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艾巴申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艾巴申
Elbasan
市鎮城市
Clockwise from top:Panorama over the city, Ancient walls of the Castle, Ruins of the Basilica found in Bezistan, Building of the Skampa Theater, Olive trees along the scenic Krraba Pass
艾巴申徽章
徽章
艾巴申在阿爾巴尼亞的位置
艾巴申
艾巴申
艾巴申在阿爾巴尼亞的位置
坐標:41°06′40″N 20°04′50″E / 41.11111°N 20.08056°E / 41.11111; 20.08056
國家 阿爾巴尼亞
艾巴申州
面積
 • 總計872.03 平方公里(336.69 平方英里)
人口(2015年)[1]
 • 總計141,714人
 • 密度163人/平方公里(421人/平方英里)
時區CETUTC+1
 • 夏時制CESTUTC+2
郵遞區號3001-3006
電話區號(0)54
網站elbasani.gov.al

艾巴申[2]阿爾巴尼亞語Elbasan發音:[ˈɛlbaˈsan]阿爾巴尼亞語定指形式Elbasani發音:[ˈɛlbaˈsani]),是阿爾巴尼亞艾巴申州市鎮,為該州的州府,位於阿爾巴尼亞中部什昆賓河北岸。市鎮面積為872.03平方公里,人口數量為141,714人(2015年)[1]

詞源

艾巴申的阿爾巴尼亞語名字「Elbasan」來自鄂圖曼土耳其語單詞「 il-basan」(意為「堡壘」)[3]

歷史

古代和早期的拜占庭時期

艾巴申城堡

2010年8月,考古學家在Elbasan城堡附近發現了兩座伊利里亞人墓地。[4]

在公元前二世紀,在現代埃爾巴桑遺址附近的一個叫做'Mansio Scampa'的交易站點發展成靠近一條重要羅馬公路的兩個分支的交界處,Via Egnatia亞得里亞海海岸與拜占庭。這是羅馬帝國最重要的路線之一。到了公元三世紀或四世紀,這個地方已經發展成為一座真正的城市,由一座巨大的羅馬堡壘保護著,堡壘面積約300平方米。[5]這座城市出現在如波伊廷格地圖Itinerarium Burdigalense為代表的Scampis或Hiscampis的古老行程中。[6]

早在公元五世紀,它就參與了基督教沿著維亞的傳播,並且擁有了主教,大教堂和大教堂。作為廣闊河谷中的一個城鎮,一旦軍團撤出後,它很容易受到攻擊,但查士丁尼王努力改善防禦工事。這座城市在BulgarsOstrogoths的襲擊下倖存下來,並在Procopius ofCæsarea的工作中被提及。

2014年,在古希臘大教堂發現了一座建於公元5世紀或6世紀的古希臘教堂廢墟。

鄂圖曼帝國時期

該地點似乎已被廢棄,直到鄂圖曼帝國軍隊在那裡建立軍營,隨後在1466年蘇丹穆罕默德二世下重建城市。穆罕默德修建了一座巨大的四面城堡,護城河和三座城門。他把它命名為「艾巴申」,意思是土耳其人「被征服的國家」。[7]由於鄂圖曼帝國與阿爾巴尼亞民族主義組織萊什聯盟持續爆發軍事衝突,他建造了城堡以便與阿爾巴尼亞民族英雄斯坎德培作戰。[8]

Naziresha清真寺

艾巴申成為未來445年鄂圖曼城市文明中心艾巴申Sanjak的所在地。儘管Halil Inalcik解釋說,根據圖爾松·別克的記錄,在1466年艾巴申城堡建成後,艾巴申的Sanjak也建立起來了,艾巴申最初是奧赫里德Sanjak的一部分。[9]在1467年,許多來自史高比耶奧赫里德塞勒斯卡斯托里亞基督徒被強制驅逐到艾巴申。[10]在17世紀後期,鄂圖曼旅行者EvliyaÇelebi遊覽了艾巴申,並指出「所有居民都會說阿爾巴尼亞語」,他們也懂得土耳其語,穆斯林神職人員對波斯文化感到興趣,而商人也使用希臘語和「法蘭克」語言。[11]到17世紀末,它有2000名居民。 堡壘在1832年被 Reshit Pasha拆除。1864年,艾巴申的Sanjak成為Monastir Vilayet的一部分。在十九世紀後期,艾巴申有3,000個穆斯林家庭和280個東正教基督教家庭居住,其中100個是居住在該堡壘內舊基督教社區的老正教阿爾巴尼亞家庭和180個住在聖尼古拉斯街區邊緣的阿羅馬尼亞家庭的城鎮。[12]在20世紀初估計有15,000人生活在艾巴申。[13]

1909年,在伊斯坦堡土耳其伊斯蘭革命之後,在艾巴申舉行了阿爾巴尼亞國民大會,研究教育和文化問題。所有來自阿爾巴尼亞中部和南部的代表都讚同在莫納斯提爾(今馬其頓共和國比托拉)舉行的莫納斯提爾國會的決定,而不是使用拉丁字母而不是書面阿爾巴尼亞語阿拉伯文字。在艾巴申居有阿爾巴尼亞人土耳其人、Aromunian及Sephardic猶太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艾巴申是一座融合了東部和中世紀建築,狹窄鵝卵石街道和大型集市的城市。在城牆內有一個清晰界定的穆斯林定居點,城市郊區的一個Vlach區和一些精美的清真寺和伊斯蘭建築。當時人口約為15,000人。

英國記者詹姆斯大衛Bourchier,然後「時代」的巴爾幹通訊員記錄,他在1911年訪問他看到:

「在中央空間慶祝柏拉姆的人們:美妙的原始旋律與吉普賽吟遊詩人(長笛和鼓)旋轉,由男子用桿子推動;還有一個側手翻在樹頂上的車輪; pekhilvans摔跤,大多是來自Dibra的難民,因此獲得不穩定的生計。[來源請求]

阿爾巴尼亞獨立

在阿爾巴尼亞的第一所教師培訓學院,Shkolla Normale e Elbasanit在艾巴申成立。在第一次巴爾幹戰爭期間,它於1912年11月29日被塞爾維亞部隊佔領。由於英國奧地利匈牙利的最後通諜,他們於1913年10月25日從艾巴申撤出。

伊斯蘭教的大多數人反對在1914年阿爾巴尼亞親王國威廉王子的統治。[來源請求] 艾巴申先後被塞爾維亞人保加利亞人,1915年至1918年期間的奧地利人義大利人。1916年1月29日保加利亞軍隊在保加利亞佔領阿爾巴尼亞期間佔領了艾巴申[14]1916年3月,奧匈帝國的軍隊接管了艾巴申[15]從1916年6月到1917年3月,斯坦尼斯拉夫科斯特卡諾伊曼與奧地利軍隊在那裡進行了戰鬥,並稱他的戰爭回憶錄記錄了關於「 艾巴申」的佔領[16]工業發展始於菸草酒精工廠建立的阿爾巴尼亞Zogist Zogist時期。

該市還因其良好的公共建築,先進的教育設施,公共花園和木材商店而聞名。戰爭造成了該市許多損失,隨後在共產主義時期的工業發展密集計劃使該城市的人口增加到約75,000人。這個過程的高潮是在Shkumbini山谷的城外建造巨大的黨派鋼鐵阿爾巴尼亞語Celiku i Partisemetallurgical建築群 在20世紀70年代由中國援助建成。它被 恩維爾·霍查著重稱為「阿爾巴尼亞人的第二次民族解放」。Shkumbin山谷環境影響複雜的成本很高。[17]

艾巴申火車站於1950年啟用。

2014年,阿爾巴尼亞政府重建了前Ruzhdi Bizhuta體育場。經過翻新的艾巴申足球場成為阿爾巴尼亞國家足球隊的主場和阿爾巴尼亞事實上符合國際足總標準的體育場。

地理

艾巴申位於阿爾巴尼亞中部內陸的一座平原城市,東鄰阿爾卑斯山阿爾巴尼亞部分,北鄰首都地拉那

氣候

艾巴申位於阿爾巴尼亞內陸地區,冬季較為寒冷且多雨雪而夏季非常炎熱乾燥且少雨。

經濟

工業發展始於佐格政權與菸草含酒精飲料的生產,並在恩維爾·霍查統治下的共產主義政權期間達到高潮。艾巴申在1974年建成一座鋼鐵廠後得到了重視。共產主義政權期間還有其他種類工業在這個城市運營。

在共產主義政權期間,艾巴申是重工業的中心,主要是冶金和金屬加工工廠。這些工業都對該市造成了嚴重的污染。今天艾巴申仍然被認為是全阿爾巴尼亞污染最嚴重的城市之一,不過近年因為阿爾巴尼亞政府重視環保政策、公民環保意識提高以及阿爾巴尼亞工業產業衰落,艾巴申的污染問題有所改善。

交通

艾巴申有高速公路連接首都地拉那。

環境

近年來,與阿爾巴尼亞其他地區一樣,艾巴申不僅要處理當地的污染問題,還要處理環境保護主義者稱之為「進口污染」的問題,因為從國外進口的廢物用於私營公司的回收過程。[17]

文化和宗教

主要大道在艾巴申
傳統的小街
門廊和國王清真寺

艾巴申被幾個不同的軍事集團佔領,包括塞爾維亞人保加利亞人奧地利人義大利人。即使在奧斯曼佔領結束之後,艾巴申仍然是阿爾巴尼亞伊斯蘭教的中心。1908年摩納斯大會之後(今馬其頓共和國比托拉)決定使用拉丁字母作為書面阿爾巴尼亞語穆斯林受到年輕的土耳其人影響的牧師舉行了各種示威活動,支持在艾巴申使用阿拉伯文字

在城市的中間是聖瑪麗東正教教堂。教堂始建於1830年,是在1819年的一座老教堂的基礎上建造的。Onufri的繪畫和壁畫仍然可以被David SelenicasiKostadin Shelcani修復。教會一直是阿爾巴尼亞語的重要宗教和文化中心。Teodor HaxhifilipiKostandin KristoforidhiAleksandërXhuvani曾在教堂任職。他們是許多詩篇翻譯成阿爾巴尼亞文的作者。這座教堂建於1908年,是現代第一所阿爾巴尼亞的阿爾巴尼亞學校。[18]

艾巴申區的其他正統教會包括建造的Mameli教堂(建於17世紀),Shelcan的聖尼古拉斯教堂(阿爾巴尼亞語Shen Kolli)、Valesh的聖尼古拉斯教堂(建於1604年)、SterstanSaints Cosmas and Damian教堂(建於18世紀)、聖邁克爾((沉默於十七世紀)教會、Dragot(建於十八世紀)的聖瑪麗教堂、十七世紀的艾巴申聖尼古拉斯教堂及艾巴申的 Saint Athanasius教堂(建於1554年)。

距離艾巴申市區約7公里處的一座古老的修道院和東正教教堂,其中著名的人物聖弗拉基米爾被埋葬直到1995年,當時他的遺體被轉移到地拉那的東正教大教堂,並在修道院舉行東正教節中帶回艾巴申。[19]

艾巴申是1995年從阿爾巴尼亞東正教教堂分裂出來的一個相對較新的東正教自治教堂的所在地。父親Nikolle Marku(父親Nikolle Marku)是新教派的領導者。[20]

艾巴申也是天主教堂的所在地。

艾巴申有四個博物館:[21]

  • 民族博物館(1982)在一座18世紀的建築中舉辦
  • 「Kostandin Kristoforidhi」房子(1978年開始作為博物館)
  • Shkolla Normale博物館
  • 戰爭博物館

艾巴申是夏日慶祝活動的家園,慶祝冬季結束和夏季到來的盛宴。Ballokume,由黃油玉米小麥製成的餅乾是當天供應的傳統菜餚。自2004年以來,它已成為3月中旬星期一地拉那慶祝的法定假期。

參考資料

  1. ^ 1.0 1.1 Instat of Albania. Population by towns. Institute of Statistics of Albania. 2009 [2010-0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年7月24日) (阿爾巴尼亞語). 
  2. ^ 周定國 (編). Elbasan 爱尔巴桑 (阿尔巴). 世界地名翻译大辞典. 北京: 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2008-01. ISBN 978-7-500-10753-8. OCLC 885528603. OL 23943703M. NLC 003756704. (簡體中文)
  3. ^ Elsie, Robert. Robert Elsie: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Albania. Scarecrow Press. 2010-03-19 [2013-08-10]. ISBN 9780810873803 (英語). 
  4. ^ Popja, Fatmir. Elbasan, zbulohen dy varre ilire në muret e kalasë. [2010-08-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13). 
  5. ^ Gloyer, Gillian. Albania. Chalfont St Peter: Bradt Travel Guides. 2012: 107 [2013-10-20]. ISBN 9781841623870. 
  6. ^ Hammond, N.G.L.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via Egnatia. The Journal of Roman Studies (Society for the Promotion of Roman Studies). 1974, 64: 188. JSTOR 299268. doi:10.2307/299268. 
  7. ^ 存档副本. [2018-04-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27). 
  8. ^ Inalcik, Halil. The Ottoman Turks and the Crusades, 1451–1522. Hazard, Harry; Zacour, Norman (編). A History of the Crusades: The Impact of the Crusades on Europ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89: 327. ISBN 9780299107444. 
  9. ^ Kiel, Machiel, Ottoman architecture in Albania, 1385-1912, Istanbul: Research Centre for Islamic History, Art and Culture: 39, 1990 [2012-01-09], ISBN 978-92-9063-330-3, ...states that Elbasan became a sandjak capital right after 1466 but the usually well informed Tursun Beg noted for 1466: "The sultan attached this fortress of Elbasan to the Sancak of Ohrid and returned to Edirne..." 
  10. ^ Shukarova, Aneta; Mitko B. Panov; Dragi Georgiev; Krste Bitovski; Academician Ivan Katardžiev; Vanche Stojchev; Novica Veljanovski; Todor Chepreganov, Todor Chepreganov , 編, History of the Macedonian People, Skopje: Institute of National History: 133, 2008 [2011-12-26], ISBN 9989-159-24-6, OCLC 27664583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6), At the same time or nearly in 1467 the citizens from Skopje, ...were expa-triated to the Albanian city of Konjuh (Elbasan), which was constructedas a fortress to help the fighting against Skender-Bey. ... these Christians from Skopje as Elbasan’s citizens appeared other families from Ohrid, Kastoria and Serres that were compulsorily moved into this city.. 
  11. ^ Dankoff, Robert; Elsie, Robert. Evliya Çelebi in Albania and Adjacent Regions: Kossovo, Montenegro, Ohrid. Brill. 2000: 179. ISBN 9789004116245.  "Elbasan... All the people speak Albanian. Most also know good Turkish, and the ulema can read Persian. Greek and Frankish are used by the merchants."
  12. ^ Koukoudis, Asterios. The Vlachs: Metropolis and Diaspora. Thessaloniki: Zitros Publications. 2003: 358 [2018-04-26]. ISBN 978960776086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26).  "while at the end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there were 3,000 Moslem families and 280 Orthodox Christian families. Of these, about 100 old Albanian-speaking Christian families lived in the old Christian quarter in the fortress, while 180 more prosperous Vlach families lived in the St Nicholas district on the outskirts of the town."
  13. ^ Raza, Moonis. Ge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The World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Logos Press. 1906: 588 [2011-07-31]. ISBN 9788172680114. ...Pop estimated at 15,000 
  14. ^ Pearson, Owen. Albania and King Zog: independence, republic and monarchy 1908-1939. I.B.Tauris. 2004: 103 [2011-01-11]. ISBN 978-1-84511-013-0. January 29th; ... Bulgarian troops had also crossed Albanian frontier, and Elbassan in central Albania was occupied by a company of the 23rd Bulgarian Infantry Regiment under Captain Serafimov 
  15. ^ Pearson, Owen. Albania and King Zog: independence, republic and monarchy 1908-1939. I.B.Tauris. 2004: 103 [2011-01-11]. ISBN 978-1-84511-013-0. March 18th-20th; Austrian troops took possessions of Elbasan ... 
  16. ^ (捷克文) S.K. Neumann: Elbasan, družstevní nakladatelství "Kniha", knihovna socialistické kultury, svazek III., Praha 1922
  17. ^ 17.0 17.1 Rukaj, Marjola. Elbasan, Elbasan, the polluted city. [2013-1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18. ^ From the Saint Mary website. Kishaautoqefale.webs.com. [2013-08-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05). 
  19. ^ Milosavljević, Presbyter Čedomir. 存档副本 Св. Јован Владимир. Pravoslavna Crkvena Opština Barska. 2007-09-22 [2008-0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1-11) (塞爾維亞語). 
  20. ^ Church's official website. Kishaautoqefale.webs.com. [2013-08-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05). 
  21. ^ 市政府網站. Elbasani.gov.al. [2013年8月10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年7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