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趙洪文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趙洪文國
大美畫報》封面刊登的趙洪文國像
出生1881年
 大清奉天府鳳凰廳楊拉寨洪家堡子
逝世1950年7月16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川西行署區綿陽專區什邡縣
職業游擊隊領導人
配偶趙玉堂
兒女趙侗趙理智趙連仲

趙洪文國(1881年—1950年7月16日),遼寧省岫巖縣哨子河鄉紅旗溝人(時為奉天省岫巖縣楊拉寨洪家堡子),滿洲鑲黃旗[1]愛新覺羅氏[2][3]。本名洪文國,后冠夫姓,抗日英雄趙侗之母,人稱「趙老太」。曾參加抗日戰爭,民間稱之為「雙槍老太婆」[註 1]

第二次國共內戰末期1949年4月趙洪文國為國軍組織游擊隊,建立大陸游擊區,抵抗進川的解放軍,1950年2月趙洪文國被捕後拒不投降後被處決,行年70歲。[5]

生平

早期

趙洪文國出身愛新覺羅氏家族旁支。據報道引述,1898年趙洪文國嫁給趙玉堂,當時他們的家境貧窮。經過多年的辛苦經營,他們從無房無地的赤貧農民,變成了三道虎嶺的富裕家庭。由於經常接濟周圍的貧苦農民,他們在家鄉有一定的民眾支持。[4]趙洪文國14歲時經歷甲午戰爭,24歲經歷日俄戰爭,50歲經歷瀋陽事變[5]生有五子三女。[6]

九一八事變後

趙洪文國三子趙侗,在「九一八」事變前曾考入東北大學預科物理系,並加入中國青年黨。1932年春「九一八」事變發生後,趙侗與苗可秀等人到北平組織「東北學生軍」;1932年春返回東北,將自己的部隊加入到鄧鐵梅的義勇軍學生隊,1934年2月他們的部隊改組成立「中國少年鐵血軍」,苗可秀擔任司令,趙侗擔任參謀長;1935年7月苗可秀犧牲後,趙侗繼任鐵血軍司令。[5][4]

趙洪文國變賣家產作為抗日經費,還動員全家參與義勇軍。他們相約不許愛財,不許禍害婦女,家庭被抄不許埋怨,家人被捉不許亂『咬』(出賣)。[4]她試圖恢復戰亂解散的趙家堡子小學,使用國語教材抵制日本文化侵略。[5]

1934年2月,日軍獲得情報趙家是少年鐵血軍的中樞,於是將趙家16間房屋燒毀,趙的家產毀於一旦。但趙洪文國3月到大孤山等地購買印刷機,在趙家堡子小學組織學生印刷抗日宣傳品,與兒媳王全一等人潛入鳳城、岫巖、莊河孤山等的縣城,以少年鐵血軍名義張貼散發宣傳單。[5]

1934年8月,日軍再次突襲趙家堡子,將包括趙老太太一家六口在內的趙氏家族和鄉親300多人抓捕,兩個月後,由於趙洪文國不願投降,當地日軍報請關東軍司令部打算秘密執行死刑,趙洪文國想辦法假釋出獄,並救出鄉親等人。趙洪文國一家逃到北平,聯繫東北救國會支援少年鐵血軍。[5]

中原時期

至1935年12月,鐵血軍由遼寧南部發展到遼東、熱河各地,隊伍發展到11個方面軍11000人左右。他們成立「遼南臨時政府」,公選趙侗兼任政府總裁。有資料稱,遼南少年鐵血軍各路連年大小戰役300餘次,殺敵數4000左右,俘虜日偽軍警2000多人。1936年5月,趙洪文國曾打算將一批軍火通過海路運送至少年鐵血軍處,但因日軍封鎖而失敗。[5]1937年春鐵血軍陷入困境,趙侗入關到北平母親處尋找支援。[4]

時逢七七事變北平淪陷,趙侗沒有再回東北,選擇在北平郊區起事。他們的活動得到杜月笙史笙賡沈鴻烈馬占山張學良等人的支持。1937年7月20日,主要指揮者24人在北平臨時寓所焚香發誓後分兩路深夜出城,在城郊西南白羊城起義,組織建立「華北國民抗日軍」。在這段時期,趙洪文國在部隊中協助運輸軍火,她喬裝成一般老百姓,運送了大量的軍火裝備,亦有協助游擊隊員出城。[4]1937年9月,趙洪文國到武漢宣傳抗戰爭取支援,途中在河南太行山地區,兩個女兒牽頭籌建抗日光復軍。他們據稱組建過萬人的部隊,試圖與河北國民抗日軍和東北少年鐵血軍連成一線。但因為成員來源複雜,後來領導層發生嚴重分歧而失敗。[5][4]

趙洪文國離開後,華北國民抗日軍攻破北平第二模範監獄,救出包括共產黨人在內的1000多犯人,並曾擊落日軍飛機一架。「華北國民抗日軍」發展至基本部隊9個支隊,外圍6個支隊的游擊隊伍,駐防在平郊、靈源、懷淶和熱河等地,人數約為25000人左右。中國共產黨得知這支部隊的名聲,就開始派員進入部隊,逐漸將其同化為中共隊伍。最終八路集團軍總司令朱德和副總司令彭德懷親自寫信邀請,將他們的部隊收編為第八路集團軍晉察冀軍區第五支隊,趙侗任司令。

1938年,趙洪文國離開河南乘坐難民列車來到漢口,宣傳抗日。[4]保衛大武漢」非常時期,趙洪文國發表《對於目前局勢的幾點意見》,奔走呼號全民抗戰,身體力行收復國土。

國際著名記者斯諾愛潑斯坦以及反戰同盟成員綠川英子等採訪她,合影留念並多次發表文章,向國際宣傳趙老太太,專門介紹其抗戰事跡。在1991年出版的愛潑斯坦著作《人民之戰》中披露了趙洪文國為游擊隊購買運輸軍火和趙侗在河北組建抗日游擊隊的歷史。[5]據新聞記者宋斐如回憶說,在漢口時曾於馮玉祥家裡兩次見過趙老太太及她女兒。趙洪文國其實是講她女兒還能打雙槍,實地參加過戰鬥。[7]

1938年,游擊隊之母趙老太太赴港募捐抗日,前排左二為何香凝,前排右一為鄧穎超

1938年9月間,趙洪文國被邀請到廣州、香港、南洋各地宣傳抗日及募捐,受到陳嘉庚等南亞華僑的熱烈歡迎,為抗日募集到經費物資。在香港她參與宋慶齡、何香凝的婦女界名流的火炬遊行。1938年9月下旬,趙侗帶著十幾個部屬離開自己的部隊,經北平、天津,乘船到香港與母親會面。1939年1月,蔣中正邀請二人到重慶,一時間重慶市萬人空巷。吳祖光創作以趙侗和戰友苗可秀舉義抗日為題材的處女作《鳳凰城》,趙氏一家抵抗日軍的紀錄片也開始拍攝。在這段時間,她得到宋慶齡何香凝宋靄齡朱光珍史良馮玉祥陶行知謝冰心等人的讚譽。[5]

1939年3月,趙洪文國謝絕了國民政府贈送的汽車洋房,也謝絕一些社會名流奉勸趙侗和戰友們留在後方休養生息或出國深造的意見。

趙氏母子二人與東北抗戰的老戰友組織晉察冀游擊縱隊。趙侗被國民政府任命為總司令,少將軍階,率領隊伍200人分兩批由重慶赴黃河再度北上,計劃與河北和遼南的抗日軍舊部會合,鞏固擴大抗日根據地。1939年9月,何應欽、張治中以及宋美齡聯合聘請趙洪文國為全國義務兵役宣傳指導員。到川北的南充、達縣等十幾個縣宣傳抗日,開始了歷時兩年,奔波百餘市縣的抗日救國宣傳活動。[5]

1939年12月下旬至1940年1月間,趙侗率部北進抗日途中,於河北新富、靈壽兩縣交界處的陳莊突遭八路軍偷襲身亡,時年28歲。同時戰死的還有趙老太太的三女兒趙理智。對於兒子遭偷襲遇害一事,趙洪文國對《益世報》記者表達悲憤之情,也成為她日後堅決反共拒不投降的原因。[8][來源可靠?]

事後,國府追授趙侗中將軍階。趙洪文國繼續她的抗日宣傳,並為烈屬的待遇奔走。1943年3月,趙老太太與東北同鄉國民黨中將王達,在湖北武漢一帶組織游擊隊,並將自己的子女送往敵後戰場。[5]

國共內戰

1945年8月14日抗戰勝利的前一天,趙洪文國的丈夫病故。

戰後趙洪文國主動辭去國府軍政兩部和婦女指導委員會等職務,回到東北在丹東和瀋陽籌辦加工廠,試圖解決抗日軍烈屬生活出路。但之後的第二次國共內戰讓她無法如願。[5]

1949年4月,趙洪文國受蔣中正委託由北平到四川組織國軍游擊隊,抵抗解放軍。四子趙連仲(1927-1950)任總司令,以「總統府留守」自任。他們策劃「反徵糧」暴動,提出「趕走共產黨,三年不納糧」等口號,建立游擊區。其活動包括抵抗進川的解放軍,阻止國軍十六兵團叛變,殺死解放軍代表,圍攻川西的溫江、崇慶、郫縣、金堂、新都及川東的秀山等多座縣城。[5]

1950年2月趙洪文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逮捕。但她拒不投降,認為共產黨「挑燈撥火,誘惑忠良」。兒子趙連仲則於6月20日連同黃光輝李澤儒陳公爵在成都磨盤山刑場被槍決。儘管周恩來曾為趙洪文國說情免其死罪,7月16日她依然被處決。[9]趙連仲的妻子鄧外桃和孩子則被予以釋放。其後,他們前往香港不知所往。

家庭

父親是個貧農,趙洪文國一共有弟兄五人姊妹兩人。

  • 丈夫趙玉堂,1945年8月14日客死異鄉。趙洪文國生有八個女兒四個兒子[4]
    • 次子趙連俊,又名趙連仲,妻子鄧外桃[4]
    • 三子趙侗,一作趙同,中華民國時期抗日將領,國民政府少將。1939年12月[10],在河北省靈壽縣受到八路軍襲擊身亡。
    • 女兒趙理智,與趙侗一同被害。

兒媳王全一、孫輩趙偉[5]

參見

註腳

  1. ^ 但在後來的報道中,她自己承認自己其實不會用手槍,而且她有纏足無法參與戰鬥。[4]

參考文獻

  1. ^ 宋斐如; 楊益群; 深圳台盟. 宋斐如文集 第一卷. 海峽學術出版社. 2006: 136. ISBN 9789867359346. 
  2. ^ 鄧高如; 何俊; 王犁田. 西南大剿匪纪实. 解放軍出版社. 2009: 56. ISBN 9787506556613. 
  3. ^ 白希. 开国大镇反. 中共黨史出版社. 2006: 117. ISBN 9787506556613. 
  4.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中国游击队之母”赵老太太. 騰訊網. 2012-07-11 [2013-08-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15). 
  5. ^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5.13 5.14 传说中的双枪老太婆. 千龍網/21CN. [2013-08-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9). 
  6. ^ 全國婦聯. 《中国妇女运动史: 1919-1949》. 中國: 全國婦聯出版社. 1988 (中文(簡體)). 
  7. ^ 宋斐如. 《宋斐如文集》. 臺灣: 海峽學術出版社. 2006-06-10. ISBN 9867359348 (中文(繁體)). 
  8. ^ 同室操戈,赵侗于陈庄遭杀戮. 憶庫. [2013-08-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05). 
  9. ^ 白希. 《大镇压》. 中國: 金城出版社. 2000. ISBN 9787800842306 (中文(簡體)). 
  10. ^ 赵侗之死,八路军歼灭满族第一抗日将领之谜_手机搜狐网. m.sohu.com. [2021-05-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2).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