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孝道孝悌儒家中国佛教道教[1]伦理观念中,是尊重父母长辈祖先美德。 《孝经》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是儒家“孝道”概念的权威来源;这本书据称是儒家重要创始人孔子和他的学生曾子之间的对话,讲述了如何利用孝道的原则建立一个理想的社会。孝道是儒家人群伦理的核心概念之一。

对该概念的常见理解有:对父母好、照顾父母;以良好的品行,不仅对父母,而且在家庭之外,为父母和祖先带来正面名声;对父母与长辈表达爱意、尊重和支持;对父母与长辈表现出符合社会规范的礼仪;确保男性继承人;维护兄弟之间的兄弟情谊;明智地向父母提出建议,包括劝阻他们远离道德上的不义;对父母的疾病和死亡表示悲伤,并在他们死后埋葬其遗体等,并进行祭祀。

孝道在中国和其他东亚文化中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美德之一,也是许多故事的主要主题。此类故事最著名的合集之一是《二十四孝》;这些故事描写了一些人物实践孝道的过程样貌。中国历来有多种宗教信仰,但孝道几乎为不同信仰所共同拥戴。历史学家 Hugh D.R.贝克称尊重家庭是大多中国文化的共同要素。[2]

释义

孝的一般表现为孝顺[3]孝敬孝养孝承等。孝指为了回报父母的养育,而对父母的肯定,从而尊重父母的指令,基本上不违背父母的意愿行事[4]。但若父母行为有所偏差时,就应规劝,不可盲从父母的命令,以免陷父母于不义。

儒家孝经》开宗明义章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由此可见中华文化孝的观念不止于孝敬父母而已,孝敬是孝道的开始。《孝经·谏诤章第十五》:“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广至德章·第十三》:“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

论语》中,子夏孔子请问什么是孝。孔子说:晚辈常保恭敬和悦的神色是最难做到的[5]。“孝”字在《论语》中,一共见于14章。其中为孔子所言,且与孝的定义有关者,共有5章。

道家庄子·天运》孝的观念:“以敬孝易,以爱孝难;以爱孝易,以忘亲难;忘亲易,使亲忘我难;使亲忘我易,兼忘天下难;兼忘天下易,使天下兼忘我难。”老子在《道德经》提到:“六亲不和有孝慈”,“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印度及其他亚洲地区也有类似的伦理概念,另外孝敬还可以推广为一般对年长的人的尊敬和和顺,比如对媳妇,对长辈亲戚(比如等)等。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3]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 孟子

孟子·离娄 上
李锡金孝子坊
于礼有不孝者三者,谓
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
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
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


— 赵歧

十三经注

孝道与政治利用

“孝”是儒学伦理道德的核心内容之一。孔孟时期,出现了假托孔子之言,阐发儒家孝道观的经典著作《孝经》。历代儒学之士都大力宣扬孝道,帝王也利用孝道来为自己的统治服务,常宣称“以孝治天下”。“孝”被古代帝王利用来为他们的统治服务。这样,“孝”就由道德范畴扩展到了政治范畴。《孝经》开篇即有:“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阐明了通过“事君”而达到“立身”的孝道,才是宣扬孝道的真正目的。《大学》的“八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载:“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统治者利用孝道来教化百姓,就是修其身的过程。向广大民众宣扬孝行,就是希望以此影响人们,以齐其家。而这两项措施最终都是为了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6]

元代典籍《二十四孝》的故事大都取材于西汉经学家刘向编辑的《孝子传》,也有一些故事取材《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书籍,但不少是泯灭人性,不尽情理的愚孝,且含有大量迷信色彩和佛教因果论的思想。汉朝以后开始强调“忠臣必于孝子之门”[7]梁元帝有《上忠臣传表》:“资父事君,实曰严敬,求忠出孝,义兼臣子。”梁元帝也写过《孝德传》。唐代贺知章也依此例撰写过《孝德传》,他提到过沈景筠一代孝子,“事亲至孝,其母畏雷,每潮雨至,则焚香拜祝,真诚格天,迅雷不作。”后来他的母亲去世后,每雷发,则奔墓前号哭云:“景筠在此”。

庄子论孝

庄子天运分六层。[8]

以敬孝易,以爱孝难;以爱孝易,以忘亲难;忘亲易,使亲忘我难;使亲忘我易,兼忘天下难;兼忘天下易,使天下兼忘我难。

参看

  • 戏剧(如家庭伦理剧)的元素,例如孝义两难存、人生交叉路。

参考文献

  1. ^ Kohn 2004,passim.
  2. ^ Baker, Hugh D. R. Chinese Family and Kinship.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9. pg. 98
  3. ^ 3.0 3.1 汉语中“顺”与“”同音,“孝顺”也与“效”同音。“”是中国中原地区上古时代五帝之一,传说二十岁时以孝道闻名于天下。与同为在中国历史上“禅让”的代表人物。也被儒家言论所引用,尊为古代圣人之一。但舜的孝行也并非完全盲从或屈服,传说中象(舜的同父异母兄弟)联合父亲多次谋害舜,舜逃走而不是盲目顺从牺牲。参见《史记·五帝本纪》。
  4. ^ 《论语·为政篇》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5. ^ 《论语·为政篇》子夏问孝。子曰:色难
  6. ^ 中国古代儒家“孝道”观浅探. [2008-0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7-05). 
  7. ^ 后汉书·韦彪传》:“夫国以简贤为务,贤以孝行为首。孔子曰:‘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是以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
  8. ^ 精选书摘. 傅佩榮《無用的日子讀老莊》:孝順的六種境界,重點在於「忘記」. The News Lens 关键评论网. 2019-05-08 [2020-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0) (中文(台湾)).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