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也納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3年9月21日) |
48°12′N 16°23′E / 48.200°N 16.383°E
維也納邦 Wien | |
---|---|
首都 | |
坐標:48°12′30″N 16°22′21″E / 48.2083°N 16.3725°E | |
國家 | 奧地利 |
聯邦州 | 維也納邦 |
政府 | |
• 市長兼州長 | 米夏埃爾‧豪愛普(奧地利社會民主黨) |
• 副市長 | 瑪利亞·瓦西拉科烏(綠黨-綠色替代) 雷納特·布勞內爾(奧地利社會民主黨) |
面積 | |
• 首都 | 414.65 平方公里 (160.10 平方英里) |
• 陸地 | 395.26 平方公里(152.61 平方英里) |
• 水域 | 19.39 平方公里(7.49 平方英里) |
海拔 | 151(洛鮑島)–542(海爾曼山) 公尺(495–1,778 英尺) |
人口(2018) | |
• 首都 | 1,888,776 ▲人 |
• 密度 | 4,002.2人/平方公里(10,366人/平方英里) |
• 市區 | 1,983,836 |
• 都會區 | ca. 2,419,000 |
• 種族[1] [2] | 61.2% 奧地利人 38.8% 其他 |
Statistik Austria[3]、VCÖ – Mobilität mit Zukunft[4] | |
時區 | CET(UTC+1) |
• 夏時制 | CEST(UTC+2) |
汽車牌照 | W |
網站 | www.wien.gv.at |
維也納邦(德語:Wien [viːn] (ⓘ); 奧地利-巴伐利亞語:Wean [veɐ̯n]; 英語:Vienna i/viˈɛnə/ vee-EN-ə;[5][6]德語音譯:維恩)是奧地利的首都,也是該國最大城市,同時是奧地利九個邦之一。維也納是奧地利的首要型都市,有著188.9萬人口[7],作為奧地利政治、經濟、文化之中心,維也納的人口數在歐盟城市中名列第六。
該城是德語圈中的第二大城市,僅次於柏林[8][9][10]。從17世紀至20世紀初,以及冷戰期間,維也納能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德語都市,長期擔任神聖羅馬帝國和奧地利帝國的首都,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奧匈帝國解體前,維也納還有兩百萬居民。由於坐落在奧地利的東部,故而緊鄰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邊界,這些地區形成歐洲中部地區中較為發達的區域,如果加上擁有同樣交通系統的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提斯拉瓦,那維也納就是一個擁有三百萬居民的大型都會區,囊括240萬人[4],將近奧地利全國人口的三分之一。
維也納除了因為豐富的音樂歷史遺產而被稱作「音樂之都」,也因為它是世界第一個心理治療師西格蒙德·佛洛伊德的家鄉而被稱作「夢之都」。該城市最早是凱爾特人和羅馬人的定居點,隨後逐漸轉變為中世紀及巴洛克時期的都市。眾所周知,從古典主義時代至20世紀初期,維也納是具有領導地位的歐洲音樂中心。維也納歷史中心有著豐富的建築群,包含巴洛克式的城堡和花園、19世紀末期環城大道上雄偉的建築物、雕像以及公園。維也納擁有許多重要的國際組織,包含聯合國以及OPEC。
2001年維也納市中心古城區被指定為聯合國世界遺產,2017年7月它被移至瀕危世界遺產的名錄中。[11]維也納也以高品質的生活著稱,在2005年的研究中,經濟學人智庫在127個全球都市中,將維也納選為世界最佳宜居城市第一名,與溫哥華及舊金山同列。2009年至2016年的連續八年,人力資源顧問公司美世將維也納列為年度生活質素調查的第一名。以此為基礎,Monocle的2015年生活品質調查,在世界最佳25個城市中將維也納列為第二。2011到2015年之間,名列第二,僅次於墨爾本。2018年,維也納取代墨爾本,再次成為第一。2007及2008年,該城市在創新文化名列世界第一,並且在2014年的創新城市指數中從256個城市中拿到第六名,該指數分析162項指標,內容涵蓋三大領域:文化、基礎設施和市場。維也納定期舉辦城市規劃會議,而該城市本身也經常被城市規劃者用作案例研究。[12]2005年至2010年間,維也納是世界上國際會議和大會的首選城市。維也納每年吸引超過 680萬遊客。[13]2012及2013年,聯合國人居署將維也納列為世界最繁榮的都市。
語源
維也納的德語為Wien,英文Vienna可能來自同形的義大利文,或是法國的另一個地名維也納。該城市名字的語源仍有學術爭議。有些人認為城市的名字來自Vedunia,意味著森林溪流。[14]
歷史
維也納在舊石器時代已有人居住。凱爾特人在約公元前500年建立維也納,稱其為「Vedunia」。公元15年成為羅馬帝國的一個前線城市,用來防衛北邊的日耳曼部落,羅馬人稱其為「Vindobona」。有記載的維也納城市歷史可以追溯到13世紀[15],在巴本堡王朝的統治下,維也納第一次崛起,直到奧地利大公國的哈布斯堡王朝統治時作為首都和統治中心而聞名世界,此後維也納是神聖羅馬帝國(1278年起)、奧地利帝國(1806年起)和奧匈帝國(1867年起)的首都。16世紀和17世紀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入侵歐洲時就在維也納被奧地利、波蘭等歐洲聯軍打敗,這就是著名的維也納之戰。1815年法國皇帝拿破崙戰敗後,維也納會議在維也納舉行。[16][17]
隨著19世紀奧匈帝國的強盛,維也納也成為當時歐洲一個重要的都會,1873年維也納舉辦了為期106天的世界博覽會,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和奧匈帝國的解體,奧地利獲得獨立,維也納仍為其首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奧地利和納粹德國合併成為德國一部份,1945年維也納戰役後被蘇聯攻占,二戰後,奧地利的維也納,跟德國的柏林一樣,遭到英、美、法、蘇四國劃分四個控制區管理,直至1955年奧地利再度獲得獨立為止。冷戰時期,維也納是國際間諜活動的溫床,因為其位於東西方集團之間的中立國奧地利。
史前時代、羅馬時代、中世紀
考古發現維也納在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活動,新石器時代起已有人居住在維也納盆地,維也納良好的天氣條件和富饒的土地資源為新石器時代的農民提供了很好的居住環境,鑄造石器所需的赤褐色和綠色的石塊也可以在維也納開採到。銅器時代、青銅時代和鐵器時代同樣也在維也納留下了人類居住的痕跡。
約公元前500年,凱爾特人在現在維也納的位置建立名為「Vedunia」的居住區,公元1世紀羅馬帝國在多瑙河附近(現在維也納的市中心)駐紮軍隊並建立城市,以守護潘諾尼亞行省的邊界。羅馬人一直待到了5世紀,5世紀初維也納曾發生了一場毀滅性的火災,接下來的記載出現在881年同馬扎爾人的戰鬥。955年,東法蘭克王國國王奧托一世在第二次萊希菲爾德戰役擊敗了馬扎爾人,標誌著維也納和奧地利的崛起。
巴本堡王朝時代
976年,巴本堡家族的利奧波德一世被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奧托二世封為巴伐利亞東部邊區的藩侯,這塊與匈牙利邊境上的封地後來演變為奧地利。996年史書上第一次出現「奧地利」這個名稱,Ostarrichi意為「東部王國」。11世紀維也納已經是一座重要的貿易城市,1155年亨利二世將維也納作為首都,一年後的1156年9月17日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一世授予亨利二世以小特權,將奧地利從一個附屬於巴伐利亞的藩侯領地提升到獨立的公國,而維也納成為公國的首都。維也納在1221年繼恩斯之後成為奧地利第二座享有發展經濟權利的城市,途徑維也納的商人必須將他們的貨品在城市內提供銷售,這使得維也納很快成為多瑙河流域的通往威尼斯道路上一座至關重要的貿易城市,蒙古西征時最遠就曾攻打至此。
哈布斯堡王朝時代
哈布斯堡王朝在維也納有幾百年的統治歷史,維也納在這一時期發展成為歐洲的文化和政治中心。
1278年哈布斯堡家族的羅馬人民的國王魯道夫一世(1273年至1291年在位)在多次征討後戰勝了波希米亞國王奧托卡二世,開始了哈布斯堡王朝統治奧地利的歷史。但在維也納,哈布斯堡王朝花費了相當長的時間建立統治地位,奧托卡二世在1278年的戰鬥中陣亡後,他在維也納的支持者勢力依舊強大,發動了多場反對阿爾布雷希特一世(1298年至1308年在位)的暴亂,而接替阿爾布雷希特一世的盧森堡王朝亨利七世(1308年至1313年在位,1312年至1313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將首都定在布拉格,維也納的城市發展進入了陰影。
此後魯道夫四世(1358年至1365年奧地利公爵)頒布實施一系列經濟政策,使得維也納恢復了生機,他在1365年建立了維也納大學,並下令建造聖史蒂芬大教堂,他為維也納贏得了很大的成就,也因此被譽為「維也納的建造者」,但是此後他參與了對哈布斯堡繼承權的爭奪,這使得維也納不斷發生騷亂,經濟呈現衰退。
1438年奧地利公爵阿爾布雷希特二世(1404年至1439年奧地利公爵,1438年至1439年羅馬人民的國王)被選為國王後,維也納再次成為首都,但是他在任期間發生了1421年至1422年對維也納猶太人的第一次大規模驅逐和迫害。
軟弱的腓特烈三世(1440年至1493年羅馬人民的國王,1452年至1493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1457年至1493年奧地利大公)在與匈牙利國王匈雅提·馬加什的戰爭中,失去了包括維也納的幾乎全部奧地利領地。1526年匈牙利和波希米亞併入哈布斯堡後,維也納最終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首都。
兩次維也納之圍和巴洛克的輝煌時代
1529年鄂圖曼帝國第一次圍攻維也納,奧地利人依靠中世紀時期留下的城牆,艱難地抵禦了土耳其人的進攻,在流行病突發和冬季提前到來的情況下,土耳其人被迫撤軍。土耳其人的圍城暴露出了維也納城防禦的薄弱,因此從1548年起維也納決定改造成一座由11棟堡壘和1條壕溝構成的要塞。這個決定後來被證明是明智的,1683年土耳其人第二次圍攻維也納,改造後的要塞保衛了維也納長達兩個月,直到波蘭國王揚·索別斯基出兵相援,解除了第二次維也納之圍,從此歐洲對鄂圖曼帝國轉守為攻。 [18] 經歷了土耳其人的兩次圍攻之後,維也納開始了輝煌的建設時代,在重建的過程中繼續展現巴洛克藝術風格,貴族們紛紛在城牆內建造花園和宮殿,其中最為著名的是歐根親王的美景宮。
在經歷了1679年和1713年的兩次大蟲害傳染病導致的人口大衰減以後,維也納的人口持續增加,1724年達到15萬,1790年突破20萬,在這個時代,維也納建立了第一批工廠,鋪設了城市下水道和街道清潔系統,改善了城市的衛生條件。維也納也是最早一批引入住宅標號制度和國家郵政系統的城市。在約瑟夫二世(1780年至1790年奧地利大公,1765年至1790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在1783年對城市管理進行了改革,他引入了城市公務員制度,還將內城的墓地遷出城市。
隨著城市的迅速發展,維也納很快便成為了歐洲最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海頓、薩列里、莫扎特、貝多芬和舒伯特將維也納古典主義引領到了頂峰。
奧地利帝國和奧匈帝國統治下的維也納
第一次發生在1805年11月13日,法國軍隊未受到抵抗,不費吹灰之力地進入了維也納,維也納的市民們甚至好奇地歡迎了他們。法蘭茲二世在此前的1804年戴上奧地利皇冠,以回應拿破崙在法國的稱帝,成為奧地利帝國的第一位奧皇,開始了奧地利帝國的歷史。而拿破崙在1806年解散了神聖羅馬帝國,法蘭茲二世不得不摘下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冠,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末代皇帝(1792年至1806年在位)。
1809年拿破崙第二次占領維也納,但是這次他遭到了頑強的抵抗,攻占維也納後不久便在阿斯佩恩戰役中嘗到首次大敗的滋味。拿破崙最終戰敗後,1814年9月18日至1815年6月9日維也納會議召開,這是一次由奧地利首相克萊門斯·梅特涅發起的歐洲列強的外交會議,旨在為拿破崙戰敗後重新調整歐洲政治地圖。
1848年法國二月革命也對維也納產生了影響,3月13日首先爆發了德國三月革命,迫使總理克萊門斯·梅特涅下台,然後又在10月6日發生維也納十月起義,最終被奧皇斐迪南一世的軍隊鎮壓。
維也納在1850年開始擴建,再次呈現輝煌,在奧匈帝國建立的1867年,「華爾茲之父」小約翰·施特勞斯創作了奧地利最出名的圓舞曲《藍色多瑙河》。這段輝煌在1873年維也納的第5屆世界博覽會達到頂峰,博覽會展現了空前的建築設計。雖然奧匈帝國進入了它的尾聲,但是這段時期維也納也再次攀上以維也納現代主義為代表的文化巔峰,城市建築上發起新藝術運動,繪畫突出古斯塔夫·克林姆和埃貢·席勒的表現主義,音樂方面則有馬勒和萊哈爾,勛伯格、韋伯恩和阿爾班·貝爾格的「第二維也納樂派」,西格蒙德·弗洛伊德開創了精神分析學。
第一次世界大戰和奧地利第一共和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雖然沒有直接波及到維也納,但是曠日持久的戰爭引起了糧食和衣物的供應危機。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宣告了哈布斯堡王朝6個世紀統治的終結和奧匈帝國的解體,1918年11月12日在維也納議會前德意志奧地利共和國成立,1919年改名為奧地利共和國,即奧地利第一共和國。
奧地利幾乎一半的人口居住在維也納所在的下奧地利邦,其他6個聯邦州擔心被下奧地利邦長久掌握主導權,此外在社會民主主義的維也納和保守主義的下奧地利邦其他地區之間存在嚴重的政治對立,1921年奧地利決定將維也納從下奧地利邦分立出來,維也納在1922年成為奧地利的一個聯邦州。與此同時,1919年維也納引入男女平等選舉,從此社會民主主義在城市參議院、州議會和地方議會的選舉中始終獲得絕對多數,維也納因此被稱為「紅色維也納」。
奧地利第一共和國時期,維也納經歷了1918年至1925年的通貨膨脹、1929的世界經濟危機和高失業率。此外,保守主義的奧地利聯邦政府逐年削減奧地利的稅收支持。
1933年希特勒上台,1938年作為德國帝國總理的希特勒進軍並吞併奧地利,結束奧匈帝國的歷史,建立了納粹的獨裁統治。
納粹統治下的維也納
1908年19歲的希特勒曾兩次報考維也納藝術學院,均未被錄取,只能在維也納靠做零活和出售臨摹畫餬口,他在維也納受到了泛日耳曼民族黨的影響。希特勒後來聲稱,「維也納過去是、現在仍然是我一生中最艱苦的學校。在那裡形成的世界觀和人生哲學,日後成了我一切行動的鞏固基礎。除了我當時打下的基礎以外,後來很少再需要學習什麼東西,也不需要改變什麼東西」,而這種世界觀和人生哲學就是「人類之所以為萬物之靈,並非基於人道的原則,而是僅憑最野蠻的鬥爭……假使你不奮鬥,則你也就無法生存」。[19][20]
希特勒對猶太人的種族滅絕政策,使得在維也納幾百年的反猶太主義在20世紀死灰復燃,德國進軍奧地利後不久,雅利安人種的維也納人開始不由自主地威脅、折磨和搶劫猶太人種的維也納人,將他們從家裡趕出去。1938年11月9日至10日凌晨被稱為「水晶之夜」,開始了納粹對猶太人有組織的屠殺,維也納共有92所猶太會堂遭到摧毀,僅有一處倖免於難。 納粹一方面將現代藝術定義為「墮落的藝術」(德語:Entartete Kunst),另一方面大力宣傳維也納的「德意志文化」,比如在1941年隆重慶祝莫扎特逝世150周年,他於1791年在維也納去世。「奧地利」的名字從歷史文獻中消失,只有1819年在維也納成立的奧地利第一儲蓄銀行仍在當時保留著這個名字。
1944年3月17日盟軍第一次空襲維也納,整個城市的五分之一被毀。1945年4月2日維也納被宣布成為納粹的防守區,女人和孩子被要求離開這座城市,這意味著戰爭到了白熱化的階段,蘇聯軍隊距離維也納僅剩下數公里。維也納戰役持續了八天,4萬人喪生。維也納的史蒂芬大教堂在空襲和戰爭中未受損壞,但卻在一次洗劫中陷入火海。在維也納的近200,000名猶太人中,約有 120,000 人被迫移民,約65,000人被殺。戰爭結束後,維也納的猶太人口大約只有5000人。[21][22][23][24]
盟軍占領和奧地利第二共和國
二戰在維也納的戰事結束後由蘇聯占領[25] ,不久蘇聯紅軍開始新建城市管理機構,先是由共產黨人擔任臨時市長,在3天後由奧地利社會民主黨人接替。1945年4月27日,奧地利社會民主黨、奧地利人民黨和奧地利共產黨的代表在維也納市政廳宣布奧地利獨立,4月29日占領當局將議會大廈移交給臨時新政府,「奧地利民主共和國」重建。1945年秋,蘇聯允許其他三個同盟國軍隊進入維也納,美國、英國、法國和蘇聯共同占領維也納,直至1955年5月15日奧地利國家條約簽署,盟軍撤出,奧地利才完全獨立。[26]
同奧地利和西歐的其他城市一樣,維也納在二戰後馬歇爾計劃的幫助下,經歷了經濟復甦和城市重建。
匈牙利十月事件至今
1956年發生匈牙利十月事件,反對共產黨當局的起義失敗後,大批匈牙利人逃亡西方,維也納接收了許多匈牙利人。維也納在1968年布拉格之春後又接收了許多捷克人和蘇聯人。
維也納逐漸向國際性的城市發展。1957年國際原子能機構成為1945年後第一個進駐維也納的國際組織,維也納從1965年起是石油輸出國組織和發展基金會的駐地,1961年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和蘇共中央總書記赫魯雪夫在維也納舉行高峰會談,1979年美國總統卡特和蘇共中央總書記勃列日涅夫在維也納會面,1980年維也納國際中心即聯合國城成為聯合國的第三個駐地,維也納定位成國際會議和解決國際衝突的城市。而在東歐民主化之後,維也納是連接西歐和中東歐的重要都市。
地理
維也納面積414.677平方公里,是奧地利最小的一個聯邦州,也是唯一不同鄰國鄰接的聯邦州。因維也納的首都地位,其聯邦州內擁有全奧地利最大交通和建築面積比例,其中11.3%的面積是建築用地,11.1%為道路交通 ,2.2%為鐵路軌道。維也納亦是綠化面積最大的聯邦州,面積117.76平方公里,覆蓋率達28.4%。 河流和湖泊面積19.1平方千米,佔4.6%,僅次布根蘭邦。維也納是奧地利種植葡萄的四個聯邦州之一,葡萄園佔面積的1.7%。 森林覆蓋率為16.6%,農業用地佔15.8%。
位置
維也納之所以能夠成為中歐重要的城市之一,應當歸功於它優越的地理位置。維也納位於阿爾卑斯山的東北麓和維也納盆地西北部之間,維也納是從多瑙河的南岸發展起來的,現在拓展到了多瑙河的兩岸,是東西向多瑙河航線和南北向琥珀之路的交叉點。
自從1989年鐵幕降下以後,奧地利同北部和東部鄰國的交通和經濟關係明顯發展,與東歐之間的距離之近引人注目,維也納距離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提斯拉瓦僅60公里,這是歐洲除梵蒂岡城與羅馬以外,兩個國家首都之間的最近距離。維也納共分為23個行政區。
行政區劃
地貌
維也納城市只有相對一小部分是建築用地,維也納面積的約一半是草原,大部分用作農業用地。維也納的海拔從151米的多瑙河上的羅堡島(Lobau),到542米的維也納森林中的最高峰。維也納的西北面、西面和西南面被維也納森林環繞,森林一直延伸到市區。多瑙河流經維也納市內,除了多瑙河,從維也納森林中還有許多小河流入市區,其中包括維也納河。西面的山嶺連接著南面的冰河走廊,這個地區是維也納的葡萄種植區。
維也納的東面是摩拉瓦河(March)平原,東南面是多瑙河草原國家公園。
維也納的居民區主要集中在空氣品質較好的城市西部,而工業區則集中在城市東部。
氣候
維也納同時受到來自西面的海洋性氣候和來自東面的副熱帶濕潤氣候的影響,屬於過渡性氣候,使得年均比較的差異較大。維也納的降水量很小,乾旱期較長,冬季較其他奧地利城市溫暖,城市中心的平均氣溫10.4℃,城市郊區約9.8℃,平均降水量約600毫米,一年約有60天是夏天,70天是冰凍期。
維也納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歷史最高溫 °C(°F) | 16.7 (62.1) |
19.1 (66.4) |
25.5 (77.9) |
27.8 (82.0) |
30.7 (87.3) |
35.9 (96.6) |
36.0 (96.8) |
37.0 (98.6) |
31.1 (88.0) |
26.4 (79.5) |
20.8 (69.4) |
16.1 (61.0) |
37.0 (98.6) |
平均高溫 °C(°F) | 2.9 (37.2) |
5.1 (41.2) |
10.3 (50.5) |
15.2 (59.4) |
20.5 (68.9) |
23.4 (74.1) |
25.6 (78.1) |
25.4 (77.7) |
20.3 (68.5) |
14.2 (57.6) |
7.5 (45.5) |
4.0 (39.2) |
14.5 (58.1) |
日均氣溫 °C(°F) | 0.1 (32.2) |
1.6 (34.9) |
5.7 (42.3) |
10.0 (50.0) |
15.2 (59.4) |
18.2 (64.8) |
20.2 (68.4) |
19.8 (67.6) |
15.3 (59.5) |
9.9 (49.8) |
4.6 (40.3) |
1.5 (34.7) |
10.2 (50.4) |
平均低溫 °C(°F) | −2.0 (28.4) |
−0.9 (30.4) |
2.4 (36.3) |
5.8 (42.4) |
10.5 (50.9) |
13.5 (56.3) |
15.4 (59.7) |
15.3 (59.5) |
11.7 (53.1) |
7.0 (44.6) |
2.4 (36.3) |
−0.5 (31.1) |
6.7 (44.1) |
歷史最低溫 °C(°F) | −19.6 (−3.3) |
−17.2 (1.0) |
−15.3 (4.5) |
−2.7 (27.1) |
1.0 (33.8) |
4.8 (40.6) |
8.4 (47.1) |
7.0 (44.6) |
3.1 (37.6) |
−4.5 (23.9) |
−9.6 (14.7) |
−18.1 (−0.6) |
−19.6 (−3.3) |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 37.2 (1.46) |
39.4 (1.55) |
46.1 (1.81) |
51.7 (2.04) |
61.8 (2.43) |
70.2 (2.76) |
68.2 (2.69) |
57.8 (2.28) |
53.5 (2.11) |
40.0 (1.57) |
50.0 (1.97) |
44.4 (1.75) |
620.3 (24.42) |
平均降雪量 cm(英寸) | 18.6 (7.3) |
15.6 (6.1) |
8.3 (3.3) |
1.5 (0.6) |
0.0 (0.0) |
0.0 (0.0) |
0.0 (0.0) |
0.0 (0.0) |
0.0 (0.0) |
0.0 (0.0) |
7.9 (3.1) |
16.4 (6.5) |
68.3 (26.9) |
平均降水天數(≥ 1.0 mm) | 7.3 | 7.6 | 8.3 | 7.5 | 8.5 | 9.1 | 9.0 | 8.0 | 7.0 | 6.0 | 8.3 | 8.2 | 94.8 |
平均降雪天數(≥ 1.0 cm) | 13.9 | 10.0 | 4.0 | 0.4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2.7 | 8.3 | 39.3 |
月均日照時數 | 60.9 | 90.1 | 131.5 | 173.8 | 228.0 | 222.8 | 241.8 | 239.2 | 167.6 | 131.2 | 65.5 | 52.0 | 1,804.4 |
資料來源:Central Institute for Meteorology and Geodynamics[27] |
交通
人口
20世紀初期,維也納曾經是世界第六大都市[28],維也納的人口在奧匈帝國時期(1867年—1918年)快速增長,曾經擁有200萬人口,在當時是僅次於倫敦、紐約和巴黎的世界第四大城市,當時的維也納聚集了很多從這個帝國其他部份的移民。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許多捷克人返回他們的祖國,這導致這個城市的人口減少,維也納失去了四分之一的人口。在接下來的移民時期,大約三分之一的人口擁有斯拉夫和匈牙利姓氏。目前,維也納人口約189.7萬(2019年)。
宗教
按照2001年人口統計,維也納居民的宗教信仰構成如下[29]:
天主教會 | 49.2% |
無宗教信仰 | 25.7% |
伊斯蘭教 | 7.8% |
東正教 | 6.0% |
新教(路德會為主) | 4.7% |
猶太教 | 0.5% |
其他 | 6.3%[30] |
天主教會在維也納設有維也納總教區。維也納市中心的許多天主教堂以宗教音樂,包括彌撒曲和管風琴著稱。
經濟
在歐盟範圍內,維也納是生活品質良好、犯罪率很低的城市,物價水平相對適中。根據2007年的數據,維也納在歐盟最富有的城市中位居第五,僅次於倫敦、盧森堡城、布魯塞爾和漢堡[31]。維也納也被稱為「到東歐的跳板」,因為維也納和它的企業同中歐及東歐具有良好的關係,在2004年歐盟東擴的背景下,許多外國大企業將他們在中歐和東歐國家的業務交由維也納的分部處理,或者在維也納開設代理機構,從維也納出發開發中歐和東歐市場,比如法國建築材料巨頭拉法基集團、德國的漢高、雷弗集團和拜爾斯道夫。有些外國企業則收購在維也納的奧地利企業以便進軍中歐和東歐市場,比如荷蘭飲料大亨喜力收購奧地利最大的啤酒公司,義大利聯合信貸銀行收購奧地利信貸銀行(Bank Austria Creditanstalt)。而奧地利本土大企業也多將總部設在維也納,其中包括奧地利幾乎所有的銀行,奧地利石油天然氣集團、全球最大制磚商維納博艮和奧地利電信集團。維也納證券交易所是奧地利的唯一一所證券交易所。
維也納16%的面積由約900家企業經營農業,每年生產約50000噸蔬菜,包括番茄、辣椒、黃瓜、色拉菜和小蘿蔔。它們按季節供應了維也納70%和奧地利56%的新鮮蔬菜[32]。
政治
維也納是奧地利左派的大本營,1919年至1934年間,維也納一直由奧地利社會民主工人黨以絕對多數當選執政,當時被稱為「紅色維也納」。1934年至1945年間沒有民主選舉,1945年後至今始終是奧地利社會民主黨人擔任市長。
國際組織的駐地
1979年,維也納成為繼紐約和日內瓦之後的第三座聯合國駐地城市,維也納也是許多其他國際組織的所在地:
- 聯合國系統
- 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
- 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DO)
- 聯合國毒品和犯罪辦公室(UNODC)
- 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組織籌備委員會(CTBTO Prep Com)
- 聯合國外層空間事務廳(UNOOSA)
- 聯合國原子射線影響委員會(UNSCEAR)
- 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UNCITRAL)
- 聯合國郵政管理處(UNPA)
文化
世界遺產 | |
---|---|
官方名稱 | Historic Centre of Vienna(英文) Centre historique de Vienne(法文) |
位置 | 奧地利(歐洲和北美地區) |
標準 | 文化:(iii)(iv)(vi) |
登錄年份 | 2001年(第25屆會議) |
維也納有「多瑙河的女神」之美譽,幾個世紀以來,維也納一直是古典音樂和歌劇的中心,獲譽為「音樂之都」,同時哲學的維也納學派、文學的維也納圈和維也納空想現實主義學派,乃至飲食藝術和咖啡文化等也是遠近皆知,曾經與巴黎並列歐洲文化二元中心。羅馬帝國和奧匈帝國時代的輝煌為維也納留下了不計其數的雄偉建築,而作為「音樂之都」也吸引了貝多芬、莫扎特和馬勒等眾多音樂家,繼承了他們的古典主義音樂作品和文化遺產,使得維也納成為一座遠近聞名和深受歡迎的旅遊城市。維也納的街區依多瑙河而建,建於19世紀,圍繞舊市區的環城大道過去是中世記的城牆,現在是一條著名的街道。在環城大道周圍則分佈著維也納著名華麗繁複的名勝古蹟。包含巴洛克風格的城堡、花園及建於19世紀晚期的環城大道其沿途的建築物、博物館及公園,帶有著巴洛克式、哥德式和羅馬式建築的風格,為歐洲建築藝術精華的匯聚地。
遊客乘坐具有維也納特色的馬車行走在維也納的內城即老城,老城的中心是維也納的史蒂芬大教堂,老城內還有維也納國家歌劇院、霍夫堡皇宮、奧地利最繁華的步行街克恩滕大街、有名的蛋糕店和旅館、富麗堂皇的戒指路(環城大街),還有各式各樣的酒館、爵士酒吧、舞廳和藝術畫廊等,以及大量咖啡店,其中一些甚至歷經戰爭炮火倖存下來,擁有百年歷史。維也納的大部分旅遊景點常年開放,比如美泉宮、霍夫堡皇宮、美景宮和維也納博物館區。遊客大多選擇夏季來旅遊,也有不少遊客在每年12月來到維也納參加聖誕市場。哈布斯堡王朝在維也納的美泉宮入選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的世界遺產,而市中心的史蒂芬大教堂是維也納的標誌。
維也納同時也是一座國際會議城市,2006年共承辦了147項國際性會議,超過巴黎和新加坡成為世界最受歡迎的國際會議城市[33]。近年來,維也納完成了許多將現代建築與舊建築相結合的新興項目,多瑙河北岸的220公尺高的DC Tower 1於2013年竣工,是維也納最高的摩天大樓。.[34][35]
世界遺產
2001年,國際文化紀念物與歷史場所委員會提名維也納為世界文化遺產,認為其滿足以下三個獲選條件:
- 維也納古城歷史悠久,城中風格迥異的歷史建築述説著20世紀維也納社會不斷發展、價值觀不斷轉變的歷史進程。(文化遺產標準ii);
- 歐洲三個重要的文化和政治發展階段時代階段、中世紀、巴洛克時期和奠基者時代,在維也納的城市發展和歷史建築中得到充分的展示。(文化遺產標準iv);
- 從16世紀開始,維也納因為豐富的音樂歷史遺產而被稱作「音樂之都」。(文化遺產標準vi);
2017年,因當地政府計劃在世界遺產保護項目附近新建高層建築,維也納歷史中心被列入《瀕危世界遺產名錄》。[36]
名勝古蹟
-
鼠疫紀念柱
- 阿爾貝蒂娜博物館(Albertina)
- 城堡劇院(Burgtheater)
- 格拉本大街(Graben)
- 霍夫堡皇宮(Hofburg)
- 皇家墓穴 (Kaisergruft)
- 克恩滕大街(Kärntner Straße)
- 路德會教堂(Lutherische Stadtkirche)
- 藝術史博物館(Kunsthistorisches)
- 自然史博物館(Naturhistorisches)
- 河畔聖母教堂(Maria am Gestade)
- 埃弗呂西宮(Palais Ephrussi)
- 鼠疫紀念柱(Pestsäule)
- 聖伯多祿教堂(Peterskirche)
- 維也納市政廳(Rathaus)
- 魯珀特教堂(Ruprechtskirche)
- 蘇格蘭修道院(Schottenstift)
- 城市公園(Stadtpark)
- 聖斯德望主教座堂(Stephansdom)
- 國立歌劇院(Wiener Staatsoper)
- 維吉留斯禮拜堂(Virgilkapelle)
- 奧地利議會大廈(Parlamentsgebäude)
- 司法宮(Justizpalast)
- 維也納大學主樓(Hauptgebäude der Universität Wien)
- 人民公園(Volksgarten)
- 安可鐘(Ankeruhr)
音樂
維也納的古典主義音樂在世界上名聞遐邇,幾百年來貢獻了不計其數的作曲家,至今仍影響和激勵著當代音樂家。維也納也是許多歌劇院的所在地,包括國家劇院(Staatsoper)、人民劇院(Volksoper)、維也納河畔劇院(Theater an der Wien)、萊奧波德施塔德劇院(Theater in der Leopoldstadt)、約瑟夫施塔德劇院(Theater in der Josephstadt)、布格劇院(Burgtheater)及皇家宮廷劇院(Theater am Kärntnertor)等。管弦樂音樂會則是在諸如金色大廳(Musikverein,維也納愛樂樂團的駐地)以及維也納音樂廳(維也納交響樂團的駐地)等場所舉行。許多音樂會場地都提供針對遊客的音樂會,以維也納音樂的亮點為特色。
維也納孕育了表現主義的代表人物勛伯格、韋伯恩和貝爾格。出生在維也納的還有舒伯特、老約翰·施特勞斯、小約翰·施特勞斯、蘭納、克熱內克等。無數音樂家曾在維也納學習、生活和投身音樂創作,其中包括維也納古典樂派的三位傑出代表海頓、莫扎特和貝多芬,還有李斯特、萊哈爾、布魯克納、馬勒、格魯克、勃拉姆斯、維瓦爾第等。老約翰·施特勞斯、小約翰·施特勞斯、蘭納、布魯克納、馬勒、格魯克、勃拉姆斯、維瓦爾第等長眠於維也納。
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每年的1月1日由維也納愛樂管弦樂團在金色大廳舉行和向全球直播,維也納歌劇院舞會是每年維也納狂歡節的高潮,其它如維也納華爾滋、維也納少年合唱團等和維也納眾多的歌劇院和戲院一起聞名世界。
-
聖斯德望主教座堂(Stephansdom)
博物館
霍夫堡皇宮是皇家珍寶館的所在地,收藏並展示歐洲一千多年來的世俗和皇室珍品,還收藏哈布斯堡王朝和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冠及權杖。霍夫堡宮對面是藝術史博物館,收藏了許多藝術大師的畫作、古代和古典文物,還有自然史博物館。
許多博物館位於維也納博物館區(博物館區),這是駐紮著幾十家大小不等的藝術機構,包括通常被稱為MUMOK的現代藝術博物館,利奧波德博物館擁有最豐富的現代奧地利藝術收藏 、維也納建築中心、擁有世界上最大私人藝術收藏品之一的列支敦斯登博物館、奧地利美景宮美術館等設施。
維也納還有許多其他博物館,包括阿爾貝蒂娜博物館、軍事史博物館、技術博物館、墓葬博物館、藝術贗品博物館、維也納藝術之家、應用藝術博物館、弗洛伊德博物館和維也納莫扎特之家。關於城市歷史的博物館,也包括卡爾廣場上的維也納博物館、各種作曲家的住所和出生地、羅馬人博物館和維也納鐘錶博物館,維也納猶太博物館是全世界第一個猶太博物館,建於1896年。此外,還有專門展示維也納各個地區的博物館。它們記錄了這座城市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經歷的發展和故事。
飲食文化
有牛肉湯、炸肉排、皇帝煎餅和薩赫蛋糕
科學與教育
維也納有數百所小學、中學和特殊學校。維也納大學是德語國家中歷史最悠久和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大學,由魯道夫四世公爵創建於1365年,其中尤其以醫學學科聞名,2004年醫學系獨立成為維也納醫科大學。此外還有維也納美術學院(1692年)、維也納獸醫大學(1765年)、維也納工業大學(1815年)、維也納音樂與表演藝術大學(1817年)、維也納應用藝術大學(1867年)、維也納自然資源與生命科學大學(1872年)和維也納經濟大學(1898年)等一大批大學。
維也納的醫學和心理學具有國際領先水準,代表人物有精神分析學和第一維也納學派的創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個體心理學和第二維也納學派的創始人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代表埃爾溫·林格爾、意義治療法、存在主義分析和第三維也納學派的創始人維克多·弗蘭克等。
此外,熱力學和統計力學的奠基人路德維希·玻爾茲曼,發明了卡普蘭渦輪機的維克托·卡普蘭,物理學家和哲學家恩斯特·馬赫,提出都卜勒效應的都卜勒,電視機遙控器之父羅伯特·阿德勒都曾在維也納研究和工作過。
維也納也是哲學的維也納學派和奧地利經濟學派的發源地,代表人物有路德維希·維根斯坦、卡爾·波普爾、路德維希·馮·米塞斯、弗里德里克·哈耶克和歐根·博姆-巴維克等。
知名人物
本名單僅收錄生於奧地利維也納的維也納人。
- 漢斯·哈恩(1879年9月27日─1934年7月24日)奧地利數學家。貢獻於泛函分析、拓撲學、集合論、變分法、實分析、序理論。是維也納學派的一員。
- 埃米爾·阿廷(1898年3月3日-1962年12月20日)數學家。他建立了L函數的其中一個構作方法,發展了代數拓撲的分枝辮理論以及阿廷猜想
- 路德維希·玻爾茲曼(1844年2月20日-1906年9月5日)物理學理論家和哲學家
- 保羅·埃倫費斯特(1880年1月18日-1933年9月25日)數學家、物理學家。主要貢獻是在統計力學的領域及對其與量子力學的關係的研究上,包括相變理論及埃倫費斯特定理
- 奧托·魏寧格(1880年4月3日-1903年10月4日)哲學家和作家
- 路德維希·維根斯坦 (1889年4月26日-1951年4月29日)哲學家
- 奧圖·紐拉特(1882年12月10日-1945年12月22日)科學家、社會學家及經濟學學者。是維也納學派的知名人物
- 卡爾·波普爾(1902年7月28日-1994年9月17日)哲學家
- 克里斯蒂安·馮·厄棱費爾 (1859年6月2日 - 1932年9月8日)哲學家。格式塔心理學的先驅者
- 法蘭茲·舒伯特(1797年1月31日-1828年11月19日)作曲家。他是早期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也是古典主義音樂的最後一位巨匠
- 老約翰·施特勞斯 (1804年3月14日-1849年9月25日)作曲家。他和約瑟夫·蘭納一起普及了圓舞曲,並為其兒子小約翰·施特勞斯的卓越成就奠定了基礎,被稱為「圓舞曲之父」。著有圓舞曲《萊茵河女妖羅蕾萊》(作品第154號)和《拉德茨基進行曲》(作品第228號)
- 小約翰·施特勞斯(1825年10月25日-1899年6月3日)因與其父同名,故通常稱為約翰·施特勞斯二世或小約翰·施特勞斯。作曲家,著有圓舞曲《藍色多瑙河》
- 約瑟夫·施特勞斯(1827年8月20日-1870年7月22日)作曲家和指揮家。也是老約翰·施特勞斯的次子,常被親友稱為佩皮(Pepi)
- 愛德華·施特勞斯(1835年3月15日-1916年12月28日)作曲家。也是老約翰·施特勞斯的幼子,家中暱稱為艾迪(Edi)
- 阿諾德·勛伯格(1874年9月13日-1951年7月13日)作曲家、音樂教育家、音樂理論家,作家,畫家
- 古斯塔夫·馬勒(1860年7月7日-1911年5月18日)奧地利作曲家、指揮家。
- 安東·韋伯恩(1883年12月3日-1945年9月15日)作曲家。第二維也納樂派代表人物之一
- 卡爾·波蘭尼 (1886年10月25日-1964年4月23日[1])經濟史學家、經濟人類學家、經濟社會學家
- 弗里德里希·馮·維塞爾(1851年7月10日-1926年7月22日)奧地利經濟學派早期的經濟學家
- 弗里德里希·哈耶克 (1899年5月8日-1992年3月23日)經濟學家、政治哲學家,197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 彼得·德魯克 (1909年11月19日-2005年11月11日)作家、管理顧問。「知識工作者」一詞經由彼得·德魯克的作品變得廣為人知。被譽為「現代管理學之父」
- 沃爾夫岡·泡利(1900年4月25日-1958年12月15日)理論物理學家,是量子力學研究先驅者之一。1945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 埃爾溫·薛丁格(1887年8月12日-1961年1月4日)理論物理學家,量子力學奠基人之一。193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 莉澤·邁特納(1878年11月7日-1968年10月27日)原子物理學家。她第一個理論解釋了奧托·哈恩1938年發現的核分裂
- 里夏德·阿道夫·席格蒙迪(1865年4月1日-1929年9月24日)化學家。1925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
- 里夏德·庫恩(1900年12月3日-1967年8月1日)化學家,1938年度的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
- 馬丁·卡普拉斯(1930年3月15日-)理論化學家。2013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 沃爾特·科恩(1923年3月9日-2016年4月19日)物理理論學家和化學理論家。1998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 馬克斯·佩魯茨(1914年5月19日-2002年2月6日)分子生物學家,1962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 康拉德·洛倫茲(1903年11月7日-1989年2月27日)動物學家、鳥類學家、動物心理學家,也是經典比較行為研究的代表人物,現代動物行為學的創立者。197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
- 卡爾·馮·弗里希(1886年11月20日-1982年6月12日)動物行為學家,197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
- 羅伯特·巴拉尼(1876年4月22日-1936年4月8日)生理學家。1914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
- 漢斯·阿斯佩爾格爾(1906年2月18日-1980年10月21日)兒科醫生及精神病專家。亞斯伯格症候群就是以他的姓氏來命名的疾病
- 保羅·費耶阿本德(1924年1月13日-1994年2月11日)科學哲學家
- 胡戈·馮·霍夫曼史塔(1874年2月1日-1929年7月15日 )小說家、劇作家、詩人、評論家
- 亞瑟·史尼茲勒(1862年5月15日-1931年10月21日)小說家、劇作家
- 多德勒爾(1896年9月5日-1966年12月23日) 小說家
- 史蒂芬·茨威格(1881年11月28日-1942年2月22日)作家
- 克里斯蒂娜·涅史特靈格(1936年10月13日-2018年6月28日),奧地利兒童文學作家,1984年漢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獎得主
- 古斯塔夫·克林姆(1862年7月14日-1918年2月6日) 象徵主義畫家。維也納分離派的創辦者
- 佛登斯列·漢德瓦薩(1928年12月15日-2000年2月19日)或稱百水先生。畫家、雕塑家
- 奧托·瓦格納(1841年7月13日-1918年4月11日)建築師和都市計畫師,設計教育家
- 理察·諾伊特拉(1892年4月8日-1970年4月16日)建築師
- 弗里茨·朗(1890年12月5日-1976年8月2日)編劇,導演。作品如大都會 (1927年電影)
- 尤里西·塞德爾 (1952年11月24日-)電影導演、編劇和製片人
- 馬克西米利安·謝爾(1930年12月8日-2014年2月1日)電影演員、導演、編劇和監製,因演出1961年電影《紐倫堡的審判》而獲得當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
- 尼基·勞達(1949年2月22日-2019年5月20日)一級方程式賽車手,三次F1世界冠軍
- 法爾可(1957年2月19日-1998年2月6日)流行音樂歌手,近代饒舌歌曲的先驅之一
- 海蒂·拉瑪(1914年11月9日-2000年1月19日)演員和發明家
- 克里斯多福·瓦爾茲(1956年10月4日-)電影演員,曾獲奧斯卡獎最佳男配角、金球獎最佳男配角
- 斐迪南一世(1793年4月19日-1875年6月29日)曾為奧地利皇帝(1835年-1848年),德意志邦聯首相
- 法蘭茲·約瑟夫一世(1830年8月18日-1916年11月21日),奧地利皇帝兼任匈牙利國王(1848年-1916年在位),德意志邦聯主席 (1850年-1866年在位)。在近68年的統治中,獲得大多數國民的敬愛,因此在晚年被尊稱為奧匈帝國「國父」,也成為奧地利的標誌性存在
- 瑪麗亞·特蕾西婭(1717年5月13日-1780年11月29日)哈布斯堡君主國史上唯一女性統治者
- 馬西米連諾一世(1832年7月6日-1867年6月19日)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成員, 墨西哥皇帝
-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家、哲學家,精神分析學的創始人,二十世紀最有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
-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1870年2月7日-1937年5月28日)醫生、心理治療師,以及個體心理學派創始人
- 維克多·弗蘭克(1905年3月26日-1997年9月2日)神經學家、精神病學家,維也納第三代心理治療學派 - 意義治療與存在主義分析(Existential Psychoanalysis)的創辦人
- 奧斯卡·鮑曼(1864年6月25日-1899年10月12日)奧地利探險家和民族志研究者。1892年進入塞倫蓋蒂地區,同年又到達盧安達,成為到達該地的首個歐洲人。
友好城市
維也納的一般政策不與其他城市簽署任何孿生或姐妹城市協議。相反,維也納只有合作協議,其中定義了具體的合作領域。[37]
以下維也納市政分區和日本城市或特別區締結友好關係:
以下維也納市政分區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行政區締結友好關係:
圖片
資料來源
- ^ STATISTIK AUSTRIA, Mikrozensus-Arbeitskräfteerhebung 2011 (Durchschnitt aller Wochen eines Jahres). Erstellt am: 04.04.2012.. [2012-09-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6).
- ^ Vienna in figures 2012, Vienna City Administration Municipal Department 23 Economic Affairs, Labor and Statistics responsible for the contents: Gustav Lebhart, page 6 (PDF). [2012-09-2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2-10-18).
- ^ STATISTIK AUSTRIA – Bevölkerung zu Quartalsbeginn seit 2002 nach Bundesland. Statistik.at. 14 February 2013 [22 May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15).
- ^ 4.0 4.1 VCÖ.at: VCÖ fordert Nahverkehrsoffensive gegen Verkehrskollaps in den Städten. vcoe.at. 2008 [5 August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06).
- ^ Wells, John C., Longman Pronunciation Dictionary 3rd, Longman, 2008, ISBN 978-1-4058-8118-0
- ^ Roach, Peter, Cambridge English Pronouncing Dictionary 18th,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1, ISBN 978-0-521-15253-2
- ^ STATISTIK AUSTRIA – Bevölkerung zu Jahres-/Quartalsanfang. Statistik.at. 13 February 2009 [6 May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07).
- ^ "Vienna after the war"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he New York Times, 29 December 1918 (PDF)
- ^ Wien nun zweitgrößte deutschsprachige Stadt | touch.ots.at. [21 July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 July 2013).
- ^ Ergebnisse Zensus 2011. Statistische Ämter des Bundes und der Länder. 31 May 2013 [31 May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5 June 2013) (德語).
- ^ Historic Centre of Vienna. UNESCO. [12 July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0).
- ^ Historic Centre of Vienna.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19 May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1-02).
- ^ *The world's most 'liveable' cities 2015. [20 August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15).
- The world's most 'liveable' cities 2014 (PDF). [20 August 201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7-03-29).
- The world's most liveable cities 2013. [20 August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17).
- The world's most 'liveable' cities 2012. [20 August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25).
- The world's most 'liveable' cities 2011. BBC News. 30 August 2011 [20 August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0).
- Quality of living – location reports. www.imercer.com. [2022-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9).
- 2014 Quality of Living survey. mercer.com. [2022-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11).
- Mercer press release: Quality of Living global city rankings—2009. [2 December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3 January 2011).
- Mercer Quality of Life Worldwide City Rankings, 2010 from resourceshelf.com. [2 December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4 December 2011).
- Mercer's Survey 2011. Mercer. 29 November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 May 2014).
- Inocencio, Ramy. What city has world's best quality of life?. CNN. 4 December 2012 [2022-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04).
- Mercer | Quality of Living Ranking 2016. www.mercer.com. [22 November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11 November 2016).
- ^ Peter Csendes: Das Werden Wiens – Die siedlungsgeschichtlichen Grundlagen, in: id. and F. Oppl (edd.): Wien – Geschichte einer Stadt von den Anfängen zur Ersten Türkenbelagerung. Böhlau, Vienna 2001, pp. 55–94, here p. 57; Peter Pleyel: Das römische Österreich. Pichler, Vienna 2002, ISBN 3-85431-270-9, p. 83; Martin Mosser and Karin Fischer-Ausserer (edd.): Judenplatz. Die Kasernen des römischen Legionslagers. (= Wien Archäologisch. Band 5). Museen der Stadt Wien – Stadtarchäologie, Vienna 2008, p. 11.
- ^ Jans dem Enikel的維也納城市編年史。
- ^ Vienna - History | Britannica.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2021-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28) (英語).
- ^ Lingelbach, William E. The History of Nations: Austria-Hungary. New York: P. F. Collier & Son Company. 1913: 91–92. ASIN B000L3E368.
- ^ Spielman, John Philip. The city & the crown: Vienna and the imperial court, 1600–1740. West Lafayette, Indiana: Purdue University Press. 1993: 141. ISBN 1-55753-021-1.
- ^ Erlanger, Steven. Vienna Skewered as a Nazi-Era Pillager of Its Jews. The New York Times. 7 March 2002 [11 May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02).
- ^ Dr. Ingeborg Bauer-Manhart (Municipal Department 53). Expulsion, Deportation to concentration camps and mass murder – History of the Jews in Vienna From racist mania to genocide. WIEN AT. [11 May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20).
The entry of Hitler's army into Austria in March 1938 triggered unprecedented suffering and hardship for Vienna's Jews. Grave acts of violence against the Jewish population began to proliferate.
- ^ Die Verfolgung der österreichischen Juden. [2022-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06).
- ^ The history of the Jewish community in Vienna. [2022-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0).
- ^ Jewish Vienna. [2022-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9).
- ^ Hitlers willige Vasallen. [2022-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05).
- ^ Austria: Facts and Figure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Federal Press Service, 1973, page 34
- ^ HC Deb 30 June 1948 vol 452 cc2213-49. Historic Hansard. UK Parliament. [17 February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0).
- ^ Klimadaten von Österreich 1971 - 2000 - Wien-Hohe Warte. Central Institute for Meteorology and Geodynamics. [2012-09-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12) (德語).
- ^ 存档副本. [2005-03-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09-20).
- ^ Volkszählung. Hauptergebnisse I - Wien (PDF). Statistik Austria. 2003 (德語).[永久失效連結]
- ^ Wien: Anteil der Katholiken seit 1970ern halbiert. DiePresse.com. 20 August 2014 [12 February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30).
- ^ Wien fünftreichste Region der EU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Der Standard, 19. Februar 2007
- ^ www.wien.gv.a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athauskorrespondenz, 16. April 2007
- ^ Wien bleibt beliebteste Kongress-Stad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Der Standard, 3. Mai 2007
- ^ Vienna's 10 tallest skyscrapers. Skyscraperpicture.com. 13 May 2008 [13 June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30 November 2010).
- ^ Millennium Tower | Buildings. Vienna /: Emporis. [19 May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2-17).
- ^ Unesco puts Vienna's historic centre on 'in danger' list – The Local. Thelocal.at. [2020-08-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3) (英語).
- ^ City-to-city cooperation. City of Vienna. [28 August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2-09).
參考文獻
- Johannes Sachslehner: Wien - Eine Geschichte der Stadt. Pichler Verlag, Wien-Graz-Klagenfurt 2006, ISBN 978-3-85431-399-1
- Jean-Paul Bled: Wien. Residenz, Metropole, Hauptstadt. Böhlau, Wien 2002, ISBN 978-3-205-99077-2
- Felix Czeike: Historisches Lexikon der Stadt Wien. 5 Bände. Wien 1997
- Christian Brandstätter u. a.: Stadtchronik Wien. 2000 Jahre in Daten, Dokumenten und Bildern. Brandstätter, Wien und München 1986, ISBN 978-3-85447-229-2
- Alexander Glück, Marcello La Speranza, Peter Ryborz: Unter Wien - Auf den Spuren des Dritten Mannes durch Kanäle, Grüfte und Kasematten. Christoph Links Verlag, Berlin 2001, ISBN 978-3-86153-238-5
- Wilhelm Hebenstreit: Der Fremde in Wien; und Der Wiener in der Heimath. 4. Auflage. Armbruster, Wien 1840, PDF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eiseführer von 1840)
- 奧地利信息網 https://archive.today/20130502031318/http://www.aodili.net/html/Austria-Travel/Vienna/index.html
- Die österreichisch-ungarische Monarchie in Wort und Bild. Band 1. Wien und Niederösterreich. 1. Abtheilung: Wien. K. k. Hof- und Staatsdruckerei, Wien 1886.
- Fundort Wien. Berichte zur Archäologie Bd. 1/98 ff., ISBN 978-3-9500492-2-0
外部連結
奧地利的邦 | ||
---|---|---|
B 布根蘭邦 K 卡林西亞邦 NÖ 下奧地利邦 OÖ 上奧地利邦 S 薩爾茲堡邦 St 史泰爾馬克邦 T 提洛邦 V 福拉爾貝格邦 W 維也納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