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州
井州,中國古代的州,於596年-606年、617年-634年存在,位於今河北省石家莊市西部。在部分文獻中訛為幷州。
隋朝初期,隋文帝推行行政體制改革,將北朝以來的州、郡、縣三級地方行政建置改為州、縣兩級行政建置,因此將一些轄區較大的州分置。開皇十六年(596年)析恆州置井州,治所在井陘縣[註 1],下轄井陘、蒲吾與新設的鹿泉[註 2]、葦澤[註 3]四縣,其中鹿泉縣由石邑縣析出,葦澤縣由井陘縣析出。
隋煬帝繼位後再次進行行政區劃調整,大業二年(606年)撤銷井州,同時將葦澤縣與蒲吾縣併入井陘縣,井陘縣與鹿泉縣劃回恆州管轄[註 4][1][2]。
隋末農民起義爆發後,為強化某些地區的軍事防禦,常常州、郡並設,均下轄縣。大業十三年(617年),於鹿泉置井州,轄鹿泉一縣;於井陘置井陘郡,轄井陘縣與重新設立的葦澤縣。唐武德元年(618年),井陘郡與井州合併為井州。武德四年(621年),廢燕州、岳州,其下轄的靈壽縣[註 5]與蒲吾縣、房山縣併入井州[4]。貞觀元年(627年),葦澤縣併入井陘縣,蒲吾縣併入房山縣[註 6]。貞觀十七年(634年),井州撤銷,下轄井陘縣、鹿泉縣、房山縣、靈壽縣[註 7]劃歸恆州[6][7][2][8][9]。
596年之前 | 石邑 | 井陘 | 蒲吾 | 靈壽 | |||
---|---|---|---|---|---|---|---|
596年-606年 | 石邑 | 鹿泉 | 葦澤 | 井陘 | 蒲吾 | 房山 | 靈壽 |
606年-617年 | 石邑 | 鹿泉 | 井陘 | 房山 | 靈壽 | ||
617年-618年 | 石邑 | 鹿泉 | 葦澤 | 井陘 | 蒲吾 | 房山 | 靈壽 |
618年-621年 | 石邑 | 鹿泉 | 葦澤 | 井陘 | 蒲吾 | 房山 | 靈壽 |
621年-627年 | 石邑 | 鹿泉 | 葦澤 | 井陘 | 蒲吾 | 房山 | 靈壽 |
627年-643年 | 石邑 | 鹿泉 | 井陘 | 房山 | 靈壽 | ||
643年之後 | 石邑 | 鹿泉 | 井陘 | 房山 | 靈壽 | ||
現在大致對應 | 石家莊 市區西部 |
鹿泉區 | 井陘縣 井陘礦區 |
平山縣 | 靈壽縣 | ||
圖註: 井州 、 井陘郡 、 恆州(恆山郡) 、 岳州(房山郡) 、 燕州 |
- 井州刺史
- 李崇嗣(634年)
注釋
參考資料
- ^ 《隋書·志第二十五·地理中》:「恆山郡,後周置恆州。統縣八,戶十七萬七千五百七十一……井陘,後齊廢石邑,以置井陘。開皇六年複石邑縣,分置井陘。十六年於井陘置井州,及置葦澤縣。大業初廢州,並廢葦澤縣及蒲吾縣入焉。
- ^ 2.0 2.1 《太平寰宇記·河北道十 鎮州》:「井陘縣……隋開皇三年罷郡以縣屬恆州十六年於縣置井州大業二年廢州復為縣唐武德初重立井州貞觀十七年州廢改為井陘縣屬恆州。」
- ^ 《元和郡縣圖志·河北道二·恆冀節度使》:「靈壽縣,中。八。東至州八十五里。本中山國都也。按中山武公本周同姓,其後桓公,不恤國政,後樂羊為魏將,拔中山,封之靈壽。漢於此置靈壽縣,屬常山郡。後漢屬常山國。隋開皇三年改屬恆州。武德五年屬并州,七年改屬恆州。」
- ^ 4.0 4.1 《太平寰宇記·河北道十 鎮州》:「靈夀縣……義寧元年置燕州武德四年州廢縣屬井州七年州廢屬恆州。」
- ^ 中国地方志集成·河北府县志辑⑤ 同治灵寿县志. 上海: 上海書店. 2006. ISBN 9787806784426.
- ^ 《舊唐書·志第十九·地理二》:「鎮州常山郡,大都督府。本恆州恆山郡……井陘,中。義寧元年置井陘郡,又析置葦澤縣。武德元年曰井州,後又領鹿泉及房山、蒲吾、靈壽。貞觀元年省蒲吾入房山,鹿泉、葦澤入井陘。十七年州廢,縣皆來屬。有鐵。有離隔山。」
- ^ 《新唐書·志第二十九·地理三》:「鎮州常山郡,大都督府。本恆州恆山郡……井陘,中。義寧元年置井陘郡,又析置葦澤縣。武德元年曰井州,後又領鹿泉及房山、蒲吾、靈壽。貞觀元年省蒲吾入房山,鹿泉、葦澤入井陘。十七年州廢,縣皆來屬。有鐵。有離隔山。」
- ^ 古代城市的兴衰——第四章 隋唐时期. 石家莊市人民政府. 2019-09-18 [2021-08-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25).
- ^ 鍾文英(纂修). 中国地方志集成·河北府县志辑⑦ 雍正井陉县志. 上海: 上海書店. 2006. ISBN 9787806784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