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胡剛復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胡剛復(1892年3月24日—1966年2月19日),名文生,一名光復,字剛復以字行,男,江蘇桃源縣(現泗陽縣)人,中國物理學家教育家,中國近代物理學奠基人之一。他與其兩位兄長胡敦復胡明復並稱為「三胡」。

生平

1892年3月24日,生於江蘇桃源縣(現泗陽縣)。

1901年,入讀南洋公學附屬小學(今上海市南洋模範中學)。

1909年,考取首批庚子賠款留美學生,進入哈佛大學物理系。

1913年,大學畢業後入哈佛大學研究院從事鐳提純和癌症放射性臨床治療工作。

1914年,獲哈佛大學碩士學位,從事X射線光譜研究工作,導師為威廉·杜安

1915年至1916年,與其兄胡明復等參與創辦中國科學社

1918年,獲哈佛大學博士學位,而後回國。

1918年至1926年,任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國立東南大學(後改名為國立中央大學南京大學)教授兼物理系系主任。

1926年至1927年,任廈門大學理學院院長。

1927-1928年,任國立第四中山大學(1928年先後改名江蘇大學、中央大學)高等教育處處長、教授、理學院院長。

1928年,和丁西林等人在上海創辦了中國第一個物理研究所——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

1928年至1931年,任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院專任研究員。

1931年至1936年,任交通大學教授。

1936年至1949年,應竺可楨之聘,任浙江大學理學院院長。在此期間,胡剛復於1946-1948年被委派率學生赴英國學習雷達技術,為中國培養第一批雷達高技術人才。

1949年至1951年,任北洋大學唐山交通大學教授,其間,兼任上海私立大同大學教授、理學院院長、工學院院長、校長。

1951年,任天津大學教授。

1952年至1960年,任南開大學物理系教授。

1962年,當選中國物理學會名譽理事。

1966年2月19日文革前夕因病仙逝,享壽74歲。

學術貢獻

胡剛復將X射線標識譜、吸收譜和原子序數之間的實驗規律擴展到25號至34號元素,並測定了X射線頻率和光電子速度的關係,對X射線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在南京高等師範學校(1921年改為國立東南大學,1949年在大陸更名南京大學,1962年在台復校)創建了中國第一個物理實驗室,把近代物理學研究引入中國。培養了吳有訓嚴濟慈趙忠堯施汝為錢臨照余瑞璜等著名物理學家。抗戰期間,作為理學院院長協助竺可楨校長西遷浙江大學,並將浙江大學理學院辦成了當時最好的學院之一。

此外,曾在1923年陪同德國科學家普朗克來中國講學。講學時用到「entropy」一詞,胡剛復在翻譯時靈機一動,把「商」字加火旁來意譯此詞,創造了「」字,發音同「商」。

2000年,中國物理學會為紀念胡剛復等五位物理學界前輩,設立了胡剛復、饒毓泰葉企孫吳有訓王淦昌物理學獎,其中胡剛復物理獎授予實驗技術方面有突出成就的物理學家。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