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歐洲歌唱大賽
2003年歐洲歌唱大賽 《魔力的約會》 "Magical Rendez-vous" | |
---|---|
決賽 | 2003年5月24日 |
主持人 | 瑪麗亞·N 雷納斯·考普斯 |
指導 | 斯文·斯托亞諾維奇 |
轉播台 | 拉脫維亞電視台 |
賽場 | 拉脫維亞 里加 斯孔托體育館 |
獲勝歌曲 | 土耳其 《盡我所能》 "Everyway That I Can" |
投票方式 | |
每個國家給出12、10、8-1分給最喜愛的10首歌 | |
參賽國數 | 26 |
初次登臺國家 | 烏克蘭 |
重返比賽國家 | 冰島 愛爾蘭 荷蘭 挪威 波蘭 葡萄牙 |
撤回參賽國家 | 丹麦 芬兰 立陶宛 北馬其頓 瑞士 |
未獲分 | 英国 |
幕間式 | 一部影片展示了拉脫維亞音樂界的4種風格。由海藻樂團,頭腦風暴樂團,瑪麗亞 N和萊伊蒙茨·保爾斯演出。 |
歐洲歌唱大賽 | |
◄2002 2004► |
2003年歐洲歌唱大賽(拉脫維亞語:2003. gada Eirovīzijas dziesmu konkurss)為第48屆之歐洲歌唱大賽,這是在瑪麗亞 N於2002年在愛沙尼亞塔林舉行的比賽中以《我想要》 "I Wanna" 這首歌獲勝之後在拉脫維亞首都里加舉行的。這是拉脫維亞首次舉辦比賽-距離該國首次亮相僅3年。比賽由歐洲廣播聯盟和主持廣播電視台拉脫維亞電視台(LTV)主辦,於2003年5月24日在斯孔托體育館舉行。決賽由瑪麗亞 N和雷納斯·考普斯主持。[1]這是在波羅的語族國家舉辦的第一屆歐洲歌唱大賽。本次主題為"Magical Rendez-vous" (中文:魔力的約會)。
有26個國家參加了比賽。冰島、愛爾蘭、荷蘭、挪威和波蘭在上一年被降級后回歸。葡萄牙也於前年缺席后重返比賽,而烏克蘭則首次參加比賽。[2] 丹麥、芬蘭、立陶宛、馬其頓和瑞士因2002年成績不佳而降級。
這是最後一場比賽在一個晚上舉行。歐廣聯盟透露,它將為比賽增加一場半決賽,以容納越來越多的有興趣參加比賽的國家。這也是最後一次使用降級制度來確定哪些國家將參加下一年的比賽。[3]由於比利時參賽作品是用假想的語言演唱的,這也是比賽第一次以非英語或該國母語語言演唱的歌曲為特色。
冠軍由土耳其代表賽兒塔柏以歌曲《盡我所能》 "Everyway That I Can" 奪下,而該歌曲作者為Erener與德米爾·德米爾坎共同創作。這是土耳其28年來在比賽中的首場勝利。比利時、俄羅斯、挪威和瑞典躋身前五。再往下看,英國取得了迄今為止最差的成績,以零分的成績獲得第二十六名(最後一名)。不過,由於當時是“四大金主”國家之一,他們避免再次降級。[4] 東道國拉脫維亞排名第二十四(倒數第三)——這是自1995年以來東道國首次沒有進入前十名,總體而言,這是自1992年以來東道主參賽成績最差的一次。
賽中獲得較多媒體矚目的是俄羅斯代表t.A.T.u.,還有嘗試代表兩個國家的Ich Troje。而英國代表Jemini在比賽中未獲分,此也是該國始來第一次的掛零——所有国家(本国除外)以英国在当年发动伊拉克战争之名,系对英国政客的“报复”。
主辦場地
2002年8月22日,拉脫維亞電視台(LTV)宣佈,它選擇里加的斯孔托體育館作為2003年比賽的主辦地。與近年來不同的是,這是自1997年點劇院以來舉辦該比賽最少的地方。[5]
2002年歐洲歌唱大賽中,來自拉脫維亞的選手瑪麗亞·N以歌曲《我想要》 "I Wanna" 奪下冠軍,因而該國獲得本賽主辦權,雖當時拉脫維亞的經費非常有限,但其政府仍撥出了230萬歐元投入活動。國家廣播電視委員會主席奧哈爾·魯賓尼斯 (Ojārs Rubenis) 表示,如果政府未提供任何預算保證,擁有LTV股份的理事會將投票反對組織競賽。魯賓尼斯闡述說,LTV已經準備好涵蓋比賽的創意和廣播,但是基礎設施,酒店和其他財務問題將需要額外的資金。
拉脫維亞政府為這次活動撥款530萬歐元,里加市議會再提供110萬歐元,用於比賽的預期組織費用。[6] 成立了一個工作隊,成員包括LTV、國家廣播電視理事會和國務秘書,以明確負責比賽的組織工作,並報告估計費用。
招標過程
三個城市被認為是比賽的主辦城市:里加、文茨皮爾斯和尤爾馬拉。[7] LTV要求三個城市就他們計劃如何組織比賽提出建議。里加市議會將梅薩帕克露天舞臺、斯孔托體育館和基普薩拉國際展覽中心 (英文:Ķīpsala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Centre) 作為舉辦比賽的潛在場地。文茨皮爾斯申辦在文茨皮爾斯奧林匹克中心 主辦比賽,市長艾瓦斯·倫伯格斯承諾提供支援,他補充說,文茨皮爾斯還可以提供兩艘游輪,可用於容納多達8,000名賓客。[8] 尤爾馬拉市議會向津塔里音樂廳(英文:Dzintari Concert Hall) 提供了擴建和升級設施及周邊基礎設施的計劃。
LTV的組織工作組後來決定繼續進行里加和文茨皮爾斯的競標,從而消除了裡加的尤爾馬拉和梅薩帕克露天舞臺。2002年6月15日,歐廣聯盟參考小組與拉脫維亞的組織工作組共同決定,里加將主辦2003年比賽,地點由LTV決定,在斯孔托體育館和基普薩拉國際展覽中心之間進行。[9] 最終,LTV選擇了斯孔托體育館作為比賽的舉辦地。其主要用途在於冰球與籃球比賽,可容納6500人,後曾於2006年整修以舉辦2006年世界冰球錦標賽。
圖示 † 指定賽場
城市 | 館場 | 容量 | 備註 |
---|---|---|---|
尤爾馬拉 | 津塔里音樂廳 (英文:Dzintari Concert Hall) |
2,024人 | |
里加 | |||
梅薩帕克露天舞臺 | 70,000人以上 | ||
斯孔托體育館 † | 6,500人 | ||
基普薩拉國際展覽中心 (英文:Ķīpsala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Centre) |
3,500到6,500人 | ||
文茨皮爾斯 | 文茨皮爾斯奧林匹克中心 | 4,500人 |
格式
歐洲廣播聯盟於2002年11月公佈了2003年比賽的規則,其中詳細說明瞭26個國家將參加,是迄今為止參加比賽最多的國家。[10] 這些規則還修改了參賽作品的資格標準,將歌曲的發行截止時間從2003年1月1日改至2002年10月1日。[11] 平局規則也改變了,現在將解決這樣一個有利於從較高國家獲得分數的國家的案件,而不是考慮到獲得最高分(12分)的數量。2002年11月29日,由瑪麗亞·N和雷納斯·考普斯主持的出場表演順序抽籤在里加舉行,結果在當天晚些時候推遲播放程式時揭曉。[12]
比賽的官方贊助商是拉脫維亞行動電信提供商拉脫維亞行動電話和拉脫維亞銀行公司巴萊克斯銀行。[13] LTV選擇拉脫維亞旅遊公司作為其官方合作夥伴,為競賽代表團和其他賓客提供住宿、旅遊和娛樂。[14] 里加市議會還負責在比賽前一周提供文宣和活動。[15]
2003年比賽的充分籌備工作於2003年5月18日在斯孔托體育館開始。有彩排,記者招待會和參賽者也參與了網路聊天。[16] 5月23日,在估計12 000人面前舉行了兩次彩排。比賽的組織者舉行了記者招待會;抱怨的問題之一是缺乏對聚會後的邀請。最後的彩排於5月24日,即比賽當天舉行。還類比了投票程式,主持人首次通過衛星與26個國家聯繫。
比賽特別嘉賓通過衛星與東道主交流:1956年比賽的優勝者莉斯·阿西婭向來自尼科西亞的東道國和觀眾致意,艾爾頓·強在維也納的"生命之球"現場向主持人講話,一名太空員和一名太空員——盧杰和尤里·馬倫琴科——從國際空間站向主持人致意。[17][18][19] 比賽的幕間式表演是安娜·維杜萊婭 (Anna Viduleja) 執導的一部短片,由拉脫維亞后民俗團體海藻樂團,頭腦風暴樂團,瑪麗亞·N和鋼琴演奏家萊伊蒙茨·保爾斯表演。[20]
比賽當天,博彩公司威廉希爾的賠率使俄羅斯成為與西班牙共同奪冠的熱門國家。[21] 愛爾蘭、斯洛維尼亞、愛沙尼亞、挪威和冰島分別排在第三、第四和第五位。比賽結束時,奪冠熱門俄羅斯名列第三,西班牙名列第八,土耳其(20比1)和比利時(50比1)分別獲得第一和第二名。奧地利以100比1名列最後,但他們取得了自1989年以來的最佳狀態,名列第六。
正式發行了一張專輯,收錄了比賽中的所有26項參賽作品,並首次在EMI/CMC標籤上發行。[22]
平面設計
比賽的設計圍繞著《魔力的約會》 "Magical Rendez-vous" 這一主題展開,它代表著歐洲各國來到拉脫維亞,與拉脫維亞多姿多彩的景觀相遇。[23][24] 為了找到比賽的標誌,LTV發起了一場比賽。在比賽結束時,公眾的高度興趣轉化為204個商標提交,最終由一個評審團進行評審,評審團由烏爾迪斯·伊瓦爾斯·格拉瓦(Uldis Ivars Grava,LTV總導演)、阿爾韋茲·巴布里斯(Arvīds Babris,當時的比賽執行製片人)、烏吉斯·布里克馬尼斯(Ugis Brikmanis,導演)、萊莫尼斯·斯坦伯格(Laimonis Šteinbergs,藝術家)、英古納·里貝納(Ingūna Rībena,建築師)組成,以及阿爾塔·吉加(Arta Giga,LTV代表)和朱漢·帕達姆(Juhan Paadam,歐廣聯盟代表)。[25] 2002年11月16日,LTV和歐廣聯盟展示了由LTV電腦圖形部主任馬里斯·卡爾維 (Maris Kalve) 設計的比賽徽標,LTV首席藝術家克里斯塔普斯·斯庫特 (Kristaps Skulte) 進一步闡述了該徽標。[26] 這個標誌被命名為《upes》,在拉脫維亞語中名為河流,並帶有“所有河流流向大海,所有歌曲流向歐洲歌唱大賽”的口號。(英文:All rivers flow toward the sea, all songs flow toward the Eurovision Song Contest.)
參賽作品之間展示的明信片由烏吉斯·布裏克曼尼斯(Ugis Brikmanis)執導,並以參加比賽的藝術家與拉脫維亞的各種景觀(森林、河流、湖泊和城鎮)互動為特色。[27] 這些明信片是在比賽的前一周錄製的,並落後於預定時間,導致一些明信片上只有彩排和記者招待會的鏡頭。[28]
舞臺設計是由阿蓋爾斯·奧佐林斯 (Aigars Ozoliņš) 根據名為“拉脫維亞星球”(Planet Latvia) 的概念設計的。[29][30] 舞臺採用了多種燈光和視頻效果,並加入了比賽的一項創新——一個影片銀幕舞臺,可以用來給每個參賽者一個獨特的外觀。各代表團和參賽者等待比賽結果的綠廳被直接放在舞臺後面,並在表演投票部分開始前不久揭幕,觀眾可以在獲得分數時觀看參賽國家的代表。[31]
國家主辦廣播公司
最初,2002年比賽的拉脫維亞代表團團長阿爾韋茲·巴布里斯 (Arvīds Babris) 被任命為比賽的執行製片人,然而,在製作進度落後,歐廣聯盟對LTV施加壓力後,他被解雇,Brigita Rozenbrika捕手了這一職務,得到了瑞典電視台(SVT)和愛沙尼亞電視公司(ETV)的額外支持。[24][32][33] SVT也是第二年比賽的科技製作人,由斯文·斯托亞諾維奇擔任導演,瑞典照明公司Spectra+承包競賽。[34][35]
投票
歐廣聯盟在所有參與國重新引入遠端投票作為強制性投票模式,按升序授予1、2、3、4、5、6、7、8、10和12分。各國的投票順序與它們的表現相同。波赫和俄羅斯獲准舉行電話投票,因為它們指出其電信普及率不到80%。[36] 波蘭電視台選擇只使用簡訊投票。[37] 在電話投票/簡訊投票家庭中,投票不得超過三次。[38] 所有其他國家都計劃使用遠端投票。本次比賽也是首次引入計算機生成的記分牌,該記分牌在積分頒發時按順序重新排列。廣播公司必須召集由8名投票成員組成的備份陪審團,年齡和性別平均分配,在比賽當晚的電話投票失敗的情況下,4名陪審團成員必須成為一般公眾成員,其他4名成員必須是音樂專業人員。
比賽格式的未來變化
隨著潜在參賽國家數量的新增,EBU開始審查比賽的形式,並考慮可能的變化,例如新增表演的額外夜晚,舉行區域預選,或通過提高入場費限制參賽國家的數量。[39] 2003年1月29日,歐廣聯盟在2004年公佈了比賽的兩晚賽制:半決賽將在總決賽之前舉行。“四大金主”以及2003年大賽的前十名將自動獲得2004年決賽的資格。[40] 這種形式的改變取消了降級制度,允許所有國家派一名藝術家和一首歌曲參加比賽。從2003年的比賽中最終有資格直接參加2004年決賽的14個國家是土耳其、比利時、俄羅斯、挪威、瑞典、奧地利、波蘭、西班牙、冰島、羅馬尼亞、愛爾蘭、德國、法國和英國。所有其他國家都必須在半決賽中爭奪決賽剩下的10個名額。此次大賽為歷屆以來一場制的最後一場比賽,自2004年歐洲歌唱大賽起,皆分成預賽與決賽二者,直至2008年大賽後,更分為雙預賽與決賽三者。本比賽也是拉脫維亞自1991年獨立後所舉辦過有史以來最大的活動。
參賽國
為了讓新的國家有參賽機會,原則上於 2002年大賽最後十名將被迫退出,但實際上只有最後五名,分別是: 丹麥、芬蘭、立陶宛、馬其頓、瑞士。[41] 而2002年被迫退出的六個國家則於本次比賽重返,分別是:冰島、愛爾蘭、荷蘭、挪威、波蘭、葡萄牙。第26個國家則是新參賽國烏克蘭。[42] 另外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阿爾巴尼亞、白俄羅斯原本也打算參加,但歐洲廣播聯盟臨時更改報名方式使得此三國無法參賽,而該三國也改在2004年歐洲歌唱大賽首次登臺。[43][44]
2002年12月,在里加舉行了表演出場順序抽籤儀式:冰島將是第一個出場的國家,而斯洛維尼亞為最後一個出場的國家。[45]
結算
以粗體顯示的國家被允許參加2004年歐洲歌唱大賽決賽。
順位 | 國家 | 語言[46] | 歌手 | 歌曲 | 中文翻譯 | 排名 | 分數[47] |
---|---|---|---|---|---|---|---|
01 | 冰島 | 英語 | 比吉塔·豪克達爾 | "Open Your Heart" | 敞開心胸 | 8 | 81 |
02 | 奥地利 | 史泰爾馬克語 (奧地利德語之一) | 阿爾夫‧波赫 | "Weil der Mensch zählt" | 來自於人 | 6 | 101 |
03 | 愛爾蘭 | 英語 | 米奇·喬·哈特 | "We've Got the World" | 我們擁有了世界 | 11 | 53 |
04 | 土耳其 | 英語 | 賽兒塔柏 | "Everyway That I Can" | 盡我所能 | 1 | 167 |
05 | 馬爾他 | 英語 | 林恩·奇爾科普 | "To Dream Again" | 再次夢想 | 25 | 4 |
06 | 波黑 | 克羅埃西亞語、英語 | 米婭·瑪蒂娜 | "Ne brini" | 別擔心 | 16 | 27 |
07 | 葡萄牙 | 葡萄牙語、英語 | 麗塔·格拉 | "Deixa-me sonhar" | 讓我做夢 | 22 | 13 |
08 | 克罗地亚 | 克羅埃西亞語、英語 | 克勞蒂亞·貝尼 | "Više nisam tvoja" | 我不再是你的了 | 15 | 29 |
09 | 賽普勒斯 | 英語 | 斯特利奧斯·康斯坦塔斯 | "Feeling Alive " | 活著的感覺 | 20 | 15 |
10 | 德国 | 英語 | 路易絲·霍夫納 | "Let's Get Happy" | 讓我們快樂 | 11 | 53 |
11 | 俄羅斯 | 俄語 | t.A.T.u. | "Ne ver', ne boysia" (Не верь, не бойся) |
不要相信,不要害怕 | 3 | 164 |
12 | 西班牙 | 西班牙語 | 伊麗莎白·貝絲 | "Dime" | 告訴我 | 8 | 81 |
13 | 以色列 | 英語、希臘語、法語、西班牙語、希伯來語 | 利奧·納基斯 | "Words for Love" | 愛的對話 | 19 | 17 |
14 | 荷蘭 | 英語 | 埃絲特·哈特 | "One More Night" | 再多一晚 | 13 | 45 |
15 | 英国 | 英語 | 傑米尼 | "Cry Baby" | 哭吧寶貝 | 26 | 0 |
16 | 烏克蘭 | 英語 | 亞歷山大·波諾馬廖夫 | " Hasta la Vista" | 再見 | 14 | 30 |
17 | 希腊 | 英語 | 曼朵 | "Never Let You Go" | 永不放手 | 17 | 25 |
18 | 挪威 | 英語 | 約斯坦·哈塞爾加德 | "I'm Not Afraid To Move On" | 我不怕繼續前進 | 4 | 123 |
19 | 法國 | 法語 | 路易莎·拜勒切 | "Monts et merveilles" | 鐘聲和口哨聲 | 18 | 19 |
20 | 波蘭 | 德語、波蘭語、俄語 | 三人行樂團 | "Keine Grenzen-Żadnych granic" | 沒有界線 | 7 | 90 |
21 | 拉脫維亞 | 英語 | 飛翔三人組 | "Hello From Mars" | 來自火星的你好 | 24 | 5 |
22 | 比利时 | 假想語 Imaginary (人工語言之一) | 城市傳統 | "Sanomi" | 索娜米 | 2 | 165 |
23 | 爱沙尼亚 | 英語 | 拉弗斯 | "Eighties Coming Back" | 八十年代快回來吧 | 21 | 14 |
24 | 羅馬尼亞 | 英語 | 尼古拉·亞歷山大 | "Don't Break My Heart" | 別讓我心碎 | 10 | 73 |
25 | 瑞典 | 英語 | 名望合唱團 | "Give Me Your Love" | 給我你的愛 | 5 | 107 |
26 | 斯洛維尼亞 | 英語 | 卡門·斯塔維克 | "Nanana" | 啦〜啦〜啦 | 23 | 7 |
得分
使用的投票程序: 100%電話投票 100%陪審團投票 |
結果 | ||||||||||||||||||||||||||||||||||||||||
---|---|---|---|---|---|---|---|---|---|---|---|---|---|---|---|---|---|---|---|---|---|---|---|---|---|---|---|---|---|---|---|---|---|---|---|---|---|---|---|---|---|
冰島 | 81 | 7 | 8 | 12 | 6 | 5 | 1 | 6 | 4 | 12 | 1 | 1 | 3 | 3 | 1 | 7 | 4 | ||||||||||||||||||||||||
奧地利 | 101 | 10 | 6 | 5 | 10 | 5 | 4 | 2 | 8 | 8 | 8 | 2 | 8 | 4 | 2 | 6 | 6 | 7 | |||||||||||||||||||||||
愛爾蘭 | 53 | 2 | 5 | 5 | 7 | 4 | 7 | 12 | 1 | 6 | 1 | 1 | 2 | ||||||||||||||||||||||||||||
土耳其 | 167 | 3 | 12 | 4 | 12 | 8 | 10 | 8 | 10 | 3 | 7 | 12 | 7 | 2 | 7 | 10 | 10 | 2 | 12 | 10 | 8 | 10 | |||||||||||||||||||
馬爾他 | 4 | 3 | 1 | ||||||||||||||||||||||||||||||||||||||
波赫 | 27 | 7 | 12 | 8 | |||||||||||||||||||||||||||||||||||||
葡萄牙 | 13 | 2 | 2 | 3 | 6 | ||||||||||||||||||||||||||||||||||||
克羅埃西亞 | 29 | 5 | 6 | 3 | 6 | 1 | 8 | ||||||||||||||||||||||||||||||||||
賽普勒斯 | 15 | 2 | 1 | 12 | |||||||||||||||||||||||||||||||||||||
德國 | 53 | 8 | 1 | 4 | 3 | 7 | 4 | 2 | 4 | 5 | 2 | 2 | 1 | 10 | |||||||||||||||||||||||||||
俄羅斯 | 164 | 4 | 8 | 10 | 1 | 3 | 4 | 12 | 10 | 8 | 6 | 10 | 1 | 12 | 10 | 2 | 7 | 4 | 12 | 7 | 12 | 7 | 2 | 12 | |||||||||||||||||
西班牙 | 81 | 6 | 2 | 12 | 7 | 6 | 6 | 12 | 5 | 5 | 10 | 5 | 4 | 1 | |||||||||||||||||||||||||||
以色列 | 17 | 5 | 1 | 3 | 8 | ||||||||||||||||||||||||||||||||||||
荷蘭 | 45 | 5 | 7 | 2 | 10 | 2 | 1 | 5 | 8 | 5 | |||||||||||||||||||||||||||||||
英國 | 0 | ||||||||||||||||||||||||||||||||||||||||
烏克蘭 | 30 | 8 | 4 | 10 | 5 | 3 | |||||||||||||||||||||||||||||||||||
希臘 | 25 | 1 | 4 | 12 | 5 | 1 | 2 | ||||||||||||||||||||||||||||||||||
挪威 | 123 | 12 | 2 | 12 | 6 | 5 | 7 | 4 | 3 | 7 | 6 | 7 | 3 | 6 | 7 | 6 | 10 | 3 | 12 | 5 | |||||||||||||||||||||
法國 | 19 | 8 | 2 | 3 | 6 | ||||||||||||||||||||||||||||||||||||
波蘭 | 90 | 10 | 10 | 12 | 5 | 4 | 2 | 8 | 6 | 4 | 5 | 8 | 5 | 4 | 4 | 3 | |||||||||||||||||||||||||
拉脫維亞 | 5 | 5 | |||||||||||||||||||||||||||||||||||||||
比利時 | 165 | 7 | 4 | 10 | 7 | 10 | 6 | 3 | 6 | 3 | 12 | 8 | 10 | 5 | 10 | 8 | 3 | 12 | 12 | 10 | 8 | 8 | 3 | ||||||||||||||||||
愛沙尼亞 | 14 | 1 | 8 | 2 | 3 | ||||||||||||||||||||||||||||||||||||
羅馬尼亞 | 73 | 6 | 1 | 7 | 1 | 2 | 4 | 12 | 10 | 6 | 6 | 4 | 1 | 4 | 8 | 1 | |||||||||||||||||||||||||
瑞典 | 107 | 5 | 3 | 8 | 1 | 3 | 2 | 1 | 3 | 7 | 5 | 3 | 10 | 5 | 7 | 2 | 7 | 6 | 4 | 7 | 12 | 6 | |||||||||||||||||||
斯洛維尼亞 | 7 | 4 | 3 |
最高分數
以下為各國在投票中給予12分的參賽國列表:
順序 | 參賽國 | 投票國 |
---|---|---|
5 | 俄羅斯 | 克罗地亚, 爱沙尼亚, 拉脫維亞, 烏克蘭, 斯洛維尼亞 |
4 | 土耳其 | 奥地利, 比利时, 波黑, 荷蘭 |
3 | 挪威 | 冰島, 愛爾蘭, 瑞典 |
比利時 | 法國, 波蘭, 西班牙 | |
2 | 冰島 | 馬爾他, 挪威 |
西班牙 | 以色列, 葡萄牙 | |
1 | 波赫 | 土耳其 |
賽普勒斯 | 希腊 | |
希臘 | 賽普勒斯 | |
愛爾蘭 | 英国 | |
波蘭 | 德国 | |
羅馬尼亞 | 俄羅斯 | |
瑞典 | 羅馬尼亞 |
備註
英國的成績結果是歐洲歌唱大賽有史以來最糟糕的一次。相比之下,土耳其的勝利是他們的第一場勝利。阿爾夫‧波赫的第六名是奧地利十四年來的最佳成績,波蘭的第七名是他們九年來最好的成績,羅馬尼亞的第十名則是有史以來最好的成績之一。比利時的第二名是他們十七年來的首個前五名,但拉脫維亞倒數第三名是他們在四次嘗試中最差的成績。這也是東道國自1992年以來最糟糕的排名,直到2015年東道國奧地利獲得“零分”並排在倒數第二位(德國也獲得了“零分”,但由於奧地利的排名靠前)。
馬塞爾·貝桑松獎
馬塞爾·貝桑松獎是在2002年在愛沙尼亞塔林舉行的歐洲歌唱大賽上首次頒發的,以表彰決賽中的最佳參賽歌曲。該獎項由克里斯特·比約克曼(1992年歐洲歌唱大賽瑞典代表、現任瑞典代表團團長)和理察·哈雷斯(1984年歐洲歌唱大賽瑞典獲勝者哈雷斯兄弟成員)創立,以年度大賽創辦人馬塞爾·貝桑松的名字命名。[48] 獎項分為三類:新聞獎、歌手獎和粉絲獎。[49]
類別 | 國家 | 歌曲 | 表演者 | 排名 | 分數 |
---|---|---|---|---|---|
歌手獎 | 荷蘭 | 《再多一晚》 "One More Night" | 埃絲特·哈特 | 13 | 45 |
粉絲獎 (由OGAE成員投票) |
西班牙 | 《告訴我》 "Dime" | 伊麗莎白·貝絲 | 8 | 81 |
新聞獎 | 土耳其 | 《盡我所能》 "Everyway That I Can" | 賽兒塔柏 | 1 | 167 |
插曲
組織問題
2003年1月,德國新聞雜誌《明鏡》報導說,里加市議會發言人岡塔斯·庫庫爾斯 (Guntars Kukuls) 說,里加面臨嚴重的財政問題,可能導致違約,比賽需要轉移到另一個城市。[50] LTV發言人伊洛娜·貝爾齊納 (Ilona Bērziņa) 否認里加市議會可能面臨的潜在財務問題會中斷比賽的組織。 [51] 2003年2月,《波羅的海時報》報導說,里加市的一個委員會拒絕了撤回其為組織比賽而認捐的資金的提議。[52]
2003年3月,丹麥報紙《B.T.》發表了一篇文章,指控歐廣聯盟電視台主任比約恩·埃裏克森(Bjørn Erichsen)提到,拉脫維亞電視台組織混亂,由於落後於時間表,可能導致拉脫維亞取消其主持職責。[53] LTV的總經理烏爾迪斯-伊瓦爾斯·格拉瓦 (Uldis-Ivars Grava) 回答道:「幾周前,歐廣聯盟的法律總監沃納·倫普羅斯特 (Werner Rumphorst) 在里加,我與他和丹麥廣播公司的前總導演比約恩·埃裡森一起度過了一整天。我們談到了合作和專案交流,他們兩人都沒有說一句話,表示任何懷疑、缺乏信任或指責。」(原文:A few weeks ago, the EBU's legal director, Werner Rumphorst, was in Riga, and I spent an entire day with him and with the former general director of the Danish broadcaster DR, Bjørn Erichsen. We talked about co-operation and about programme exchanges, and neither of them said a single word that would indicate any doubts, lack of trust or accusation.)[54] 2003年歐洲歌唱大賽的新聞負責人英格麗達·斯密特(Ingrida Smite)重申,儘管有相反的報導,但大賽將在里加舉行。
圍繞俄羅斯t.A.T.u.樂隊的爭議
在挑選俄羅斯藝術家t.A.t.u之後,兩人於2003年3月接受了德國小報《圖片報》的採訪,他們聲稱自己毫無疑問會贏得比賽,並責備德國參賽者路易絲稱她為女巫,兩人的成員尤莉亞·歐列伽芙娜·沃爾科娃(也提到2002年德國參賽者)說,“在俄羅斯,我們照顧盲人和老人,但我們不把他們送去參加大獎賽。這在德國肯定不一樣。”(原文:In Russia we nurse blind and old people, but we don't send them to the Grand Prix. This must be different in Germany.)[55][56] 路易絲隨後回應評論稱,“我不知道,對俄羅斯這樣一個美麗的國家來說,對孩子們的謾駡、打架和酗酒是否是合適的代表。”(原文:I don't know whether bitching, fighting and boozing kids are the right representatives for such a beautiful country as Russia.)[57]
T.A.T.u.第一次彩排主導了5月20日的訴訟——樂隊本應前一天排練,但遲了一天,聲稱尤莉亞·沃爾科娃喉嚨痛。[58] 在記者招待會上,這群人遭到了記者們的噓聲,他們抱怨這部作品的燈光和舞臺都很差。歐廣聯盟執行長袁莎拉 (Sarah Yuen) 說:“他們是流行音樂界的壞女孩……我們不應該期望他們來這裡和藹可親。”(原文:They are the bad girls of pop… we shouldn’t have expected them to come here and be nice and pleasant.)[59] 歐廣聯盟最初計劃在現場直播期間替代俄羅斯參賽者的預先錄製的表演,以防二人在舞台上進行女同性戀宣傳表演,他們認為這不適合家庭娛樂節目。[60] 隨後它們表示,該表演將進行現場直播,而不會受到任何干擾。[61][62]
俄羅斯對愛爾蘭投票的不滿
比賽結束後,俄羅斯第一頻道抱怨說,愛爾蘭廣播電視使用了一個後備陪審團,這讓他們失去了勝利。第一頻道的一份聲明說,“考慮到第一名和第三名的分數差別不大,有理由相信俄羅斯的比賽結果可能會有很大不同。”(原文:Considering [the] in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oints between the first and third places, there are grounds to believe that the contest results could be much different for Russia.)[63][64] 比賽當晚,愛爾蘭電信公司Eircom進行的投票民意調查未能按時交付結果,這促使愛廣電改用備用陪審團的票。[65] 歐廣聯盟在對此事進行調查後,澄清了愛廣電的任何潜在不當行為,並表示有關用後備陪審團代替電話投票的規則得到了正確的適用。愛廣電後來公佈了未使用的電話投票結果,結果顯示,如果沒有使用陪審團,土耳其仍將獲勝,愛爾蘭的投票“夥伴”英國仍將無分。俄羅斯沒有從電視投票中得到任何分數,然而,由於比利時從愛爾蘭電視投票中只得到2分,而愛爾蘭陪審團只得到10分,俄羅斯將排名第二。[66]
英國的最後一名
英國媒體對英國的最後位置感到震驚。英國廣播公司競賽的長期評論員特里·沃根表示,英國正遭受“伊拉克後反彈”的困擾。[36] 來自傑米尼的成員克里斯·克羅姆比(Chris Cromby)在談到該小組的非主流人聲時說:「監聽器已經關閉。也許是破壞活動,但我們聽不到任何聲音……我們使用了落地監聽器,其他人則使用了自己的監聽器。」[67]
參考文獻
- ^ Bakker, Sietse. Renars Kaupers and Marie N hosts 2003 show. ESCToday.com. 2002-12-01 [2013-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1).
- ^ Bakker, Sietse. EBU released list of participant for 2003. ESCToday.com. 2002-11-27 [2013-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4).
- ^ Barak, Itamar. EBU press conference about the contest's future. ESCToday.com. 2003-05-22 [2013-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2).
- ^ UK act hits Eurovision low. BBC News (BBC News). 2003-05-25 [2013-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6).
- ^ Mikheev, Andy. Archived news. Part 1.. 2002-08-22 [2013-10-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9).
- ^ Vēstulē noliedz Eirovīzijas finansu problēmas. Delfi. 2003-01-31 [2013-10-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7) (拉脱维亚语).
- ^ Dzintaru koncertzāles pārbūve Eirovīzijas rīkošanai izmaksātu trīs miljonus latu. TVNET. 2002-06-06 [2013-10-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29) (拉脱维亚语).
- ^ Lēvalde, Vēsma. Ventspils dome vēlas Eirovīzijas rīkošanu Ventspilī (papildināts). db.lv. 2002-06-03 [2013-10-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03) (拉脱维亚语).
- ^ Eirovīzija izmaksās 4,7 vai 5,5 miljonus latu. TVNET. 2002-07-02 [2013-10-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03) (拉脱维亚语).
- ^ RULES OF THE 2003 EUROVISION SONG CONTEST (PDF). 歐洲廣播聯盟. European Broadcasting Union. 2002-11-20 [2013-11-1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3-04-14).
- ^ Mikheev, Andy. Archived news. Part 4.. 2002-11-20 [2013-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6).
- ^ Bakker, Sietse. Draw to be made public Friday 17:00 CET. ESCToday.com. 2002-11-28 [2013-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7).
- ^ Bakker, Sietse. Latvijas Mobilais and Parex sponsor 2003 contest. ESCToday.com. 2002-11-30 [2013-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9).
- ^ Bakker, Sietse. Latvia Tours selected as cooperation partner. ESCToday.com. 2002-11-27 [2013-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9).
- ^ Medinika, Aija. The preparation for Eurovision Song Contest 2003. ESCToday.com. 2002-03-25 [2013-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9).
- ^ Event. [2017-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3-06-02).. Eurovision.tv. Retrieved on 22 March 2008.
- ^ Bakker, Sietse. Artists and fan sites campaign on World AIDS Day. Eurovision.tv. 2008-12-01 [2013-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03).
- ^ Bakker, Sietse. 1956 winner Lys Assia: "It will go on!". Eurovision.tv. 2008-05-21 [2013-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01).
- ^ Tarm, Michael. Turks beat back Russia and Belgium to win; Baltics and Britain bomb.. City Paper. 2003 [2008-03-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3-03).
- ^ Eirovīzijas veidotāji pārcēlušies uz ‘Skonto’ halli. Delfi. 2003-05-06 [2013-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30) (拉脱维亚语).
- ^ Bakker, Sietse. William Hill: update of the betting figures!. ESCToday.com. 2003-05-24 [2008-03-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7).
- ^ Eurovision Song Contest Riga 2003: CD available now. 歐洲廣播聯盟. [2008-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3-06-24).
- ^ Bakker, Sietse. Eurovision 2003 theme will be rendez-vous. ESCToday.com. 2002-11-26 [2013-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1).
- ^ 24.0 24.1 Bakker, Sietse. The end of a decade: Riga 2003. Eurovision.tv. 2009-12-24 [2013-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20).
- ^ Medinika, Aija. 204 logo propositions for ESC 2003. ESCToday.com. 2002-11-27 [2013-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31).
- ^ Bakker, Sietse. Logo for Eurovision 2003 selected. ESCToday.com. 2002-11-27 [2013-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30).
- ^ Mikheev, Andy. Archived news. Part 3.. 2002-10-07 [2013-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7).
- ^ Jordan, Paul. What’s Another Year? Ten Years On From Riga. ESCInsight. 2013-01-11 [2013-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3).
- ^ Bakker, Sietse. Eurovision Song Contest 2003 on Planet Latvia. ESCToday.com. 2003-03-27 [2013-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30).
- ^ Barak, Itamar. Magical encounter on the Eurovision stage. ESCToday.com. 2003-05-07 [2013-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31).
- ^ Kübar, Remi. Details revealed about the stage in May. ESCToday.com. 2003-02-07 [2013-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9).
- ^ Bakker, Sietse. Arvids Babris will produce the contest in Latvia. ESCToday.com. 2002-11-28 [2013-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6).
- ^ Barak, Itamar. Riga 2003: A new executive producer. ESCToday.com. 2003-03-18 [2013-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2).
- ^ Opheim, Bjørn Erik. SVT to produce 2003 Eurovision Song Contest. ESCToday.com. 2002-12-13 [2008-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1).
- ^ Spectra+ lands third Eurovision contract. Live Design. 2003-04-17 [2008-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5-31).
- ^ 36.0 36.1 Turkish delight at Eurovision win. BBC News (BBC News). 2003-05-24 [2013-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20).
- ^ Medinika, Aija. Poland will use SMS-voting only. ESCToday.com. 2003-05-24 [2008-03-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9).
- ^ Rules of Eurovision Song Contest 2003 (PDF). myledbury. [2014-11-0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1-01-27).
- ^ Mikheev, Andy. Archived news. Part 2.. 2002-09-17 [2013-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6).
- ^ Bakker, Sietse. EBU confirms new Eurovision Song Contest format. ESCToday.com. 2003-01-29 [2013-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9).
- ^ Sietse Bakker (25 May 2002). Latvia won the 47th Eurovision Song Contest. ESCtoday.com. Retrieved on 23 March 2008.
- ^ Sietse Bakker. EBU released list of participant for 2003. ESCtoday.com. Retrieved on 23 March 2008.
- ^ Sietse Bakker. No new countries at next Eurovision Song Contest. ESCtoday.com. Retrieved on 23 March 2008.
- ^ @bg_eurovision. Also something interesting to add. Bulgaria was [set] to debut in the contest in 2003 but the participation was withdrawn in the very last moment. However, since then it has been on the radar for a while before joining in 2005 for real. (推文). 22 October 2020 –通过Twitter.
- ^ Sietse Bakker (1 December 2002). Draw of running order finally available. ESCtoday.com. Retrieved on 23 March 2008.
- ^ Eurovision Song Contest 2003. The Diggiloo Thrush. [2012-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2).
- ^ Final of Riga 2003. eurovision.tv. [2020-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7).
- ^ Marcel Bezençon Award - an introduction. Poplight. [2009-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17).
- ^ Winners of the Marcel Bezençon Awards 2012 | News | Eurovision Song Contest - Baku 2012. Eurovision.tv. [2012-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30).
- ^ Rau, Oliver. Financial problems in Riga. ESCToday.com. 2003-01-28 [2013-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3).
- ^ Bakker, Sietse. LTV: 'Eurovision Song Contest not in danger'. ESCToday.com. 2003-01-29 [2013-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31).
- ^ Barak, Itamar. Riga municipality won't cut Eurovision budget. ESCToday.com. 2003-02-02 [2013-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31).
- ^ Ringby, Daniel. Danish newspaper writes about LTV's chaos. ESCToday.com. 2003-03-15 [2013-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8).
- ^ Bakker, Sietse. LTV: "Eurovision will take place in Riga!". ESCToday.com. 2003-03-16 [2013-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8).
- ^ Mikheev, Andy. Archived news. Part 7.. 2003-03-19 [2013-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5).
- ^ Grand-Prix sensation: t.A.T.u. participate against Lou*. ("Blind" - Germany). 2003-03-19 [2013-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3).
- ^ Mikheev, Andy. Russia. 2003-03-20 [2013-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9).
- ^ Eurovision row over Tatu. BBC News. 2003-05-21 [2008-03-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6).
- ^ tATu plan to take Eurovision by storm. BreakingNews.ie. 2003-05-23 [2008-03-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16).
- ^ Tatu Lesbian Stunt Feared (SkyNews). 2003-05-22 [2013-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3).
- ^ Rau, Oliver. t.A.T.u.'s performance will not be interrupted. ESCToday.com. 2003-05-24 [2013-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8).
- ^ Eurovision to Brave All with Live t.A.T.u. Show (Reuters). 2003-05-25 [2013-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3).
- ^ Walsh, Nick Paton. Vote switch 'stole Tatu's Eurovision win'. The Guardian. 2003-05-30 [2013-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5).
- ^ Russia launches Eurovision appeal. BBC News. 2003-05-29 [2013-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7).
- ^ Rodrigues, André. EBU approves use back-up jury of Irish television. ESCToday.com. 2003-06-20 [2013-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8).
- ^ Bakker, Sietse. Irish televoting results finally announced. ESCToday.com. 2003-06-27 [2008-03-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3).
- ^ Eurovision flops blame equipment. BBC News. 2003-05-26 [2008-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