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中國、巴西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共識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國、巴西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共識》,簡稱《六點共識》,是一份由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部長王毅巴西總統外交政策首席顧問塞爾索·阿莫里姆於2024年5月23日所發表,涉及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和平方案。

背景

自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中華人民共和國當局曾在2023年2月24日為俄烏和平進程提出《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立場文件[1]。但路透社指,中國對解決俄烏之間衝突的措施付之闕如[2]美聯社的報導指出,中國雖然聲稱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問題上保持中立,但仍被支持烏克蘭的國家視為偏向俄羅斯一方[3]

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積極尋求中國參與2024年6月舉行的烏克蘭和平峰會,但中國當局以俄羅斯未獲邀請而拒絕參與[4]

巴西政府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看法與其他拉丁美洲國家政府的立場不謀而合。該地區的共識是反對美國和歐洲一起向烏克蘭運送軍事物資,並且不支持西方主導的對俄羅斯的制裁。但巴西的一貫立場是譴責俄羅斯的入侵,支持維護主權原則並主張遵守國際法。而盧拉自2023年1月就職巴西總統以來,就將推動烏克蘭問題的和平解決方案作為主要的外交政策,儘管其主導的和平方案未獲美國總統祖·拜登的支持,但他在2023年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時候,其將和平方案與中國的《十二點和平倡議》並行推出[5]

而盧拉的和平方案並不具體,基於認為如果全球和平主義的國家能够聯合起来,就能夠幫助停止烏克蘭戰爭的一種理念。盧拉所要求的是雙方立即停火,對巴西而言,其關心戰爭會成為一個無法控制的大規模衝突,導致全球經濟和永續發展構成威脅[5]。巴西總統外交政策首席顧問阿莫里姆在2024年4月在基輔會見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時,阿莫里姆向澤連斯基傳達盧拉的和平方案和核心訊息[5]

內容

中國巴西雙方呼籲戰爭相關各方遵守三原則,即「戰場不外溢、戰事不升級、各方不拱火」降溫局勢,對話談判是唯一解決烏克蘭危機的出路,以直接對話創造緩和局勢以至於全面停火的條件。中巴雙方支持在合適時間召開戰爭雙方認可,以及各國平等參與的國際和會[6]

而在戰爭相關地區,必須增加人道主義援助,以防止人道主義危機的擴大。重要的是避免攻擊平民和民用設施,保護婦女、兒童等平民和戰俘,並支持戰爭各方交換戰俘。中巴雙方不接受使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尤其是核武器和生化武器攻擊和平核設施,如核電站,故必需盡可能防止核擴散,各方都應遵守核安全公約等國際法,以避免人為引起的核事故[6]

中巴雙方不接受割裂世界和形成封閉的政治或經濟集團。在能源、貨幣、金融、貿易、糧食安全以及保護油氣管道、海底光纜、電力能源設施、光纖網絡等關鍵基礎設施安全問題上,各國都應加強國際合作,以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6]

後續

路透社報導指,儘管中國當局沒有批評參與2024年6月烏克蘭和平峰會的參與國家,但北京向發展中國家駐華外交官宣揚烏克蘭和平峰會只會延長戰爭的說法,並向西方國家稱發展中國家與中國觀點一致。路透社引用外交官的說法,中國推出《六點共識》是對烏克蘭和平峰會的「巧妙抵制」[7]

王毅在6月1日表示,俄烏目前不具備和談的條件,但《六點共識》已獲45個國家積極回應,其中26個國家確認支持,而俄烏雙方也肯定大部分內容。其形容《六點共識》是「當今世界最大公約數」,當越多國家支持《六點共識》,就是「真正的和平峰會」舉行之最佳時機。王毅稱中國重視瑞士舉行的峰會,但暗示中國不會參與[8]

華爾街日報》報導指,6月2日在新加坡舉行的香格里拉對話上,中國軍方代表團一直避見澤連斯基在內的烏克蘭代表團,也拒絕出席澤連斯基的演講[9]。澤連斯基發表講話中指責中國身為大國,淪為普京手上的工具,破壞和平峰會[10]。中國軍方代表團成員之一,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國際防務學院院長徐輝接受鳳凰衛視訪問回應稱:

我想奉勸澤連斯基,要考慮烏克蘭人民的生命的價值,他在為什麼而戰?要搞清楚。美國總統拜登說過一句話很恐怖,他說他會支持烏克蘭,戰鬥到最後一個烏克蘭人[註 1]。如果是戰鬥到最後一個烏克蘭人,烏克蘭人民在為什麼而戰呢?你人都沒有了。他(拜登)不是戰鬥到最後一個美國人在支持烏克蘭,他是給烏克蘭『賣彈藥』,支持烏克蘭打仗,哪怕打到最後一個人都要繼續賣彈藥,這是很恐怖的一種言論。(澤連斯基)應該仔細想想這句話,對烏克蘭意味著什麼?對世界意味著什麼?對歐洲又意味著什麼?[12]

烏克蘭外交部在6月4日發表聲明,拒絕中國與巴西達成的《六點共識》,暗示中國未能在俄烏和平進程上採取平衡的立場,其希望意圖恢復和平的國家都應該確保峰會順利舉行,非破壞峰會。而實現和平之唯一基礎是澤連斯基發表的《烏克蘭和平方案[9]

註釋

  1. ^ 根據亞洲事實查覈實驗室查覈,美國總統祖·拜登從未曾說過此話或類似的言論[11]

參考文獻

  1. ^ Hawkins, Amy. Year of war in Ukraine tests China’s ‘no limits’ relationship with Russia. theguardian. 2023-02-24 [2023-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1) (英语). 
  2. ^ 俄羅斯總統普丁傳五月將訪問中國. 路透社. 2024-03-19 [2024-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16) (中文). 
  3. ^ Russian president Putin to make a state visit to China this week. 美聯社. 2024-05-14 [2024-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18) (英语). 
  4. ^ 泽连斯基为何对中国态度大转向?. 美國之音. 2024-06-05 [2024-06-14] (中文). 
  5. ^ 5.0 5.1 5.2 Monica Hirst ;  Juan Gabriel Tokatlian. How Brazil wants to end the war in Ukraine. ips-journal.eu. 2023-07-06 [2024-06-14] (英语). 
  6. ^ 6.0 6.1 6.2 中國、巴西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共識.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24-05-24 [2024-06-14] (中文). 
  7. ^ 松仁. 乌克兰和平峰会前夕,北京抓紧推销自己的和平方案. 美國之音. 2024-06-06 [2024-06-14] (中文). 
  8. ^ 王毅再提俄烏戰爭6點共識 學者:整合球南方立場 反擊美國抹黑. 香港01. 2024-06-06 [2024-06-14] (中文). 
  9. ^ 9.0 9.1 烏克蘭回應王毅“六點共識” 暗批中國在烏克蘭問題上立場失衡. 美國之音. 2024-06-05 [2024-06-14] (中文). 
  10. ^ 俄中联手拆台瑞士国际和平峰会,外界对峰会有何预期?. 美國之音. 2024-06-04 [2024-06-04] (中文). 
  11. ^ 艾倫. 事實查覈|拜登說過"會支持烏克蘭戰鬥到最後一個烏克蘭人"?. 自由亞洲電台. 2024-06-10 [2024-06-14] (中文). 
  12. ^ 共軍少將批澤倫斯基反被諷為汪精衛 官媒下架報導. 聯合新聞網. 2024-06-04 [2024-06-14]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