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年祭
丰年祭 Ilisin | |
---|---|
别名 | 年祭、月见祭、伊利幸 |
参与者 | 阿美族族人 |
类型 | 传统岁时节俗、现代习惯礼仪 |
活动 | 秋报祭祀 |
花莲县丰滨乡Makotaay(港口部落)阿美族伊利幸丰满祭 | |
---|---|
位置 | 中华民国花莲县 |
官方名称 | 花莲县吉普峦文化发展协会 |
类型 | 登录等级:重要民俗 登录种类:民俗 |
评定时间 | 2011年8月25日 |
详细登录资料 |
花莲县丰滨乡Makotaay(港口部落)阿美族伊利幸丰年祭 | |
---|---|
位置 | 中华民国花莲县 |
官方名称 | 花莲县吉浦峦文化发展协会 |
类型 | 登录等级:民俗 登录种类:民俗 |
评定时间 | 2011年5月30日 |
详细登录资料 |
丰年祭是台湾原住民阿美族人古老传统的一项祭祀活动,中文普遍称呼为丰年祭,正式名称则依各地用语不同称为 Ilisin、Malalikid、Kiloma'an[1],日期则由各部落每年商议确认,多半位于阳历的七月初至八月底。
辞源
“丰年祭”仪式在各地的称呼并不一致,南势群主要称为 malalikit、秀姑峦与海岸群多称 ilisin、马兰与恒春群则称 kiloma'an 居多。Malalikit 意涵包含“共同体验时间的流动”,Kiloma'an 意思接近“与家族相关之场合”,而 Ilisin 指“在禁忌期间”之意。故“丰年祭”在各地的称呼几乎都不带有“丰收”之意涵,仅是殖民政权自行诠释的外来名称。一些人认为“年祭”是较为中性的称呼,因为此类祭仪确实是阿美族一年中最核心的活动,并有除旧布新之意味。
在传统上丰年祭举行时间长达一个月,台湾日治时期日本人称之为“月见祭”,中华民国接管台湾后改称“丰年祭”延续至今,在当代已是多数人对阿美族祭典认知的统称。
起源
阿美族各部落之间的丰年祭起源不完全相同。以光复乡太巴塱部落的起源传说为例,为太巴塱 ilisin(丰年祭)的起源神话。相传 Mayaw Kakalawan 与 Unak Kakalawan(亦可拼写为 Onak)两兄弟是太巴塱起源祖先 Cihcih no Cidal 的后代,母亲为 Lona'awaw。一日,两兄弟随着其 mama^(亲近的父辈,可能是父亲或舅父)至近郊狩猎,却发现溪水异常混浊。两人汇报父辈后,父辈断定河水不可能自发混浊,必定有外人在上游处搅和溪水作祟,嘱托两兄弟明日用布袋取下外人首级。
翌日,两兄弟成功在上游处找到背对他们的男子,以布袋套头后取下首级,回到家禀报母亲却发现是 mama^ 本人。伤心欲绝的母亲号令两兄弟到外面猎取更多人头赔罪;哥哥 Mayaw 因为垂直磨刀,导致刀锋不利,只取五个首级,弟弟 Unak 斜向磨刀而取下三十个首级。两人回到家中后,由母亲教导杀人犯禁忌(lisin)后的祭祀道理,遂成为 ilisin 起源。
事后,Mayaw 因弑父与不如弟弟等因素伤心跺地,并开始被大地吞噬。弟弟 Unak 与母亲尝试将 Mayaw 拉出地面,但并不成功。Mayaw 与 Unak 两兄弟在沉入地面后化为月亮的守卫星:金星,Mayaw 成为黄昏的金星,Unak 则为拂晓的金星。
过程
马太鞍部落
以马太鞍为例,丰年祭分为一天的准备日与三天的活动期。照例会有祈福的典礼,及族人带着酒、糯米、槟榔与战袍向天神祭拜并祈求活动顺利成功,紧接着会依年龄阶级敬老尊贤,以强化伦理观念。丰年祭重要的意义是伦理意识与传统的传承,而非庆祝丰收。以往阿美族人以严密的年龄阶层处之抵抗外族、分配部落工作、建立长幼有序的概念,所以在部落里所有成年男子都会被编入年龄阶层的体制中,年长者决策、发号施令,中壮年负责执行及督导,而体力劳动则由青年组担纲。丰年祭时,青年组都要到会所接受团体训练,有些部落也将男子成年礼并入丰年祭活动中举办。之后会举行一连串竞赛,包括传统歌谣、汲水、捆柴、捣米等传统技艺。各个年龄族之都会用极短的相聚时间,日以继夜练习以追求荣誉。传统技艺竞赛,目的在于考验体能,同时也提醒年轻人不要忘本。最后一天的情人之夜,女孩子若有喜欢的对象,可以主动上前将槟榔放进男生身上背着的情人袋;如果男生也有意的话,就将情人袋递给女生背。[2][3]
太巴塱部落
前训
以太巴塱为例,在正式的丰年祭开始前会举行 Sakalatamdaw ,意为成为人的训练。前四天,男子阶层会先在发祥地(Masafafoy/Saksakay)进行夜训。夜训时年龄阶层分区围着篝火坐下,聆听上层阶级对下层阶级的勉励与纠正,长者在训勉同时会手持竹杖Cokor 让马拉道(Malataw)能一同到场,训勉之后上层阶层会改持较短的竹片 Mifofol 鞭打其家族成员或挚友的臀部,以表示驱除坏运,最上层阶层会训斥第二年龄阶层,之后便先行离开;然后换成第二年龄阶层训斥第三年龄阶层,依此持续到倒数第二阶层训斥最低年龄阶层。丰年祭开始之前两天,最年轻的两个阶层会山中进行 Misowac,为太巴塱青年必须参与的重要阶层的训练,其目的在于训练年轻阶层野外求生技巧,社交技巧,还需到山中采集藤心及山棕心以带回部落敬老。丰年祭前一天,部落会派遣青年至奇美部落进行 Patakos,意为报讯息,为请求友好部落来拜访以及协助祭典期间的军事防卫,当晚年龄阶层会举行最后一次的夜训,而最小的年龄阶层需要留在篝火旁看守直到天亮。
丰年祭
丰年祭正式开始会由 Komod(头目)以及 Sapalengaw(祭司)到发祥地进行迎灵仪式,过程中忌讳女性进入。迎灵结束后及举行敬老宴 Pakaranam,此时老者会视部落青年表现进行分食,被呼唤到的青年可以得到长者给予的猪肉,表示对部落贡献的奖赏,青年们以视为荣誉。然后由青年将祖灵迎至活动会场开始为期四天的丰年祭。
第一天为丰年祭正式开始,奇美部落的青年会在这天来到太巴塱报讯息,这天晚上为太巴塱的迎新之夜,目的为迎接远到的贵客。
第二天进行 Paloma',意为在家里开会,各阶层会各自选择阶层中某位成员的家进行,期间由阶层中的领导 Papaaro'(又称 kakaholol)带领进行 Malikoda 的训练[4]。若阶级中有去世者,则会到丧家进行除丧慰问仪式 Miholol。
第三天白天部落会进行青年竞技,以检视部落青年的体能。晚上举行“情人之夜”Milidofot,部落适婚女性会由母亲带领挑选将来的配偶,女孩子若有喜欢的对象,可以主动上前拉男生身上背着的情人袋并塞入槟榔,如果男生也有意的话就将情人袋递给女生背并邀请女生进入 Malikoda 所围的圆圈。
第四天部落阶层会再次举行 paloma',结束之后会进入部落的重头戏:Palimo',此时部落的女性会携带家中珍藏的酒,在活动当中敬酒给自己的丈夫或是对家里有贡献的人,以慰劳一整年的辛勤。
活动的最后一天部落各阶层会举行 Mali'alac 以做总结,这一天部落各阶层会寻找一靠近水源的地方,进行开斋以及相互泼水,祈求去除一整年的坏运。
马兰部落 Kiloma'an
Day1 | 观察日/计划会议:准备会议、决定日期。Misahafay、miasik to niyaro、 milikakawa |
Day2 | panemnem交代任务:pakafana’ to liteng迎灵日、misatera敬天祭日、 miromromay青年之父的试炼、pacaedong促使;命令;交付任务 |
Day3 | mikesi.malingad,pafataan、misakedac、micelem ilako solita orang
cekiw pakadac. |
Day4 | mihinungay指挥中心;青年之父的底下,收现金税(1)taying敬老金 (2)ineng公务金o mihiningar在管(3)收faes |
Day5 | palaylay护卫minokay i niyaro、miraepis、midimood处理,经验传授i sefi.paawaw,motoytoy.mikelangay,晚上milaoday ko fafahiyan. |
Day6 | misahemay分享日misafaes糯米饭(人吃的)misatoron是祭祀品
sapita’ong to kawas.’epah(人喝的),lingalaw祭酒、pahemay(送faes)。 |
Day7 | kapah团聚日;masa’opo ko kapah,sicaedong to liko,大吉日不可以吵架,要维持社会制度,maaised竞赛(不用lalifet)paseneng、milawi学习、 midihang让你欣赏。 |
禁忌
- 活动期间忌讳打喷嚏,打喷嚏被视为凶兆。
- 丰年祭被视为是男子的活动,许多活动忌讳女子参与。
- 部落丰年祭第三天情人之夜不可开灯行房。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 一九八五年度花莲县丰滨乡港口村阿美族丰年祭(118之11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吕炳川录制,台湾音乐馆典藏
- 丰滨乡港口村阿美族丰年祭歌舞(18之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吕炳川录制,台湾音乐馆典藏
- 光复乡太平村阿美族丰年祭歌谣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吕炳川录制,台湾音乐馆典藏
- 吉安乡南昌村阿美族丰年祭歌谣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吕炳川录制,台湾音乐馆典藏
- 瑞穗乡奇美村阿美族丰年祭歌舞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吕炳川录制,台湾音乐馆典藏
- 瑞穗乡奇美村阿美族丰年祭adawangay年龄阶级之歌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吕炳川录制,台湾音乐馆典藏
- 东河乡兴昌村阿美族丰年祭歌谣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吕炳川录制,台湾音乐馆典藏
- 台东市马兰里阿美族丰年祭之歌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吕炳川录制,台湾音乐馆典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