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士丁尼王朝
羅馬帝國 Imperium Romanum | |||||||||
---|---|---|---|---|---|---|---|---|---|
518年—602年 | |||||||||
首都 | 君士坦丁堡 | ||||||||
常用語言 | 拉丁語, 希臘語 | ||||||||
政府 | 君主制 | ||||||||
皇帝 | |||||||||
• 518–527 | 查士丁一世 | ||||||||
• 527–565 | 查士丁尼一世 | ||||||||
• 565–574 | 查士丁二世 | ||||||||
• 574–582 | 提比略二世 | ||||||||
• 582–602 | 莫里斯 | ||||||||
歷史 | |||||||||
• 查士丁一世登基 | 518年6月10日 | ||||||||
• 莫里斯被廢黜處死 | 602年11月27日 | ||||||||
|
查士丁尼王朝 | |||
---|---|---|---|
年表 | |||
繼任 | |||
|
|||
公元518年查士丁一世建立的查士丁尼王朝開啟了拜占庭帝國(中世紀羅馬帝國)的第一個黃金時代。在查士丁尼王朝的統治下,特別是查士丁尼一世時代,羅馬帝國光復了北非、伊利里亞南部、西班牙南部和義大利,達到自西部崩潰後的最大版圖。然而在查士丁尼一世去世後,帝國形勢急轉直下,公元602年末代皇帝莫里斯被罷黜處死,福卡斯登基稱帝,查士丁尼王朝宣告結束。
查士丁一世
早年事跡
查士丁尼王朝始於年查士丁一世登基稱帝。查士丁一世生於5世紀50年代巴得利亞納的一個小村莊[1]。 成年後查士丁和很多農村青年一樣選擇前往君士坦丁堡參軍,因為身強體壯,加入了宮廷衛隊[2]。 隨後參與了伊蘇利亞戰爭和波斯戰爭(阿納斯塔修斯戰爭),被授予元老頭銜並被提拔為宮廷衛隊長,這是一個非常有影響力的職位[3][4]。
加冕登基
518年7月9日皇帝阿納斯塔修斯一世去世,並且未留下明確的繼承人[5],於是元老院在宣布次日在大競技場召開會議,商討皇帝人選[6]。此時皇位最有力的競爭者分為兩派:以皇族支持曾擔任執政官的前皇弟保盧斯的皇族派[6][7];以宮廷內務總管阿曼提烏斯支持的宮廷伯爵泰奧克里圖斯的宮廷派[8]。阿曼提烏斯在選舉前特地賄賂查士丁以確保泰奧克里圖斯當選,但查士丁卻將這筆錢分發給自己的隨從以獲得取他們支持自己[9]。
選舉當日,宮廷衛隊首先推選保民官約翰為帝並將其舉在盾牌上(羅馬軍隊擁立皇帝的傳統儀式),然而藍黨(Vénetoi)[註 1]反對約翰並發起暴亂。最終元老院不得不提名查士丁為帝來解決暴亂[10],並在當天由普世牧首約翰二世(John of Cappadocia)為其加冕[2]。
統治時期
查士丁一世只會一點希臘語[1] ,而且幾乎不識字[2]。 因此他聚集了一批有學識的顧問輔助國政,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他的侄子查士丁尼。一些歷史學家諸如普羅科匹厄認為查士丁尼對查士丁一世執政策略產生了重大影響,是皇權背後真正的操控者[5]。
查士丁一世即位後,首先處決了阿曼提烏斯和泰奧克里圖斯[10]。緊接著查士丁一世開始著手宗教問題。自迦克墩大公會議界定了「基督的神人二性」,將基督一性論定為異端後,過去的皇帝們往往支持一性論立場,與教宗對立導致了教會第一次分裂(阿迦修分裂)。查士丁一世則是一位虔誠的正教會信徒[11],他通過普世牧首約翰二世修復與羅馬公教會的關係[12], 最終於519年3月底結束教會分裂狀態,此後查士丁統治時期教會基本保持著相對和平穩定的狀態。在525年查士丁一世廢除了禁止宮廷官員與底層人民通婚的法律,這可能是查士丁尼在背後推動的,而狄奧多拉也因此被允許與查士丁尼結婚。
在查士丁一世統治的最後幾年,帝國與周邊國家衝突不斷。在義大利半島,東哥特國王狄奧多里克懷疑帝國對其圖謀不軌,在國內迫害親羅馬派,甚至以暗通帝國謀反為名通過羅馬元老院處死了著名哲學家波愛修斯[13][註 2], 直到526年狄奧多里克去世才停止政治迫害。在東方,與薩珊波斯接近二十年的和平狀態被打破,兩國因伊比利亞問題爆發了伊比利亞戰爭,直到查士丁尼一世兩國才恢復和平。
公元527年,身患重病的查士丁一世加冕查士丁尼為共治皇帝,雖然此後病情有所好轉,但在幾個月後還是死於舊傷復發。查士丁尼繼承皇位[14]。
查士丁尼一世
查士丁尼一世統治時期是羅馬帝國自西部秩序崩潰後最強盛的時期,軍事上帝國摧毀了東哥特和汪達爾王國,光復了大片淪陷的領土;政治上改革法律編纂的《民法大全》[註 3],成為傳世經典。但在其統治時期也爆發了尼卡暴動和大瘟疫,而長年征戰勞民傷財,也最終導致帝國在7世紀的崩潰。
波斯戰爭
伊比利亞戰爭(526-532年)
查士丁一世晚年,羅馬和薩珊波斯聚焦於伊比利亞王國的歸屬權,到525年前雙方僅限於代理人戰爭[15],然而伴隨著羅馬盟友阿克蘇姆王國征服阿拉伯半島南部的希木葉爾王國[16],波斯盟友拉赫姆王國襲擾帝國邊界,526年開始雙方親自下場參戰。
527年查士丁尼一世繼承皇位後,任命貝利薩留為東方陸軍總長(magister militum per Orientem)前往坦努里斯建立要塞[17],但被波斯人擊敗[18]。隨後雙方經過多次交戰互有勝負,查士丁尼多次試圖和波斯進行談判,但因雙方要求相差甚遠而破裂[19]。直至531年波斯在馬提羅波利斯圍城戰失敗後,雙方無力再戰。此時恰逢薩珊波斯新王庫思老一世急於鞏固自己在國內的地位也希望結束戰爭,雙方開始進行談判。532年雙方簽訂了被稱為「永久和平」的和平協議,帝國支付給波斯11,000 磅黃金,雙方各自歸還占領的土地,波斯歸還拉吉卡的要塞,帝國承認伊比利亞王國為波斯的附庸國[20]。
拉吉卡戰爭(541-562年)
拉吉卡王國位於黑海東岸,掌握著高加索山脈到黑海之間的山路要道,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21]。536年拉吉卡完全被羅馬帝國控制,但隨後在該地實行的貿易限制政策引發民眾不滿,到541年拉吉齊卡王國各地爆發反羅馬起義,拉吉卡國王顧巴澤斯二世也趁機向薩珊波斯求援。同年庫思老一世趁著帝國深陷哥特戰爭,撕毀了與羅馬帝國的和平協議,出兵拉吉卡並將其變為自己的保護國[22]。
542年薩珊波斯進攻科馬基尼地區無果後開始和帝國談判,不過在543年查士丁尼得知波斯軍中爆發瘟疫以及波斯國內叛亂後,決定趁機入侵亞美尼亞但被擊敗。同年波斯也還以顏色,圍攻埃德薩但未能成功。隨後帝國再支付500鎊黃金給波斯達成了一個五年的停戰協定[23],這使帝國獲得寶貴的喘息之機去救援危如累卵的義大利戰場。
548年薩珊波斯在拉吉卡王國傳教再次引發了拉吉卡國王顧巴澤斯二世的反叛,他和北方的阿蘭人、沙比爾人達成同盟,並向羅馬求援。此後的十幾年時間裡,雙方圍繞佩特拉要塞、阿耳開俄波利斯要塞及周邊區域展開了多次攻防戰,最終在562年雙方簽署《達拉條約》,帝國在7年內每年支付波斯300磅黃金(30,000索利都斯金幣),波斯人撤出拉吉卡[24]。
汪達爾戰爭
結束伊比利亞戰爭後,查士丁尼一世的目光投向了西方,這也是他復興羅馬的夢想,而汪達爾王國成為了他和貝利薩留的第一個目標,這是476年帝國在西部的統治崩潰後,汪達爾人在北非建立的政權。然而自開國君主蓋薩里克去世後,汪達爾王國武備鬆弛,而之後的多次政變和宗教迫害運動致使國家逐漸衰落[25]。
530年末代汪達爾國王蓋利摩推翻了其表哥希爾戴利克,533年汪達爾王國同時爆發了撒丁島和特里波利塔尼亞兩場叛亂[26][27],查士丁尼趁機以恢復希爾戴利克王位為藉口對汪達爾王國宣戰,派遣貝利薩留率領15,000士兵登陸北非。同年9月雙方爆發迦太基之戰,起初汪達爾軍占據優勢,但是國王蓋利摩因為看到自己的弟弟阿姆圖斯死於亂軍之中而失去理智,貝利薩留趁機反敗為勝,並光復了迦太基城,12月蓋利摩又糾集起撒丁島歸來的軍隊與貝利薩留決戰被擊敗,次年蓋利摩投降,汪達爾王國宣告滅亡[28]。
哥特戰爭
第一階段 貝利薩留進攻東哥特(535-540年)
535年,東哥特王國親羅馬派的攝政太后阿瑪拉遜莎遇刺身亡,查士丁尼一世決定趁此機會收復義大利,任命貝利薩留為總司令官,伊利里庫姆陸軍總長(magister militum per Illyricum)蒙多斯配合。同年夏天貝利薩留首先率領7,500人順利收復了西西里島,9月蒙多斯收復達爾馬提亞,此時東哥特國王狄奧達哈德開始與帝國談和。
然而次年3月蒙多斯在一場追擊戰中不幸殉國,達爾馬提亞的帝國軍隊不得不撤退,得知此消息的狄奧哈羅德拒絕向帝國割地,談判破裂。隨後查士丁尼派遣君士坦提努斯接替蒙多斯,命令貝利薩留登陸義大利本土,到6月末君士坦提努斯再次收復達爾馬提亞[29]。義大利方向,貝利薩留於9月攻克那不勒斯[30],12月光復羅馬。
536年東哥特王國發生宮廷政變,維提格斯罷黜了狄奧哈羅德,並率領拉文納的軍隊圍攻羅馬[31]。儘管帝國兩次派出援軍,但直到第二年5月援軍攻下阿里米努姆直接威脅到拉文納,東哥特不得不從羅馬撤兵。緊接著東哥特又圍攻阿里米努姆,被納爾塞斯率軍解圍,維斯提格再次撤回拉文納[32]。
此時東哥特王國在義大利的統治力量愈發薄弱,義大利西北方包括重鎮米蘭向帝國投誠。而貝利薩留和納爾塞斯因戰略不和生隙,各自率領軍隊繼續進攻,只派遣了1,000人守衛米蘭。而東哥特向法蘭克求援並重新奪回了米蘭,這場圍城戰和後續的屠城幾乎將米蘭夷為平地[33],納爾塞斯也因此被召回。
不過法蘭克國王提烏德貝爾特一世率領的30,000援救東哥特的大軍因為爆發痢疾而撤軍,而東方薩珊波斯意圖再次攻打帝國,貝利薩留決心一舉拿下東哥特首都拉文納徹底結束戰爭。最終在540年5月,貝利薩留假意接受東哥特人稱帝要求[34][註 4],維提格斯開城投降。
第二階段 東哥特反擊東山再起(541-551年)
攻陷拉文納後,貝利薩留被調往波斯戰場,但東哥特王國殘部仍然控制著義大利北方帕維亞至維羅納的一小片領地,同時推選了伊狄巴德為國王。最初東哥特殘部希望與帝國和談,但當他們發現投降的前王國維提格斯已被軟禁於君士坦丁堡後,東哥特重新與帝國開戰。與此同時帝國在義大利設置的行政機關橫徵暴斂[35];接替貝利薩留的幾位將軍各行其是,士兵軍紀渙散,四處劫掠,義大利各地民怨沸騰。東哥特趁機一舉拿下整個利古里亞和威尼托地區,並在特雷維索之戰取得決定性勝利,徹底將帝國軍隊趕回波河南岸。
然而541年5月,伊狄巴德在一場晚宴上被格皮德人謀害,隨後推選了主和派的魯吉人艾拉里克為王[36],不過5個月後就因私下與帝國媾和被東哥特人罷黜,然後推選伊狄巴德的侄子巴杜利亞[37][註 5]繼承王位。巴杜利亞是一位出色的軍事領袖,同年冬天成功防禦了帝國一支12,000人的大軍對維羅納的圍攻,並將其擊潰,隨後又在佛羅倫斯東北的穆傑羅再次擊敗帝國軍隊。此後東哥特軍隊繞過義大利中部大舉南下,相繼攻克貝內文托和庫邁等多座重鎮,並在543年4月(或5月)攻陷那不勒斯。到544年帝國軍隊僅控制著羅馬、拉文納等幾個沿海地區。
此時查士丁尼才意識義大利戰局的嚴重性,緊急調回波斯前線的貝利薩留,重新收復了義大利南部的部分地區[38]。但545年12月巴杜利亞圍攻羅馬城[39][40],並在一年後將其攻陷。雖然547年春帝國軍隊又重新占領了被東哥特人放棄的羅馬城[41],但549年夏天,貝利薩留依然因作戰不力再次被皇帝召回,次年羅馬城再次被東哥特攻陷。而在550年1月東哥特更是獲得一支強大的艦隊[42],相繼拿下西西里島、科西嘉島和撒丁島,東哥特王國幾乎收復全部領土[43]。
第三階段 納爾塞斯征服東哥特(551-554年)
戰局的轉折點發生在551年秋天爆發的塞納·伽利卡海戰,帝國一舉摧毀了東哥特王國的艦隊,奪回了亞得里亞海和第勒尼安海的制海權。同時在550-551年,帝國在亞得里亞海岸邊的薩羅納集結了一支20,000-25,000人的大軍[44],由納爾塞爾統領,部隊包括帝國常備軍和倫巴底人、赫魯利人和保加爾人在內的同盟軍,並在552年7月的塔吉涅之戰徹底擊敗東哥特軍隊,東哥特國王巴杜利亞也在此場戰役中喪生。幾個月後,東哥特末代國王提亞也在維蘇威戰役中壯烈犧牲[45],東哥特亡國。
雖然納爾塞斯成功將消滅東哥特王國,但他仍需面對北方蠻族緊接而來的威脅。在554年年初,一支法蘭克人與阿勒曼尼人組成的軍隊入略北義大利,納爾塞斯緊急集結軍隊,最終在沃爾圖諾河將其擊敗[46]。
西班牙戰爭
550年西哥特王國爆發了多場針對國王阿吉拉一世的叛亂和反抗宗教民族壓迫的起義[47],根據6世紀晚期西班牙神學家聖依西多祿著作《哥特、汪達爾及蘇維匯諸王史》的記載,551年在塞維亞發起叛亂的阿塔納吉爾德向查士丁尼請求援助[註 6],552年6月一支羅馬遠征軍登陸並控制了伊比利亞南部沿海地區[48],建立西班牙行省。
查士丁二世
565年查士丁尼一世去世後,留下了一個版圖鼎盛但國庫空虛[49]、盛極而衰的帝國給他的外甥查士丁二世。即位之初,查士丁二世不得不設法解決嚴重的財政赤字問題,包括停止向阿瓦爾人支付貢賦,這也導致了阿瓦爾人恢復對帝國的掠劫活動,而接下來的戰爭又使帝國雪上加霜。
在西方,568年倫巴底人入侵義大利,一路勢如破竹,到573年倫巴底國王阿爾伯因去世時,帝國僅勉強維繫著羅馬、拉文納等義大利沿海地區和島嶼的統治。
在東方,帝國和波斯雖然簽訂了和平協議,但雙方從高加索到葉門一直明爭暗鬥,到572年波斯附庸國伊比利亞爆發起義[50],帝國派兵響應起義軍,雙方再次爆發戰爭[51]。次年帝國重要的要塞達拉被攻破,波斯軍隊一路長驅直入到阿勒頗城下。
574年,在帝國內外交困的局面下,心力交瘁的查士丁二世聽從索菲亞皇后的建議[52] ,收養將軍提比略為養子並加冕其為共治皇帝(凱撒),把國政完全交給提比略和索菲亞處理[52]。
提比略二世
攝政時期
提比略二世加冕為共治皇帝后,一改過去查士丁二世時代的財政縮政策[53][54],例如取消查丁尼一世制定的對酒和麵包的課稅,禁止政府賣官鬻爵;同時以每年支付80,000諾米斯瑪塔的代價與阿瓦爾人達成和平協議,以45,000諾米斯瑪塔與波斯人達成一年協議,之後又以每年30,000諾米斯瑪塔與波斯達成5年停戰期(高加索戰場除外[55])。
在戰局緩和後,提比略派軍增援義大利戰場的巴杜阿留斯將軍,企圖趁倫巴底人內訌之際收復義大利[註 7],但最終還是在576年兵身死敗[56]。同年薩珊波斯庫思老一世御駕親征,試圖從高加索地區直攻安納托利亞,但波斯軍隊在進攻塞奧多西奧波利斯和凱撒利亞受阻撤回塞巴斯蒂途中,在墨利忒涅附近被帝國東方陸軍總長查士丁尼將軍擊敗。
578年美索不達米亞戰場的停戰期結束後,波斯對帝國的美索不達米亞行省發起攻擊。新任東方大區陸軍總長也是後來的皇帝莫里斯則突襲了阿扎尼尼,迫使波斯軍隊回撤。
主政時期
578年9月6日生命垂危的查士丁二世加冕提比略二世為皇帝(奧古斯都)[57],雖然索菲亞皇后和查士丁尼一世的表侄查士丁尼將軍試圖謀反篡位,被查士丁尼化解 [58],一個月後查士丁二世去世,提比略成為帝國唯一的統治者。
579年提比略的目光再次投向西方,在義大利他派遣軍隊加強了拉文納城的防禦並奪回了克拉塞港,在非洲消滅了摩爾羅馬王國,甚至派遣使者干涉了法蘭克王國內政[59]。
但帝國危機仍未解除,579年阿瓦爾人再次南下入侵圍攻西爾米烏姆,並且大量斯拉夫人也遷徙至色雷斯、馬其頓和希臘。580年莫里斯再次對波斯底格里斯河附近發起突襲,次年又入侵亞美尼亞,幾乎攻打到薩珊波斯首都泰西封城下[59],但波斯仍不願和談。582年提比略眼見波斯戰爭結束遙遙無期,不得不與阿瓦爾人和談,任由其洗劫西爾米烏姆城,同年8月14日,提比略二世去世。
莫里斯
早年與登基
莫里斯生於卡帕多西亞的阿剌比索斯是羅馬帝國第一位希臘裔皇帝。早在提比略二世還是宮廷衛隊長時,莫里斯就是其副官。提比略登基後,將其提拔為東方大區陸軍總長,莫里斯也在對波斯戰爭中立下汗馬功勞。582年8月5日已經奄奄一息的提比略二世將自己的兩個女兒許配給莫里斯和日耳曼努斯,並將兩人加冕為共治皇帝(凱撒),9天後提比略二世去世。根據其遺言,莫里斯成為皇帝[60][註 8]。此時的羅馬帝國已經千瘡百孔,東方和薩珊波斯進行無休止的拉鋸戰;西方斯拉夫人大量遷徙至巴爾幹摧毀了帝國在當地的財政系統[61];而每年向阿瓦爾人交納80,000索利都斯金幣更讓帝國財政雪上加霜[62]。
波斯戰爭結束
6世紀80年代,羅馬帝國和薩珊波斯的戰火從高加索一直蔓延到阿拉伯,每次和談皆以失敗告終。直至589年波斯國王荷姆茲四世免職將軍巴赫拉姆導致後者發起叛亂,次年荷姆茲四世就在泰西封被貴族推翻殺害,擁立其子庫思老二世繼位,但隨後被巴赫拉姆擊敗逃亡至羅馬帝國。莫里斯趁機派兵擊敗了巴赫拉姆,幫助庫思老二世重奪王位[63])。 戰後,波斯與羅馬達成和平協議,波斯將大量伊利里亞王國西部和波斯屬亞美尼亞西部城市割讓給羅馬帝國,兩國又維持了11年的和平。
巴爾幹戰爭
591年莫里斯解決波斯戰爭後,立刻派兵重新部署到巴爾幹以驅逐並防範阿瓦爾人和斯拉夫人。592年帝國軍隊重新收復辛吉杜努姆(貝爾格勒),593年色雷斯陸軍總長(magister militum per Thracias)普里斯庫斯又在多瑙河港口杜羅斯托隆全殲了兩支斯拉夫部落。同時帝國加強了多瑙河艦隊的巡視,有效的阻止了阿瓦爾人和斯拉夫人渡河劫掠[64]。
597年秋天阿瓦爾人再次大規模渡過多瑙河,包圍了在托米斯的普里斯庫斯軍隊,隨後擊敗了前來支援的新任色雷斯陸軍總長科門提俄洛斯,不過阿瓦爾人軍隊爆發瘟疫不得不撤軍[65]。599年普里斯庫斯和科門提俄洛斯在維米納錫烏姆大敗阿瓦爾人,以300人的傷亡擊殺28,000阿瓦爾人,包括阿瓦爾可汗巴彥一世的四個兒子。之後羅馬軍隊繼續深入潘諾尼亞草原,並在蒂薩河附近兩次擊敗阿瓦爾軍隊[66]。到602年帝國基本上重新建立多瑙河防線,阿瓦爾人和斯拉夫人短期無力入侵帝國。
叛亂與死亡
波斯戰爭結束後,為了緩解帝國緊張的財政,莫里斯下令削減軍餉預算的四分之一引發了基層士兵的不滿。到602年冬天莫里斯又命令軍隊到荒涼的多瑙河北岸過冬,最終引發了軍隊譁變並推舉福卡斯為新皇帝,同時首都君士坦丁堡也爆發騷亂,莫里斯逃至尼科米底亞,隨後在迦克墩被捕[67]。11月23日普世牧首庫里亞庫斯二世為福卡斯加冕,4日後(一說當日)將被抓的莫里斯及其5個兒子處死[68]。
皇帝列表
名字 | 頭像 | 統治開始年份 | 統治結束時間 |
---|---|---|---|
查士丁一世 | 518 | 527 | |
查士丁尼一世 | 527 | 565 | |
查士丁二世 | 565 | 574 | |
提比略二世 | 574 | 582 | |
莫里斯 | 582 | 602 |
王朝譜系
- 查士丁一世(518–527)
- 與尤菲米婭結婚,沒有直系後裔
- 維吉蘭提婭,查士丁一世之姐
- 查士丁一世未知的兄弟或姐妹
譜系圖
利奧一世 羅馬皇帝 457-474 利奧王朝 | |||||||||||||||||||||||||||||||||||||||||||||||||||||||||||||||||||||||||||||||||||||||||
阿里婭德涅 | 阿納斯塔修斯一世 羅馬皇帝 491-518 | (兄弟姐妹) | 尤菲米婭 | 查士丁一世 羅馬皇帝 518-527 | 維吉蘭提婭 | 塞巴提烏斯 | (兄弟姐妹) | ||||||||||||||||||||||||||||||||||||||||||||||||||||||||||||||||||||||||||||||||||
(女兒) | 科米托 | 狄奧多拉 | 查士丁尼一世 羅馬皇帝 | 維吉蘭提婭 ⚤ 杜爾齊西姆斯 | 日耳曼烏斯 | 波萊德斯 | |||||||||||||||||||||||||||||||||||||||||||||||||||||||||||||||||||||||||||||||||||
阿納斯塔修斯 517年就任執政官 | 索菲亞 ⚤ 查士丁二世 | (私生子) 狄奧多拉 | 查士丁二世 羅馬皇帝 565-574 | 馬克盧斯 將軍 ⚤ 朱麗安娜 (摩斯奇安烏斯之女) | 普萊耶克塔 ⚤ 1.阿瑞俄賓杜斯 阿非利加陸軍總長 2.約翰尼斯 (敘帕提烏斯之孫) | 查士丁 540年就任執政官 | 查士丁尼 東方陸軍總長 | ||||||||||||||||||||||||||||||||||||||||||||||||||||||||||||||||||||||||||||||||||
阿瑞俄賓杜斯 | 提比略二世 羅馬皇帝 ⚤ 伊諾·阿納斯塔西婭 | ||||||||||||||||||||||||||||||||||||||||||||||||||||||||||||||||||||||||||||||||||||||||
阿納斯塔西婭·阿瑞俄賓達 | 佩特羅斯 宮廷總管 | 莫里斯 羅馬皇帝 | 康斯坦提娜 | ||||||||||||||||||||||||||||||||||||||||||||||||||||||||||||||||||||||||||||||||||||||
瑪麗婭(?) | 庫思老二世 波斯萬王之王 | (姐妹) | 沙赫爾巴拉茲 波斯萬王之王 | 希拉克略 羅馬皇帝 610-641 希拉克略王朝 | |||||||||||||||||||||||||||||||||||||||||||||||||||||||||||||||||||||||||||||||||||||
尼刻 | 狄奧多西斯 | 君士坦丁三世 羅馬皇帝 641 | |||||||||||||||||||||||||||||||||||||||||||||||||||||||||||||||||||||||||||||||||||||||
參閱
參考資料
註解
- ^ 戰車競技比賽是君士坦丁堡市民最熱衷的一項運動,而支持不同賽車選手的市民逐漸分為不同黨派。其中藍黨的名字取自大海的顏色,象徵著冒險精神,最初的參加者都是海員,後來也有市民、大貴族和元老院議員加入。他們虔信正統基督教,支持皇帝的中央集權政策。
- ^ 拉文納羅馬政權(西)「滅亡」後,蠻族王國名義上仍臣服於君士坦丁堡的羅馬政權(東),接受羅馬皇帝賜予的頭銜,其中東哥特王國仍然保留著羅馬元老院。
- ^ 《民法大全》又稱《查士丁尼法典》,由《法典》(Codex Constitutionum)、《學說彙纂》(Digesta 或 Pandectae)、《法學階梯》以及《新律》(Novellae Constitutiones Post Codicem)四部分組成。
- ^ 因為拉文納的東哥特人害怕投降後被查士丁尼派遣去東方與波斯人作戰,所以要求貝利薩留在義大利稱帝並作為他的附庸留著義大利。
- ^ 同時代的歷史學家普羅科匹厄斯將東哥特國王巴杜利亞記載為托提拉(Totila)。
- ^ 6世紀羅馬帝國史學家約達尼斯的著作《哥特史》認為是阿吉拉一世向帝國請求救兵
- ^ 573年倫巴底國王阿爾伯因被謀殺,倫巴底人群龍無首,直到584年之前,王國的各個公爵領、殘存的羅馬地方行政機關和城市各自為政,這段時期被稱為倫巴底空位期。
- ^ 根據英國歷史學家麥可·惠特比的說法,提比略垂死之際打算再次實行東西二帝共治,讓莫里斯和日耳曼努斯各自統治羅馬帝國東部和西部。
- ^ 關於莫里斯女兒瑪麗亞未在拜占庭的歷史文獻中出現,而是記載於諸如《忒奧菲魯斯埃德薩編年史》(8世紀)、《狄奧尼修斯年鑑》(9世紀)、《歷代先知與帝王史》(10世紀)、《俄提奇烏斯年鑑》(10世紀)、《列王紀》(11世紀)、《錫爾特編年史》(約9世紀)、《米海爾編年史》(12世紀)、《巴爾·希伯來編年史》(13世紀)和《純潔花園》(15世紀)等敘利亞阿拉伯波斯等中東歷史學家的著作中,而記載莫里斯最為詳細的狄奧菲拉克特·西莫卡塔的史料中也未出現瑪麗亞其人。
引用
- ^ 1.0 1.1 Treadgold. A History of the Byzantine State and Society.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174. ISBN 9780804726306.
- ^ 2.0 2.1 2.2 Cameron. The Cambridge ancient history. 14. Late antiquity: empire and successors, A.D. 425 - 60.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63. ISBN 9780521325912.
- ^ William Smith. Dictionary of Greek and Roman biography and mythology. Harper. 1895: 677. OCLC 11360298.
- ^ Arnold Hugh Martin Jones. The Later Roman Empire, 284–602: A Social, Economic, and Administrative Survey. JHU Press. 1986: 658 [2021-02-21]. ISBN 978-0-8018-3353-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8).
- ^ 5.0 5.1 J.B.Bury. History of the Later Roman Empire. Macmillan Publishers Ltd. 1923: 19 [2021-0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09).
- ^ 6.0 6.1 James Allan Evans. Roman Emperors – DIR Justinian. www.roman-emperors.org. [2006-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15).
- ^ Brian Croke. Count Marcellinus and his chronicl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89 [2021-02-21]. ISBN 9780198150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3).
- ^ Rodolphe Guilland. Les Eunuques dans l'Empire Byzantin. www.well.com. [2018-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6).
- ^ John Robert Martindale. The Prosopography of the Later Roman Empire: Volume II, AD 395–527.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0: 1065. ISBN 9780521201599.
- ^ 10.0 10.1 J.B.Bury. History of the Later Roman Empire. Macmillan Publishers Ltd. 1923: Chapter XV.1 [2021-0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09).
- ^ Sari Katajala-Peltomaa. Demonic Possession and Lived Religion in Later Medieval Europ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20: 137. ISBN 9780198850465.
- ^ Treadgold. A History of the Byzantine State and Society.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175. ISBN 9780804726306.
- ^ Cameron. The Cambridge ancient history. 14. Late antiquity: empire and successors, A.D. 425 - 60.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64–65. ISBN 9780521325912.
- ^ J.B.Bury. History of the Later Roman Empire. Macmillan Publishers Ltd. 1923: 23 [2021-0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09).
- ^ Greatrex&Lieu. The Roman Eastern Frontier and the Persian Wars Ad 363-628. Psychology Press. 2002: 81–82. ISBN 9780415465304.
- ^ Frank N. Magill. The Middle Ages: Dictionary of World Biography. Routledge. 2012: 560b. ISBN 9781136593130.
- ^ Greatrex&Lieu. The Roman Eastern Frontier and the Persian Wars Ad 363-628. Psychology Press. 2002: 86. ISBN 9780415465304.
- ^ Conor Whately. Battles and Generals: Combat, Culture, and Didacticism in Procopius. 2006: 238.
- ^ Greatrex&Lieu. The Roman Eastern Frontier and the Persian Wars Ad 363-628. Psychology Press. 2002: 93. ISBN 9780415465304.
- ^ J.B.Bury. History of the Later Roman Empire. Macmillan Publishers Ltd. 1923: 88 [2021-0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09).
- ^ Kalistrat Salia. Histoire de la nation géorgienne. Nino Salia. 1980: 113 [2021-0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5)..
- ^ Arnold Hugh Martin Jones,John Robert Martindale,J. Morris. The Prosopography of the Later Roman Empire, Volume III: A.D. 527–641.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559,639. ISBN 9780521201605.
- ^ J.B.Bury. A History of the Later Roman Empir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5: 34. ISBN 9781108083171.
- ^ James Allan Stewart. The Emperor Justinian and the Byzantine Empire.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2005: 90, XXI. ISBN 0313325820.
- ^ Klemens Löffler. Catholic Encyclopedia (1913)/Vandals. 1913 [2021-0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3)..
- ^ Hughes Ian. Belisarius: The Last Roman General. Westholme. 2009: 72. ISBN 9781594165283..
- ^ J.B.Bury. History of the Later Roman Empire. Macmillan Publishers Ltd. 1923: 128 [2021-0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09).
- ^ J.B.Bury. History of the Later Roman Empire. Macmillan Publishers Ltd. 1923: 135 [2021-0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09).
- ^ J.B.Bury. History of the Later Roman Empire. Macmillan Publishers Ltd. 1923: 174 [2021-0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09)..
- ^ J.B.Bury. History of the Later Roman Empire. Macmillan Publishers Ltd. 1923: 176 [2021-0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09).
- ^ J.B.Bury. History of the Later Roman Empire. Macmillan Publishers Ltd. 1923: 183 [2021-0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09).
- ^ J.B.Bury. History of the Later Roman Empire. Macmillan Publishers Ltd. 1923: 198–199 [2021-0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09).
- ^ J.B.Bury. History of the Later Roman Empire. Macmillan Publishers Ltd. 1923: 203–205 [2021-0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09).
- ^ J.B.Bury. History of the Later Roman Empire. Macmillan Publishers Ltd. 1923: 213 [2021-0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09).
- ^ J.B.Bury. History of the Later Roman Empire. Macmillan Publishers Ltd. 1923: 227 [2021-0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09).
- ^ J.B.Bury. History of the Later Roman Empire. Macmillan Publishers Ltd. 1923: 228 [2021-0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09).
- ^ Henry Bradley. The Story of the Goths. G.P. Putnam's Sons. 1903: 280. OCLC 22980897.
- ^ Judith Herrin. Ravenna: Capital of Empire, Crucible of Europ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20: 175-176. ISBN 9780691153438.
- ^ J.B.Bury. History of the Later Roman Empire. Macmillan Publishers Ltd. 1923: 231–233 [2021-0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09).
- ^ John Julius Norwich. Byzantium: The Early Centuries. Penguin. 1988: 238–239. ISBN 9780670802517..
- ^ Procopius. Procopius, with an English translation by H.B. Dewing. London S. Heinemann. 1914: 559. OCLC 669406458.
- ^ John Moorhead. The New Cambridge Medieval Histo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128. ISBN 9780521362917..
- ^ John Moorhead. The New Cambridge Medieval Histo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128. ISBN 9780521362917.
- ^ Hugh Elton. The Roman Empire in Late Antiquity: A Political and Military Histo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8: 269. ISBN 9781108456319..
- ^ Hugh Elton. The Roman Empire in Late Antiquity: A Political and Military Histo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8: 270. ISBN 9781108456319.
- ^ J.B.Bury. History of the Later Roman Empire. Macmillan Publishers Ltd. 1923: 275–280 [2021-0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09).
- ^ Isidore of Seville. History of the Goths, translation by Guido Donini and Gordon B. Ford. E.J. Brill. 1970: chapter 47,21f..
- ^ J.B.Bury. History of the Later Roman Empire. Macmillan Publishers Ltd. 1923: 287 [2021-0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09).
- ^ James Corrick. The Byzantine Empire. Thompson & Gale. 2006: 59.
- ^ Greatrex & Lieu. The Roman Eastern Frontier and the Persian Wars (Part II, 363–630 AD). Routledge (Taylor & Francis). 2002: 135–138 [2021-02-21]. ISBN 978041514687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19)..
- ^ Greatrex & Lieu. The Roman Eastern Frontier and the Persian Wars (Part II, 363–630 AD). Routledge (Taylor & Francis). 2002: 138–142 [2021-02-21]. ISBN 978041514687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19).
- ^ 52.0 52.1 Gibbon Edward. The History of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 Jilin Publishing. 2014: Chapter XLV, Part II. ISBN 9787553449951.
- ^ Treadgold. A History of the Byzantine State and Society.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223. ISBN 9780804726306.
- ^ J.B.Bury. History of the Later Roman Empire. Macmillan Publishers Ltd. 1923: 80 [2021-0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09).
- ^ Greatrex & Lieu. The Roman Eastern Frontier and the Persian Wars (Part II, 363–630 AD). Routledge (Taylor & Francis). 2002: 151–153 [2021-02-21]. ISBN 978041514687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19).
- ^ Treadgold. A History of the Byzantine State and Society.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224. ISBN 9780804726306.
- ^ Arnold Hugh Martin Jones,John Robert Martindale,J. Morris. The Prosopography of the Later Roman Empire, Volume III: A.D. 527–641.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1325. ISBN 9780521201605.
- ^ Evangelos Venetis. Ιουστινιανός: 747. 2003 [2021-0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3).
- ^ 59.0 59.1 Treadgold. A History of the Byzantine State and Society.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226. ISBN 9780804726306.
- ^ Treadgold. A History of the Byzantine State and Society.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227. ISBN 9780804726306.
- ^ Petersen. Siege Warfare and Military Organization in the Successor States (400–800 AD) Byzantium, the West and Islam. Brill. 2013: 379. ISBN 9789004254466.
- ^ Stephen Mitchell. A History of the Later Roman Empire.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7: 406. ISBN 9781405108560.
- ^ Greatrex & Lieu. The Roman Eastern Frontier and the Persian Wars (Part II, 363–630 AD). Routledge (Taylor & Francis). 2002: 173 [2021-02-21]. ISBN 978041514687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19).
- ^ Michael Whitby. The Emperor Maurice and his Historian – Theophylact Simocatta on Persian and Balkan Warfa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161. ISBN 9780198229452.
- ^ Michael Whitby. The Emperor Maurice and his Historian – Theophylact Simocatta on Persian and Balkan Warfa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162–163. ISBN 9780198229452.
- ^ Michael Whitby. The Emperor Maurice and his Historian – Theophylact Simocatta on Persian and Balkan Warfa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164. ISBN 9780198229452.
- ^ John Julius Norwich. Byzantium: The Early Centuries. Penguin. 1988: 275–277. ISBN 9780670802517..
- ^ John Julius Norwich. Byzantium: The Early Centuries. Penguin. 1988: 278. ISBN 9780670802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