吠檀多不二論
此條目翻譯品質不佳。 |
印度教系列模板 |
印度教 |
---|
吠檀多不二論(梵語:Advaita Vedānta,天城文:अद्वैत वेदान्त,IPA:/əd̪vait̪ə veːd̪ɑːnt̪ə/)是印度哲學中最為突出的韋丹塔(即吠檀多),梵文Vedanta的字面意思是吠陀(Veda)的終極結論,也就是吠陀經典(Veda)的最後結論。 Advaita,字面解非二元或不二,是一種一元思想體系。Advaita主要指自我(Atman)和梵(Brahman)是絕對一和同(one and the same);另一個主要的術語Advitiya,意思是除了梵之外沒有任何是一切事物)。第一個有系統整理不二論的而且著作還依然廣泛流傳的是商羯羅[1]。
商羯羅大師
商羯羅大師將吠陀經典和不二論上師基於吠陀經典寫成的文獻及喬荼波陀所倡導的不二論系統化地整理出來。與奧義書和導師及喬荼波陀一脈相承,商羯羅大師將不二論的教說(唯一的非二元的真實是梵或不二自我)詳細地加以說明和文字化整理。
以下的箴言是他的對不二論的總結。梵是唯一真實,世界如夢境一般;梵與自我終究是沒有分別的。(Brahma satyaṃ jagat mithyā, jīvo brahmaiva nāparah)
梵
梵是唯一的、全部的真實,而且是尼古那(Nirguna),完全無屬性、無形像。除了無形、無相、無屬性的不二的梵(Brahman),沒有任何一切。梵沒有性質、沒有形狀,是自有、絕對及不滅。
在解釋宇宙和梵,最常用的例子,一條繩子被誤以為是蛇;蛇是瀰坦(mityam),繩子是薩坦(satyam)。同理其實尼古那(Nirguna)的梵(Brahman)才是唯一的薩坦(satyam),只有一梵, 是真理、智慧、極樂的不二自我,而宇宙只是瀰坦(mityam)。例子總是有缺陷的。因為一條蛇和一條繩子都是有形象的,而且形象差不多,繩子被當成是蛇的例子只是想說明一樣東西是可以被誤以為是另一樣東西。
所以,最高的比喻就是夢的比喻。整個充滿多元性的,有形象、有屬性的宇宙,僅僅是好像夢和夢裡的事物一般「出現」了,而不是真的產生或創造了。當然這不是指梵(Brahman)做夢了,只是講明宇宙就如夢一般僅僅「出現」了。
不二論不應該被視作唯心主義哲學(idealism),唯心主義哲學認為因為主體的緣故所以有客體。但是不二論說的是:除了梵(不二的自我,真我)以外什麽都沒有,除了這唯一的主體,什麽都沒有。
梵我同一
不能誤以為不二論說我們就是神。不二論從來沒有說我們「我是神」,或我們都是神;只說過我們是「梵」。同一個真我,只有一個真我,梵文是阿特曼(Atman)。由於阿特曼是尼古那(Nirguna),沒有屬性無形象,絕對如一,不做任何事情,完全不變恆定,所以也叫梵(Brahman)。「我是梵」的意義就是這樣。即使博伽梵至尊主,也是我是,只有梵是唯一的真實,任何薩古那(saguna)都是像夢和夢裡的事物一樣僅僅是「出現」(appear)了。
以為不二論否定人格神是種誤解,不二論說終極而言,人格神與一切都是假的;以為不二論教導「與神天合一」或者成為「神」都是一種常見的誤讀;事實上,不二論說無論是否與神合體,「個體我」(Jivatman)與「至尊我」(paratman)其實都是同一個「我」(atman),那就是唯一的至高實體「梵」(brahman),而一般人之所以沒有覺悟到,是因為「梵」本身的幻力(maya),所蒙蔽,但是,神和不二論的上師都覺悟到「梵我同一」,這就是「不二」(Advaita)。
既然唯一的真實是阿特曼(Atman)或「真我」,除了阿特曼別無它物,所以就無所謂的「合一」和「分離」。因為阿特曼是尼古那(Nirguna)沒有屬性無形象,絕對如一,不做任何事情,完全不變恆定,整個薩古那(saguna)的總和就好像夢和夢裡的事物一樣僅僅是「出現」了,而不是真實的,真實的是尼古那(Nirguna)的阿特曼(Atman)。只有阿特曼(Atman)除此之外別無它物,所以何來的「合一」呢?
摩耶
巴克提運動的倡導者們認為摩耶是與神不同的另一個實體,並且是神的一位僕人;與此不同,不二論教導摩耶(Maya)並非一個真正存在的實體,而是唯一的實體「梵」的一種幻力。整個薩古那(saguna),都僅僅是夢幻一般,就像我們作的夢一樣,而摩耶則是類似我們做夢的能力,而不是梵以外有一種叫摩耶的能量迷惑了梵。不過例子總是有缺陷的,其實梵(Brahman)或真我(Atman)並不做任何事情,不做夢。借著修行覺悟到「我是梵(Aham Brahmasmi)」,那麼就會像你醒來後發現「夢裡的獅子怎麼來的」這個問題一樣,「多元性怎麼來的」這個問題也是一個不成立的問題;覺悟到「我是梵」,就沒有時空、萬物和宇宙等等,因為摩耶消失(類似夢消失),夢裡的一切消失一樣,整個薩古那(多元性有屬性有形)都會消失;梵是尼古那(nirguna),意思是「無形無相無像無屬性無方位無格局」,絕對的一,真實。
因與果
果(kārya)與因(kāraṇa)在吠陀中是重要的討論課題。 因分成兩種:
- Nimitta kāraṇatva — 效果因,例如陶匠是「效果因」,因為陶器由他製成。
- Upādāna kāraṇatva — 物質因,例如泥土是「物質因」,因為陶器由泥土造成。
不二論認為,梵是事物的效果因,也是物質因。同時,不二論又認為「果無異於因,但因有別於果」(Kārya-kāraṇa ananyatva)。
上師的必須性
依照商羯羅和所有不二論上師的傳統,如果要學習不二論,必須接受上師的引導;師徒傳系內的所有上師,都只重複著之前所有上師的教導,這個教導也就是韋達傳系的第一位上師大自在天或博伽梵的教導。
Srotriya — 上師一定是學習並授教於吠陀經典與師徒傳系
Brahmanistha — 已經覺悟到「梵我如一」
《蒙達卡奧義書 1.2.12》
追隨者一定要服務上師,以及謙卑地提出所有的問題以此能消除所有的疑惑。《博伽梵歌4.34》
師徒傳承
नारायणं पद्मभुवं वशिष्ठं शक्तिं च तत्पुत्रं पराशरं च व्यासं शुकं गौडपादं महान्तं गोविन्दयोगीन्द्रं अथास्य शिष्यम् श्री शंकराचार्यं अथास्य पद्मपादं च हस्तामलकं च शिष्यम् तं तोटकं वार्त्तिककारमन्यान् अस्मद् गुरून् सन्ततमानतोऽस्मि अद्वैत गुरु परंपरा स्तोत्रम्
nārāyanam padmabhuvam vasishtam saktim ca tat-putram parāśaram ca
vyāsam śukam gauḍapāda mahāntam govinda yogīndram athāsya śiṣyam śri śankarācāryam athāsya padmapādam ca hastāmalakam ca śiṣyam
tam trotakam vārtikakāram-anyān asmad gurūn santatamānato’smi Advaita-Guru-Paramparā-Stotram
這是一首關於不二論的師徒傳系( guru parampara)的詩節 。從拿拉央納(nArAyaNa)到商羯羅直到現今的上師們。
只有比較重要的典範師會依次地列在典範師簡表:
那羅延(nArAyaNa)
大梵天王(brahma)
外士斯塔(vasishTha)【生於大梵天王的意念】
薩克提(Sakti)【外士斯塔的兒子】
波羅奢羅(parASara)【薩克提的兒子】
毗耶娑(vyAsa)【波羅奢羅的兒子】
蘇卡(Suka)【毗耶娑的兒子】
高帕達(gauDapAda)
哥文達巴嘎瓦帕德(govinda bhagavatpAda)
阿迪‧商羯羅(Adi-SankarAcArya)
吠檀多不二論的師徒傳系從神傳(Daiva-Parampar)到聖傳(Rshi-Parampara)到 manava-parampara。從神傳(Daiva-Parampar)到聖傳(Rshi-Parampara)的時期的傳記在《奧義書》裡有詳細的記錄,尤其是在神傳時期的天神們在濕婆(Siva)和那羅延(Narayana)那裡接受教導的對話過程。
不二論修院
商羯羅創辦了四所修院,分布在印度四個地方,目的是為了讓後人能接觸到不二論的正統,四所修院有在(轉)世的商羯羅,分別都是商羯羅的繼承人,保證傳承的正統。這四所修院分別是: Govardhana Pīṭhaṃ、Śārada Pīṭhaṃ Aham brahmāsmi 、Dvāraka Pīṭhaṃ 、Jyotirmaṭha Pīṭhaṃ 另外,有很多其他的修院作為這四所修院的分支;也有不少只是週遊各地而沒有固定住所的棄絕僧團體,自認為附屬於四所主要修院的其中一所。
達薩納米傳統
除了固定運作的不二論修院,還有達薩納米傳統(Dashanami Sampradaya)。與修院的阿查亞典範師不同,達薩納米傳統的古茹們並不固定在某一個修院進行修院內的傳統事務運作,而是週遊各地傳播不二論,其中最著名的包括Sankhesvar, Virupaksha (Hampi), Kolhapur (Karavir pITham), Sivaganga, Sakatapuram 等等。
不二論的歷史
不二論並非由商羯羅所創立,這種誤解也只存在於某些近代的在西方傳教的印度教團體的坊間;商羯羅只是最集大成者。不二論作為韋丹塔,韋丹塔字面意思是「韋達經典的終極結論」,不二論的歷史就是和韋達經典一樣久遠。在印度教傳統當中,韋達經典分為天啟聖量(Sutri)和境況性經典(Smirthi)兩大類,天啟聖量才是作為韋達經典的最高權威本身;譬如說如果境況性經典和天啟聖量內容有衝突,那麼只需要理會天啟聖量。作為天啟聖量的四韋達和奧義書都直接地詳盡描述了不二論的教導,而在境況性經典當中則是作為最主要的部分被講述著。
- ^ Doniger, Wendy. On Hinduism. New Delhi. 2013. ISBN 978-9382277071. OCLC 853310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