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43步枪
Gewehr 43 | |
---|---|
类型 | 半自动步枪 |
原产地 | 纳粹德国 |
服役记录 | |
服役期间 | 1943-1945年(纳粹德国) |
使用方 | 纳粹德国 |
参与战争/冲突 | 第二次世界大战 德苏战争 印度支那战争 |
生产历史 | |
研发日期 | 1943年 |
生产商 | 瓦尔特 |
制造数量 | 约400,000支 |
基本规格 | |
重量 | 4.1千克(9.7磅) |
长度 | 1,130毫米 |
枪管长度 | 546毫米 |
子弹 | 7.92×57毫米 |
口径 | 7.92毫米 |
枪机 | 短行程活塞气动式 鱼鳃式闭锁 |
发射模式 | 半自动 |
枪口初速 | 775米/秒(2,328呎/秒) |
有效射程 | 500米 |
供弹方式 | 10发可拆卸式弹匣 |
瞄具 | 机械瞄具、光学瞄准镜 |
43式步枪(Gewehr 43,简称G43)及43式卡宾枪(Karabiner 43,简称K43)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国防军所装备的一种半自动步枪。
简介
1941年,瓦尔特公司(Walther)瓦尔特公司设计的半自动步枪经德军测试批准投产并被命名为Gewehr 41(简称G41)。枪口装有环形导气活塞,同样利用发射枪弹的火药气体推动枪机解锁、后座,完成抛壳、子弹上膛。使用标准毛瑟步枪弹,10发装弹匣供弹,子弹须由机匣顶部填装。G41到1944年停产时仅生产了12万支。
不过当时的G41步枪相较Kar 98k来得笨重,子弹填装也相当不便,故障频繁的枪口环形导气活塞让它不太受前线军队的欢迎,即便它在短促火力的持续性能上远比Kar 98k来的更好。德军在东线战场上缴获了苏联的SVT-40半自动步枪后,大多部队对其好评,德国工程师应官兵要求移除了原有的枪口环形导气活塞,从而改用与其他同期半自动步枪(如M1、SVT-40等)相同的平行杠杆导气活塞,原理不变,同样利用发射枪弹时产生的火药气体推动一个活塞向后运动带动枪机后坐,完成抛壳、子弹上膛的动作。1943年研制成功并命名为Gewehr 43(简称G43)。它的枪机外观与G41无异,枪栓位于枪机左侧,弹仓改为可拆卸的10发装弹匣,必要时也可以从枪机上方装填5发装弹夹。1943年开始装备部队。到战争结束时G43以及其卡宾型Kar 43共生产了40万支。当时德军的亦有把G43及Kar 43装上ZF-4四倍瞄准镜作为半自动狙击步枪使用。
德军官兵对G43的评价一般,多觉得地位尴尬对其褒贬不一,论精度半自动的G43一定不及主流的栓式Kar 98k,论射速亦远远比不上新颖的全自动StG44突击步枪。再加上上述两种步枪已占据了绝大部分的生产线,导致G43的产量最终难以满足前线需求,未能大规模配发前线部队并替换Kar 98k。尽管它未能成为主流,但是它依然被认为是当代一种性能优秀的半自动步枪。
Firing WWII Gewehr G43 / K43 with 8mm SS Nazi ammo -- live full speed rifle shooting zf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Gewehr43实弹射击】(YouTube影片)(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