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吉安圳

坐标23°57′10.04″N 121°32′04.91″E / 23.9527889°N 121.5346972°E / 23.9527889; 121.5346972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3°57′10.04″N 121°32′04.91″E / 23.9527889°N 121.5346972°E / 23.9527889; 121.5346972

吉安圳
 中华民国台湾)圳道
概要
其他名称吉野圳
官方名称吉安大圳
隶属单位农田水利署花莲管理处
创立者台湾总督府
灌溉区域 中华民国花莲县吉安乡
兴建时间1912年(大正元年)4月26日
完成时间1913年(大正二年)12月底
拦取水源木瓜溪初英发电厂
圳路长度10余公里
灌溉面积2,540多公顷
海拔107米
兴建费用81,424圆
440,000圆(昭和年间扩建工程)[1]
官方网站https://www.iahli.nat.gov.tw/ 农田水利署花莲管理处

吉安圳,旧称吉野圳,是台湾东部的一条水圳,位于花莲县吉安乡,是吉安乡最重要的农业灌溉水源[2][3],也是花莲地区规模最大且历史最悠久的水圳[4]

开发历史

吉安乡原名“豆兰”,台湾日治时期日本人在此移民建村后改名为“吉野”[2]。为了灌溉移民村吉野村附近农田,公元1911年(明治四十四年)8月25日,由台湾总督府委托技士锦织虎吉着手调查,1912年(大正元年)1月8日调查完成[4],1912年4月26日正式动工[4]。日本政府沿着木瓜溪左岸经初音设置进水闸门,兴建水圳渠道,灌溉吉野一带的农田,称为“吉野圳”,于1913年(大正二年)12月底完工[3],灌溉面积约955公顷[3]。1931年(昭和六年)7月进行扩大工程,于1932年(昭和七年)2月完工[4]。1945年国民政府来台后,将吉野改为“吉安”,吉野圳亦一并改名为吉安圳[2]。由于当初设计之进水口位置不佳,且垦田一再扩大,继续办理第二次扩建计划,并引“台电初英发电厂”尾水入圳,灌溉面积扩大为2,500余公顷至今[3][4]

设计

吉安圳的水源来自于木瓜溪中游的铜门水坝,即水帘坝,该水坝主要提供台湾电力公司东部发电厂所属的铜门发电厂水力发电之用。发电后的尾水借由长达近10公里引水隧道与暗渠继续将尾水送往分别供下游的小型水力发电厂榕树发电厂初英发电厂发电利用[2]初英发电厂发电后的尾水再供给吉安圳[5]。吉安圳自初英发电厂以下分成7条支线,由吉安圳导水路引水,灌溉吉安乡的干城、南华、福兴、吉安、庆丰等村[2],灌溉面积约2,540多公顷[3]

周围休憩设施

吉安圳有悠久历史,四周更有美丽的阡陌景致,经行政院农委会(现为农业部)、吉安乡公所、民意代表、农田水利会 (现为农田水利署)等单位努力下,先后于吉安圳旁兴建“吉安水圳生态步道”、“初英线自行车步道”及“亲山线自行车步道”,后再经水土保持局的协助,兴建“五十甲步道”及“干城(一街)社区绿色廊道”,串联既有道路及自行车步道[5]

图片集

参见

注释

  1. ^ 水利五十年纪念专辑,台湾省政府水利处编,1997年出版。
  2. ^ 2.0 2.1 2.2 2.3 2.4 王万邦. 台灣的古圳道. 台北县新店市: 远足文化. 2003年4月. ISBN 9572856103. 
  3. ^ 3.0 3.1 3.2 3.3 3.4 花莲水利会. 吉安圳導水路生態工法工程. 行政院农业委员会. [2014-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6) (中文(台湾)). 
  4. ^ 4.0 4.1 4.2 4.3 4.4 客庄文化數位典藏 > 文化景觀 > 吉安大圳. 客家委员会数位台湾客家庄网站. [2014-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 (中文(台湾)). 
  5. ^ 5.0 5.1 马振评. 漫遊吉安圳-結合單車的再生之旅. 农政与农情. 102年12月(第258期) [2014-06-08] (中文(台湾)).  [永久失效链接]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