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克立
方克立 | |
---|---|
性別 | 男 |
出生 | 1938年6月28日 湖南省湘潭縣 |
逝世 | 2020年4月21日 北京市 | (81歲)
母校 | 中國人民大學 |
職業 | 哲學家 |
政黨 | 中國共產黨 |
父母 | 方壯猷 |
方克立(1938年6月28日—2020年4月21日),男,湖南湘潭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哲學家,知名於對新儒學的研究。
生平
1944年,進入栗山公祠小學堂讀書;兩年後,隨父母至武昌,轉入武漢大學附屬小學。1950年,就讀於武昌實驗中學。1956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1962年畢業,同年留校任助教。文化大革命期間曾赴江西省餘江縣人民大學五七幹校勞動三年之久[1]。1973年初,調至天津南開大學哲學系,1979年升任講師,1981年晉升為副教授,1984年8月由教育部特批為教授,同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中國哲學專業博士生指導教師。1994年初調至北京,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院長[2]。此外他還擔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哲學評議組成員、中國哲學史學會副會長、天津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副主席等職務。2006年7月,當選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3]。2020年4月21日在北京病逝[4]。
學術貢獻
1980年代,方克立開創了中國大陸的現代新儒學研究,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和方法對現代新儒學做批判性研究[5]。提出了中國現代思想史上自由主義西化派、文化保守主義和馬克思主義三大思潮對立互動的思想格局[6]。
主要著作有《中國哲學史上的知行觀》、《從孔夫子到孫中山——中國哲學小史》、《中國哲學史論文索引》、《現代新僧學研究論集》等[7][8]。
家庭
父親方壯猷。
參考資料
- ^ 陳原. 与马哲结缘 用一生求知. 人民日報. 2016-07-14 [2020-04-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25).
- ^ 教務處編. 名师荟萃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简介. 北京: 中國經濟出版社. 1998年9月: 第54頁. ISBN 7-5017-4524-2.
- ^ 李維民主編. 中国人物年鉴 2006 总第18卷. 中國人物年鑑社. 2006年11月: 第240頁.
- ^ 方克立教授逝世. 光明日報. 2020-04-24 [2020-04-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25).
- ^ 彭國翔. 方克立先生印象记. 澎湃新聞. 2020-04-23 [2020-04-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25).
- ^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方克立逝世,曾开创大陆现代新儒学研究. 澎湃新聞. 2020-04-22 [2020-04-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25).
- ^ 曹亦冰主編. 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学者名录. 北京: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1年10月: 第84頁. ISBN 7-303-01364-4.
- ^ 申暢等編. 中国目录学家辞典. 鄭州: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8年12月: 第550頁. ISBN 7-215-00575-5.
學術機關職務 | ||
---|---|---|
前任: 浦山 |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院長 1994年2月-2000年8月 |
繼任: 李鐵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