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戚宦之爭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戚宦之爭是指東漢中後期約持續百年的外戚宦官之間的爭鬥,最後釀成黨錮之禍。

起因

歷史學者認為戚宦之爭的起因有以下幾種:

(一) 西漢皇后呂雉,結果造成後來呂氏專政的局勢。到漢武帝時,設大司馬大將軍一職,規定必須由外戚擔任,加重了外戚的權勢。

在西漢,權勢高的外戚有

  1. 漢高祖時期的呂氏
  2. 武帝昭帝時的霍氏
  3. 宣帝時的史氏許氏
  4. 元帝成帝哀帝平帝時的王氏傅氏丁氏

(二) 東漢的漢光武帝削弱三公之政軍權力:漢光武帝因懼丞相權力過大會篡位,是以削弱三公之權力,結果使得常擔任內朝官職的外戚或宦官沒有了三公的制衡。

(三) 漢章帝死後,漢和帝繼位登基時由於年少而不能理政,由養母竇太后臨朝稱制,並讓兄長竇憲參預朝事,爾後竇憲因平定北匈奴有功升任大將軍,由此竇憲專擅朝政,漢和帝成年後,為了重掌朝政,重用宦官鄭眾,設局成功將竇憲翦除,漢和帝為獎勵鄭眾的首功,破例讓鄭眾成為首位封侯的宦官。

(四) 東漢歷朝的后妃,為了能受到皇帝的青睞而專寵於宮中,常倚重宦官幫助得以穩固宮中地位;而當繼位的皇子年少時,后妃就能以臨朝稱制的名義升格為太后,並且重用父親或兄弟親屬擔任朝中重要職位;而當繼位的皇帝成年後,為了制衡中朝的權力平衡,亦仰賴宦官幫助以利穩固皇權。

(五) 地方豪強士族為了晉陞政治地位,攏絡結交受皇帝寵信的宦官或外戚近臣,藉由鬥垮立場敵對或妨害地位提升的政敵,確保自身家族或個人政治權利穩固,外戚及宦官也為了確保權利穩固,拉攏有利於己的豪強士族,打擊消滅對自身權利構成威脅的潛在政敵。

歷史

背景

東漢中期,皇后逐漸把持政權。且從和帝開始,所有君主皆年幼繼位,使得太后可以利用「臨朝聽政」的方法來控制政權,太后提拔其親戚,結果外戚掌握了政權。皇帝成長後,太后交回政權,皇帝由於不滿外戚專政,則與宦官合謀對付外戚,成功後結果宦官得勢,為持續掌權,以毒或其他方法令年幼皇帝致死或廢除,皇帝身亡或廢除後,宦戚又援立年幼的皇帝為繼位者,由於皇帝年幼,故外戚宦官籍輔政相互爭奪權利,「臨朝聽政」,結果惡性循環如此不斷持續。

影響

第一次黨錮之禍

由於東漢早期提倡「清議」,使一批太學生與外戚批評宦官,卻被宦官拘捕,後來放歸田裡,但終身罷黜。

第二次黨錮之禍

靈帝再次命令「黨人」的門生故吏、父子兄弟,都免官禁錮,並連及五族,使大批太學生遭受殺害。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