁有光、守備季寧及周天直、吳中傑等三百人力戰而死,餘下部眾離開齊門[6][1]。
引用
- ^ 1.0 1.1 錢海岳《南明史·卷二·本紀第二》:(弘光元年閏六月)癸巳,總兵吳志葵攻蘇州,副總兵魯之璵等死之。
- ^ 2.0 2.1 錢海岳《南明史·卷三十九·列傳第十五》:魯之璵,字瑟若,蘇州衛人。世襲千戶,授崇明守備。顧容之亂,戒備周密,軍民倚重,累遷指揮同知、劉河參將、福山副總兵。弘光元年閏六月十日,蘇州薙髮令下,城鄉義兵四起,皆白布帕首。陸世鑰、十將官繞城呼號,民間柴斧婦女裙幅悉為干戈旌旗,相望於道,清招之不已。
- ^ 錢海岳《南明史·卷三十九·列傳第十五》:十三日,之璵力請吳志葵合吳易、世鑰、張守智攻蘇州,自以家丁數百人為前鋒。會義師有入獄者,世鑰伏力士劫之,火盤門、閭門城樓,城內士民應之。張仲玉自葑門入城,斬蘇州通判李麟長、吳縣知縣薛應儒、巡簡羅楚珍、鄉官嵩江通判顧廼猷〔,〕燔撫按府縣公署,火花接天。志葵所將海上軍怯不任戰,戰不利,義師李伯含、張韜、趙汝璧、許箕山、韋志斌、葛瑞甫、俞綸煒、綸炫兄弟、智介、項缸、蔡佩甫、劉應旟、顧時興、徐雲龍、蔡象坤、袁碩、朱旦、隆樹、大麼、殷三、劉翁等皆敗死,惟莊雅、陳鏞、法樹得脫。
- ^ 順治乙酉閏六月十三日. 吳城日記 (PDF).
- ^ 卷二十二. 小腆紀傳. [2024-12-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30).
- ^ 錢海岳《南明史·卷三十九·列傳第十五》:之璵領周蕃等四百人突齊門入,自報恩寺向護龍街。清侍郎李延齡、巡撫土國寶以騎千餘屯城東南隅,登瑞光塔以望,曰:「兵雖眾,烏合耳,其氣必索。選騎蹂之,破其前鋒,餘自潰散,不足慮也。」乃匿其騎府學中,良久,以兵百餘張旗幟徇城,揚言南京援至。而之璵入城行四五里至飲馬橋,不見敵,亦內自疑,清騎猝起,矢發如雨,遂大潰。之璵突陣,斬副都統濟三等十餘人,與副總兵王伯牙、遊擊韋武韜、都司丁有光、守備季寧及周天直、吳中傑三百人皆力戰數矢,死橋下,餘眾出齊門。
參考文獻
官銜 | ||
---|---|---|
前任: 王百勝 |
明朝崇明守備 1643年-1645年 |
繼任: 魯之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