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國社
南國社,民國時期影劇演出團體,1926年由田漢、唐槐秋創辦於上海,全稱「南國電影劇社」,從事話劇演出和電影拍攝。名字取自王維名詩《相思》中的「紅豆生南國」[1]。1930年因演出舞台劇《卡門》被當局查封。該社曾上演田漢的劇作《蘇州夜話》、《名優之死》、《卡門》等,還廣泛開展藝術活動,如編行各種南國期刊(《南國月刊》為機關刊物)、組建南國電影劇社、南國藝術學院等。該社演員有俞珊(俞啟威的姐姐,主演卡門),俞啟威、宗暉(謝偉棨)。
這是一篇與戲劇或歌劇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
主要影響 南國社戲劇在內容上發展了「五四」時期的愛美劇,由於其成員多屬小資產階級青年,他們對黑暗現實的反抗往往帶有傷感成分和浪漫色彩,形成南國社話劇那種以對現實的不滿和反抗為主調,而又帶有憂鬱色彩的抒情特點。它的戲劇演出著眼於揭示內容和人物思想,在表演上摒棄文明戲遺留下來的裝腔作勢的程式化演技,樸素自然,富有生活氣息。他們注意學習傳統戲曲的表現手法,採用簡單的舞台布置,不用硬景或繪景,而代之以布條製作的布景,突出燈光的作用。1929年,南國社在南京曉莊師範學校演出時,就在舞台的桌椅上覆上白布與黑布,配成一種黑白相間的幕景,用蠟燈和煤油燈照明。演出《蘇州夜話》時則用一條橫板並點上10多個燭頭代替「腳燈」,革新了舞台演出形式,表現出一種清新、自由、奔放而富有反抗的精神。南國社戲劇活動較徹底地擺脫了對外國戲劇的模仿並掙脫了文明戲的束縛,在中國話劇史上,起著承前啟後的重大作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