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高润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高润生
民国《固安县志》卷三《高给谏润生遗像》
民国《固安县志》卷三《高给谏润生遗像》
大清刑科给事中
籍贯顺天府固安县
族裔汉族
字号字菉坡,号雨人
出生咸丰八年(1858年)
大清顺天府固安县
逝世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
 中华民国河北省固安县
出身
  • 光绪十一年(1885年)乙酉科举人
  • 光绪十六年(1890年)庚寅恩科同进士出身
著作
  • 《文字讨原》
  • 《文字蒙求签记》
  • 《说文提要笺》
  • 《尔雅谷名考》

高润生(1858年—1937年),字菉坡,号雨人[1],中国晚清翰林顺天府固安县渠沟村人。官至给事中,直言敢谏。精于考据,著有《尔雅谷名考》等。[2]

生平

高润生生于咸丰八年(1858年),是赞皇县教谕高瑞和之长孙,户部主事高钊之子。润生为人至孝,幼年时丧父,寝苫枕块,哀痛废读。叔父高鉴劝导润生努力读书,以报其父泉下之志,并延请宿儒为其授课。

在名师教诲之下,润生学业日渐精进,光绪八年(1882年)选副贡,光绪十一年(1885年)参加乙酉科顺天乡试,中举人,光绪十五年(1889年)中式会试,次年(1890年)补应庚寅恩科殿试,位列三甲第一百零七名,赐同进士出身。

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3]。光绪十八年五月,散馆,授翰林院检讨[4],任国史馆纂修。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转升江南道监察御史[5],“正色立朝,不避权贵”。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德宗驾崩。大行皇帝銮仪过后,数位亲王、贝勒竟在御道骑行,润生以“失臣子礼”参劾之。同年,转任户科给事中,迁刑科给事中。[6]任内参劾铁路大臣吕海寰及直隶总督杨士骧,不惧权贵。

民国成立,高润生寓京著述。晚年回乡,参撰《固安县志》,未竟。[2][7]

著作

著有《文字讨原》、《文字蒙求签记》及《说文提要笺》等,皆未能付梓。唯有《尔雅谷名考》传世。[2][8]

注释

  1. ^ 朱汝珍《词林辑略》卷九·光绪庚寅作“字雨人,号菉坡”。
  2. ^ 2.0 2.1 2.2 《固安县志·卷三·文献志·选举下》页七~八:高润生,字菉坡,赞皇县教谕瑞和之长孙。户部主事钊之孤子也。童年失怙,块苫若成人,悲号废读。叔鉴谕之曰:“与其哀毁,伤堂上心,何若显扬,慰泉下志耶?”乃遍延一时名宿课之读。师承有自,学以日增。壬午中副车,乙酉登秋榜,己丑捷春闱,庚寅补行殿试,授翰林院庶吉士。嗣由国史馆纂修转升江南道御史。正色立朝,不避权贵。清德宗皇帝大行銮仪过后,亲王、贝勒多驰骑行御道上。劾以失臣子礼。嗣转户科给事中,迁刑科给事中。劾铁路大臣吕海寰及直隶总督杨士骧,一般亲贵,相顾失色。丁内艰哀毁骨立,每日谒墓叩泣,三年如一日,烈风雷雨弗阻也。侍叔父疾,尝汤药,涤溺器,昼夜罔或。间公余设帐,万孝廉执枢、曹孝廉树殷,当代文豪皆其高足。法籍某博士(名佚)受业频年,回国译注《楚词》,亦得心香一瓣也。晚年卧疾纂修《固安县志》,未竣。著《文字讨原》,《文字蒙求签记》及《说文提要笺》,皆未付梓。惟《尔雅谷名考》一书行于世。(采访)
  3. ^ 《大清德宗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实录》(卷二百八十五):光绪十六年。庚寅。五月。己巳朔。……○戊寅。引见新科进士。得旨、吴鲁、文廷式、吴荫培、业经授职。黄绍第、李立元、徐继孺、孟庆荣、何声灏、程秉钊、朱益藩、谢佩贤、王沛棻、任文灿、刘崇照、石振鋆、余堃、王敩成、李经畬、许晋祁、江云龙、载昌、潘宝琳、吴怀清、陈光宇、朱祥晖、王修植、王安澜、王以慜、杨家骥、朱景轼、汪凤梁、王庆平、杨承禧、蔡曾源、徐兆玮、刘成杰、夏之森、黄家杰、黄树棻、王公辅、洪嘉与、管象颐、王乃征、王全纲、郑锡光、华俊声、夏寅官、于受庆、赵惟熙、启绥、吴煦、霍勤燡、李骥年、李孝先、夏曾佑、王景禧、杨捷三、宋瞻扆、韦履洁、孙百斛、王海涵、胡安铨、田庚、李晋熙、郑叔忱、范仲垚、黄曾源、陈启绪、陈宝璐、陆承宗、米毓瑞、何锡禔、刘树屏、张学华、吴庆祥、姚文倬、黄履初、方霆、叶文铨、邱聿征、晁鸿年、俞明震、阎志廉、宋子联、孙笥经、王塾、高润生、郑文钦、崔广沅、俱著改为翰林院庶吉士。
  4. ^ 《大清德宗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实录》(卷三百一十):光绪十八年。壬辰。五月。……○引见庚寅科散馆人员。得旨……三甲庶吉士刘树屏、方霆、张学华、高润生、王塾、黄履初、阎志廉、姚文倬、黄绍曾、俱著授为检讨。
  5. ^ 《德宗景皇帝实录》,481卷
  6. ^ 《德宗景皇帝实录》,589卷
  7. ^ 固安县名人英烈. 固安政府门户网.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5-15). 
  8. ^ 高润生 撰《尔雅谷名考》(六卷,卷首一卷,卷末一卷,线装共八册). 笠园古农学丛书·甲部. 固安高润生笠园. 民国六年(1917年).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