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濟之
耿濟之(1899年1月20日—1947年3月2日),原名耿匡,字孟邕,筆名蒙生,出生於上海,中國文學家、翻譯家。是五四運動和新文化運動的領導者之一,也是俄羅斯文學在中國最早的翻譯家和研究學者之一。外孫陳逸[1]。
生平
1917年-1919年在北平俄文專修館學習,與瞿秋白同學並成為摯友。1918年開始翻譯俄國文學作品。同年與鄭振鐸相識。1919年積極參加五四運動,與瞿秋白同為俄文專修館的學生代表。五四運動後,在陳獨秀的親自指導下,與瞿秋白,鄭振鐸共同編輯《新社會》和《人道》刊物,積極轉播新思想,鼓吹新社會。1921年1月4日與鄭振鐸,瞿世英,許地山,王統照,蔣百里,周作人,沈雁冰等十二人在北京中央公園來今雨軒發起、成立中國文學研究會。1921年與鄭振鐸一起從俄文直接翻譯了《國際歌》,後經瞿秋白修改並譜曲成為中國共產黨的黨歌。[2]
俄專畢業後
從俄專畢業後,被派往蘇聯,先後在赤塔、伊爾庫茨克、海參崴,列寧格勒和莫斯科等地任副領事、領事、總領事、一等秘書和代理大使,曾會見過高爾基等蘇聯著名作家。1935年梅蘭芳訪蘇,濟之親自為梅蘭芳翻譯,與梅蘭芳結為莫逆之交。同年瞿秋白被蔣介石密令處死,為紀念秋白,耿濟之與魯迅、鄭振鐸、茅盾、陳望道等人捐款,魯迅先生編輯出版了瞿秋白的文集《海上述林》。1937年因病辭職回國。
抗戰期間
抗戰期間與梅蘭芳,鄭振鐸,王統照,徐調孚、趙家璧等人被困在上海的外國租界。由於他們在社會上的知名度,日軍經常到他們家裡騷擾,耿濟之在上海的寓所兩次被日軍查抄。耿濟之先生為此隱名埋姓,以開「蘊華閣」舊書店為掩護,躲避日偽的查詢,繼續翻譯俄羅斯文學。耿濟之還與鄭振鐸等成立了「中國大百科全書編委會」。
1945年抗戰勝利後,耿濟之在《民主》周刊上發表文章,公開向國民黨政府提出四項要求,要求(一)最低生活的保障;(二)嚴厲懲辦曾直接或間接賊害國家與人民的漢奸,貪官污吏及發國難財者,並沒收其財產;(三)實行人民集會結社言論出版自由;(四)立即實現民主,建立為一個現代國家。
因病去世
1947年3月2日下午三時,耿濟之因積勞成疾於瀋陽去世,時年50歲。中蘇文化協會和中華全國文協總會與1947年4月5日在上海靜安寺舉行公祭。顏惠慶、郭沫若、馬敘倫、鄭振鐸、許廣平、田漢、洪深、葉聖陶、葛一虹、梅蘭芳、戈寶權、趙家璧、趙景深、應雲衛、於伶、歐陽予倩、唐弢等耿濟之生前好友到場向耿濟之告別。郭沫若主持了公祭大會。鄭振鐸評價耿濟之:「君文豪雄,君性納朴,今之善人,謙退恭肅,埋頭著作,卑斥徵逐,勞碌一生,譯文千軸。」「他真是工作到死,像莫利哀死在戲台上一樣。」
俄國文學引介
耿濟之用了畢生精力向中國的廣大讀者全面,系統地介紹了全世界二十八個著名作家的九十多篇名著,其中包括二十多部長篇小說,如托爾斯泰的《復活》《家庭幸福》;屠格涅夫的《父與子》《獵人日記》;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與罰》《白痴》《卡拉馬助夫兄弟們》,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雷雨》,果戈里的《瘋人日記》,高爾基的《家事》,以及普希金、契訶夫、安特列夫等人的作品。對中國的新文化運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知名世界的《國際歌》也是耿濟之和他的朋友鄭振鐸一起自俄文首次翻譯引介到中國的。
註釋
- ^ Storm.mg. 賴慈芸專欄:連耿濟之的外孫都被騙了-風傳媒. www.storm.mg. 2015-12-26 [2021-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24) (中文(臺灣)).
- ^ 1923年6月15日 瞿秋白首次翻译发表的《国际歌》中文歌词--党史上的今天--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3年11月1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年3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