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李泽厚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李泽厚
出生(1930-06-13)1930年6月13日
 中國湖北省漢口
逝世2021年11月2日(2021歲—11—02)(91歲)
 美国科罗拉多州博爾德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汉族
母校宁乡四中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北京大学
职业哲学家、美学家、思想史家
研究领域哲学、美学
知名作品《美的历程》
《美学四讲》
《华夏美学》
父母陶懋兰
亲属李朝斌

李泽厚(1930年6月13日—2021年11月2日)[1],祖籍湖南寧鄉,中国哲学家、美学家、中国思想史学家,前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2]。曾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德国图宾根大学、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密歇根大学科罗拉多学院斯沃斯莫尔学院客席教授、客席讲座教授,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客席讲座研究等职。曾任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七屆全國人大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委員[3]。李泽厚被认为是1980年代中国大陆“新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是“美学热”启蒙思潮的引领者,在当时知识分子群体中拥有极大影响力[4][5][6][7][8]

生平

中华民国时期

1930年6月13日,李澤厚出生於湖北漢口,祖父李朝斌是湘军曾国藩水师的营哨官,后来升任参将总兵江南提督。父亲李進是邮政局的高級職員,李澤厚3歲時回到宁乡县道林镇老家生活。1942年,父親病逝後,剩母親做小學老師維持家計。

1942年,李泽厚考入宁乡靳江中學,這時最愛讀魯迅冰心,詩詞最愛辛棄疾。1945年秋,考上湖南省立第一中学,因為經濟困頓,只好進了有公費補助的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因為時局動盪學校氛圍也愈發陰沉,也因為這樣李澤厚選擇自己學習、讀書,接觸了馬克思主義。1948年夏,從一師畢業後便失學了,一直到1949年才找到工作,在道林鎮做小學教師,同年母親病逝。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1950年,李澤厚考入北京大学哲學系,與馮友蘭任繼愈兩位老師交往最深。1954年畢業,因為患有結核病的關係沒有單位接收,隔年分配至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工作。他在1955年的美学大讨论中崭露头角,1950年代以重實踐、尚“人化”的“ 客觀性與社會性相統一”的美學觀卓然成家。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後,在哲學、美學和思想史方面均有所建樹。李泽厚于1980年底发表《美的历程》一书,引领了“美学热”,也成为“文化热”和新启蒙运动的先导[4][5][6][7][8]。他也是最早公开支持朦胧诗的美学家,《文艺报》1981年第2期发表了他的文章《画廊谈美》,为朦胧诗派的年轻诗人和《星星画展》辩护[5][7]

1989年六四事件中,5月14日李泽厚与刘再复戴晴严家其等12人前往北京天安门广场,戴晴宣读了他们共同完成的《我们对今天局势的紧急呼吁》,要求中央当局将这次学潮定性为“爱国民主运动”,并呼吁学生暂时撤离广场[9][10]。六四事件后,李泽厚的作品被禁,他本人也受到中共和共產黨人批判[10]

移居美国

1992年初,李泽厚獲准移居美國,曾任教于美国科羅拉多學院。1999年退休,旅居美国科罗拉多

2021年11月3日上午11点57分逝世,享壽91岁。

荣誉

1988年当选巴黎国际哲学院英语Collège international de philosophie院士,1998年获美国科罗拉多学院荣誉人文学博士学位[11]

思想

李泽厚宣揚儒家主情論,以“告別革命”說為轟轟烈烈的1980年代文化热劃上了一個句號。

李澤厚曾表示:“民族主義,是很危險的事情。今天在世界任何地方都要反對民族主義。民族主義是最容易煽動民眾感情的一種主義。”[12]但也有人認為李澤厚雖然反對民族主義,可沒有擺脫傳統“華夷之辨”的思想。2006年在有关施琅问题的讨论中,他提出了李自成如果胜利了,要比少數民族建立的清朝强很多的观点。[13][14][15]

著作

李泽厚著有《美的历程》、《美学四讲》、《华夏美学》(合称《美学三书》)、《中国(古代、近代、现代)思想史论》、《批判哲学的批判》、《走我自己的路》、《李澤厚哲學美學文選》等。發表論文百餘篇,主要有《孔子再評價》、《漫述莊禪》、《啟蒙與救亡的雙重變奏》、《漫說西體中用》、《關於中國美學史的幾個問題》。

香港天地图书公司1995年出版《告別革命:回望二十世紀中國》,为李泽厚与刘再复的对话录,由刘再复执笔,在中国大陆与海外学界都产生巨大影响。该书于1999年由台北麦田出版公司编入“麦田人文”图书系列,王德威主编。

家庭

  • 妻子:與李澤厚育有一子。
  • 兒子(1977年-):計算機專業畢業,從事電腦軟件工作。

评价

汉学家余英时曾评价他:“通过(他的)书籍,他使得一整代中国青年知识分子从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之中解放了出来”。[16]

谢选骏在其文集中说,1989年学运期间,首都知识界联合会(六四清场后被定为非法组织)成立时创始成员包括李泽厚,但他没在创始成员名单上签名,并要求其它签署者“清醒一点”[17]

清华大学教授秦晖怀疑“告别革命”一说。秦晖说李泽厚在九十年代中国大下岗时期提出此论是为了阻止由此带来的新一场革命,但李泽厚误以为十月革命主因是一个小集团阴谋煽动,而非斯托雷平的“警察式改革”,如此这般反对革命,无异于用寡头主义压制民粹主义,反而姑息了十月革命的真正诱因。[18]

参考文献

李泽厚. 杂著集.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8. ISBN 978-7-108-02930-0. 

李泽厚. 马群林 , 编. 李泽厚散文集. 世界图书出版. 2018. ISBN 978-7-5192-4327-2. 

李泽厚. 走我自己的路.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6. 

时胜勋. 李泽厚评传. 黄山书社. 2016. ISBN 978-7-5461-5399-5. 

杨斌. 思路 李泽厚学术年谱. 2021. ISBN 978-7-80770-264-1. 

注释

  1. ^ 《贺李泽厚先生八十七岁华诞》“六月十三日,李泽厚先生的生日。生于一九三〇年的这位湖南人,走进了八十七岁大寿。”. [2019-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3). 
  2. ^ 中华美学学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2009-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8-11) (中文). 
  3. ^ 七届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156人). [2019-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11). 
  4. ^ 4.0 4.1 赵牧. “新启蒙”及其限度——“八十年代”话语的来源、建构及革命重述. 爱思想. 《汕头大学学报》. 2017-03-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7) (中文). 
  5. ^ 5.0 5.1 5.2 李泽厚:80年代青年的启蒙导师. 凤凰网. 2008-1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12) (中文). 
  6. ^ 6.0 6.1 夏榆. 李泽厚:用理性的眼睛看中国. 《中国青年报》. 2009-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23) (中文). 
  7. ^ 7.0 7.1 7.2 马国川. 李泽厚:我和八十年代. 经济观察网. 《经济观察报》. 2008-06-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06) (中文). 
  8. ^ 8.0 8.1 八十李泽厚 寂寞的先知. 搜狐. 《南方人物周刊》. 2010-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18) (中文). 
  9. ^ 涂航. 回到康德:李澤厚與八十年代的啟蒙思潮 (PDF). 哈佛大学. 《思想》. 2017-0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4-24) (中文). 
  10. ^ 10.0 10.1 中国美学泰斗、著名哲学家李泽厚逝世 著作《告别革命》开辟史观新角度. 自由亚洲电台. 2021-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6) (中文). 
  11. ^ 易中天对话李泽厚:中国往哪个方向走最危险. 凤凰网. 2010-09-19 [2012-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0-27). 
  12. ^ 黄锫坚. 专访李泽厚:中国哪方面都比西方差一大截 (4). 经济观察报. 2005年12月6日 [2019-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0-08). 
  13. ^ 李泽厚再次就“施琅问题”答南都周刊记者问. 儒家网.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07). 
  14. ^ 李澤厚批陳明:施琅絕對不是民族英雄. 《南都周刊》. 2006年5月9日 [2019-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6-14). 
  15. ^ 李澤厚:關於施琅問題的訪談. 愛思想. [2019-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25). 
  16. ^ Li Zehou. The Confucian World. 科羅拉多學院.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5-30). 
  17. ^ 谢选骏. 河殇社会录 - 谢选骏全集第175卷. : 281 [2022-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03) (中文). 
  18. ^ 务虚三人谈:争议“告别革命”. 新浪历史. 2013-02-21 [2022-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03) (中文(中国大陆)). 我们回应说:其实早在1990年,即还在李先生“告别革命”之前数年,我们就曾在国内首先提出重新批判民粹主义,警惕转型社会的民粹主义危险。但我们认为,决不能以寡头主义来反对民粹主义,因为寡头主义与民粹主义看似相反,实则相成,以前者反后者犹如以油灭火,适足以增加民粹主义“革命”的危险。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