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投票/增加“香港繁体”转换标签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字词转换
主页 讨论
转换请求
错误修复请求
地区词候选
转换介绍
字词转换处理 讨论
  繁简处理 讨论
  地区词处理 讨论
  公共转换组 讨论
帮助文档
繁简与地区词处理 讨论
  转换原理 讨论
  手工转换 讨论
  高级语法 讨论
  用字模式选择说明
相关模板
NoteTA 全文字词转换
CGroup 公共转换组列表
Lan 界面文字转换
地区用词 地区词模板
地区用词2 进阶地区词模板
各地中文名 地区用词资讯框
查看 - 讨论 - 编辑 - 变动

现在时中文维基的繁简转换有三种方式可以选择,“不转换 (zh)”、“简体 (zh-cn)”及“繁体 (zh-tw)”,由于地域上的差异,同是使用繁体的香港在用词上与台湾有很多的不同,因此中文维基将繁体中文分割为zh-tw及zh-hk,以便不同地域的使用者能以最亲切的语言去翻阅维基百科。然而,若要将条目转换成zh-hk,由于页面上没有转换成zh-hk的按钮,香港读者一定要先注册一个中文维基账号,然后在参数设置中将语言改成zh-hk,不如中国大陆及台湾读者般方便。

因此,有维基人强烈要求中文维基在页面上将原来的“不转换 (zh)”、“简体 (zh-cn)”及“繁体 (zh-tw)”按钮改为,“不转换 (zh)”、“简体 (zh-cn)”、“台湾繁体 (zh-tw)”及“香港繁体 (zh-hk)”。这个议题曾于Wikipedia:互助客栈/技术进行讨论(讨论内容已移动到下方讨论区),获得一定的支持。因此,现在有关这个议题的投票被发起,让所有维基人进行正式的表决。

投票规则

  • 投票于2006年10月27日 20:00 (UTC+8) / 12:00 (UTC)开始,截止时间为2006年11月10日 19:59 (UTC+8) / 11:59 (UTC)。
  • 每名维基人只能投一票支持票、反对票或中立票。
  • 只有在本页投票区内的投票才算有效,之前在互助客栈的支持或反对并不计算,需要在此重新投票。
  • 投票结果如有超过10票支持票,且反对票少于总票数的三分之一,表决将获得通过,否则维持现状。
  • 请注意:请勿在投票区内进行辩论,并避免在投票期间进行讨论,多谢合作!

投票区

投票已经结束。投票过程已存档。

投票结果

是次投票,支持45票,反对13票,中立3票。

超过10票支持,且反对票未达总票数的1/3(19票),投票结果是通过


众多维基人支持建议投票暂缓和延期,为何对此没有回应呢?是否其建议没有讨论价值?--18164 02:39 2006年11月11日 (UTC)
对喔,应该由主持人或发起人宣布结果。--Flame 02:47 2006年11月11日 (UTC)

投票结果经主持人复检,的确如上,技术上投票已被通过。但由于有维基人建议投票暂缓和延期,加上看到有反对者还是不明白加入zh-hk的影响,故此现在将继续开放讨论一星期,投票结果则暂缓执行。 -- Kevinhksouth (Talk) 05:58 2006年11月11日 (UTC)

讨论区

讨论过程已存档。

结果执行

讨论期经过延长后,支持一方已详细解释清楚反对一方提出的质疑,但反对一方却没有新论点作出反驳。在尊重投票结果下,香港用语转换表的页顶标签将被加入,并按多数人的意见,将新增的标签命名为“港澳繁体”,旧有的台湾用语转换表的页顶标签,则由“繁体”更名为“台湾正体”。新安排将在一个月后(2006年12月17日)检讨。

我认为还是繁简较好。或许应该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例如对于IP的判断,浏览器语言的设置等。现在这样三个标签真的是非常怪异--百無一用是書生 () 18:06 2006年11月16日 (UTC)
我非好辩之人,但见书生兄的留言实在无法不张声。早在互助客栈的讨论阶段,kknews已回复书生兄此一问题:

无论根据IP或浏览器本身的设定去决定语言,都并不一定能确保读者看见正确的语言,因为除了技术问题外 (错误判定使用者的语言),各地的使用者亦不一定会 (或因使用公用电脑而无法改动设定)将浏览器设定为他们相对应的语系 (我在学校的电脑常常将首页显示为zh-cn)。除按情况自动切换语系zh-cn, zh-hk, zh-tw外,另同时提供手动切换方式才是自动切换不完善时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若不承认自动切换的实际存在的弊处,而认为不需“香港繁体”按钮的话,那我是否可以说在现行体制下既然系统会自动切换,因此连zh-cn跟zh-tw的转换按钮也不需要了呢?

然而书生兄却没有回应。我想在kknews的意见上补充一句:香港的浏览器并非如书生兄想当然的想法都是“中文(香港)”的版本,很多时候,尤其在公用电脑上所具备浏览器是“中文(台湾)”的(在我的印象中IE“中文(香港)”很迟才出现,不记得是否IE6的事。比较旧的电脑IE版本,或者其他类型的浏览器未必有“中文(香港)”版本)。根据IP或浏览器去决定使用语言,实际上存在上述早已申明的所有弊端,未知书生兄可否正面回应。--Charlotte1125 19:11 2006年11月16日 (UTC)
再补一句,香港的电脑语言设定状况的确是有点怪异:
  • 大陆的电脑一般不会安装“中文(台湾)”、“中文(香港)”
  • 台湾的电脑也不会“中文(中国大陆)”、“中文(香港)”
  • 香港的电脑一般不会安装“中文(中国大陆)”,但有可能安装“中文(台湾)”而非“中文(香港)”。主因是浏览器或OS上的“中文(香港)”出现比“中文(台湾)”迟,有的电脑之前在无选择下(或电脑管理员、家用电脑使用者不经意下)安装了“中文(台湾)”。
希望我的说明能让大家多了解情况。--Charlotte1125 19:32 2006年11月16日 (UTC)
可能是不屑看也不屑回应吧,天晓得。如果有认真看过之前的投票就不会在投票讨论里三番四次重复说同一句,然后又在这里重复了。话说回来,香港人电脑安装 Windows 时,绝大多数现在仍是用“中文(台湾)”,因为要看到香港字的话要另外安装 patch,很多人都不知道或觉得烦,所以不会装;而且那时候 IE 预设会送出 zh-tw 作为所要求的语言,真正能预设看到香港式的戏名、地名的香港人少得可怜。只有两种情况可以看得到:
  1. 登记账号,然后在 Wikipedia 更改自己的设定。即是说,任何没有账号或者不知在账号里可以设定语言的人都看不到
  2. 人手在网址后加上某个参数。(多少人知道那个参数?)
而且有一点我觉得很奇怪,反对的人以来自大陆和台湾的人居多,这个投票对他们看到的内容完全没影响,对他们完全不痛不痒,这些人投票是为了好玩吗? AbelCheung 14:05 2006年11月18日 (UTC)
善意推定!书生兄和其他反对人仕可能只是不太了解情况而已。--Charlotte1125 16:14 2006年11月19日 (UTC)

我还有建议

为什么不加新加坡版,还有海外华人版,还有马来西亚华人版,泰国华人版等等。香港,澳门有多大?他们都自认是中国人,哪怕广州和北京的用词也有所不同。不应该有些人用不同的词汇,就另外开辟版面。我没有看见英文版加了英国版,美国版,澳大利亚版。所以继续分裂不会壮大这个网站,只会继续是中文版质量降低。我建议把台湾,香港澳门版合并。不然我建议另外开辟新加坡版。新加坡和香港相比,那个面积比较大?还有亚洲各地华人,是否应该给他们开辟一个版本。给北美华人一个,南美华人一个,等等。我们绝对不可以厚此薄彼!应该平等待人。

话又不能这样说,一个地方的面积不大不代表那个地方不重要!还有人口等等的资料要考虑!俄罗斯是全球最大的国家,中国是全球最多人口的国家,那个国家重要性较高?一向不认同自己国民身份的我也选中国,世界的人绝大多数也不会选俄罗斯吧!那个地方面积小,也很重要的!至于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没错,那儿也有华人,可那儿中文不是主要语言呢!不应用国家面积来比较国家的重要性! 把中文维基开成简体、台湾正体和港澳繁体是因为两岸三地使用维基百科的人是最多的。至于分裂和质量降低,我可不认同。因为维基百科只是把内容分成多种语言,不会分裂和把质量降低。好像政府旅游局的网页,有十多种语言,会否把旅游局网页分裂和质量降低呢?不会把维基百科分裂和降低质量的!只会愈来愈方便主要浏览人士。我不是不尊重各地华乔,不过访客访问人数不及以上三个地区(中、港澳、台)多。既然你想把维基百科当成你的百科全书,不如申请账号!设置以上三种语言标签是为了方便以上三地大量的访客,至于新加坡、澳大利亚、加拿大...中文版本,在用户设定新增便可,既能方便当地人士(o_o),又不会做成页面混乱。方便当地人士是指浏览的大多是有心看的,访客很少。
--个人意见:~yingwai0708~ WEBSITE 03:05 2007年1月13日 (UTC)
你为什么说你不懂的事?新加坡的官方语言有汉语,用的是简体字。--2.245.126.69留言2015年4月20日 (一) 19:05 (UTC)[回复]

参看

Wikipedia talk:页顶自动转换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