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
此條目可能包含原創研究。 (2018年12月10日) |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8年12月10日) |
長平之戰 | |||||||||
---|---|---|---|---|---|---|---|---|---|
戰國時代、秦趙戰爭的一部分 | |||||||||
| |||||||||
參戰方 | |||||||||
趙國 | 秦國 | ||||||||
指揮官與領導者 | |||||||||
主將:廉頗 → 趙括 † 馮亭 † |
主將:王齕 → 白起 副將:司馬靳 | ||||||||
兵力 | |||||||||
趙軍:約450,000人(全國軍隊及後勤) 韓國原有上黨郡守軍:約50,000人 總動員:約500,000人 | 秦軍:約600,000人(全國軍隊及後勤) | ||||||||
傷亡與損失 | |||||||||
約250,000人陣亡 約200,000人投降後被處決,僅剩年幼者240人 | 約200,000人陣亡[2] |
長平之戰是東周戰國時代最大規模的戰役。秦軍60萬軍隊「傷亡過半」,但成功殲滅了趙軍45萬士兵。
這場戰役成為戰國局勢的轉折點。趙國作為當時僅次於秦的國家,在戰敗後迅速衰落。此後,六國再也無法單獨對抗秦國[3]。
背景
公元前359年,商鞅受秦孝公任命為左庶長,在其支持下推行政治改革。秦國實行重農抑商、獎勵耕戰、推廣畝制,徵收戶賦,發展小農經濟,富國強兵[5]。
前333年,秦惠文王(秦孝公之子)任命公孫衍為大良造,命其大舉攻魏。至前330年,秦軍全殲魏軍,俘獲魏主將龍賈,魏國主力盡毀。魏惠王被迫獻出西河郡,秦國收復河西,並繼續攻占魏國城池,控制黃河南段以西的土地,獲得河東之地,東進中原。魏國原首都安邑受威脅,被迫遷都大梁,持續受到秦國侵略。
前312年,秦楚在丹陽交戰,楚國大敗,損失八萬士兵,屈匄等將領被俘。楚懷王隨後集結全國軍隊反攻,成功逼近咸陽,但在藍田再敗,秦軍乘勢追擊,重奪漢中並設立漢中郡。韓魏聯軍趁機攻占楚國召陵,切斷楚國後路,楚國被迫求和。這兩場戰役(丹陽、藍天之戰)使楚國損失慘重,屈氏宗族威望下降,秦國完全控制漢中,楚國威脅被消除。
前307年,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軍事變革,命令軍隊改穿胡人服飾,發展騎兵,訓練騎馬射箭技術[5]。趙國地處冀州,農業不如秦國,但邯鄲鐵礦豐富,是重要的冶鐵手工業中心,同時也積極發展商業[5]。
前306年,秦武王(秦惠文王之子)與東周力士孟說比試舉周九鼎時脛骨斷裂意外身亡。武王無子,繼位引發爭執。公子稷(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之弟)當時在燕國,趙武靈王派趙固將他至趙國,再護送回秦。儘管秦國群臣反對,但在魏冉等人支持下,公子稷最終繼位為秦昭襄王。
前299年,趙武靈王禪位給兒子趙何,趙何繼位,史稱「趙惠文王」。
前290年,趙括出生。
前284年,燕昭王任樂毅為將,聯合各國攻齊,攻入臨淄,連下七十餘城,僅莒和即墨未下。齊湣王逃至莒被殺,王孫賈立其子法章為齊襄王。田單復國後,燕軍圍即墨,雙方僵持五年。公元前279年,燕昭王去世,田單用反間計使樂毅被罷免,騎劫接任為將,最終田單以「火牛陣」大敗燕軍,收復失地。齊國雖復國,元氣大傷,難以與秦抗衡。
前273年,趙國與魏國聯手攻打韓國華陽(今河南鄭州南部),韓國求援於秦。秦昭襄王派武安君白起、穰侯魏冉和客卿胡陽率軍馳援。秦軍採取快速奔襲戰術,每日行軍百里,出其不意地出現在戰場上,擊敗趙魏聯軍。此戰秦軍斬首魏軍13萬,俘虜3名魏將,並將趙軍2萬俘虜沉入黃河。隨後,秦軍攻取魏國數城,迫使魏國割讓南陽以求和。
前270年,秦國派將軍胡陽進攻趙國閼與(今山西晉中和順西北)。趙惠文王召集名將廉頗、樂乘等商討,他們認為距離遙遠,救援困難。唯獨趙奢認為閼與地勢險要,「狹路相逢勇者勝」,建議出兵。趙奢率軍出發後,先駐紮30日以迷惑敵軍。秦軍派細作探聽虛實,趙奢佯裝不知,麻痹秦軍。隨後,趙奢率軍疾馳兩日,搶占閼與附近的制高點,居高臨下擊敗秦軍,解閼與之圍。趙奢因此被封為馬服君,許歷因功被封為國尉。
前263年,秦國白起攻下韓國南陽(今河南省修武縣),絕太行羊腸道。
前262年(周赧王53年、秦昭襄王45年、趙孝成王4年),白起攻佔韓國野王(今河南省沁陽),切斷韓國上黨與國都新鄭的聯繫[6]。韓桓惠王懼秦軍鋒芒,決定將上黨郡獻給秦國求和。然而,上黨郡守靳黈寧死不降。韓王改派馮亭接手上黨郡事宜。但馮亭因懼秦嚴法,與吏民商議後決定將上黨歸趙。他認為:「上黨孤立,秦軍逼近,韓國無力支援。不如歸附趙國,秦必攻趙,趙遭秦逼,自會聯韓抗秦。」[7]馮亭堅守三十日[8],並遣使向趙國獻上十七邑,請求趙孝成王接納。趙孝成王猶豫不決時,平陽君趙豹主張拒絕,認為接受上黨會得罪秦國,而平原君趙勝則認為不可失此大利。趙王採納平原君的意見並派平原君前往接收上黨,封馮亭為華陽君,賞賜上黨郡吏民。馮亭卻垂累謝絕,不願因獻地受封[9]。趙國出兵接管上黨,廉頗率軍駐守長平[10]。
前261年,秦將白起進攻韓國的緱氏(今河南省偃師市)和綸氏(今河南省登封市),進一步震懾韓國,孤立趙國的上黨。
戰役進程
退守據險
前261年,秦國派左庶長王齕領兵進攻上黨[11],意圖迅速佔領。趙國將領廉頗率領20萬軍隊前往救援。廉頗以丹朱嶺至馬鞍壑一線的百里石長城作為主要防禦陣地,分兵前出32公里於空倉嶺構建前沿防線,並派裨將茄率五千趙兵前出迎敵。此時,緱氏、綸氏和上黨已被秦軍攻陷,馮亭率殘部歸附廉頗軍中。
四月,秦軍與趙軍在空倉嶺西的玉溪河谷首次交戰,混戰中秦軍斥候斬殺趙裨將茄[12]。初戰失利後,趙軍堅守空倉嶺防線。
六月,秦軍發起攻擊,突破防線,佔領趙軍的兩座城池,殺死四名都尉[13]。
七月,趙軍被迫撤退,在石長城以西的丹河一線構築防禦工事。秦軍再次強攻,殺死兩名都尉,奪取西壘壁[14]。
趙軍戰敗後退入故關,堅守百里石長城。石長城位於丹朱嶺至馬鞍壑的分水嶺(東西走向),現今在高平市北部約二十公里,面對秦軍的南坡陡峭。長城底寬4公尺,設有堡壘,延綿百里,其中故關為天然隘口,連接南北交通,設有城門,與長城融為一體。
趙軍在百里石長城全線佈防,重點防禦故關、韓王山和大糧山,利用高地優勢抵禦秦軍。《水經注》引《上黨記》曰:「秦壘在(長平)城西,二軍共食流水,澗相去五里。城之左右沿山亙隰,南北五十許里,東西二十餘里,悉秦、趙故壘」。
秦軍主力集中在丹河河谷,進攻受挫後,挑釁趙軍出長城決戰,但趙軍拒絕出戰[15]。廉頗指揮的二十萬趙軍在失去險要地形後,憑藉堅壁遏制住秦軍攻勢。[16]
外交反間
攻戰無進展,消耗戰僵持雙方都陷入糧食短缺,糧芻輜重補給維艱。秦軍遠道而來,補給線漫長後勤壓力大,地方野史記載,空倉嶺因秦軍於該處「詭運置倉」而得名[17]。據《戰國策·齊策之二》,趙國同樣糧食短缺,請粟於齊,齊不聽[18]。
外交失敗
趙孝成王與樓昌、虞卿謀,樓昌請發重使至秦媾和。虞卿反對與秦媾和,並認為戰和決定權在於秦,而秦國已決意打敗趙國,要逼和秦國,正正不可與秦講和,反而應嘗試拉攏魏、楚,製造合縱之勢迫使秦國退兵:「今制媾者在秦;秦必欲破王之軍矣,雖往請媾,秦將不聽。不如發使以重寶附楚、魏,楚、魏受之,則秦疑天下之合從,媾乃可成也。」趙王不聽,使鄭朱媾於秦,秦受之。虞卿對趙王曰:「王必不得媾而軍破矣。何則?天下之賀戰勝者皆在秦矣。夫鄭朱,貴人也,秦王、應侯必顯重之以示天下。天下見王之媾於秦,必不救王;秦知天下之不救王,則媾不可得成矣。」既而,秦國果然利用趙國派使者入咸陽和談之機,顯重鄭朱向趙示好,而不與趙媾。其他諸侯懼怕秦趙媾和連橫於己不利,不敢支援趙國[19][20]。元代胡三省指,史言趙之喪師蹙國,不特以趙括代廉頗之故,亦由不用虞卿之計也[21]。
反間易將
秦國范雎同時使用反間計,在邯鄲散布謠言:「秦之所惡,獨畏馬服子趙括將耳,廉頗易與,且降矣。」趙孝成王本自惱怒廉頗領軍傷亡多,屢次戰敗卻堅守營壘不敢出戰,謠言四起,不啻於火上澆油。於是趙王力排眾議,臨陣換將,以年輕將領趙括(趙國名將馬服君趙奢之子)代替廉頗為長平前線最高統帥。
雙雙易帥
前260年夏,趙括替代廉頗,再領二十萬趙軍接管長平前線大小軍務。駐在長平的趙軍,共有四十多萬,聲勢非常浩大。趙括到達前線後,悉數改變軍令約束和防守戰略部署,並撤換大批中下級軍官,收縮兵力準備主動出擊,企圖一戰殲滅秦軍,收復上黨。
秦國得知消息後,秘密任命武安君白起為上將軍指揮秦軍,王齕改任副將,並下令:「若有洩露武安君任將之事,嚴懲不貸!」[22]
白起針對趙軍的動態,以丹河東岸的長平為依託,沿丹河東岸的天然髙崗構築起長達十八公里的主陣地,右翼一直延伸到小東倉河北岸,以抵禦趙軍主力的進攻。另安排伏兵二萬五千人在決戰開始後切斷從石長城出擊的趙軍退路;另五千騎兵遮絕留守石長城的趙軍與出擊的趙軍主力之間的聯繫。
秦軍佯敗,趙軍中伏
趙括在對秦軍所知甚少的情況下,指揮主力出擊屯紮在故關前的秦軍部隊。秦軍按照白起的將令,接戰不久後便詐敗,沿直通長平的大道逃跑,把追擊的趙軍主力引誘到預設戰場。
趙括不知中計,集中主力猛攻秦軍陣地,雙方傷亡慘重,但秦軍頑強抵抗,趙軍無法攻破。此時趙軍主力已經遠離故關十二公里。預伏在小東倉河北岸的兩萬五千名秦軍突然出擊占領韓王山,切斷了趙軍的退路。五千騎兵也兵臨故關前,使留守故關的趙軍不敢支援。趙軍被完全分為兩段。趙軍出擊主力失去後勤保障,留守部隊空守糧草輜重不敢增援。秦軍把握有利態勢,派出不帶甲之輕兵從兩翼攻擊趙軍。趙軍分兵作戰,不能取勝,趙軍主力被秦軍壓縮在了秦軍防禦壁壘所在的將軍嶺與韓王山所夾挾的一片低凹的山谷–泫氏谷。原本趙軍堅守的百里石長城被秦軍攻克,反而成為了秦對趙包圍圈的一部分。
被圍投降
國力總動員
面對險惡戰局,趙括命令部隊原地築壁堅守等待援兵。秦軍乘勢合圍趙軍於谷地。趙軍被圍的消息報到邯鄲。趙孝成王意欲合縱抗秦,遣使求救於臨近的楚、魏等國。但由於之前趙國使者入咸陽和談得秦昭襄王厚遇,諸侯國不願救趙。趙孝成王只得派出本國的部隊趕往長平前線救援。
秦國得知趙軍主力已被合圍,糧道已絕,秦昭襄王親自趕到河內郡(黃河以北,太行道以南,故魏韓地,時已屬秦),賜所有郡民爵一級,命郡內十五歲以上男丁悉數出征支援長平前線,遮絕趙國救兵及糧食。
前260年九月,在被困餓46日後,趙軍戰馬食盡已經演變到食人肉的狀態,且箭矢兵械損壞無法補充,趙括分軍四隊強行突圍四五次始終未能衝出重圍。白起下令秦軍放箭,圍而不戰。最終,趙軍傷病餓殍無法再戰,只得全體投降。秦軍俘虜趙軍20餘萬人。
坑殺趙卒
秦軍對20萬降卒持警戒態度。白起計曰:「前秦已拔上黨,上黨民不樂爲秦而歸趙。趙卒反覆。非盡殺之,恐爲亂。」白起以酒肉安撫降卒,假意許諾將降兵中身體強健的帶回秦國,而年老體弱傷殘幼小的會發回趙國,趙人不疑。後白起密令秦兵以白布裹頭,下令「凡首無白布者,即係趙人,當盡殺之。」趙國降卒不曾準備,又無器械,束手就戮,一夜俱盡。根據遺址屍骨坑考古,殺降多屬先擊殺致死而後亂葬掩埋[23]。史載當時「流血成川,沸聲若雷」[24];「血流淙淙有聲,楊谷之水皆變為丹,至今號為丹水」;後世稱血流成河。唯有240名年少的趙兵被秦軍放歸趙國以散布恐慌,震懾山東六國。[25]
秦軍坑殺趙卒的消息傳入趙國,整個國家「子哭其父,父哭其子,兄哭其弟,弟哭其兄,祖哭其孫,妻哭其夫,沿街滿市,號痛之聲不絕」[26]。
乘勝追擊
一個月後,前260年十月,白起兵分兩路,以司馬梗進攻太原,王齕率軍進攻武安,威脅邯鄲。
韓割垣雍,趙割六城以和。前259年正月,秦兵罷,復守上黨[27]。
戰後
趙國經此一戰元氣大傷,再也無力單獨和秦國全方位對抗,就此確立了秦對趙的戰略優勢,為秦王政日後攻滅趙國打下根基。
不過,秦國在此戰中也損失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再加上日後的邯鄲之戰慘敗,「死者過半,國內空」,在秦王政繼位以前,秦國也無法再發動大規模戰爭,國勢亦嚴重削弱,這也使秦在三十年後,才展開秦滅六國之戰。
鈕先鍾在《中國歷史中的決定性會戰》一書中說,「幸有趙國崛起,始能對秦國產生制衡作用,使其興起不至於一帆風順,並延長戰國時代達數十年之久」。
評論
趙受上黨
漢代司馬遷於《史記》批評平原君「利令智昏」,「貪馮亭邪說,使趙陷長平兵四十餘萬眾,邯鄲幾亡」[20]。宋代鮑彪注《戰國策》謂:「平陽(趙豹)嫁禍之言,豈不易曉,而孝成(趙王)怒之,昏於利之。(平原君趙)勝、禹入而順旨,以濟其欲,不幾於一言而喪邦歟?故為邦者以遠佞人為急。[8]」
元代胡三省認為趙之禍不在於受上黨,注《資治通鑒》:「秦有吞天下之心,使趙不受上黨而秦得之,亦必據上黨而攻趙」[21]。
現代石泉著文《秦趙長平之戰與邯鄲保衛戰的歷史教益》認為,上黨高地是邯鄲戰略屏障,與其聽任秦佔領後居高臨下攻擊邯鄲,不如趙率先佔有這戰略要地據以防衛邯鄲,是以趙接納上黨在戰略上本非失策。[28]
林聰舜在《趙國接收上黨導致長平慘敗之說的檢討》一文中指出,長平之戰是趙國「不可避免的戰略決戰」。他認為,「接收上黨,會使戰略決戰的時間提前,但佔據上黨有利地形,勝算提高不少。不爭取上黨,使上黨戰略要地落入強秦之手,趙雖得到喘息時間,卻終將面對秦的鯨吞蠶食,更無力對抗」。
趙國確實面臨「退無可退」的局面,韓國的上黨郡對趙國的存亡至關重要。上黨地區地勢較高,可以俯瞰四周。《中國軍事通史·戰國軍事史》指出:「秦據上黨,則攻趙之路暢通,近可威脅太行山東側的趙都邯鄲,遠可揮兵北上,控制呂梁山與太行山上的險徑要塞,截斷趙與代郡、雁門郡、雲中郡等北部地方的聯繫」。事實上,日後秦國的滅趙之路,正是取道上黨。
秦趙國力對比
在長平之戰前,趙國是戰國時期的第二強國,但其綜合國力的最大弱點在於農業和糧食產量。趙國的地理條件較差,《史記·貨殖列傳》稱其為「地薄人眾」,適合農耕的土地有限,主要糧產區華北平原的土壤狀況被評為中等,且含有鹽分,整體農業發展受限。相比之下,秦國的農業政策更為重視,商鞅變法後,秦國確立了「耕戰立國」的國策,農業生產能力強大,尤其在關中、成都平原等地。
趙國經濟政策偏向「重商」,如邯鄲是著名的商業中心,民風輕視農業,導致糧食不足。在戰爭時期,即使有資金也難以購買糧食,長平之戰期間,趙國向齊國請求糧食卻遭拒絕。因此,農業不發達導致的缺糧問題成為趙國在長平之戰中的重大隱患,使其難以進行持久戰,迫使其尋求速決。
長平之戰時,秦國雖因連續征戰經濟狀況不佳,但仍能在一定程度上獲得糧食補給。相較之下,趙國的糧食短缺使其在戰局中處於劣勢。若戰鬥推遲5至10年,待都江堰等工程完工,秦國的後勤優勢將進一步擴大,從而使趙國更難以抵抗。[29]
趙括功過
長平戰爭開打2年半後,趙括因此一戰斷送己方40萬將士性命和趙國前途而成為千古笑柄,其事跡成為成語「紙上談兵」。
近年不少為趙括翻案之文章引用《史記》:「秦卒死者過半,國內空」[30],《戰國策》亦說長平之戰使得秦「國虛民飢」[31],主張趙括突圍時也重創秦軍,不失為驍勇善戰。雖然有人指出長平之戰前後由一連串的軍事衝突和大小會戰組成,秦軍和廉頗對峙消耗,後王陵兵敗,秦軍折損五位大將。直到秦王與白起談論時,白起所言「秦卒死者過半,國內空」當指邯鄲之戰中,重大傷亡的結果。
張明楊認為,從長平之戰的戰局發展來看,趙括的臨陣指揮能力較為一般,輕易進入白起的包圍圈,且圍困四十餘日後沒有顯著表現。然而,他仍能有效組織突圍,維持趙軍的士氣,這表明他並非完全無能,尤其是趙軍直到他犧牲後才最終崩潰[29]。
李碩在《長平之戰,真敗於趙括無能嗎?》一文中提供了對長平之戰和趙括的另一種解讀。他通過《史記正義》中的地名考證,確定趙括兵敗的地點為今箭頭村。結合戰場的地理形勢,趙括在箭頭村冒險出擊,試圖切斷秦軍的補給線並形成包圍態勢。當時,趙軍主力在距離箭頭村約20公里的防線集結,以山脈和壘牆抵禦秦軍,後者則在丹河河谷中試圖突破防線。儘管趙括的奇襲一度成功,但趙軍主力未能及時發起總攻,導致趙括兵敗身亡,主力部隊也因此投降。如果趙軍主力能配合趙括切斷秦軍的糧道,或許能夠導致秦軍的崩潰。然而,趙軍主力在百里石長城上保持靜止,導致趙括的行動失去意義。秦軍因此得以繞過趙括的營地繼續運糧,並派騎兵巡邏以防兩軍互通信息。最終,趙括的孤軍在多次突圍失敗後全軍覆沒,而防線上的四十萬趙軍主力在趙括損失5萬軍隊後選擇投降。李碩認為,長平之戰的真正責任應歸咎於那些在主帥覆亡後選擇投降的趙國將領,他們的姓名在歷史中已被遺忘。
坑殺
也有些人質疑史記記載秦軍坑殺40萬趙降卒之事。南宋朱熹就提出「長平坑殺四十萬人,史遷言不足信。敗則有之,若謂之盡坑四十萬人,將幾多所在!又趙卒都是百戰之士,豈有四十萬人肯束手就死?決不可信。」[32]胡三省在《資治通鑑》注時亦稱:「此言秦兵自挫廉頗至大破趙括,前後所斬首虜之數耳。兵非大敗,四十萬人肯束手而死邪!」近人錢穆也質疑:「白起損失數十萬人,沒人頭上交,只好殺幾萬降卒當成坑殺騙功,也因此不敢直指趙都,故秦王知之而後殺之。」但後續從白起的遭遇中可知宰相范雎忌妒白起的功勳已久,被命中途折返未直接攻下邯鄲亦可能是宰相在朝中的運作。所謂坑殺,其實就是屠殺,且真實數字應該是趙軍戰鬥中死傷20多萬,事後處死的20多萬,而這其中又包含不少不願投降秦國的上黨軍民。[2]
白起戰術
魏汝霖譽長平之戰為「殲滅戰之最佳史例」[33]。
2011年拍攝的電視劇大秦帝國之崛起中對長平之戰有詳細演繹,串聯了史學界考證結果,在冷兵器時代雙方武器效能略同,兵力也相當,無一方有絕對優勢,在趙地作戰對趙軍有些許優勢,而秦軍軍功制度和四川巴蜀糧草供應也有優勢,可說互有抵銷。但此戰白起所用的戰術非常巧妙[2],也可說只有在長平能用此戰術,趙軍長期依託當地特有山崖地形,構築三層壁壘戰術,由於大戰前期秦軍已經攻入第一層壁壘,在一二層之間雙方僵持三年,白起戰術便是用詐敗儘量誘其全軍出擊,深入靠近第一壁壘東側,之後迅速以騎兵和戰馬車的高速分隊從兩翼大迂迴高速包抄,深入後方攻下第二層壁壘的唯二通道故關和長平關,切斷趙軍主力與二層壁壘後方大糧山的糧草基地,將其困於一二層間山谷,趙軍精心構築三年的壁壘此時成為包圍自己的鐵桶。
孫子兵法上所言的十則圍之,要有十倍兵力才能打包圍戰,但指的是完全以兵圍兵的平原戰場,在此特殊壁壘化的戰場,是有可能用相等或較少兵力達成包圍,白起可說是讀通透了兵法,而趙括則是讀死書依照教條來思考,這也是後世譏為紙上談兵的主因,之後秦軍準確預測了趙軍可能的突圍方向,因為絕壁山谷中的路線其實不多,並重點加強固守,秦所擅長之弩兵利用防禦優勢居高臨下多次擊退,隨時間推移得不到補給的趙軍糧草和箭矢耗盡,胡服騎射所擅長的騎兵也因戰馬缺糧倒下,最後殺馬為食[2],最後趙軍45萬人被圍一個半月在谷中,變成吃人肉求活的慘狀[34],只能在統帥戰死後投降。
殺降爭議
秦趙是當時最強兩大國,故長平交戰數年其餘各國都持謹慎態度不敢介入,更希望兩強相爭,兩敗俱傷。秦國戰後坑殺剩餘降卒的主要原因有三:
- 當時雙方籌集糧草國力已達極限,全中原又大旱才迫使趙軍放棄堅守戰術出戰,秦國糧草也不樂觀無法遠程運糧多養20萬人。
- 若將其押送回國則後續攻伐深入趙國佔地的行動必須中止,且冷兵器時代若是押送途中或回國後這20萬人造反將是大患[2]。
- 若將降卒放歸,趙軍會在短時間內得到恢復,則長平之戰雙方各折損20多萬人,餘下趙軍20多萬人返國,秦國等於落得平手和多占了些地。
李碩認為,在長平之戰中,趙國的高級將領選擇投降以求自保。對於戰敗,趙軍中下級士兵難以接受被俘的命運,因為他們並非被敵人擊敗,而是被內部將領出賣。秦軍統帥白起對此十分警覺,迅速對俘虜展開屠殺。後來的發現表明,趙軍的屍骨坑位於百里石長城以南,說明這些士兵在被繳械後被轉移並殺害。
抨擊
三國時,何晏抨擊白起屠降,使敵軍日後死戰不降:「天下見降秦之將頭顱似山,歸秦之眾骸積成丘,則後日之戰,死當死耳,何眾肯服,何城肯下乎?是為雖能裁四十萬之命而適足以強天下之戰,欲以要一朝之功而乃更堅諸侯之守,故兵進而自伐其勢,軍勝而還喪其計。」 [35]
參考
遺址
由於秦朝焚書坑儒,關於長平之戰的具體記載大多已經遺失,現今只能通過考古發掘來推斷這場歷史戰役的細節。長平古戰場遺址位於山西省晉城市高平市,屬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遺址範圍廣闊,西起骷髏山、馬鞍壑,東至鴻家溝、邢村,南北縱深約30公里。如今,永祿鄉建有一座小型博物館(長平之戰紀念館),開放供遊人參觀,其藍色屋頂(35°51'57.32"N 112°53'9.71"E)在衛星照片上尤為顯眼。
1995年5月,山西高平永祿鄉永祿村農民李珠海及其子李有金在田地裡工作時,偶然發現了戰國時代的屍骨。同年10月,考古人員隨即展開發掘,發現了兩座屍骨坑:一號坑寬5公尺、長11公尺,二號坑寬3至4公尺、長55公尺。經過發掘,一號坑中堆滿了士兵的遺骸,許多骨骼上留有箭鏃及砍殺的痕跡,表明這些俘虜曾在坑邊被集體屠殺。二號坑規模更大,但尚未進行正式發掘。
該遺址周邊多為淺山丘陵地帶,歷史上高平地區屢次發現類似的屍骨坑。例如,城區西郊的「骷髏廟」碑文記錄了此地曾發現大量骸骨,唐玄宗曾下令掩埋並祭祀這些骸骨;宋金時期的地方官員也曾提到「省冤穀」經常暴露出大量骸骨。這些歷史記載和發現表明,秦軍曾對趙軍俘虜進行分散屠殺,並將屍體掩埋於當地山溝之中。《史記·白起列傳》中秦軍「盡坑殺之」的記載,與這些遺址的考古發現相互印證。
文獻
- 司馬遷所著《史記》是研究此次戰役的重要史料之一,司馬遷之遠祖司馬靳亦參與這次戰役,後來與白起俱死於杜郵,因此很可能是家史。對此戰役兵力調動,後勤等之描述甚簡略。但司馬遷卻記錄了秦軍坑殺趙軍降兵之黑暗面。
- 楊寬先生所著《戰國史》對長平之戰中王齕軍進擊上黨的時間有獨到見解。關於秦軍參戰人數,史無明確記載。一般認為應與趙軍相當。也有學者認為秦軍連後勤應有100萬人以上。
- 靳生禾、謝鴻喜先生合著之《長平之戰——中國古代最大戰役之研究》是20世紀末研究長平之戰之專著。
- 前207年十一月(前207年12月14日–前206年1月11日),項羽在新安城南坑殺20餘萬秦軍降卒。
影視作品
注釋
- ^ 秦開始攻上黨及秦趙首次遭遇戰之時間不詳,有多種說法。趙括在前260年九月陣亡
- ^ 2.0 2.1 2.2 2.3 2.4 長平之戰再研究 --《南京郵電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03期
- ^ 前284年齊國於濟西之戰衰敗,前279年楚國於鄢郢之戰衰敗
- ^ 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二十六年,秦將王賁率軍攻入齊國都城臨淄,齊王建選擇不戰而降。至此,秦滅六國。
- ^ 5.0 5.1 5.2 楊寬. 战国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7. ISBN 9787208137578.
- ^ 史記·白起王翦列傳
- ^ 《史記·白起王翦列傳》:四十五年,伐韓之野王。野王降秦,上黨道絕。其守馮亭與民謀曰:「鄭道已絕,韓必不可得為民。秦兵日進,韓不能應,不如以上黨歸趙。趙若受我,秦怒,必攻趙。趙被兵,必親韓。韓趙為一,則可以當秦。」因使人報趙。
- ^ 8.0 8.1 《戰國策卷18》
- ^ 史記 趙世家
- ^ 《史記·趙世家》:趙遂發兵取上黨。廉頗將軍軍長平。
- ^ 《史記·白起王翦列傳》:四十七年,秦使左庶長王齕攻韓,取上黨。
- ^ 《史記·白起王翦列傳》:四月,齕因攻趙。趙使廉頗將。趙軍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斬趙裨將茄。
- ^ 《史記·白起王翦列傳》:六月,陷趙軍,取二鄣四尉。
- ^ 《史記·白起王翦列傳》:七月,趙軍築壘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壘,取二尉,敗其陣,奪西壘壁。
- ^ 《史記·白起王翦列傳》:廉頗堅壁以待秦,秦數挑戰,趙兵不出。
- ^ 靳生禾、謝鴻喜. 《長平之戰》:七、廉頗——王齕三年對峙.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8年3月 [2017-09-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3).
- ^ 空倉嶺上高廟山出土之明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空倉嶺建城記》碑有云:「高平、沁水之交,有山曰空倉。考之典故,詢之土人,蓋秦白起(王齕)詭運置倉以紿趙括(廉頗)之處。」清雍正《山西通志·卷二十三》記載相同。
- ^ 史記·田齊世家
- ^ 《戰國策卷20》
- ^ 20.0 20.1 《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 ^ 21.0 21.1 《資治通鑑卷第五·周紀五·赧王下·五十三年〈己亥、前二六二〉》
- ^ 《史記·白起王翦列傳》:秦聞馬服子將,乃陰使武安君白起為上將軍。而王齕為尉裨將,令軍中有敢泄武安君將者斬。
- ^ 長平之戰遺址永祿1號屍骨坑發掘簡報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1996年.
- ^ 《戰國策·秦策》云:「白起⋯⋯北坑馬服,誅屠四十餘萬之眾,流血成川,沸聲若雷。」
- ^ 《東周列國志·第九十八回·質平原秦王索魏齊 敗長平白起坑趙卒》
- ^ 《s:東周列國志/第099回》
- ^ 《s:史記三家註/卷005#秦昭襄王》:四十七年,秦攻韓上黨,上黨降趙,秦因攻趙,趙發兵擊秦,相距。秦使武安君白起擊,(九月)大破趙於長平,四十餘萬盡殺之。四十八年十月,韓獻垣雍。秦軍分爲三軍。武安君歸。王齕將伐趙(武安)皮牢,拔之。司馬梗北定太原,盡有韓上黨。正月,兵罷,復守上黨。其十月,五大夫陵攻趙邯鄲。四十九年正月,益發卒佐陵。陵戰不善,免,王齕代將。其十月,將軍張唐攻魏,爲蔡尉捐弗守,還斬之。〈胡三省注:觀此,則亦用十月爲歲首,蓋因《秦記》而書之也。〉
- ^ 邯鄲市歷史學會; 河北省歷史學會 (編). 赵国历史文化论丛. 石家莊市: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9年9月30日. ISBN 9787202003923.
- ^ 29.0 29.1 張明揚. 纸上谈兵——中国古代战争史札记.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20-9. ISBN 9787203115007.
- ^ 《史記·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傳》
- ^ 《戰國策卷33》
- ^ 《朱子語類》一百三十四《歷代一》
- ^ 魏汝霖. 《中國歷代名將及其用兵思想·白起》. 中央文物供應社. 1981年.
- ^ 《史記·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傳》:趙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內陰相殺食……其將軍趙括出銳卒自搏戰,秦軍射殺趙括。括軍敗,卒四十萬人降武安君
- ^ 何晏,《白起論》,注於《史記·白起傳 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