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素
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簡稱:PG)是一類具有五元脂肪環、帶有兩個側鏈(上側鏈7個碳原子、下側鏈8個碳原子)的20個碳的酸。是一類激素。[1]
分類
- 根據分子中五元脂肪環上取代基(主要是羥基和氫)的不同將PG分為A、B、C、D、E、F等類型,分別用PGA、PGB、PGC、PGD、PGE、PGF等表示;
- 分子中側鏈的雙鍵數則標在E或F等的右下角,如上側鏈和下側鏈分別有一個雙鍵,則稱做PGE2或PGF2;
- 再根據脂肪環上9位的立體構型在命名時在數字之後加上α或β,如PGF2α。
化學結構
PGA PGB PGC PGD PGE PGF PGG PGH PGI [需要消歧義]
發現史
- 1936年,Goldblatt和Ulf von Euler分別發現人精液中含有一種可以引起平滑肌及血管收縮的液體成分,Ulf von Euler證明此物質是脂溶性化合物。
- 1957年Bergstorm及其瑞典同事分離出兩種PG純品(PGF1和PGF2α)
- 1964年艾里亞斯·詹姆斯·科里用全合成法製備PG成功,這是PG類藥物研究的重大突破。
- 現在,不但所有天然PG已能用全合成法製取,還合成出許多PG類似物,他們常常比天然的PG有更好的臨床應用範圍及效果。
功能作用
- PGE和PGF類衍生物可使婦女子宮強烈收縮,並產生直達大腦的疼痛,可用於終止妊娠和催產。
- PGE1或PGE2和PGA能抑制胃液的分泌,保護胃壁細胞,可以用於治療胃潰瘍、出血性胃炎及腸炎。
- PGI2對血小板功能有多種生理作用,是當前血栓形成藥物研究的重要對象。
生物合成
花生四烯酸 (arachidonic acid) 是前列腺素生成的前驅物,花生四烯酸是細胞膜磷脂質 (phospholipid) 經磷脂水解酶A2 (phospholipase-A2) 作用所產生,花生四烯酸經過環氧化酶(cyclooxygenase)和脂氧化酶 (lipoxygenase) 的作用之後,會分別合成前列腺素 (prostaglandins) 及血栓素 (thromboxane),和白三烯素(leukotriene) 等物質,並進而影響細胞內基因調控及訊息傳遞,或細胞間的交互作用。
- 在研究花生四烯酸生物合成和PG衍生物生物代謝時發現,PG與導致炎症有關,血栓素A(TXB)則是促使血小板凝聚形成血栓的原因。
- 這一發現不但解釋了非甾體抗炎藥的作用機制,同時發現了阿司匹林作為預防血栓的新功能。
常見PG類藥物
- 前列地爾Alprostadil
- 米索前列醇Misoprostol
- 地諾前列酮Dinoprostone
- 卡前列素Carboprost
- 卡前列甲酯Carboprost Methylate
- 拉坦前列素Latanoprost
- 前列環素Prostacyclin
代謝
PGE2在肺臟內合成及代謝,經動脈注入後5分鐘達最大的穩定血藥濃度,停止注入後5分鐘恢復基礎血藥濃度。首次經過肺循環後,60-90%被代謝,經過β氧化和ω氧化後,72小時內經尿液和糞便排出。
參考文獻
- ^ Eicosanoid Synthesis and Metabolism: Prostaglandins, Thromboxanes, Leukotrienes, Lipoxins. themedicalbiochemistrypage.org. [2018-09-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13).
延伸閱讀
- 《威廉產科學(上、下)》,F. GARY CUNNINGHAM著,第20版,蘇純閨 譯,合記圖書 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