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玉源太郎
兒玉源太郎 | |
---|---|
日本陸軍大臣 | |
任期 1900年—1902年 | |
前任 | 桂太郎 |
繼任 | 寺內正毅 |
臺灣總督府 | |
第4任臺灣總督 | |
任期 1898年2月26日—1906年4月11日 | |
君主 | 明治天皇 |
民政長官 | 水野遵→後藤新平 |
前任 | 乃木希典 |
繼任 | 佐久間左馬太 |
個人資料 | |
出生 | 嘉永五年閏二月二十五日 1852年4月14日 周防國都濃郡德山橫本町 |
逝世 | 1906年7月23日(54歲) 大日本帝國東京府 |
政黨 | 長州藩 |
專業 | 陸軍 |
軍事背景 | |
效忠 | 大日本帝國 |
服役 | 大日本帝國陸軍 |
服役時間 | 1868年-1906年 |
軍階 | 陸軍大將 |
參戰 | 戊辰戰爭 佐賀之亂 神風連之亂 西南戰爭 甲午戰爭 日俄戰爭 |
日語寫法 | |
---|---|
日語原文 | 児玉 源太郎 |
假名 | こだま げんたろう |
平文式羅馬字 | Kodama Gentarō |
兒玉源太郎(日語:児玉 源太郎/こだま げんたろう Kodama Gentarō,1852年4月14日—1906年7月23日),幼名百合若,日本山陽道周防國都濃郡德山村(今山口縣周南市兒玉町)人,陸軍大臣、內務大臣、臺灣總督。
台灣日治時期第4任總督(1898-1906)。兒玉的總督任內也在中央身兼數職(日本內閣陸軍大臣、內務大臣兼文部大臣等職位),更領兵參與日俄戰爭,因此在台灣的時間很短。實際在台灣負責政務的人是民政長官後藤新平,被稱為「兒玉、後藤時代」。
1903年(明治36年),兒玉源太郎中將接替田村怡與造為陸軍參謀本部次長(參謀總長為大山巖);1904年日俄戰爭中,兒玉源太郎升為大將,且再兼任滿州軍總參謀長,並於203高地爭奪戰中支援乃木希典大將為戰場總指揮。
1906年(明治39年),兒玉源太郎奉調回國,升任參謀本部總長,隨後亦兼任「南滿鐵道株式會社創立委員長」。上任之後,兒玉源太郎制定了在滿洲吸引移民50萬的開發計畫,以日本化東三省來回應俄羅斯帝國對此地的競爭企圖。但他才剛接手南滿鐵道僅10天後,即在家因腦溢血逝世。
他於甲午戰爭時期間擔任陸軍次官,日後獲升為陸軍大將,且歷任參謀本部次長兼滿州軍總參謀長、參謀本部總長等職,並受封伯爵。
生平
1852年4月14日,兒玉源太郎出生於日本周防國德山藩(今山口縣),是武士兒玉半九郎長子,幼名百合若,後稱健。9歲時,父親為藩內守舊派暗殺,姐夫繼承了家業,後來他在革新派的支持下才繼承家名。
1868年,兒玉源太郎初次上陣,是參加戊辰戰爭,後任兵部省禦雇。大阪兵學寮(陸士前身)畢業。
1871年4月15日,初任陸軍准少尉,佐賀之亂時他作為大阪鎮台大尉副官從軍,在戰場上負傷,神風連之亂時,他是熊本鎮台的副參謀長,以手腕高超著稱。
1877年,適逢西南戰爭,西鄉隆盛帶了三萬五千人包圍了熊本城,兒玉源太郎鎮守熊本城,眼看著就守不住城了,守軍中有人想起來當年從法國買了兩門炮,從來沒有使用過,這時候架起炮來照著說明書開了一炮。炮彈雖然不知道打到什麼地方去了,但攻城的敵兵真正被嚇跑了,不管指揮官怎麼命令,再也不肯近城一步。兒玉高興的手舞足蹈,大喊大叫「哈哈,馬鹿野郎地跑了。」
兒玉源太郎在西南戰爭一戰成名後,歷任近衛參謀副長、步兵第2聯隊長兼佐倉營所司令官、參謀本部管東局長。在他曾陪同陸軍大臣大山巖到歐洲進行軍事視察後,日本陸軍的學習對象由法國改為德國,被任命為陸軍次官、參謀本部第一局長兼陸軍大學校幹事、監軍部參謀長兼陸軍大學校校長,協助德國教官梅克爾少校訓練軍隊。
1889年8月24日,兒玉源太郎晉升陸軍少將,任監軍部參謀長。改任陸軍次官兼軍務局長兼陸軍省法官部長。
甲午戰爭開始後,任大本營留守參謀長兼臨時檢疫部長,被稱為「日清戰爭的蕭何」。日軍攻陷平壤和黃海海戰後,由於掌握制海權後,立即組編陸軍第二軍。由於陸軍大臣大山巖出任第二軍司令官,他於是成為實際上的陸軍大臣,從兵力部署到物資輜重,無一不躬行實踐。1895年8月20日,日本明治天皇賜其金鵄勳章及旭日重光章,並授予男爵爵位。後擢任第3師團長、陸軍大臣、內務大臣兼文部大臣、參謀本部次長。1898年2月26日至1906年4月11日,擔任台灣總督,直至佐久間左馬太接任。隨後他轉任參謀本部總長。
1906年7月23日,腦溢血病逝,享年55歲。兒玉源太郎病逝後葬於東京都府中市的多磨靈園。
擔任臺灣總督期間
甲午戰爭後,日本強迫清政府簽訂《馬關條約》,臺灣及澎湖列島被割讓於日本。當時日本為了迅速平定臺灣,採取了剿撫並用的手法。但前三任臺灣總督樺山資紀、桂太郎、乃木希典都沒能控制住臺灣;在乃木看來,臺灣對日本而言是得不償失,軍費開支每年高達700萬日元,日本還得從中國的賠款中拿出1200萬對臺灣進行軍費補助。龐大的經費開支使日本不但沒有從臺灣割讓中得到實際利益,反而成了日本的沉重包袱,乃木希典萌生出賣臺灣的構想,他的比喻是,「日本就像乞丐,臺灣就像馬。乞丐乞討到一匹馬,要騎沒辦法,還會被馬踹一腳。」並說動了當時的首相松方正義。經過一系列幕後活動,初步決定以1500萬法郎(一說一億日元)把臺灣賣給法國。
1898年,伊藤博文重新成為日本首相,乃木希典正式在軍政會議上提出了《臺灣賣卻論》,要把臺灣賣給法國甚至清帝國,獲得日本外務省的支持。兒玉源太郎起立發言反對說:「我認為,臺灣係日本南部的屏障,軍事價值甚大,不能賣給法國。當初為了得到臺灣,我們費了那麼大的力,死了那麼多的人。若將臺灣賣給他國,長遠看來並不划算。至於乃木總督提到臺灣不好治理的問題,我覺得不是臺灣不好治理,而是我們管理臺灣的官員無能,如果首相覺得政府中找不到能治理臺灣的總督,我願前往。」反諷了乃木希典,伊藤當下決定由兒玉源太郎接任臺灣總督。
到任之後的兒玉致力於振肅官紀、刷新吏風,在他的行政整理下淘汰大量官吏,當時上自敕任官、下至判任官或特約人員,共達1080被淘汰。[1]
對中國革命黨的支持
- 1897年11月上旬,陳少白在日屬臺灣臺北創立興中會臺灣分會,會員有楊心如、吳文秀、趙滿期、容祺年、莊某等五、六人,並逐漸打開局面。陳少白並多次至臺灣指導興中會臺灣分會會務,並先後獲取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與後藤新平的支持與援助。[2]1900年,孫中山計劃惠州起義,時任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贊同孫中山的計畫,計畫支援興中會發動惠州起義,命令民政長官後藤新平協助在臺北的孫中山,兒玉提供武器、日本政府名下台灣銀行在廈門分行的金庫的三百萬兩銀子,讓孫中山做起義的經費,等孫中山一攻惠州,兒玉就攻打廈門,日孫一起,上下夾擊。[3]後因日本內閣改組,新內閣不願意援助中國革命,首相伊藤博文怕驚動英美而叫停,惠州起義遂告失敗,鄭士良逃亡,日本人山田良政與多位興中會會員慘遭清軍殺害。孫中山於11月10日化名「吳仲」,與後藤新平同行乘「橫濱丸」自基隆航往日本。[4][5]
- 清末革命人士容閎的《西學東漸記》一書中有他於1901年與兒玉總督的對話,兒玉總督說「...惜初次晤面,即有一極惡之消息報君...」容閎聞而大異,急欲知所謂惡消息者究為何事。兒玉曰:「中國閩浙總督方有公文來,囑予留意,謂君設來此者,即倩予捕君送之中政府也。」容閎答稱:「予今在閣下完全治權之下,故無論何時,閣下可以從心所欲,捕予送之中政府,予亦甚願為中國而死,死故得其所也。」兒玉總督聞言莊重對曰:「容先生幸勿以予為中國之警吏,君今請安居於此,慎無過慮,與絕不能聽君往中國就戮也。」並告曰:「君之身命今甚危,惟若居臺灣在予治權之下,予必極力保護,當派兵為君防衛,不致有意外之變。」隔日果有護兵四人,夜間在容閎寓所四圍巡邏,日間逢其外出無論何時,此四兵必隨行,二居前,二居後,加意防護。容閎自述「予居臺灣數日承日人如是待遇,意良可感。」容閎認為此次與日本臺灣總督之談話,實為他一生中最值得紀念之事。[6]
家族
次子兒玉友雄為陸軍中將、滿鐵總裁中村雄次郎之女婿,兒玉友雄曾任台灣軍司令官[8]。
參考資料
- ^ 伊藤金次郎 著、日本文教基金會 譯. 《台灣不可欺記》(日语:臺灣欺かざるの記). 文英堂. 2000年4月: 第205頁. ISBN 957-8811-17-9.
- ^ 在台興中會的成立. [2010-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8-18).
- ^ 外國干政史. [2014-1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17).
- ^ 惠州起義與中國革命. [2010-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07).
- ^ "孫中山學術研究資訊網"[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劉澤民, 容閎來臺灣時間與次數之蠡測 Archive.is的存檔,存檔日期2014-12-03,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2009/10/16
- ^ 司馬嘯青 <台灣日本總督> P361
- ^ 司馬嘯青 <台灣日本總督> P368
大日本帝國 | ||
官銜 | ||
---|---|---|
文部省 | ||
前任: 菊池大麓 |
文部大臣 1903年7月17日-1903年9月22日 |
繼任: 久保田讓 |
內務省 | ||
前任: 內海忠勝 |
內務大臣 1903年7月15日-1903年10月12日 |
繼任: 桂太郎 |
陸軍省 | ||
前任: 桂太郎 |
陸軍大臣 1900年12月23日-1902年3月27日 |
繼任: 寺內正毅 |
前任: 渡邊央 |
法官部長 1893年4月12日-1896年5月20日 |
繼任: 井上義行 |
前任: 岡澤精 |
陸軍次官 1892年8月23日-1898年1月14日 |
繼任: 中村雄次郎 |
前任: 岡澤精 |
軍務局長 1892年8月23日-1898年1月14日 |
繼任: 中村雄次郎 |
臺灣總督府 | ||
前任: 乃木希典 |
總督 1898年2月26日-1906年4月11日 |
繼任: 佐久間左馬太 |
軍職 | ||
參謀本部 | ||
前任: 大山巖 |
參謀總長 1906年4月11日-1906年7月30日 |
繼任: 無(下一相同頭銜: 奧保鞏) |
前任: 長岡外史 |
參謀次長(代理) 1905年12月20日-1906年4月11日 |
繼任: 福島安正 |
前任: 福島安正 |
參謀次長 1903年10月12日-1904年6月20日 |
繼任: 長岡外史 |
滿洲軍 | ||
前任: 職位創建 |
總參謀長 1904年6月20日-1905年12月20日 |
繼任: 職位廢止 |
第三師團 | ||
前任: 長谷川好道 |
師團長 1898年1月14日-1898年2月26日 |
繼任: 大島義昌 |
監軍部 | ||
前任: 職位創建 |
參謀長 1887年6月3日-1892年8月23日 |
繼任: 無(下一相同頭銜: 大島久直) |
前任: 職位創建 |
陸軍大學校長 1887年10月25日-1889年11月2日 |
繼任: 高橋惟則 |
前任: 自己 |
陸軍大學校幹事 1887年6月3日-1887年10月25日 |
繼任: 職位廢止 |
陸軍大學校 | ||
前任: 岡本兵四郎 |
幹事 1885年9月30日-1887年6月3日 |
繼任: 自己 |
東京鎮台 | ||
前任: 阿武素行 |
步兵第2聯隊長 1885年5月7日-1885年5月26日 |
繼任: 內藤之厚 |
統治者頭銜 | ||
兒玉(源太郎)子爵家 | ||
前任: 陞爵 |
1906年4月11日-1906年7月23日 | 繼任: 兒玉秀雄 |
兒玉(源太郎)男爵家 | ||
前任: 敘爵 |
1895年8月20日-1906年4月11日 | 繼任: 陞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