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替罪羊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替罪羊英語The Scapegoat (painting),由威廉·霍爾曼·亨特於1854年創作。

替罪羊,又稱代罪羊代罪羔羊,在聖經中代指背負他人罪孽與污穢,被送至荒野的羔羊。這個故事始見於《利未記》第十六章,其中整個社區的罪惡都被加諸於一頭山羊身上,而後這頭代罪羊被放至沙漠。

亞倫為聖所、和會幕、並壇、獻完了贖罪祭、就要把那隻活著的公山羊奉上.兩手按在羊頭上、承認以色列人諸般的罪孽、過犯、就是他們一切的罪愆、把這罪都歸在羊的頭上、藉著所派之人的手、送到曠野去。要把這羊放在曠野.這羊要擔當他們一切的罪孽、帶到無人之地。

猶太教信徒於贖罪日時,按《聖經·利未記》記載的儀式將山羊獻作贖罪祭古希臘埃勃拉鄉村地區亦有類似的習俗。替罪羊現普遍意指在某錯誤事件上,替代犯過者承受責任、受罪受罰的無辜人,即替罪者,而替罪者所作的行為,粵語則稱之為「食死貓」。

起源

有學者認為,設置替罪羊的習俗可追溯至公元前2400年左右的埃勃拉,後來流傳到古代近東[1][2]

古猶太教習俗

古代猶太教贖罪日儀式始於出埃及記會幕時期,一直持續到耶路撒冷聖殿時。儀式時,大祭司會獻祭一頭公牛作為贖罪祭,用以補償過去一年無意犯下的罪惡。隨後,他將兩頭山羊置於會幕門前,抽籤決定其中一頭獻祭給耶和華,另一頭驅趕至曠野,推入陡峭山澗。[3]人們將被宰殺的山羊的血帶入聖所幔子後的至聖所,將其撒在施恩座上。在贖罪日後續儀式中,大祭司向上帝懺悔以色列人有意犯下的罪過,向其告知這些罪過已被置於另一隻山羊頭頂,這隻被稱為阿撒茲勒的替罪羊將會象徵性地帶走這些罪孽。[4]

基督教觀點

羔羊頌:替罪羊詹姆斯·迪索所作,現藏於布魯克林博物館

在基督教觀點中,耶穌基督殉道於十字架,上帝因此寬恕了世人的罪惡。聖經里耶穌被處決事件十分符合贖罪儀式的特徵,這其中包括大祭司主持的儀式,以及用於淨化罪行的祭品羊和移除「罪的負擔」的替罪羊。基督教徒相信,若罪者承認且懺悔自己曾犯下的罪行,並對耶穌本人及其犧牲抱有信念,那麼他們的將會得到寬恕。贖罪儀式中兩隻羊的命運也預示了耶穌與巴拉巴的結局,兩人由羅馬長官本丟·彼拉多於耶路撒冷民眾前公開審判。巴拉巴(這個名字在阿拉姆語意為「父親之子」)是個強盜(背負罪惡),然而他最終被釋放,無罪的耶穌(其亦為「父親(神)之子」)卻被羅馬人釘死於十字架上。

由於第二隻羊被引向死亡[5],因此「替罪羊」這一稱呼在後來被用來描述那些因他人的行為而遭責備與懲罰的人。

政治與社會學觀點

代罪羔羊理論是一種源由已久的政治理論,最早持代罪羔羊理論者認為,某些戰爭是由政府挑起的,目的是轉移民眾視線,並團結因互相仇視而陷於分裂的民眾。

在政治實踐中,代罪羔羊是一種重要的宣傳技巧,例如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猶太人納粹黨設定成德國經濟與政治瓦解的主要原因。

另一個例子是在古代中國,女人,尤其美女,被視為古代中國許多朝代土崩瓦解的主要原因,因此古代中國有「紅顏禍水」之說,而一些古書也不斷地流傳類似的說法,將一些朝代滅亡的原因歸結為女性。如杜預為《左傳》做的注裡提到說「妺喜妲己褒姒,三代所由亡也」;東漢的《吳越春秋》也引用伍子胥的話說「臣聞賢士國之寶,美女國之咎:夏亡以妹喜,殷亡以妲己,周亡以褒姒。」;《舊五代史》也提到說:「夏之興也以塗山,及其亡也以妹嬉;商之興也以簡狄,及其亡也以妲己;周之興也以文母,及其亡也以褒姒」。

少數群體被視為替罪羊時,由於他們缺乏反抗的能力,因此對他們的破壞力將會更大。替罪羊的常見策略就是將某個團體中極少數個體的不道德行為,放大為整個團體的行為。

類似實踐

古敘利亞

與聖經中的替罪羊儀式相似的概念也出現於公元前24世紀敘利亞沙漠古國埃勃拉的遺留文本中。[6]在國王婚禮上,人們會進行淨化儀式。一頭戴有銀鏈的雌羊被領至稱為「Alini」的荒野,文本中的「我們」指代整個社區。在古代近東,這類將邪惡(而不是罪惡)附於動物載體,並將其驅逐的行為有眾多實踐。[7]

古希臘

在古希臘,人們在緊要時期會進行類似贖罪儀式的實踐,犧牲群體中的一或兩個個體,以拯救整個社區。[8][9]儘管人們會在不同時期以不同緣由實踐這一行為,但一般只在緊要期間,例如饑荒、乾旱或瘟疫時進行。[8][9]替罪者一般是社會邊緣人士,例如罪犯、奴隸、窮人,這些人被稱為待罪者,或稱katharmaperipsima.。[8][9]

然而,在古希臘神話與實際習俗中,用作替罪的角色可能非常不同。在神話里,一般是具有較高重要性的人物,例如國王或國王的兒子被當做替罪者,用以扭轉即將到來的災難。[8][9]但在現實中,幾乎沒有國王會願意犧牲自己或自己的兒子來完成這一儀式,因此實踐中的替罪者一般是社會地位低下的人。人們在儀式前會為這些人提供特殊對待,例如提供良好的衣物和餐宴。[8]

在古希臘,因節日或災難種類不同,特殊儀式也有不同形式。例如在西色雷斯的阿布德拉英語Abdera, Thrace,被選中的窮人先是被招待以宴會,並環繞城牆一周,然後被人們用石頭驅趕出城。[8]而在馬薩利亞英語Massalia,替罪者先是被款待一整年,而後被驅逐出城,以期望阻止瘟疫蔓延。[8]曾有古代文本注釋認為待罪者會被殺害,但亦有許多學者反對這一說法,他們指出根據早期證據(希臘詩人希波納克斯的詩句殘篇)顯示這些替罪者只是被毆打、石擊,並驅離社區。

文學作品

在宗教觀念和儀式中,替罪羊可以被視為社會驅逐的實際行動和象徵,這也是狄米崔斯·萊爾科斯的三聯劇《失落之痛 永喪主恩》(Poena Damni)的主題。[10][11]在第一部作品《Z213:出口》(Z213: Exit)中,敘述者在一個反烏托邦環境中遊蕩,這與《利未記》(16:22)中替罪羊被放逐至荒野的場景相似。同時文本也提到了古希臘類似儀式中的待罪者[12][13]第二部《與橋上來客一同》(With the People from the Bridge)提及一對男女角色,他們類似聖經新約格拉森鎮的被附魔者,因被視為吸血鬼而從生者與死者的世界遭受驅逐。[14]而在最後一部作品《初死/始》(The First Death)中,主角被困於一個淒涼荒島,作為罪的化身被放逐到一個無法返回的地方。[15][16]

參見

參考文獻

  1. ^ * Rutherford, Ian. Hittite Texts and Greek Religion: Contact, Interaction, and Comparis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20: 130 [2023-05-24]. ISBN 978-0-19-259995-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3). 
  2. ^ * Johnston, Sarah Iles. Ancient Religion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33–36 [2023-05-24]. ISBN 978-0-674-03918-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3). 
  3. ^ Danby, H. (編), The Mishnah,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33, ISBN 0-19-815402-X , s.v. Yoma 6:6
  4. ^ The Scapegoat Ritual and Its Ancient Near Eastern Parallels - TheTorah.com. www.thetorah.com. [2023-05-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2). 
  5. ^ The Golden Bough, p. 569. Sir James Frazer, Worsworth Reference. ISBN 1-85326-310-9.
  6. ^ Zatelli, Ida. The Origin of the Biblical Scapegoat Ritual: The Evidence of Two Eblaite Text. Vetus Testamentum. April 1998, 48 (2): 254–263. doi:10.1163/1568533982721604. 
  7. ^ David P. Wright, The Disposal of the Impurity: Elimination Rites in the Bible and in Hittite and Mesopotamian Literature (Atlanta: Scholars Press) 1987:15–74.
  8. ^ 8.0 8.1 8.2 8.3 8.4 8.5 8.6 Bremmer, Jan. Scapegoat Rituals in Ancient Greece (PDF). Harvard Studies in Classical Philology. 1983, 87: 299–320 [2023-05-25]. JSTOR 311262. S2CID 170199478. doi:10.2307/31126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05-25). 
  9. ^ 9.0 9.1 9.2 9.3 Westbrook, Raymond. Who Led the Scapegoat in Leviticus 16:21?. Journal of Biblical Literature. 
  10. ^ The Precarious Destitute: A Possible Commentary on the Lives of Unwanted Immigrants by Michael O'Sullivan. Cha Magazine, Reviews / June 2015 (Issue 28).https://www.asiancha.com/content/view/2105/505/
  11. ^ Berfrois Interviews Dimitris Lyacos. 16 November 2018 [2023-05-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26). 
  12. ^ Dimitris Lyacos, Z213: Exit, Shoestring Press 2016
  13. ^ Dimitris Lyacos: Poena Damni: I: Z213: Exit; II: With the People from the Bridge; III: The First Death | Pangyrus. [2023-05-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28). 
  14. ^ Dimitris Lyacos, With the People from the Bridge, Shoestring Press 2018
  15. ^ Dimitris Lyacos, The First Death, Shoestring Press 2017
  16. ^ 存档副本. [2023-05-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