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Doctrina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Doctrina,在中文一般翻译为教义教条主义学说等等(但各翻译都有不完全对应原词语),指一组被相信是真实无误的理念信仰。将信仰内容,或是学说、教导内容、权威性的指示、原理,加以法典化(codification),成文或不成文的成为某个信仰体系中的基础部分,被教导给他人,就称为教义。

在现代汉语中,教义这个名词可以被当成doctrinadoctrine[1],或dogma的译名[2]

字源

教义这个名词,在中古汉语出现,意指由师长传授的义理,可使用来指礼教儒教[3][4][5],也常使用在佛教中,被用来指释迦牟尼的教诲[6],又可称“教法”[7]。在明朝,基督教再度传入中国时,这也被使用在指基督教的学说[8]。因为与DoctrineDogma意义相近,在现代汉语中,采取格义手法,将这两个名词皆汉译为教义。

拉丁语与Dogma

Dogmadoctrine同义词,因此在汉语中,都被译为教义。但这两个单字,在不同教派中,可能有不同涵义。doctrine又可被译为教理

一般来说,天主教认为,教义(英语:dogma)是一种经过正式会议肯定过的信仰内容,而教理(doctrina)只是由教会或是某个导师,根据教义(英语:dogma),进一步归结出的非正式信仰原理,可以作为教育信徒之用,但是具备较低的权威性。但是这个定义不一定适用于基督教新教教会。包括原罪三位一体等,都被视为是一个教理(doctrine)。

在系统神学中,将耶稣及教会的所有教导,归类为doctrine,而Dogma是所有doctrine中的共通基础。这个定义后来进入宗教学及比较宗教学中,将某个宗教或教派中的各种学说,被称为doctrine;而Dogma被认为是一个宗教中最基础不可更动的部分。

doctrinadoctrine

在基督教及宗教领域中,doctrinadoctrine有多种译名。应用在天主教会与基督教会中,专指基督教的基本信仰原理时,经常被译为教义或教理,如《论基督教教义》(拉丁语De doctrina christiana),另一个例子为摩门教的《教义和圣约》(Doctrine and Covenants)。因为跟Dogma的意义相近,也因此在汉语中使用相同的译名[9]

doctrina,字面意义为教导、教育、学习、学科,这个单字与doctor(教师),或docere(教学,去教导某人)有共同起源。在希腊文中的对应字为κατηχέω(katēcheō),原义为口头上的教导、口传教义,它有可能可以被追源到dukrn

doctrina被应用在拉丁文《新约》的翻译上。对应到希腊文新约,doctrina可以对应到不同的希腊文名词,如在《提摩太前书》中,doctrina对应到διδασκαλία(didaskalia),其字义为教训;但在《提摩太后书》,διδαχή也被译为doctrina。一般来说,在中世纪,doctrina被理解为基督教的基本原理及学说,并进入欧洲各语言中。经由拉丁语及法语,在14世纪时首次进入中古英语,成为Doctrineκατηχέω另外进入英语,成为教义问答(英语:Catechism)的字根。

Doctrine,在《钦定版圣经》(King James Bible)中,对应到doctrina这个名词,被用来指基督的教导[10]、宗教及道德上的教导,被译为教理[11]教义[12],道理[13],教训[14],或训诲[15]

在天主教会中,以信理部拉丁语Congregatio pro Doctrina Fidei)负责天主教教义的一致与纯正。天主教会与新教会之间,也针对于不同教义间进行交流,并发表联合声明。例如在1999年发布的《关于称义教义的联合声明》(英语:Joint Declaration on the Doctrine of Justification)。

卡尔·巴特认为,教义是一种信仰的行动,是基督徒对于上帝启示的回应。

乔治·林贝克在《教义的本质》(The Nature of Doctrine)一书中,将各种对于教义的理论归纳为三大类,包括“认知-命题”论(the Cognitive-Propositionalist Theory)、“经验-表现”论(the Experiential-Expressivist Theory)和“文化-语言”论(the Cultural-Linguistic Theory)。他主张应该将教义视为是宗教文化中的一种文法规则[16]

Doctrine的其他用法

doctrine这个名词最早使用于宗教范围中,一般来说,教义是指由教会或是某个宗教团体,对外发布的一组宗教原理。但这个名词可以被应用在包括如到政治、法律、军事各领域。在汉语中,对应不同情况有不同的翻译,如教法教理教条教义原理主义学说信条教诲等。

思想及哲学

在思想、哲学及科学中,通常被译为学说主义、法则或是信条,是对于某个思想流派或哲学家,其思想及信仰的原则性概括。例如佛洛伊德学说(The Doctrine of Freud),三民主义(San-min Doctrine)等。

在明治时代,福地源一郎以上古汉语中的“主义”,用来翻译英语中的principle。因为在英语中principle,与doctrine是同义词,因此也被用来翻译doctrine,这个译法随后传入中国。在明治时代后期,“主义”一词主要被用来翻译英文中有后缀字-ism的名词,但用主义来译doctrine的译名仍然在汉语中被保留下来。

政治及外交

政治外交领域中,doctrine原理(principle)为同义词,通常被译为主义,意指某个政党或是执政者,对于某方面的政治行动,作出的原则性宣示,表明其政策方向。常见于美语之中,例如杜鲁门主义(Truman Doctrine)、门罗主义(Monroe Doctrine)、哈尔斯坦主义(德语:Hallstein-Doktrin)。

法律

法律法哲学中,常被译为原则、学说。在普通法体系中,原则是经由历史经验及法学思辩后,对于法律的应用及解释方法,归结出的基本原理及基础。例如优先销售原则(英语:First-sale doctrine)、合理使用原则、正当防卫原则。

军事

军事领域中,常被译为准则或学说,意指军事力量(军队)如何进行军事行动,发起战役,进行交战以及达成军事目标的基本思想与原理

参考文献

  1. ^ 《天主教英汉袖珍辞典》〈doctrine〉:“1. 教义;教理;道理;信条;教诲,指教会的训示,是以(导师)基督所传授的教诲-福音的救赎喜讯为主题,有系统的阐释基督宗教的教义。2. 学说;学理;主义。拉丁文为doctrina。”
  2. ^ 《天主教英汉袖珍辞典》〈dogma〉:“信条;信理;教条;教理;教义;定论。指教会对天主启示的信仰或道德真理的隆重宣示,要求全球教友信服。又称 dogma of faith 信德的道理。拉丁文称作 dogma de fide 。 ”
  3. ^ 《后汉书》卷30:“郎𫖮﹑襄楷能仰瞻俯察,参诸人事,祸福吉凶既应,引之教义亦明。此盖道术所以有补于时,后人所当取鉴者也。”
  4. ^ 《北史》〈薛辩传〉:“砥行砺心,困而弥笃,服膺教义,爰至长成。”
  5. ^ 《北史》〈隋本纪〉:“壬午,诏曰:‘武有七德,先之以安民;政有六本,兴之以教义。’”
  6. ^ 沈休文〈究竟慈悲论〉:“释氏之教义本慈悲。慈悲之要,全生为重。”收入《广弘明集》卷6。
  7. ^ 《旧唐书》卷1〈高祖本纪〉:“朕膺期驭宇,兴隆教法,志思利益,情在护持。欲使玉石区分,薰莸有辨,长存妙道,永固福田,正本澄源,宜从沙汰。诸僧、尼、道士、女寇等,有精勤练行、守戒律者,并令大寺观居住,给衣食,勿令乏短。其不能精进、戒行有阙、不堪供养者,并令罢遣,各还桑梓。”
  8. ^ 《三山论学记》:“明季耶稣会士利用天文历算以传其教法,因创天学之名,实神学也。”
  9. ^ 林鸿信《基督宗教思想史》:“英文称教义为Dogma,源自希腊字dogma……在希腊哲学中,用以指某一个哲学派别的看法与主张;初代教会使用此字来表示基督教会所信仰,主张等。因现代英文的Dogma带有负面意涵,具有独断之意,常用来表达独断独行或死守教条,而且又衍生出教条主义(Dogmatism)此一负面用语,因此现今已经很少使用Dogma来指教义,而以另一个字Doctrine(源自拉丁文doctrina)取代。Doctrine的原意为教导,因为教义是基督教会的教导与主张。一般而言,研究基督教宗教教义的历史,称为基督宗教教义史(History of Christian Doctrines),而研究基督宗教教义思想的学门则称为教义学(Dogmatics)。”
  10. ^ 《钦定版圣经》Hebrews 6:3, "Therefore leaving the principles of the doctrine of Christ, let us go on unto perfection."
  11. ^ 《思高圣经》〈希伯来书〉6:3:“因此,让我们搁下论基督的初级教理,而努力向成全的课程迈进。”
  12. ^ 《思高圣经》〈玛窦福音〉15:9:“他们恭敬我也是假的,因为他们所讲授的教义是人的规律。”
    《钦定版圣经》Matthew 15:9, "But in vain they do worship me, teaching for doctrines the commandments of men."
  13. ^ 《中文和合本》〈希伯来书〉6:3:“所以,我们应当离开基督道理的开端,竭力进到完全的地步,不必再立根基。”
  14. ^ 《中文和合本》〈约翰福音〉18:19:“大祭司就以耶稣的门徒和他的教训盘问他。”
    《思高圣经》〈若望福音〉18:19:“大司祭就有关他的门徒和他的教义审问耶稣。”
    《钦定版圣经》John 18:19, "The high priest then asked Jesus of his disciples, and of his doctrine."
  15. ^ 《思高圣经》〈宗徒大事录〉2:42:“他们专心听取宗徒的训诲,时常团聚、擘饼、祈祷。”
    《中文和合本》〈使徒行传〉2:42:“都恒心遵守使徒的教训,彼此交接、擘饼、祈祷。”
    《钦定版圣经》Acts 2:42, "And they continued stedfastly in the apostles' doctrine and fellowship, and in breaking of bread, and in prayers."
  16. ^ 欧力仁. 教義的「本質」或「貶值」?──評林貝克之後自由主義教義(宗教)觀. [2015-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29) (中文(台湾)).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