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素
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简称:PG)是一类具有五元脂肪环、带有两个侧链(上侧链7个碳原子、下侧链8个碳原子)的20个碳的酸。是一类激素。[1]
分类
- 根据分子中五元脂肪环上取代基(主要是羟基和氢)的不同将PG分为A、B、C、D、E、F等类型,分别用PGA、PGB、PGC、PGD、PGE、PGF等表示;
- 分子中侧链的双键数则标在E或F等的右下角,如上侧链和下侧链分别有一个双键,则称做PGE2或PGF2;
- 再根据脂肪环上9位的立体构型在命名时在数字之后加上α或β,如PGF2α。
化学结构
PGA PGB PGC PGD PGE PGF PGG PGH PGI [需要消歧义]
发现史
- 1936年,Goldblatt和Ulf von Euler分别发现人精液中含有一种可以引起平滑肌及血管收缩的液体成分,Ulf von Euler证明此物质是脂溶性化合物。
- 1957年Bergstorm及其瑞典同事分离出两种PG纯品(PGF1和PGF2α)
- 1964年艾里亚斯·詹姆斯·科里用全合成法制备PG成功,这是PG类药物研究的重大突破。
- 现在,不但所有天然PG已能用全合成法制取,还合成出许多PG类似物,他们常常比天然的PG有更好的临床应用范围及效果。
功能作用
- PGE和PGF类衍生物可使妇女子宫强烈收缩,并产生直达大脑的疼痛,可用于终止妊娠和催产。
- PGE1或PGE2和PGA能抑制胃液的分泌,保护胃壁细胞,可以用于治疗胃溃疡、出血性胃炎及肠炎。
- PGI2对血小板功能有多种生理作用,是当前血栓形成药物研究的重要对象。
生物合成
花生四烯酸 (arachidonic acid) 是前列腺素生成的前驱物,花生四烯酸是细胞膜磷脂质 (phospholipid) 经磷脂水解酶A2 (phospholipase-A2) 作用所产生,花生四烯酸经过环氧化酶(cyclooxygenase)和脂氧化酶 (lipoxygenase) 的作用之后,会分别合成前列腺素 (prostaglandins) 及血栓素 (thromboxane),和白三烯素(leukotriene) 等物质,并进而影响细胞内基因调控及讯息传递,或细胞间的交互作用。
- 在研究花生四烯酸生物合成和PG衍生物生物代谢时发现,PG与导致炎症有关,血栓素A(TXB)则是促使血小板凝聚形成血栓的原因。
- 这一发现不但解释了非甾体抗炎药的作用机制,同时发现了阿司匹林作为预防血栓的新功能。
常见PG类药物
- 前列地尔Alprostadil
- 米索前列醇Misoprostol
- 地诺前列酮Dinoprostone
- 卡前列素Carboprost
- 卡前列甲酯Carboprost Methylate
- 拉坦前列素Latanoprost
- 前列环素Prostacyclin
代谢
PGE2在肺脏内合成及代谢,经动脉注入后5分钟达最大的稳定血药浓度,停止注入后5分钟恢复基础血药浓度。首次经过肺循环后,60-90%被代谢,经过β氧化和ω氧化后,72小时内经尿液和粪便排出。
参考文献
- ^ Eicosanoid Synthesis and Metabolism: Prostaglandins, Thromboxanes, Leukotrienes, Lipoxins. themedicalbiochemistrypage.org. [2018-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13).
延伸阅读
- 《威廉产科学(上、下)》,F. GARY CUNNINGHAM著,第20版,苏纯闺 译,合记图书 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