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桂皮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桂皮

桂皮又稱肉桂月桂官桂香桂,為樟科植物天竺桂陰香細葉香桂肉桂川桂等樹皮的通稱。本品為常用中藥,又為食品香料烹飪調料。商品桂皮的原植物比較複雜,約有十餘種,均為樟科樟屬植物。

歷史

桂皮即《本草拾遺》之月桂,《海南本草》之天竺桂。《本草圖經》載:"天竺桂,生西湖,功用似桂,不過烈,今亦稀有"。《本草綱目》載:"此即今閩、粵、浙中山桂也,而台州天竺最多,故名,大樹繁花,結實如蓮子狀,天竺僧人稱為月桂是矣"。以上描述,與今之樟科植物天竺桂(Cinnamomum japonicum Sieb.)的形態及產地吻合。本種的皮在江西福建湖南湖北部分地區使用。今市售桂皮是樟科樟屬樟組(Sect. Cinnamomum)中多種供藥用或香料用植物的樹皮,有些地區將藥用桂皮又稱為官桂。

品種

肉桂

肉桂(學名Cinnamomum cassia,異名Cinnamomum aromaticum)為樟科常綠喬木,又名玉桂、牡桂,高達10米以上,樹皮灰褐色,樹皮厚可達13毫米,具強烈辛辣芳香味。葉互生或近對生;長橢圓形,或橢圓披針形,長8-20厘米,寬3-5.5厘米;頂端急尖,葉基寬楔形;全緣,具離基三出脈。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花小,徑5毫米,花被裂片橢圓形,長3毫米。果橢圓形,長10毫米,徑7-8毫米,熟時紫黑色。

植物各部,如其樹皮、枝、葉、果、花梗都可提取芳香油或桂油,用於食品、飲料、香菸及醫藥,但常用作香料、化妝品、日用品的香精。樹皮出油率為2.15%,桂枝出油率為0.35%,桂葉出油率為0.39%,桂子(幼果)出油率為2.04%。樹皮被叫作桂皮。

肉桂產中國,分布於廣西廣東福建雲南等濕熱地區,其中尤以廣西最多。越南寮國印度尼西亞等地亦有分布。肉桂大多為人工栽培,且以種子繁殖為主,這樣可使其後代保持親本的特性,以獲得枝下較高的樹幹,有利於剝取桂皮,因此在生產上很少用無性繁殖方法培育苗木種植。多於秋季剝取,刮去栓皮、陰乾。因剝取部位及品質的不同而加工成多種規格,常見的有企邊桂、板桂、油板桂、桂通等。生用。

錫蘭肉桂

錫蘭肉桂(學名Cinnamomum verum,異名Cinnamomum zeylanicum)是雙子葉植物樟科樟屬植物,原產斯里蘭卡,在廣東海南廣西南寧台灣均有栽培。其樹皮,亦稱錫蘭肉桂。

歐美英文所稱 Cinnamon 多指此類。

陰香

陰香(學名Cinnamomum burmannii)屬樟科,為常綠高大喬木。葉不規則對生或散生,革質,卵形至長卵形,長6-10厘米,寬2.5-4厘米;葉頂短漸尖,基部闊楔形;具明顯離基三出脈,脈腋腺體,以此與香樟區別。圓錐花序生枝頂或葉腋,花被長5毫米,內外均被毛。果卵形,長8毫米,果托齒裂,齒頂端平。

其葉可作芳香植物原料,亦可入藥(味辛,氣香,能祛風)。此樹也提供木材,常在園林作綠化樹行道樹。分布於海南,廣東、廣西、江西、浙江、福建、雲南等地。

陰香皮乃陰香的樹皮,又名廣東桂皮(《中國樹木分類學》、坎香草、陰草《生草藥性備要》、山肉桂、山玉桂、香膠葉《嶺南採藥錄》、膠桂、土肉桂、假桂枝、山桂、月桂、野玉桂、鴨母桂、香膠仔、潺桂。

細葉香桂

細葉香桂(學名Cinnamomum subavenium)屬樟科,為常綠喬木,高達20米,胸徑達50厘米;樹皮灰色,片狀剝落。葉互生或近對生;葉片橢圓形,卵狀披針形,長3.5-13厘米,寬2-6厘米;葉全緣,三出脈明顯。圓錐花序腋生,花淡黃色,長3-4毫米;花被片近橢圓形,長3毫米。果橢圓形,長7毫米,徑5毫米,熟時藍黑色。樹皮含芳香油,作食品加工調料。

天竺桂

天竺桂(學名Cinnamomum pedunculatum),又名普陀樟,星散分布於中國東部沿海的狹窄範圍,因種子間歇結實,加上人為干擾頻繁,林下很少見到幼苗幼樹。主要分布於上海江蘇浙江新竹台北等。

藥用

中醫認為桂皮味辛熱有小毒,入脾肺經。被用來除冷、健胃,有補火助陽,散寒止痛,溫經通脈的功效。[來源請求]

桂皮中的化學物質可以通過改善胰島素敏感性和增加血糖攝取來幫助糖尿病患者。[1]

參考

  1. ^ 桂皮的功效与作用,桂皮是什么树的皮,桂皮和肉桂有什么区别. WebMD. [2018-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16) (中文(中國大陸)).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