竄訪
竄訪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及其官方媒體使用的政治用語,含有貶義,形容北京政府所認定的「分離主義」人物或領導者出訪第三方國家/地區的行為,或者第三國家/地區領導人物出訪「分離主義地區」。也有出於特定原因的用法,比如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2013年訪問非洲,就被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南蘇丹大使馬強稱之為「竄訪」[註 1]。在「竄訪」同樣用於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問台灣後,隨之成為流行用語。
概要
定義
2002年中國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僑務工作硏究》稱「中國政府為抗議美國允許李登輝竄訪美國而召回李道豫大使」[1]。2006年時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回應第十四世達賴喇嘛丹增嘉措訪問以色列相關問題,稱「[……]達賴喇嘛四處竄訪,目的在於推動所謂『西藏問題』國際化,分裂祖國」。[2][3]「竄」字可拆分為「穴鼠」,運用鼠類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貶義色彩,意指對相關「訪問行為」的不予承認。[2]澳洲國立大學講師葉正道認為該詞暗指「鬼祟」或「惹是生非」。[4]曾引用過該詞彙的媒體包括人民日報、新華社及環球時報等中國共產黨媒體。[3]
竄訪一詞在早期有「流竄訪問之意」。對中國大陸政府而言,達賴喇嘛流亡便是「流竄」,故稱「竄訪」。[3]但在後期則發展成針對中國大陸定義的分離主義者訪問他國地區的行為——也有部分運用在他國人士訪問「分離主義地區」,同樣定性為「竄訪」。[4][3][4]除達賴喇嘛外,中華民國總統陳水扁、李登輝及蔡英文訪問美國[3];熱比婭訪問澳大利亞[5][6];黃之鋒、何韻詩前去美國眾議院聽證會[5];安倍晉三2013年出訪非洲[5][7];美國眾議院議長南西·裴洛西在2022年訪問台灣都曾被中國大陸外交部或媒體定性為竄訪。[2][5]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僑務工作硏究》稱「中國政府為抗議美國允許李登輝竄訪美國而召回李道豫大使」[8]。
翻譯
在某些特定場合,出於不予承認的立場,北京政府一般不會在中文語境使用「訪問」一詞,但在英文中使用的相應詞則為中性的「visit」[3];如2015年外交部發言人再次對達賴喇嘛出訪他國表示反對,稱其「竄訪」,然而英文口譯員則使用「visit」譯法。《華盛頓郵報》曾將竄訪譯為「sneaky visit」。[9]《環球時報》也翻譯為「Sneaky visit」[10]。《紐約時報》使用拼音「Cuanfang」加上注釋「Connotes a sneaky or illicit encounter, not an aboveboard meeting」[11]。中國外交部英譯「竄訪」時,同樣用「Sneaky visit」指美眾議長佩羅西的「竄台」。[12]香港特別行政區英文媒體《南華早報》和《英文虎報》均曾竄訪翻譯成「Sneak visit」。[13][14] [15] [16]。
評論
有部分學者支持北京政府使用「竄訪」一詞,認為該詞形象地「體現了中國外交話語使用者的大智慧」描述了「分裂分子偷偷摸摸、四處流竄的賊鼠之貌」[2][3]。中華民國大陸委員會則反對北京政府使用該詞,稱其「粗鄙蠻橫」。[17]也有人認為是一類「內宣」[3]。華盛頓高等中國問題研究中心主席大衛·吉特則認為中方會為了某些「特定的外交目標」而修改對外的譯法,因為她並不希望因迎合國內民族主義者選擇的用詞破壞這類目標;[4]即使「竄訪」一詞正確翻譯,使用該詞仍會被視為違反正常的外交用詞。[4]
參見
- 長征—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戰略轉移,被當時的國民政府稱之「流竄」、「西竄」
- 雙言巧語
- 抹黑策略
- 戰狼外交
- 2022年南西·裴洛西訪問台灣
資料來源
文獻
- ^ 侨務工作硏究. 國務院僑務辦公室. 2002 [2023-09-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28) (中文).
- ^ 2.0 2.1 2.2 2.3 楊明星 李志丹. “政治等效”视野下“窜访”译法探究. 《中國翻譯》. 2015, (2015年第5期).
-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徐覓菲. “窜访”的使用与翻译小考. WHYNOT. 2022-08-03 [2023-03-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05) (中文(繁體)).
- ^ 4.0 4.1 4.2 4.3 4.4 Kine, Phelim. China’s Washington diplos outmuscle Taiwan’s reps with media blitz. POLITICO. [2023-03-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0) (英語).
- ^ 5.0 5.1 5.2 5.3 Luo, Jin. More Than Just a Visit: Explaining the Chinese ‘Cuànfǎng’. [2023-03-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3) (美國英語).
- ^ 外交部就澳大利亚允许热比亚去澳召见澳驻华大使提出严正交涉.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3-03-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0) (中文(中國大陸)).
- ^ 驻南苏丹大使马强在当地主流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批驳安倍参拜靖国神社.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3-03-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0) (中文(中國大陸)).
- ^ 侨務工作硏究. 國務院僑務辦公室. 2002 [2023-09-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28) (中文).
- ^ China launches combat drills, dubs U.S. lawmakers’ Taiwan trip ‘sneaky’. Washington Post. 2021-09-10 [2023-03-09]. ISSN 0190-828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22) (美國英語).
- ^ Daming Diao. US lawmakers’ sneaky visit to Taiwan may aim at agricultural, military interests - Global Times. 環球時報英文版. 2021-09-10 [2023-03-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08).
- ^ Mozur, Paul; Chien, Amy Chang; Liu, John; Buckley, Chris. Nancy Pelosi Taiwan Visit: As Pelosi Departs Taiwan, China Gears Up for Military Drills. The New York Times. 2022-08-02 [2024-02-12]. ISSN 0362-4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02) (美國英語).
- ^ 外交部 外交部網站. Wang Yi: The U.S. Side Makes Mistakes on the Taiwan Question in Three Aspects. 2022-08-07 [2024-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08).
- ^ Hong Kong leader vows to help safeguard nation after Pelosi visits Taiwan.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2022-08-03 [2024-0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03) (英語).
- ^ Standard, The. Lee, officials, lawmakers united in condemnation. The Standard. [2024-0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15) (英語).
- ^ Standard, The. Hackers go to work on Pelosi. The Standard. [2024-02-12] (英語).
- ^ Standard, The. Punishment of independence forces 'legal and reasonable'. The Standard. [2024-02-12] (英語).
- ^ 鍾辰芳. 北京称蔡英文“窜访”,台北称此言粗鄙蛮横. 美國之音. 2018-08-21 [2023-03-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21) (中文(繁體)).
注釋
- ^ 馬強用該詞是批評安倍「試圖通過援助非洲作為政治要價」以換取為日本爭取安理會席位的政治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