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伊爾庫次克

座標52°17′N 104°16′E / 52.283°N 104.267°E / 52.283; 104.267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伊爾庫次克
Иркутск
伊爾庫次克旗幟
旗幟
伊爾庫次克徽章
徽章
伊爾庫次克的位置
地圖
伊爾庫次克在俄羅斯的位置
伊爾庫次克
伊爾庫次克
伊爾庫次克的位置
伊爾庫次克在伊爾庫次克州的位置
伊爾庫次克
伊爾庫次克
伊爾庫次克 (伊爾庫次克州)
坐標:52°17′N 104°16′E / 52.283°N 104.267°E / 52.283; 104.267
國家 俄羅斯
聯邦主體伊爾庫次克州
建立1652年
面積[1]
 • 總計277 平方公里(107 平方英里)
海拔440 公尺(1,440 英尺)
人口
 • 估計(2024年)606,369
 • 密度2,159.06人/平方公里(5,591.9人/平方英里)
時區伊爾庫次克時間在維基數據編輯[2]UTC+8
郵政編碼[3]664000–664999在維基數據編輯
友好城市普福爾茨海姆瀋陽市烏蘭巴托金澤市尤金新沙德埃維昂萊班斯特倫松德市鎮波代諾內格勒諾布爾第戎辛費羅波克拉斯諾亞爾斯克江陵市比亞韋斯托克在維基數據編輯
區劃代碼25701000001
網站web.archive.org/web/20070312014231/http://www.irkutsk.ru/

伊爾庫次克(俄語:Иркутск羅馬化Irkutsk)是西伯利亞地區的一個重要都市,建於1652年,起初是作為俄羅斯帝國一個從外貝加爾布里亞特人那徵收毛皮貢賦的中心,後成為中國和俄羅斯帝國之間的一個貿易商業中心[4]

現代建制是俄羅斯聯邦伊爾庫次克州的首府,人口約60萬。伊爾庫次克雖然距離莫斯科以東5,185公里(鐵路距離),由於位處於東亞及中亞之間,貿易的往來使這個都市的人口從1900年的不足5萬人上升至1975年的50萬。

歷史

這裡早在1652年開始有俄羅斯人在此定居殖民,當時漢語名稱此地為厄爾口城[5],居民主要從事貿易,與西伯利亞土著作毛皮交易為主。其時俄國政府已於當地設辦事處負責收取毛皮稅。1686年,獲官方升格為都市。其時本市亦開始與中國人進行交易,以木材、毛皮以換取中國之絲綢茶葉。由於俄羅斯帝國在17-18世紀仍在對遠東進行擴張,這座城市成為了軍事化堡壘和殖民據點,很多向雅庫次克和海參崴方向去的俄羅斯殖民者和貿易商在此落腳。

19世紀中期後,俄羅斯從清朝手中奪取海參崴,為了建立太平洋沿岸的大型港口並繼續對亞洲東部進行擴張,俄羅斯帝國修建了西伯利亞鐵路,伊爾庫次克成為了鐵路沿線的一個重要中轉站並得到了大量的人口和工業。到1900年,本市贏得「西伯利亞巴黎」的綽號。

十月革命後俄羅斯內戰爆發,伊爾庫茨成為許多激烈衝突的場所。1920年,最大的反布爾什維克部隊指揮官亞歷山大·高爾查克在伊爾庫次克被處決,有效摧毀了反布爾什維克抵抗運動。

蘇聯時代,伊爾庫次克被蘇聯規劃為工業城市。其中1950年伊爾庫次克水庫建成於安加拉河上,為該市工業化里程碑。出於對中國的防範,1959年中蘇交惡後蘇聯在此地建立了大量軍工企業以便供應駐紮在中蘇邊境和中蒙邊境的大量軍隊,伊爾庫次克的工業尤其是重工業發展迅速。

1970年,中國重要領導人林彪,曾考慮潛逃至伊爾庫次克,但半路墜毀未果。

1991年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經濟急劇萎縮,遠東依靠國家財政扶持補貼的工礦業企業和城市都迅速衰落,伊爾庫次克也不例外。由於國有工礦企業大批倒閉,以及國家不再分配工作崗位,大量失業人口開始向人口密度更大、經濟發展程度更高、生活環境更好的俄羅斯歐洲部分遷移,伊爾庫次克人口增長開始停滯。近年來由於俄羅斯重新對遠東的礦產進行開發,以及附近地區農業和林業的擴張,伊爾庫次克的經濟有所起色。

經濟

當地最大企業為伊爾庫特科學生產集團,以生產轟炸機和戰鬥機而聞名。

俄鋁於當地亦設有冶煉廠。

地理

衛星照片,市中心在左上角

伊爾庫次克位於西伯利亞東部,於葉尼塞河的支流安加拉河伊爾庫特河(後者是城名的來源)交界,距離貝加爾湖的出水口72公里,經西伯利亞鐵路莫斯科連結,伊爾庫次克客運站是俄羅斯遠東地區與及位於中亞地區的烏拉爾山區之間的交通樞紐。

伊爾庫次克(1961-1990)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平均高溫 °C(°F) −13.5
(7.7)
−9.8
(14.4)
−0.6
(30.9)
8.2
(46.8)
17.1
(62.8)
22.6
(72.7)
24.1
(75.4)
21.6
(70.9)
15.5
(59.9)
6.9
(44.4)
−3.3
(26.1)
−11.0
(12.2)
6.5
(43.7)
平均低溫 °C(°F) −23.1
(−9.6)
−22.1
(−7.8)
−13.4
(7.9)
−4.0
(24.8)
2.6
(36.7)
8.4
(47.1)
12.0
(53.6)
10.0
(50.0)
3.6
(38.5)
−3.5
(25.7)
−13.0
(8.6)
−20.2
(−4.4)
−5.2
(22.6)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12
(0.5)
9
(0.4)
13
(0.5)
19
(0.7)
33
(1.3)
62
(2.4)
120
(4.7)
86
(3.4)
50
(2.0)
30
(1.2)
18
(0.7)
19
(0.7)
471
(18.5)
資料來源:Гидрометцентр России

教育

主顯大教堂

當地多家院校和大學皆屬地區性,其中就有俄羅斯伊爾庫次克國立技術大學,是所有俄羅斯大學中排名11名,是在西伯利亞及遠東區大學的第1名。

文化

伊爾庫次克擁有眾多博物館和古老建築。其中Taltsy博物館位於伊爾庫次克以南47公里,屬西伯利亞傳統建築。很多安加拉河谷沿岸古老建築,在蘇聯時代因建造大壩被淹沒,不少被拆卸,並被運往博物館重新組裝。其中包括原斯帕斯卡亞大廈和喀山聖母教堂,在21世紀初,它增加了另一座鴕鳥塔和堡壘南牆的精確現代副本。

宗教上,本市亦是俄羅斯正教會大主教的座堂所在地,所以歷年以來文化興盛。

伊爾庫次克也是幾個劇院的所在地,包括俄羅斯最古老的劇院之一Okhlopkov Drama Theatre。

參考文獻

  1. ^ Федеральная служба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й статистики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 База данных показателей муниципальных образований. [March 17,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27). 
  2. ^ Об исчислении времени. Официальный интернет-портал правовой информации. 2011-06-03 [2019-01-19] (俄語). 
  3. ^ Почта России. Информационно-вычислительный центр ОАСУ РПО. (Russian Post). Поиск объектов почтовой связи (Postal Objects Search) (俄文)
  4. ^ I. V. Shcheglov, Khronologicheskii perechen' vazhneishikh dannykh iz i storii Sibiri: 1032–1882 gg. (Irkutsk, 1883), pp. 44–5; Lincoln, The Conquest of a Continent, pp. 59–63; Witzenrath, Cossacks and the Russian Empire, p. 18.
  5. ^ 譚, 其驤. 中国历史地图集. 中國地圖出版社. 
  • Brumfield, William. Irkutsk: Architectural Heritage in Photographs // Moscow: Tri Kvadrata Publishing, 2006. ISBN 9785946070614
  • Polunina N.M., Korobov S.A., Sutton J.M., Korobova G.W. Her Majesty — Queen of Siberia // Publishers Korobov. — Irkutsk, 2008.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