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陆军炮兵训练指挥部
陆军炮兵训练指挥部 | |
---|---|
创办时间 | 1931年12月1日创校 |
学校类型 | 国立 军事院校 |
校长 | 李韦德 陆军少将 |
校址 | 中华民国(台湾)台南市永康区二王营区 台南市关庙区汤山营区(预计2025年7月) |
网站 | http://army.mnd.gov.tw/aams/ |
陆军炮兵训练指挥部,简称炮训部,俗称二王炮校。属于中华民国陆军旗下的军事学校,位于台湾台南市永康区,预计2025年7月迁至关庙区[1]。依据2013年12月立法院三读通过、12月11日总统令公布之《军事教育条例》修正条文规定,陆军炮兵训练指挥部暨导弹炮兵学校正式更名为“陆军炮兵训练指挥部”[2][3],得授予学位或文凭。
历史沿革
抗战时期
- 1931年12月1日,陆军炮兵学校初创于南京三牌楼军政部对面的旧卅三标营房。 [4]炮兵学校是在南京第一个开办的兵科学校。第一期录取116名学员。学制为一年。术科的训练时间占一半以上。校长周斌/邹作华/蒋中正兼(1935年4月1日起),教育长历任为张亮清少将/周斌中将/邹作华/史文桂/金镇。学校设教育处(少将处长历任李瑞浩/项致庄/邵百昌/赵以宽/金镜清/王和华/石剂儒)、政治部、射击场管理处。教育处内设教育室、军械室、副官室、秘书室、战术组、兵器组、筑成组、射击组、观测组、通信组、马术及驭法组等。
- 1932年4月,校址迁往丁家桥南洋劝业会房舍。 [5] [6]
- 1935年7月28日炮校第四期移驻南京城东汤山(故号“汤山部队”、汤山炮校)。[7]
- 1937年11月迁湖南零陵县城。1938年1月迁往桂林,不久又回驻零陵,2月下旬开始上课。1938年11月中旬长沙大火后,学校迁往广西鹿寨。1938年11月下旬,炮校经广西柳州、河池、南丹等地长途徒步行军,1939年1月学校到贵州都匀,在都匀一中继续办学,因此俗称都匀炮校。 [4]
- 1946年4月迁返汤山。[8]1948年底南迁址贵阳、云南沾益。1949年12月教育长李康庵率领部分人员于云南曲靖投共。[9]
戡乱时期
- 1949年政府迁台,陆军总司令部于高雄凤山卫武营成立炮兵训练处。 [4]
- 1952年1月16日,陆军炮兵学校于台南四分子复校。 [4]
- 1969年12月16日实施“陆军嘉禾案”,将陆军炮兵训练指挥部、陆军炮兵新兵训练中心与陆军炮兵学校合并编成“陆军炮兵训练指挥部暨炮兵学校”。 [4]
- 1978年迁驻台南县永康市二王里“汤山营区”。 [4]
- 1984年7月1日空军防空学校并入炮校。 [4]
- 1985年奉核定改名为“陆军炮兵训练指挥部暨炮兵导弹学校”。 [4]
- 1986年导弹电子训练中心改隶炮校。 [6]
精进时期
精粹时期
炮兵训练指挥部校歌
- 炮声隆隆,导弹升空,这是国军新炮兵
- 精研新学术,培育新菁英,我们是胜利的先声
- 支援友军,以火力消灭敌人
- 重联战,讲协同,八二三,建奇功
- 严格精实,革新作风
- 发扬吾校精神,发扬吾校精神
外部链接
参考文献
- ^ 关庙校区工程接近收尾 台南永康炮校明年7月搬家
- ^ 2.0 2.1 王烱华; 赵元彬(摄). 軍事教育條例修正 9少將降編為9上校. 台北: 台湾苹果日报. 2013年10月21日 [2014年5月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10月5日).
- ^ 3.0 3.1 张立臻; 阮正霖. 兵監學校組織調整 精進部隊戰力. 军事新闻通讯社 (台北: 青年日报). 2014-04-02. [永久失效链接]
- ^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軍校巡禮-陸軍砲訓部暨砲兵學校. 中华民国陆军司令部. [2012-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6) (中文(台湾)).
- ^ 黑水博物馆. "國民政府軍政部委任狀,陸字第16716號,中華民國22年8月14日。(主曆1933年)". [2023-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1).
- ^ 6.0 6.1 6.2 国防部发言人. 陸軍砲兵訓練指揮部暨飛彈砲兵學校慶祝八十週年校慶. Facebook. 2011-12-02 [2012-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6) (中文(台湾)).
- ^ “國民黨陸軍炮兵學校舊址”位於南京市[[江寧區 (南京市)|江寧區]][[湯山街道]]作厂社区以南至高庄社区以北及汤山社区以北范围,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2022-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6).
- ^ 裴学度:《南京炮兵學校發展始末》,來源:中国黄埔军校网. [2022-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16).
- ^ 费仲兴:“国民党陆军炮兵学校落户汤山前后”,《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 000(003):58-60.. [2022-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