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格手槍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http://images.weserv.nl/?url=//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c/cd/Zh_conversion_icon_m.svg/35px-Zh_conversion_icon_m.svg.png)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http://images.weserv.nl/?url=//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c/cd/Zh_conversion_icon_m.svg/35px-Zh_conversion_icon_m.svg.png)
魯格 | |
---|---|
![]() 圖中為魯格P08 | |
类型 | 半自動手槍 全自動手槍(試驗型) |
原产地 | ![]() |
服役记录 | |
服役期间 | 德國(1904—1945年) 瑞士(1900年—1970年代) |
使用方 | 參看使用國 |
参与战争/衝突 | 中華民國軍閥戰爭 一戰 俄國內戰 西班牙內戰 蘇芬戰爭 二戰 德蘇戰爭 第二次中日戰爭 法越戰爭 國共內戰 越南戰爭 兩伊戰爭 |
生产历史 | |
研发者 | 格奧爾格·魯格(Georg J. Luger) |
生产商 | 德國武器及彈藥兵工廠(Deutsche Waffen und Munitionsfabriken) 毛瑟 埃爾福特和斯潘道的帝國兵工廠 西姆松(Simson) 克里格霍夫(Krieghoff) 維克斯有限公司 伯恩兵工廠 |
生产日期 | 1908—1942年 |
基本规格 | |
重量 | 1.92磅(871克) |
长度 | 8.75英吋(222毫米) |
槍管长度 | 98—203毫米 (3.9—8.02英吋) |
子彈 | 7.65×21毫米帕拉貝倫彈 9×19公釐帕拉貝倫彈 .45 ACP(相當罕見) |
枪机 | 槍管短行程後座作用,肘節式閉鎖 |
发射模式 | 半自動 |
槍口初速 | 350—400米/秒 |
有效射程 | 50米 |
供弹方式 | 8發彈匣、32發彈鼓 |
瞄具 | 機械瞄具:缺口照門及準星 |
魯格手槍(Luger),正式名稱為“帕拉貝倫手槍”(德語:Pistole Parabellum或Parabellum-Pistole)[1],是一種運用肘節式閉鎖機制的半自動手槍。該槍由奥地利人格奧爾格·魯格於1898年設計,並由以德國武器及彈藥兵工廠及毛瑟為首等多間工廠於1900年投入生產[2]。魯格的部份設計原素是源自1893年推出的博查特C-93手槍,它在1900年5月獲得瑞士陸軍的採用,並在1908年被德國陸軍所採用,命名為“P08手槍”(德語:Pistole Modell 1908或Pistole 08)。
魯格手槍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為德軍的制式手槍,它在二戰過後仍然被東德的人民警察所使用。
服役歷史
![](http://images.weserv.nl/?url=//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e/e2/Luger-M1900.jpg/200px-Luger-M1900.jpg)
7.65×21毫米口徑的魯格於1900年5月被瑞士陸軍所選中並採用,成為該槍的第一個用戶,在瑞士服役的魯格被命名為「1900年型手槍」(Pistole 1900),它有著一根長4.7寸的槍管。
魯格手槍於1904年被德意志帝國海軍所選中並採用,這種海軍版本的魯格有著一根長5.9寸的槍管和兩段式的後照準器,它被命名為「1904年型手槍」(Pistole 04)。
![](http://images.weserv.nl/?url=//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a/ab/P-08-BYF-41-Parabellum-Luger-Mauser.jpg/200px-P-08-BYF-41-Parabellum-Luger-Mauser.jpg)
後來在1908年,魯格亦被德國陸軍所列裝,以取代前線部隊中的M1879帝國轉輪手槍。該版本被命名為「1908年型手槍」(Pistole 08),它具有一根長3.9寸的槍管並發射9×19公釐帕拉貝倫彈。該版本亦是魯格手槍最普遍和廣為人知的型號,並是德國陸軍於兩次大戰中普遍使用的制式手槍。雖然在1938年起魯格開始逐步被更新及更先進的瓦爾特P38所取代,然而直至二戰結束為止它仍沒有完全被取代。
![](http://images.weserv.nl/?url=//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6/6a/Arty08.jpg/200px-Arty08.jpg)
一種被稱為炮兵型的卡賓槍型魯格亦裝備了德國陸軍的炮兵部隊,以作為一種早期的個人防衛武器。該版本的正式名稱為「1908年加長型手槍」(Lange Pistole 08),它的特徵是擁有一根長7.9寸的槍管、表尺式後照準器(能夠調校至800米)以及一個可兼作槍套使用的可拆式木製槍托。它亦能夠使用一種大容量的32發彈鼓(Trommelmagazin 08)。
美國曾在1900年購入1000枝7.65×21毫米口徑的魯格手槍用於測試,後來他們亦測試了9毫米口徑的版本。但從美菲戰爭期間美軍使用.38口徑轉輪手槍無法有效鎮壓當地服用麻藥的遊擊隊的經驗得出,他們仍需要更大口徑的子彈。
![](http://images.weserv.nl/?url=//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5/53/Colt_1905_Luger_45.jpg/200px-Colt_1905_Luger_45.jpg)
於1906-1907年,美軍展開了對大口徑半自動手槍的測試,為此德國武器及彈藥兵工廠向他們提供了兩枝發射.45 ACP彈的魯格手槍用作測試,它們的序號分別為「1」和「2」。其中1號樣槍的命運不明,而且它並沒有被退還給廠商。而2號樣槍則通過了測試,並被售給了收藏家。後來美軍再向德國武器及彈藥兵工廠訂購了200枝樣槍。這些.45口徑的魯格手槍數量十分稀少,現在已難以找到,因此成為了一些收藏家眼中的極品。
魯格手槍亦在兩次大戰中分別成為了協約國及同盟國士兵的戰利品。然而在二戰期間,有德軍士兵把魯格手槍當成「餌」,以誘殺嘗試拾取戰利品的盟軍士兵。且在盟军士兵中一度对缴获的魯格手枪有“易走火”的风评,这主要因为魯格的保险位设定,与盟军已习惯使用的基于勃朗宁结构的手枪保险位相反;魯格手枪保险杆拨至后方时为保险状态,推至前方写有“gesichert”(保险)字样处并将文字盖住时为待击状态;对不熟悉其设计的盟军士兵带来一些伤亡。
設計
![](http://images.weserv.nl/?url=//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5/57/P08_mechanism.jpg/220px-P08_mechanism.jpg)
作為最早期的半自動手槍之一,魯格採用了來自博查特C-93手槍的肘節式閉鎖(Toggle Lock)設計,擊發時槍管和槍機會因後座力而向後移動,其槍栓肘節會向上升起並向後屈曲,以完成整個閉鎖的過程。這種設計跟現代大部份半自動手槍採用的滑套設計有所出入。此槍具有兩種口徑可供選擇,分別為7.65×21毫米口徑型及9×19毫米口徑型。另外在1906年至1907年,為了參與美軍的新一代手槍選拔,魯格也曾推出過發射.45 ACP槍彈的版本。
在一戰期間,德軍還測試了一些被改裝至具全自動射擊功能的魯格手槍,可算是衝鋒手槍的始祖,然而由於被認為是射速過高且難以控制,導致它最終沒有被採用。
使用國
![](http://images.weserv.nl/?url=//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0/0c/Luger_IMG_6761b.jpg/200px-Luger_IMG_6761b.jpg)
阿尔及利亚
奥地利
玻利维亚
巴西
保加利亞王國
乍得
智利
中華民國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丹麦
多米尼加
爱沙尼亚
芬兰
法國—本土生產。
- 法國武裝部隊:二戰後有限地使用。
格魯吉亞民主共和國
德意志帝國
魏瑪共和國
納粹德國
东德
格瑞那達
希腊
印度尼西亞—從荷蘭東印度軍隊手上繳獲。
伊朗帝國
- 伊朗帝國軍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
愛爾蘭
以色列
義大利王國
大日本帝国
- 日本軍:佔領印尼後從當地的荷蘭東印度軍隊手上繳獲,成為軍官的半官方武器。
韩国
朝鲜
拉脫維亞
黎巴嫩
利比亞
立陶宛
盧森堡
荷蘭—本土生產。
新西兰
- 紐西蘭國防軍:使用繳獲品。
挪威
奥斯曼帝国
波蘭第二共和國
葡萄牙
罗马尼亚王国
俄罗斯帝国
苏联
- 蘇聯紅軍:使用繳獲品。
西班牙國
瑞典
瑞士—本土生產。
- 瑞士武裝部隊:1900—1950年間為制式手槍。
泰國
土耳其
烏克蘭
美国
- 美國武裝部隊:曾有限地實戰測試。
南斯拉夫王國
登場作品
輕小說
- 2008年—《緋彈的亞莉亞》:為鍍金槍身P08,由眷屬的卡羯·格拉賽所使用。
電影
- 1981年—《007之最高机密》
- 1995年—《黄金眼》
- 1999年—《美国丽人》
- 2003年—《黑客帝国3:矩阵革命》
- 2005年—《金剛》
- 2011年—《美國隊長》
- 2013年—《斯大林格勒》:4吋槍管P08由德意志國防軍上尉彼得·卡恩(托馬斯·克萊舒曼飾演)和其他德軍士兵所使用,亦有被蘇聯紅軍所繳獲。
- 2016年—《硬核大战》:4吋槍管型由吉米(沙托·科普利飾演)所使用,亦曾被亨利短暫奪取。
- 2020年—《神棄之地》主角的父親從戰場退役後帶回的紀念品,後輾轉交至主角手上,後一路跟隨著主角的行動直至劇終。
電視劇
- 2001年—《兄弟连》
- 2005年—《犯罪现场调查》
- 2006年-2009年—《迷失》
- 2009年—《犯罪现场调查:纽约》
- 2013年—《我們的父輩》
- 2015年—《春梅》:男主角宮本藏的配槍,也出現在其他日本角色使用的場合之中。
動畫
- 2006年—《黑礁》:一把鍍金裝飾,發射.454 Casull子彈的魯格P08炮兵型改良版(被稱為「鐵血帝國魯格特裝型」)由國家社會主義白人團結黨成員弗利茨·斯丹福所持有。然而由於使用者過度炫耀愛槍,因此還沒有開過一槍就被萊薇射殺並且被嘲笑。
- 2009年—《幻灵镇魂曲》:反派角色賽斯·瑪斯塔的隨身武器,為4吋鍍銀槍身P08。
- 2009年—《幽冥特工》:型號為P08,出現在軍火庫中。
- 2009年—《HELLSING 》:反派角色少佐的配槍為P08,由於槍法太爛而不常使用。
- 2010年—《學園默示錄》:為魯格P08炮兵型,配有彈鼓、槍托,由高城沙耶所使用。
- 2011年—《罪惡王冠》:為魯格P08型,由恙神涯使用。
- 2013年—《核爆默示錄》:型號為魯格P08海軍型,被改造成飛鏢槍,由成瀨荊所使用。
- 2016年—《終末的伊澤塔》
- 2018年—《紫羅蘭永恆花園》:由基爾伯特·布甘比利亞所使用。
電子遊戲
- 2002年—《重返德軍總部》:初始武器,可以搭配滅音器使用。
- 2003年—《胜利之日》:型號為4吋槍管P08,為德軍陣營的專用手槍。
- 2003年—《使命召唤》
- 2004年—《使命召唤:联合行动》
- 2005年—《使命召唤2》
- 2006年—《使命召唤3》
- 2007年—《反恐精英Online》:型號為6吋槍管型,命名為「魯格」,並有黃金版、布萊兒專用的「銀製魯格」和透過武器強化系統升級的兩種強化型。
- 2007年—《榮譽勳章:鐵膽英豪2》:僅出現在第一關關卡。
- 2007年—《軍團要塞2》:以「魯格變形式」(Lugermorph)的名稱登場。
- 2014年—《英雄與將軍》:為德軍玩家可以擁有的第三把手槍。
- 2016年—《戰地之王》:於台服AVA戰地之王以80紅票之代價賣出。
- 2016年—《战地1》:型號為4吋槍管P08和P08炮兵型。
- 2016年—《決勝時刻:現代戰爭重製版》:於2017年8月8日實裝,命名為“BR9”,同時帶有P08和瓦爾特P38的特徵,只於聯機模式登場。
- 2016年—《少女前線》:萌擬人化的少女戰術人形。登場的名稱為P08。
- 2017年—《恥辱之日》:型號為4吋槍管P08,命名為“P-08”,由德意志國防軍軍官及機槍手所使用。
- 2017年—《使命召唤:二战》:型號為4吋槍管P08,命名為“魯格”,使用“延長彈匣”時會改以32發彈鼓供彈但只裝填12發。戰役模式當中由德意志國防軍和法國抵抗運動戰士所使用。聯機模式中為解鎖武器。
- 2018年—《孤岛惊魂5》:型號為4吋槍管P08及P08卡賓槍型,分别命名為“P08”及“P08-L”。
- 2018年—《战地5》:型號為4吋槍管P08和P08炮兵型。
- 4吋槍管P08命名為“P08手槍”,單機模式中由德意志國防軍士兵所使用,聯機模式中為所有兵種通用的配槍。
- P08炮兵型命名為“P08卡賓槍”,僅於聯機模式登場,為偵察兵的解鎖武器。
- 2019年—《孤岛惊魂:新曙光》
- 2021年—《決勝時刻:先鋒》:型號為P08,命名為“Klauser”。
- 2021年—《蔚藍檔案》:天雨亞子的固有武器「Hot Shot」原型(型號為P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