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便西拉智訓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便西拉智訓》,或稱《西拉書》,天主教譯作《德訓篇》,是基督新教次經的一部分,成書期大約在西元前180年到前175年間。它屬於天主教東正教舊約聖經》的一部分,但不包括在新教的《舊約聖經》裡,在猶太人的重要經典《塔木德》及其他拉比文學裡,它被引用過幾次。這篇書在西元後與其他次經一同被收錄在希臘語七十士譯本中,並被天主教東正教接納為正典的一部分。不過,大多數新教教會都拒絕接納本書篇為正典,視為次經

作者

《便西拉智訓》的作者是耶穌·便·西拉,他是一位生活在耶路撒冷的猶太人,估計他在亞歷山大港建立了他的學校,並在那裡著作了《便西拉智訓》。他的原作是用希伯來語寫的,他生活在埃及的孫子將它翻譯為希臘語,並添加了一個前敘。

在希臘語的文本中作者被稱為「耶路撒冷的西拉赫之子耶穌」。薩阿迪亞·果昂的文本中稱作者為「埃爾·阿扎·本·西拉的兒子耶穌瓦的兒子西蒙」,另一個希伯來語文本中的稱呼類似。還有一個文本中將耶穌瓦和西蒙之間的位置顛倒了。還有一個文本中稱之為「西蒙的兒子耶穌瓦,姓巴·阿西拉」。阿西拉意為囚徒,與西拉同詞。估計作者的真實名字是埃利亞扎·本·西拉之子西蒙之子耶穌瓦。

姓氏西拉在亞蘭語中意為刺。

按希臘語版的說法(不過敘利亞版沒有這個說明)作者遊歷甚多,而且往往是冒生命危險週遊各處。在一個篇章中他描述他所經歷的各種危險,但這些描寫也許只是仿造讚美詩寫的。在希臘語版中他還描寫一個埃及國王(可能是托勒密王朝的某國王)對他的威脅,但是在希伯來語和敘利亞版中沒有這段文字。從這些文字中的分析所提供的唯一的可靠的信息是作者是一個學者,他的作品完全違反當時的法律。

成作時期

一般認為《便西拉智訓》的前言是最早的已知的預言書的正典,因此其成書時期非常重要。

希臘譯者的前敘中稱自己為作者的孫子,並稱他是在「歐爾蓋特斯」(便西拉智訓)統治第38年到達埃及的。托勒密王朝只有兩個國王帶這個名字,其中托勒密三世只統治了25年(從前247年至前222年),因此這位國王應該是前170年登基的托勒密八世。托勒密八世與他的兄弟同時登基,但很快就成為獨立的統治者。從前146年至前117年他是埃及的主宰者,因此從其登基開始算譯者應該是在前132年到達埃及的。

考慮到平均兩代人之間的時間距離,則本·西拉應該是前2世紀的前30年的人物。在《便西拉智訓》中提到一個大祭司西蒙的葬禮,大多數學者認為這裡指的是第二位名為西蒙的大祭司(前196年逝世)。書中沒有提到從前175年至前172年發生的爭奪大祭司位的鬥爭以及前168年安條克四世對猶太人的迫害。

本·西拉的孫子到達埃及、翻譯和編輯《便西拉智訓》時在耶路撒冷西蒙的後代已經肯定在一場長久的鬥爭後失去了大祭司的地位。在比較希伯來語和希臘語的版本時可以明顯看出譯者將對西蒙的祈禱改變了,將這篇祈禱擴展了。

內容

《便西拉智訓》收集了道德教條。因此它像《箴言》,只不過這裡只有一個作者,而不是一個權威機構從不同來源收集的教條。有人因此認為本·西拉並非作者,而只不過是編輯者而已。

《便西拉智訓》中的教條適用於任何情況,既適用於父母,也適用於孩子,即適用於丈夫,也適用於妻子,適用於年輕人、年長人、朋友、窮人、富人。其中許多是禮貌規則,更多是關於對自己和對別人(尤其是對窮人)、對社會和對國家、尤其是對上帝的義務的規勸和建議。這些規勸以詩歌的形式列出,按其外部的形式組織。每段的開始是對智慧的祈禱,這個祈禱既是引入,也是各個章節之間的標誌。

本·西拉認為智慧就是敬畏上帝,在他認為智慧與摩西的法律是一致的。詩歌的表達方法非常精確,並以生動的比喻來描繪。這些比喻顯示了對人的內心的洞察、對生活的失望、對窮人和被壓迫的人的憐憫和對婦女的深刻的懷疑。

如同《傳道書》,在《便西拉智訓》裡也是兩個勢力之間的鬥爭:傳統的道德和信仰和新的享樂主義。當然傳統的道德和信仰是比較強的、正確的一方。偶爾本·西拉也抨擊他認為危險的理論,比如上帝的憐憫抹除所有罪惡的說法,或者人沒有自由意志的說法,或者上帝對人的所作所為無動於衷、對美德沒有報酬的說法。這些駁斥有時相當長。

串通這些道德教條的是對上帝的祈禱,請祂聚集以色列人的子孫、完成先知的預言、憐憫祂的聖殿和百姓。結尾是對上帝的讚美,說祂的智慧在祂的功績和整個以色列的歷史中顯示出來了。最後是作者的簽名和兩首頌歌。

對猶太教神事的影響

在猶太教神事中有兩個重要部分使用《便西拉智訓》為基礎。祈禱書以一首中世紀猶太詩和《便西拉智訓》為基礎作為贖罪節的神事中的一首詩。近來學者認為《便西拉智訓》是猶太教最重要的祈禱(立禱)的基礎,它顯然為許多立禱祈禱提供了詞彙和概括。

參考書目

  • Amidah, entry in the Encyclopedia Judaica, Keter Publishing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