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特文摩尼教書信
粟特文摩尼教書信 | |
---|---|
材質 | 紙張 |
尺寸 | 268 × 26 cm |
文字 | 粟特語 |
年代 | 9–13世紀 |
發掘於 | 1981年於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第65窟 |
現存於 | 新疆吐魯番博物館 |
編號 | 81 TB 65:01 |
《粟特文摩尼教書信》是一封摩尼教徒寫給東方教區慕闍(主教、教首)的粟特語信件,發現於新疆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現藏吐魯番博物館,編號「81 TB 65:01」。[1][2]
簡介
1981年夏季,新疆當地考古人員在淸理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第65號洞窟內坍塌的沙土時,在一座窣堵坡裡發現這封書信。[1][2]
信件由九張紙粘連而成,全部以粟特文寫就。紙張粘連處和底行書寫部份鈐有朱紅印鑑,上行正中有插圖一幅,描繪一對衣著精美、頭戴方巾冠飾的伎樂像,一藍一綠的頭光說明她們的身份應為神靈。伎樂神之間有貼以金箔的粟特文「慕闍之光耀」,成為信件最奪目的獨特標幟。[3]
金色標題上方是一頂專供男性選民(the Elect)佩戴的白色帽冠,帽冠置於金盤上,金盤安放在一條飄舞於空中的紅色披巾上。標題下方有一圓形水池,池中香花盛開,花芯就正好托起兩名伎樂神。[1]這幅插圖至今仍色澤鮮豔,在紅、藍、金、綠、紫的華美映襯下,令整封書信熠熠生輝。
根據日本語言學者吉田豐的考釋,書信作者是一位名為夏夫魯亞爾·札達古(Shahryâr Zâdag)的摩尼教信徒,在新年的第一天寫給東方教區的慕闍阿魯亞曼·普夫爾(Aryâmân Puhr),信中表達了他對慕闍和回鶻可汗的祝福。[4]
另見
參考資料
- ^ 1.0 1.1 1.2 Gulácsi, Zsuzsanna. Mediaeval Manichaean Book Art: A Codicological Study of Iranian And Turkic Illuminated Book Fragments from 8th-11th Century East Central Asia. "Nag Hammadi and Manichaean Studies" series 57. Leiden: Brill Publishers. 2005: pp. 56、180. ISBN 9789004139947 (英語).
- ^ 2.0 2.1 摩尼敎經 (PDF). nlc.cn. 2011 [2020-05-2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9-07-02) (中文(簡體)).
- ^ 黃杰華. 親身一睹西域寫卷原本,彌足珍貴──「綿亙萬里──世界遺產絲綢之路」展覽觀後有感. buddhistdoor.org. 2018-01-27 [2020-05-25] (中文(繁體)).
- ^ Yoshida, Yutaka. Manichaean Sogdian letters discovered in Bäzäklik. Annuaires de l'École pratique des hautes études (Paris: École pratique des hautes études). 2000, 109: p. 233 [2020-05-25]. ISSN 0183-747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7)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