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前年表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4年7月9日) |
第二次世界大戰年表 |
---|
編年史 |
前奏 |
主題 |
戰線 |
本條目涵蓋自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的期間(1918年-1939年),包含軍事衝突、外交折衝、政治角力及各式條約的簽訂等等,影響或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之事件。
1910年代
1918年
- 11月11日
1919年
- 1月4日至15日
- 1月18日
- 2月
- 3月2日
- 5月15日
- 6月28日
- 9月10日
- 11月27日
1920年代
1920年
- 1月10日
- 1月16日
- 1月21日
- 3月
- 6月4日
- 8月10日
- 10月
- 11月15日
- 國際聯盟在日內瓦的總部,由時任美國總統威爾遜召開首屆大會,共有41個會員國與會[6][7]。由於美國參議院未批准《凡爾賽條約》(條約內包含《國際聯盟盟約》)[8][9],因此美國未能加入國際聯盟參與正式運作。
1921年
- 3月18日
- 8月24日
- 8月25日
- 8月29日
- 11月12日
1922年
- 2月6日
- 4月16日
- 10月
- 10月22日至29日
- 11月1日
- 12月30日
1923年
- 1月11日
- 為使德國履行《凡爾賽條約》,法國總理雷蒙·普恩加萊出兵德國占領魯爾地區,迫使德國繼續支付賠款[14]。法國與比利時的軍事行動使得德國國內的惡性通貨膨脹危機加劇,政府則放任國內通貨膨脹惡化,以便讓自己失去償還能力來規避賠款[15],卻加速德國右翼政黨勢力的形成[16]。
- 7月24日
- 8月31日至9月27日
- 10月29日
- 11月8日至9日
1924年
- 1月21日
- 2月1日
- 4月1日
- 4月6日
- 6月10日
- 8月16日
- 8月18日
1925年
- 7月18日
- 12月1日
- 《羅加諾公約》正式在倫敦簽署(隔年9月14日在日內瓦批准生效,且登記在國際聯盟條約集內[29]),公約內容包含協約國與東歐戰後新興國家協議領土邊界,並與德國的外交關係正常化。羅加諾公約為當時的國際關係帶來和平的希望。
1926年
- 1月3日
- 1月31日
- 4月4日
- 4月24日
- 德國外交部長施特雷澤曼與蘇聯駐德大使尼古拉·克列斯京斯基,在柏林共同簽署《柏林條約》,條約內重申德國與蘇聯於1922年所簽訂的《拉巴洛條約》,且未來五年內兩國互不侵犯和中立條款[30]。此舉對波蘭產生相當程度的威脅和衝擊(導致波蘭政變);而歐洲各國認為可能會影響到德國在《羅加諾公約》中的義務,法國則擔心在此背景下德國會加入國際聯盟[31]。
- 5月12日至14日
- 9月8日
- 12月25日
1927年
- 4月12日
- 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委蔣中正聯合上海共進會及右派工人在上海的閘北、南市、浦東、吳淞等地,向上海總工會糾察隊發起攻擊,第二十六軍第二師強勢解除糾察隊武裝[34]且搜捕中國共產黨員和蘇聯要員;國共合作正式破裂[35],為國共內戰埋下了導火線。此舉引發汪兆銘不滿[36],導致寧漢一度分裂。
- 5月20日
- 6月7日
- 8月1日
- 11月12日
1928年
- 5月3日至11日
- 6月4日
- 日本方面和奉系軍閥張作霖之間的矛盾日漸深化,引起關東軍高級參謀河本大作私自密謀暗殺張作霖[43],張作霖因北伐軍進逼北京,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乘坐專列退回東北,就在行經京奉鐵路與南滿鐵路立體交會的三孔橋時,火車被河本大作等人預先佈置的炸藥引爆炸毀,張作霖身受重傷隨後不治身亡[44]。皇姑屯事件被遠東國際軍事法庭視為日軍侵華起點[45],也導致東北易幟。
- 8月2日
- 8月27日
- 由美國國務卿凱洛格與法國外交部長白里安發起的《非戰公約》在巴黎簽署,最初共有15國簽署,各國同意放棄戰爭做為解決國際爭議的國家政策, 且不論發生何種衝突或是糾紛時,都不應排除使用和平手段解決[47] [48]。實際上,非戰公約並未達到終止戰爭的目的和為國際和平帶來立即性的效果。
- 10月1日
- 在蘇聯第十五次代表大會上決議的第一個五年計畫開始執行,此計畫是基於中央總書記史達林的經濟政策下 ,所推行一系列農業集體化和加速工業化的改革。透過快速的工業化為蘇聯邁向超級強國之列打下深厚的基礎,也替蘇聯製造擊敗德國的武器[49]和贏得二戰勝利做足準備,但農業集體化卻直接導致1932年蘇聯大饑荒且造成數百萬人死亡[50],也使計畫在實行四年後提前終止而非原訂的五年[51]。
- 12月29日
1929年
- 2月9日
- 蘇聯、波蘭、愛沙尼亞、羅馬尼亞王國和拉脫維亞在莫斯科簽署《李維諾夫公約》(同年6月3日登記在國際聯盟條約集內[54]),此條約依據《非戰公約》原則訂立,各國承諾不使用武力來解決爭端,因此亦被視為東方的非戰公約。
- 2月11日
- 3月28日
- 濟南慘案在中日雙方在歷經多次談判後,由南京國民政府外交部長王正廷與日本駐華公使芳澤謙吉在南京簽署《中日濟案協定》[55],協定內容要求日本駐山東軍隊於兩個月內撤退[56]、中日共組調查委員會另行調查,濟南慘案在責任歸屬和真相未明之前草草收場。
- 4月3日
- 7月24日
- 《非戰公約》生效。
- 8月6日至8月31日
- 楊格計畫在第一次海牙會議結束後定案,取代1924年的道威斯計劃。和道威斯計畫相比,楊格計畫進一步將德國每年的賠款減少了約百分之二十,分成58年半(直到1988年)來支付。取消協約各國對德國財政狀況的監督,一切賠款問題都交由新成立的國際清算銀行來協調處理[58]。
- 10月29日
1930年代
1930年
- 1月3日
- 4月22日
- 6月30日
- 英國駐伊拉克最高行政長官漢弗萊斯與伊拉克首相賽義德在巴格達簽署《英伊條約》[63]。雖然此條約的簽署讓伊拉克在兩年後結束英國的託管邁向正常化國家之路,並以伊拉克王國的名義加入國際聯盟[64],但是條約內卻無條件提供英國軍隊在伊拉克境內幾乎毫無限制的權力。
- 6月30日
- 9月14日
1931年
- 9月18日
1932年
- 春季[69]
- 1月7日
- 1月28日
- 同月18日日本在上海藉機製造事端[72],引發中日關係緊張,日本駐上海領事村井蒼松要求上海市長吳鐵城道歉、緝凶、賠償和取締抗日運動[73]。28日上海市長應允日方四項要求,然而晚間日軍又以保僑為名進犯上海與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交戰[74],中日雙方爆發淞滬戰爭。
- 2月27日
- 3月1日
- 4月10日
- 5月5日
- 5月30日
- 儘管在四月的總統選舉中興登堡受到布呂寧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但是布呂寧的通貨緊縮政策,以及土地分配措施與同樣身為容克貴族的興登堡之間產生利益衝突,因此總理布呂寧在總統興登堡和施萊謝爾的運作下只好黯然下台[78]。總統興登堡在施謝萊爾的建議下,任命巴本為新總理[79][80]。
1933年
- 1月1日
- 1月30日
- 2月27日
- 3月5日
- 1933年3月德國國會選舉,納粹黨成為第一大黨。
- 3月23日
- 3月27日
- 9月12日
- 10月17日
- 10月21日
1934年
- 8月2日
1935年
- 3月16日
- 10月3日
1936年
- 2月26日
- 3月7日
- 德國重新武裝萊茵蘭
- 7月17日
- 11月25日
- 12月12日
1937年
- 7月7日
- 12月11日
1938年
- 3月12日
- 德奧合併。
- 9月30日
1939年
- 1月25日
- 3月15日
- 3月23日
- 8月23日
- 9月1日
- 納粹德國進攻波蘭。
參考
- ^ 王曾才 1991,第61-63頁.
- ^ 奧地利簽署《聖日耳曼條約》. 紐約時報. 1919年9月11日: 12 [2014年7月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年2月19日).
- ^ Scott 1973,第51頁.
- ^ Antony Lentin, "Germany: a New Carthage?" History Today (2012) 62#1 pp. 22–27 online
- ^ Paul Birdsall, Versailles Twenty Years After (1941) is a convenient history and analysis of the conference. Longer and more recent is Margaret Macmillan, Peacemakers: The Paris Peace Conference of 1919 and Its Attempt to End War (2002), also published as Paris 1919: Six Months That Changed the World (2003); a good short overview is Alan Sharp, The Versailles Settlement: Peacemaking after the First World War, 1919–1923 (2nd ed. 2008)
- ^ Scott 1973,第67頁.
- ^ (英文) 國際聯盟時間軸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Northedge 1986,第85–89頁.
- ^ Michael E. Eidenmuller. Woodrow Wilson - "Final Address in Support of the League of Nations". American Rhetoric. 25 September 1919 [16 August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1).
- ^ K. Marek. Identity and Continuity of States in Public International Law. Librairie Droz 1968. pp. 419-420.
- ^ (英文) u-s-history.com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etrieved 2011-12-18
- ^ Mawdsley 2007,第3-230頁.
- ^ (英文) Julian Towster. Political Power in the U.S.S.R., 1917–1947: The Theory and Structure of Government in the Soviet State Oxford Univ. Press, 1948. p. 106.
- ^ Fischer 2003,第51頁.
- ^ 賽巴斯提安·哈夫納 2009,第127頁.
- ^ (英文) Lee, Joo Hyung. WHKMLA : The French Occupation of the Rhineland,1918-1930. [2014年7月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年3月20日).
- ^ (英文) Treaty of Peace with Turkey Signed at Lausanne, 洛桑, 瑞士, 24 July 1923 [2012年11月2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12月23日),
English translation of Accord relatif à la restitution réciproque des internés civils et àl'échange des prisonniers de guerre, signé à Lausanne, le 3o janvier 1923
- ^ (英文) WARLIKE ACT COMMITTED BY ITALY.. The Mail (Adelaide, SA : 1912 - 1954) (Adelaide, SA: National Library of Australia). 1 September 1923: 1 [17 March 2013]. "Signor Mussolini (the Italian Premier) read the Greek reply to the Italian ultimatum to Cabinet, which declared that it was, unacceptable."
- ^ (英文) Jay Shaw, Stanford; Kural Shaw, Ezel. History of the Ottoman Empire and Modern Turke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7. ISBN 0-521-29163-1.
- ^ Williams 2005,第495–497頁.
- ^ Fulda 2009,第68–69頁.
- ^ Kershaw 1999,第239頁.
- ^ (英文) 希特勒年表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24.0 24.1 Bullock 1962,第121頁.
- ^ Nohlen & Stöver 2010,第1047頁.
- ^ Nohlen & Stöver 2010,第1033頁.
- ^ (英文) Lee, Joo Hyung. WHKMLA : The French Occupation of the Rhineland,1918-1930. [27 September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20).
- ^ (英文) Mein Kampf ("My Struggle"), Jackie (originally 1925–1926), Reissue edition (September 15, 1998), Publisher: Mariner Books, Language: English, paperback, 720 pages, ISBN 0-395-92503-7
- ^ (英文) League of Nations Treaty Series, vol. 54, pp. 290–301.
- ^ (英文) 柏林條約英文全文;1926年4月24日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耶魯大學法學院。
- ^ Garner, J. W. (1926). The Russo-German Treaty.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20 (3), 530-533.
- ^ (波蘭文) Chojnowski, Andrzej. Piłsudski Józef Klemens. Internetowa encyklopedia PWN. PWN. [2014年6月27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年5月3日).
- ^ (英文) 國際聯盟年表(1926年)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印第安那大學
- ^ 郭廷以 1984a,第179頁.
- ^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 1998,第112-113頁.
- ^ 郭廷以 1984a,第215頁.
- ^ Kostiner 1993,第104頁.
- ^ (英文) "Shot Down by Assassin— Soviet Ambassador at Warsaw",威靈頓晚報,1927年6月8日,第9頁。
- ^ (英文) "RUSSIA: Nest of Murderer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時代雜誌,1927年6月20日。
- ^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 1998,第123頁.
- ^ 郭廷以 1984a,第340頁.
- ^ (中文) 濟南今日之地位. 大公報. 1928年5月21日 [2014年7月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年11月24日).
自本月十一日起。濟垣完全在日本軍隊占領之下。
- ^ 河本大作等著 陳鵬仁譯《我殺死了張作霖》,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
- ^ 郭廷以 1984a,第356頁.
- ^ 高群書著,《東京審判》,中央廣播電視出版社
- ^ Nicolle 1997,第7頁.
- ^ (英文) 《非戰公約》英文全文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維基文庫。
- ^ (英文) 《非戰公約》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2-05-09.,耶魯大學法學院。
- ^ Suny 2010,第360頁.
- ^ 50.0 50.1 Fitzpatrick 1994,第139頁.
- ^ Khrushchev 2004,第XIV頁.
- ^ 郭廷以 1984a,第421頁.
- ^ 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軍事》編輯委員會 1989,第427頁.
- ^ (英文) League of Nations Treaty Series, vol. 89, pp. 370-379.
- ^ (中文) 濟案解決之後. 大公報. 1929年3月28日 [2014-07-06].
中日兩國解決濟案之協定。已於昨日上午十時半在南京正式簽字。
[失效連結] - ^ 郭廷以 1984a,第442頁.
- ^ (英文) 波斯年表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英文) 國際清算銀行歷史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國際清算銀行。
- ^ (英文) Weeks, Linton. History's Advice During A Panic? Don't Panic. 全國公共廣播電台. [2014年7月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年9月19日).
- ^ (英文) Timeline: A Selected Wall Street Chronology. Public Broadcasting Service. [2014年7月7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年3月27日).
- ^ (英文) 海牙會議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賽巴斯提安·哈夫納 2009,第178-179頁.
- ^ (英文) 《英伊條約》英文全文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維基文庫
- ^ (英文) Free Baghdad.. 時代雜誌. 1930年7月14日 [2014年6月30日].[永久失效連結]
- ^ (法文) Emmanuel Pénicaut. L’armée française en Sarre, 1918-1930. [2014-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28).,Service historique de la défense。
- ^ Nohlen & Stöver 2010,第790頁.
- ^ 郭廷以 1984b,第78頁.
- ^ 郭廷以 1984b,第79頁.
- ^ (烏克蘭語) Голодомор 1932–33 років в Україні [1932-1933年烏克蘭大飢荒]. State Archival Service of Ukraine. [2014-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15).
- ^ 郭廷以 1984b,第126頁.
- ^ Bassett 1968,第75頁.
- ^ 郭廷以 1984b,第129頁.
- ^ 郭廷以 1984b,第130頁.
- ^ 郭廷以 1984b,第131頁.
- ^ 黑龍江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1999,第254頁.
- ^ Nohlen & Stöver 2010,第762頁.
- ^ 郭廷以 1984b,第155頁.
- ^ Feuchtwanger 1993,第279頁.
- ^ Wheeler-Bennett 1967,第243-244頁.
- ^ 賽巴斯提安哈夫納 2009,第199-200頁.
- ^ 郭廷以 1984b,第219頁.
- ^ Rhodes 1986,第292-293頁.
- ^ Rhodes 2009,第19頁.
- ^ Isaacson 2007,第425頁.
- ^ (英文) H. L. Anderson, E. T. Booth, J. R. Dunning, E. Fermi, G. N. Glasoe, and F. G. Slack. The Fission of Uranium. Physical Review. 1939, 55 (5): 511. Bibcode:1939PhRv...55..511A. doi:10.1103/PhysRev.55.511.2.
參考文獻
- (英文) Bassett, Reginald. Democracy and Foreign Policy. Routledge. 1968. ISBN 978-0-7146-2209-5.
- (英文) Bullock, Alan. Hitler: A Study in Tyranny. London: Penguin Books. 1962 [1952]. ISBN 978-0-14-013564-0.
- (英文) Feuchtwanger, Edgar. From Weimar to Hitler: Germany, 1918-33.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 1993. ISBN 978-0-333-64052-4.
- (英文) Fischer, Conan. The Ruhr Crisis, 1923–1924.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 (英文) Fitzpatrick, Shelia. The Russian Revolu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 (英文) Fulda, Bernhard. Press and Politics in the Weimar Republic.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ISBN 978-0-19-954778-4.
- (英文) Isaacson, Walter. Einstein: His Life and Universe. Simon and Schuster. 2007. ISBN 978-0-743-26474-7.
- (英文) Kershaw, Ian. Hitler: 1889–1936: Hubris.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1999 [1998]. ISBN 978-0-393-04671-7.
- (英文) Khrushchev, Nikita. Memoirs of Nikita Khrushchev. Chapel Hill: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2004.
- (英文) Kostiner, Joseph. The Making of Saudi Arabia, 1916–1936: From Chieftaincy to Monarchical Stat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 1993. ISBN 0-19-507440-8.
- (英文) Mawdsley, Evan. The Russian Civil War. New York: Pegasus Books. 2007.
- (英文) Nicolle, David. The Italian Invasion of Abyssinia 1935-1936. Westminster, MD: Osprey. 1997. ISBN 978-1-85532-692-7.
- (英文) Nohlen, Dieter; Stöver, Philip. Elections in Europe: A data handbook. Nomos Publisher. 2010. ISBN 978-3-8329-5609-7.
- (英文) Northedge, Frederick. The League of Nations: Its Life and Times, 1920–1946. Holmes & Meier. 1986. ISBN 0-7185-1316-9.
- (英文) Rhodes, Richard. The Making of the Atomic Bomb.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1986. ISBN 0-6714-4133-7.
- (英文) Rhodes, Richard. The Manhattan Project: The Birth of the Atomic Bomb in the Words of Its Creators, Eyewitnesses, and Historians. Black Dog & Leventhal. 2009. ISBN 978-1-579-12808-1.
- (英文) Scott, George.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League of Nations. Hutchinson & Co LTD. 1973. ISBN 0-09-117040-0.
- (英文) Suny, Ronald. The Soviet Experiment: Russia, the USSR, and the Successor Stat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 (英文) Wheeler-Bennett, John. The Nemesis of Power: The German Army in Politics 1918-1945.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 1967.
- (英文) Williams, Hywel. Cassell's Chronology of World History. London: Weidenfeld & Nicolson. 2005. ISBN 0-304-35730-8.
- (中文) 賽巴斯提安·哈夫納. 《從俾斯麥到希特勒:回顧德意志國》. 周全 譯. 臺北: 左岸文化. 2009. ISBN 978-986-6723-27-8.
- (中文) 郭廷以. 《中華民國史事日誌》 第二冊 民國十五年至民國十九年 (1926-1930). 臺北: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984a.
- (中文) 郭廷以. 《中華民國史事日誌》 第三冊 民國二十年至民國二十六年 (1931-1937). 臺北: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984b.
- (中文) 郭廷以. 《中華民國史事日誌》 第四冊 民國二十七年至民國三十八年 (1938-1949). 臺北: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985.
- (中文) 王曾才. 《世界現代史—上》. 臺北: 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1991. ISBN 957141817X.
- (中文) 黑龍江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黑龍江省志》 第76卷. 哈爾濱: 黑龍江省人民出版社. 1999年. ISBN 7-2070-3906-9.
- (中文)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 《周恩来年谱(1898-1949)》. 北京: 中央文獻出版社. 1998年. ISBN 7-5073-0409-4.
- (中文) 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軍事》編輯委員會. 《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 北京: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1989年. ISBN 7500002424.
參見
外部連結
- 法國黃皮書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耶魯大學法學院,亞法隆計畫。
- 蘇德關係(1939年-1941年)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耶魯大學法學院,亞法隆計畫。
- 英國戰時藍皮書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耶魯大學法學院,亞法隆計畫。
- 蘇德關係(1939年-1941年)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