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西伯利亚历史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西伯利亚的早期历史受乌拉尔山脉以西的斯基泰(Scythian)文明和乌拉尔山脉以东的匈奴的游牧文明的影响,两者文明都曾经在基督教文明以前蓬勃发展。随时间推移,西伯利亚大草原被一系列游牧民族所陆续占领,包括契丹突厥蒙古。到了中世纪晚期,藏传佛教也传入贝加尔湖以南的地区。

俄罗斯帝国时期,西伯利亚主要是农业地区,也做为犯人流放的收留地。19世纪西伯利亚大铁路建成,不仅促进西伯利亚地区的工业化,也有利于开发大量西伯利亚的矿产资源。

史前和古典时代

根据考古人类学的考证,公元前4万5千年前,人类首先主要居住在西伯利亚一带,之后才向东和向西散布到今日的欧洲美洲。这些移动的民族中,也包括日本史前绳纹人,他们是现代阿伊努人的祖先。 [1][2][3]根据瓦西里·拉德洛夫(德裔俄罗斯突厥学专家)的考证,西伯利亚最早的居民是叶尼塞人,其语言与后来的乌拉尔人突厥人不同,现今的凯特人(Kets)被认为是大迁徙后遗留在当地的人种。据考古资料估计,在2万多年前,向东的移民已经越过白令陆桥进入北美,成为今日美洲的印第安人

西伯利亚湖泊岸边的洼地,充满了新石器时代文物遗迹,[4]许多古墓熔炉和其他文物见证当时西伯利亚的人口稠密。甚至今日在中亚所发现的一些古文物,也有些来自西伯利亚。 [5]

在西伯利亚地区,叶尼塞人之后是来自乌拉尔北部地区的乌拉尔萨摩耶人,他们后裔留下的文化如塞尔库普人 ,仍留驻在萨彦(Sayan)地区。这些民族还不知道炼铁技术,但他们擅长制造铜、银和金的制品。他们的青铜饰物和器具通常也经过抛光,显示出相当的艺术品味。 [4]他们并开发和建立古老的灌溉系统,以在肥沃土地上的进行农业。

西伯利亚西南部受到印度-伊朗文化的影响,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300-1000年的安德罗诺沃文化。在公元前7世纪3世纪之间,印度-伊朗裔的斯基泰人阿尔泰地区(Pazyryk 文化)蓬勃发展,对于后来的草原帝国文化演进有重大的影响。

在公元之前的一千年,所谓的“丝绸之路”就已经有贸易往来,丝绸等商品运输至西伯利亚,进行商业交易。 [6]

公元前3世纪匈奴帝国建立后,开始有一系列的人口流动,许多人被驱赶到中西伯利亚高原的北部疆域。突厥族群的叶尼塞吉尔吉斯人已经出现在萨彦岭地区。哈卡维吾尔等各突厥部落也从原居地向西北迁移,并制服当地的乌戈尔人(Ugric people)。

这些新来的入侵者同样留下许多的文化的痕迹,今人从考古遗迹中可以截然区分出两个不同的时期。入侵的民族熟悉铁器,并向受征服的部落臣民学习青铜铸造的艺术,以做为器物的装饰。 [4] 他们强化这项工作的艺术性,也让陶器比青铜时代的陶器更具艺术感和质感,其装饰品甚至被列入圣彼得堡冬宫博物馆的文化典藏之中。

中世纪

蒙古人长期以来与西伯利亚森林带的民族有联系,称呼他们为“森林人”。这些森林人例如巴尔虎人和乌梁海人,与蒙古人没有太大的差异。在民族分布上,贝加尔湖周围的部落讲蒙古语,而西部的部落则讲突厥语萨莫耶德语族叶尼塞语

到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及西伯利亚南部所有蒙古和突厥部落;1207年,其长子术赤征服西伯利亚“森林人”等民族后,[7]将西伯利亚人组织成三个Tümen(万户制单位)。[8]在蒙古人征服金朝的第一阶段后,成吉思汗在 Kem-kemchik 创建中国工匠和农民的聚居地,他特别青睐以海东青毛皮、妇女和吉尔吉斯马等项的进贡品。

西伯利亚西部属于金帐汗国[9]成吉思汗长孙斡儿答及其后代直接统治该地区,在广阔的沼泽地带,设立犬只拉雪橇驿站,以方便收集贡品。1293年,忽必烈钦察将军土土哈领导的元朝军队重新占领了吉尔吉斯斯坦的土地,从此元朝控制西伯利亚中部的大部分地区。[10]叶尼塞河地区至今有一个华裔织工社区撒马尔罕和蒙古大地外的广袤区域也可看到传统的华裔工匠[11]

诺夫哥罗德公国及莫斯科公国时期

早在11世纪诺夫哥罗德人就偶尔进出西伯利亚。 [4]1364年,诺夫哥罗德人前进探索喀拉海和西伯利亚西部的鄂毕河[12]诺夫哥罗德公国垮台后,在俄罗斯北部和西伯利亚之间的联系工作,由莫斯科公国继续接手。

1483年5月9日,莫斯科公国的军队进入西伯利亚西部,军队在塔夫达河图拉河额尔齐斯河之间移动,直到鄂毕河。1499年,莫斯科人和诺夫哥罗德人以滑雪方式到达西伯利亚西部,直到鄂毕河,路途间并征服一些当地部落。[13]

西伯利亚汗国的兴亡

兴起

随着15世纪后期金帐汗国的解体,西伯利亚汗国成立并以秋明为中心。

16世纪初,来自土耳其斯坦鞑靼逃犯制服居住在乌拉尔山脉以东低地的松散部落,这时农业经营者、皮革制作商、贸易商人和穆斯林神职人员纷纷从土耳其斯坦前来定居。额尔齐斯河鄂毕河上接连出现许多小公国, 并由喀山大汗亚德加尔·默罕默德集结统一,但因此举与当时殖民乌拉尔的俄罗斯人发生冲突,此无疑间接与莫斯科公国发生利益冲突。1555年,亚德加尔汗的使节来到莫斯科,同意每年以一千只紫貂做为进贡。[14]

沦亡

16世纪中叶,俄罗斯沙皇征服喀山阿斯特拉罕的鞑靼汗国,吞并了整个伏尔加地区,开辟通往乌拉尔山脉的道路。Semyon Stroganov 和 Anikey Stroganov领导向东进攻,组织群众移民,在乌拉尔地区发展农业、狩猎、盐场、渔业,以及矿石开采,并与西伯利亚部落建立贸易关系。沙皇伊凡四世因此赐予乌拉尔地区庄园以及征税权。

在1570年代,斯特罗干诺夫招募许多哥萨克人,保护乌拉尔定居殖民点免受西伯利亚鞑靼人的袭击。斯特罗加诺夫承诺提供食物和武器,建议哥萨克人首领叶尔马克(Yermak)征服西伯利亚汗国

1581年,叶尔马克率领1,636人,沿着塔吉尔河图拉河,开始远征深入西伯利亚。次年,他们在托波斯克(Tobol)成功围攻库楚汗(Khan Kuchum)的居住地。叶尔马克率众在楚瓦什角(Chuvash Cape)战斗3天并接连胜利,在额尔齐斯河击败库楚汗的军队主力。根据传统,叶尔马克将西伯利亚呈给沙皇伊凡四世,并获得沙皇的重视。

但库楚汗依然强大,1585成功突袭叶尔马克部众。叶尔马克身受重伤,在尝试游过瓦盖河的中途溺弊,哥萨克军队不得以撤出西伯利亚。由于叶尔马克之前探索西伯利亚西部的主要河流的路线,俄罗斯的猎人和冒险家持续进入该地区,仅在几年后,莫斯科公国成功收复叶尔马克之前的征服地。

俄罗斯人的探索和征服

17世纪初期,俄罗斯人民向东移民的速度因国内动乱而一度放缓,但很快就恢复对西伯利亚广阔领土的探索和殖民。此殖民行动主要是由哥萨克人所领导,目标在寻找有价值的毛皮象牙。哥萨克人来自南乌拉尔,另一波斯拉夫民族的波默尔人则来自北冰洋,他们与西西伯利亚北部的曼加泽亚地区进行毛皮贸易已有很长时间。1607年,俄罗斯建立图鲁汉斯克定居点,位在叶尼塞河北部,靠近下通古斯河河口。1619年,再建立叶尼塞斯克定居点,位在通古斯河河口的叶尼塞河中部。 [15]

1620年,传奇人物杰米德·皮扬达(Demid Pyanda)领导一群毛皮猎人从图鲁汉斯克出发,开始一段漫长的旅程。根据民间传说,他在三年半时间里,穿越大西伯利亚河流约8,000公里,探索大约2,300公里下通古斯河,到达通古斯河的上游,来到西伯利亚勒拿河,向下游探索大约2,400 公里的长度,可能到达雅库特[15]再顺着勒拿河返航,直到河水太浅无法航行后,横跨陆路到达安加拉河,再建造新船,探索大约1,400公里的安加拉河,最终到达叶尼塞斯克

1627年,彼得·伊凡诺维奇·别克托夫在西伯利亚被任命为叶尼塞斯克军事领袖(voevoda),他成功航行到达外贝加尔山脉布里亚特人进行征税,并建立第一个俄罗斯定居点Rybinsky。接着在1631年,他再被派往勒拿河,在那里建立雅库茨克定居点,并派遣哥萨克军队,探索阿尔丹河勒拿河下游,建立新的定居堡垒,并进行征税。[16]

雅库茨克很快就成为俄罗斯的主要基地,以进一步向东、向南和向北远征。马克西姆·佩尔菲利耶夫 早先是叶尼塞斯克定居点的创始人,于1631年创立了布拉茨克区定居点,并在1638年进入外贝加尔[17][18]1639年,由伊万·莫斯科维京所领导的一个小组,最早到达太平洋岸并发现鄂霍次克海,小组在乌利亚河口岸边建立了一个冬季定居点,哥萨克人从当地住民中探知阿穆尔河附近的环境。[15]1640年,他们继续向南航行,探索鄂霍次克海的东南海岸,可能成功到达阿穆尔河河口,并在回程中发现尚塔尔群岛。根据莫斯科维廷的记载,1642年库尔巴特·阿法纳西耶维奇·伊万诺夫绘制俄罗斯第一张远东地图。1643年,莫斯科维廷 率领一群哥萨克部队前往贝加尔山脉以南,发现了贝加尔湖,并到达奥尔洪岛。随后,伊万诺夫制作第一张图表描述记载贝加尔湖[19]

1643年,瓦西里·达尼洛维奇·波亚尔科夫越过外兴安岭,到达结雅河上游,该地的达斡尔族是向中国东北满族清朝(翌年清兵入关)进贡。越冬后,波亚尔科夫于1644年继续向结雅河下游,再顺着阿穆尔河航行到达河口。由于他的哥萨克身份激起当地人的仇恨,波亚尔科夫为了避险,选择他途返回。于是1645年造船并沿着鄂霍次克海沿岸航行至乌利亚河,并在莫斯科维廷 1639年所建的定居点中度过冬天,1646 年回到雅库茨克[15]

1644年,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斯塔杜欣发现科力马河,并建立中科雷姆斯克[15]商人费多特·阿列克谢耶维奇·波波夫组织向东的远征队,谢苗·杰日尼奥夫成为其中一艘冰洋航船(Koch)的船长。1648年,远征队从中科雷姆斯克航行到北极,再绕过杰日尼奥夫角,为首次穿越白令海峡,并发现楚科奇高原白令海探险家,但队伍中多数人在风暴中以及与当地人冲突中迷失方向。1649年,杰日尼奥夫带领一小群人到达阿纳德尔河河口,并利用残骸建造新的船只。他们建立 Anadyrsk,并受困于该地,直到斯塔杜欣从科力马河走陆路来找到他们。[20]后来斯塔杜欣又于1651年南下,探索堪察加半岛的西海岸,并发现鄂霍次克海北侧的品仁纳湾

1649-50年,叶罗费·帕夫洛维奇·哈巴罗夫再度探索阿穆尔河,通过奥廖克马河、通古尔河(Tongur)和石勒卡河(Shilka),到达阿穆尔河(Dauria),然后返回雅库茨克,在1650-53年组成更大的部队再往阿穆尔河,但遭到当地的武装抵抗。他在雅克萨建造了冬季住所,躲避满族中国人和朝鲜人,然后沿着阿穆尔河航行并发现了伯力。之后他在自行绘制的阿穆尔河草案中绘制该河的地形。[21][22]

在1659-65年间,伊万诺夫继续探索阿纳德尔定居地;1660年,他从阿纳德尔湾航行到杰日尼奥夫角,绘制楚科奇高原白令海峡的早期地图,这是第一张地图显示尚未发现的弗兰格尔岛迪奥米德群岛阿拉斯加[18]

17世纪中叶,除了堪察加东部和北极圈以北的一些地区,俄罗斯人民已经建立接近现代边界的国家边界,并探索几乎整个西伯利亚。在18世纪初,弗拉基米尔·瓦西里耶维奇·阿特拉索夫征服堪察加半岛,之后在1733年至1743年的大北方探险中,发现北极海岸线和阿拉斯加。透过一系列航行探险,制图师绘制俄罗斯北部大部分海岸线地图,另有俄罗斯科学院的成员穿越西伯利亚,组成学术远征队,在西伯利亚进行科学探险。此时期,俄罗斯征服西伯利亚,成为世界上领土最大的国家,并在黑龙江和外兴安岭和当时的大清王朝接壤。

俄罗斯人和西伯利亚原住民

吸引哥萨克人前往西伯利亚的主要宝藏是貂皮狐狸皮和白鼬皮,俄罗斯探险家在探险过程中带回许多毛皮。当地人民臣服于俄罗斯帝国以抵挡南方游牧民族侵袭,因此以毛皮的形式支付贡品牙萨克)。甚至建有一套贡品道路(yasachnaya),以便贡品运送到莫斯科

西伯利亚当地住民对于俄罗斯人的态度各有立场,有些则要求从属于俄罗斯,俄罗斯人民与西伯利亚当地人民合作和同化[23]。有些民族不被俄罗斯当局接纳,也有些民族日后却拒绝支付贡品,产生争议。[24]还有一些民族公开抵抗俄罗斯,特别是俄罗斯人越往东进,当地文明越不发达,遇到的反抗也越多。在1607年至1610年间,通古斯人为争取独立而进行强烈斗争,但在1623年左右被制服。[4]布里亚特人提出不愿意臣服,但很快就被镇压平息。科里亚克人楚科奇人的反抗阻力最大。 [25]当地人的抵制可能是被迫的不公平条款的结果。

满清的抵抗迫使俄罗斯哥萨克退出阿尔巴津,根据1689年尼布楚条约俄罗斯放弃向该河流域进军,专注于对西伯利亚大片地区的殖民,并通过西伯利亚与中国进行贸易。1852年,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穆拉维约夫-阿穆尔斯基 率领的俄罗斯远征队探索阿穆尔河,到1857年,大量的俄罗斯哥萨克人和农民在阿穆尔河河道上定居。1860年,中俄签订《瑷珲条约》,承认这既成的事实。 [4]

科学探索

俄国科学家在 1720 年至1742年期间,开始对西伯利亚科学探索,探索西伯利亚的地形、动物、植物和居民,奠定殖民的基础。卡尔·李特尔 在他的《亚洲人》(1832-1859)中详细阐述对西伯利亚的各面向。有科学家研究乌拉尔-阿尔泰语言,增进对东西伯利亚的了解,唤起了人们对阿穆尔河流域的兴趣,并促成后来的西伯利亚远征。 [4]

俄罗斯地理学会西伯利亚分会在伊尔库茨克成立,之后成为西伯利亚探险永久中心。而阿穆尔河库页岛的开放,吸引科学家研究关于西伯利亚植物群、动物群和居民文化。[4]

俄罗斯定居点

17、18世纪,俄罗斯人迁移到西伯利亚的是以猎人为主,还有摆脱农奴生活的农民、东正教的旧信徒和逃犯。新定居点需要建立堡垒以防游牧民族托木斯克别尔茨克的堡垒就是为此建立。

18世纪初,游牧民族的袭击威胁减弱,定居人口越来越多,建立起城市生活。1730年,第一个大型工业—杰米多夫家族发现的冶金生产—因此形成巴尔瑙尔市,后来加上企业组织、图书馆、俱乐部、剧院等社会机构。巴尔瑙尔采矿工程师的文化表现在教育水平、科学和文学知识上,让该地成为西伯利亚最有文化的地方。[26]其他城市也发生了同样的事件: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大学、剧院逐渐建设完成,尽管西伯利亚的第一所大学迟至 1880 年才在托木斯克开办。

西伯利亚农民自食其力,在没有外界帮助的情况下,与恶劣的气候争斗,同时该地没有农奴制和地主,在土地供应方面没有问题,农民具有高度独立性。低人口密度使轮耕成为可行,因此有丰富的食物,但俄罗斯中部的农民收获有限,必须控制家庭的食量。根据旅行者的记录,这些房屋与典型的俄罗斯传统农舍不同:房屋很大,有两层楼,天花板很高,墙壁上覆盖着木板并涂上油漆。[27] [28]

俄罗斯帝国

行政区划

1708年,彼得一世进行行政改革,同时成立西伯利亚行政区;1719年,分为三个州;1762年更名为“沙皇的西伯利亚”(Сибирское царство)。1782年,再被分为三个独立辖区(наместничество);在1796年三者降级为州(托博尔斯克伊尔库茨克维亚特卡)。托木斯克州于1804年与托博尔斯克分离;雅库茨克于1805年与伊尔库茨克分离。1822年,西伯利亚再次进行分区改革,分为两个行政区,分西西伯利亚东西伯利亚。西西伯利亚包括托博尔斯克托木斯克,东西伯利亚包括伊尔库茨克和新成立的叶尼塞斯克

十二月党人和其他流放者

西伯利亚距离任何外国领土遥远,并缺乏社交生活和奢华上流,因此被认定为流放政治犯的好地方。十二月党人起义者,大约80人被判处在西伯利亚义务工作并永久定居,多数人的妻子跟着他们,在劳改营附近安顿下来。在完成拘禁义务工作后,他们被判处在指定的小城镇和村庄定居,一些人被允许经营生意。在1840年代,他们受允许搬到大城市或在西伯利亚任何地方定居。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纪念其加冕典礼,赦免并回复十二月党人的自由。在流放者的回忆录中,提及西伯利亚农人的仁爱相处,以及官兵的严厉对待,一些流放者适应困难,遭受心理冲击、精神失常,甚至死于疾病。

但有些流亡的革命者在西伯利亚不感到孤独,他们受到当地人热情接待并给予回报。[27]十二月党人为当地社会生活和文化做出广泛贡献。在伊尔库茨克,他们的房子现在是博物馆,许多地方有他们名字的纪念牌匾。另有许多波兰人也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在1866年,他们在西伯利亚煽动叛乱。

自从莫斯科圣彼得堡铁路出现之后,有了建造西伯利亚铁路的计划。最初是伊尔库茨克赤塔铁路,计划连接至黑龙江流域,最后至太平洋沿岸。

西伯利亚大铁路

西伯利亚领土广袤,经济发展受到运输不便的阻碍,西伯利亚的区域内以及与其国内跨区间的交通都亟待建设。西伯利亚大地除了西伯利亚公路路面尚可外,其他适合轮式运输的道路很少,而且道路的相距甚远,运输效益有限。一年寒冬中约有五个月,河流是西伯利亚主要的交通运输,货物和乘客乘坐马拉的雪橇在冬季道路上行驶,也就是依靠冰雪覆盖的河流进行运输。

虽然平坦的西西伯利亚有相当大的河流系统,但东西伯利亚的强大河流,如叶尼塞河上安加拉河勒拿河等,大多只能由北向南的方向通航。1844年鄂毕河有第一艘汽船下水,但因为环境艰难,直到1857年汽船航运才真正展开。接着,汽船于1863年开始在叶尼塞河上航行,1870年代开始在勒拿河阿穆尔河上航行。俄罗斯政府曾经修建鄂毕河-叶尼塞河的联系运河以促进运输效益,但成效有限。事实显示,只有跨西伯利亚的铁路才能真正解决西伯利亚广大区域的交通问题。

但在1880年以前,俄罗斯政府考虑到经营西伯利亚的实力薄弱,担心西伯利亚领土受到外国势力的影响,因此中央政府很少对建铁路的主张做出回应,此外财政金融系统也低估铁路的效益,迟缓的官僚主义也导致政府无所作为。直到亚历山大二世在1880年,才做出修建铁路的决定。

莫斯科-圣彼得堡铁路建成以后,1891年西伯利亚建铁路计划正式开始。第一阶段是伊尔库茨克-赤塔计划,目标将伊尔库茨克连接到阿穆尔河,进而连接到太平洋西伯利亚铁路改变当地城市的兴衰,例如托木斯克19世纪末最大的西伯利亚城市,因为没有列入与西伯利亚大铁路连结规划,城市发展因此相对落伍。

西伯利亚大铁路有效促进西伯利亚农业的发展,不仅带动铁路周边地区的发展,也推动铁路与河流连结地区的蓬勃,如鄂毕河叶尼塞河流域的农业。西伯利亚成为俄罗斯的农业谷仓,大幅增加西伯利亚对俄罗斯中部和欧洲国家的农产品出口。

从1896年到1913年,西伯利亚平均每年出口约50万吨谷物产品,[29]加上1861年俄罗斯中部的农奴制度的废除,释出许多失业的农民。政府为了防止可能的社会动荡,1896 年采取配套的关税措施,改变谷物产品出口的形式。因此在阿尔泰新西伯利亚托木斯克出现许多的工厂,有些农场转向农产品加工业。

移居安置计划

20世纪初,俄罗斯中部的农村地区人满为患,而西伯利亚土地肥沃、人烟稀少。1906年至1911年间,在尼古拉二世的领导下,首相斯托雷平展开重大的移居运动。沙皇颁布法令,农民可不受限制地向西伯利亚转移,同时获得政府所给予的廉价或免费土地。政府展开推广活动,有宣传列车派往农村各地,广发移居指导小册和横幅标语。政府不仅提供贷款用于农场建设,并安排提供移居者运输列车。

该政策促成超过300万人陆续移居西伯利亚,其中75万人步行前往。从1897年到1914年,西伯利亚人口因此增加73%,耕地面积增加了一倍。[30] 但并非所有移居者都成功定居,仍有 17.8% 返回原居地。

通古斯事件

1908年6月30日清晨7时,通古斯河附近发生强大的爆炸,位于现在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31]。爆炸的原因是有所争议,但普遍认为是,地球表面上方5至10公里高度的大型流星体或彗星碎片的空气爆发引起的。有研究认为,爆炸体有几十米宽[32],可能是地球近代史上最大的陆地撞击事件。[33]

1921年,俄罗斯矿物学家列昂尼德·库利克 访问当地住民的说法,推断事件是由巨大的陨石撞击引起的。他说服苏联政府加强对通古斯地区的探勘,也可回收陨铁以资助苏联工业。1927年政府所派出的探险队到达事发地点,却没发现任何陨石坑,只有一片约50公里直径的烧焦树林区域,约有8千万棵树木倒下,虽然几只近原爆点的树木仍然直立着,但树枝和树皮都已经剥光消失。原爆点极远处的一些居民,都是以核心朝外的方向倒地。

俄罗斯内战

在1917年的十月革命中,布尔什维克领导的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武装起义成功推翻了临时政府,将其所有权力移交给了苏维埃,并将首都迁至莫斯科布尔什维克在苏维埃内部获得强大的支持,并建立一个联邦政府,但不久后布尔什维克社会革命党、独立运动的派别间爆发内战。

在俄罗斯革命时期,西伯利亚基本上是俄罗斯的一个农业区,缺乏企业家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的政治倾向模糊,区域内只有13%的人口[34]居住在城市,并具有政治概念。西伯利亚由于缺乏强烈的社会差异,加上城市人口和知识分子的稀少,形成不同政党在区域主义思想主导下,进行形式上的联合。[35]但是未能实际组成联合抵抗布尔什维克力量。

前俄罗斯帝国海军上将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高尔察克,在西伯利亚组成反共政府,在西伯利亚西南部的鄂木斯克成立。当高尔察克主张与布尔什维克进行强力战斗时,当地的社会革命党人和孟什维克却有不同主张,意图与布尔什维克签署和平条约以争取独立。白军在国际上的盟友虽然能够给予协助,但却选择保持中立不介入;而高尔察克也拒绝日本提供的帮助,因为担忧日本对远东地区有所图。[36][37][38]

反共政府在俄罗斯中部遭遇一系列失败后,高尔察克的军队撤退到西伯利亚。在社会革命党人的反对和国际盟友支持减弱的情况下,Template:白军不得不从鄂木斯克撤退到伊尔库茨克,最终高尔察克在社会革命党人的压力下辞职,不久后社会革命党人很快就向布尔什维克屈服。

苏联时代

1920 年代和 1930 年代

到 1920 年代,西伯利亚的农业开始衰退。由于大量移民,土地被非常密集地使用,导致土地枯竭,经常出现歉收。[39]农业虽然没有被内战直接摧毁,但出口的混乱间接摧毁食品工业,并大幅减少了农民的收入。加以,余粮收集制的实施和随后的自然食品税的课征也激发农民不满的情绪。1920年至1924年,农村地区发生多次反共暴乱,参与人数高达4万人。 [40]白军哥萨克人和早先与高尔察克作战的红军游击队,都参加了暴动。根据1927年伊尔库茨克州的一项调查,农民公开表示他们会参加反苏起义,并希望得到外国力量的帮助。[41]

战时的青年高度军事化,苏联政府推动共青团军事宣传,当时西伯利亚农村动荡混乱,部分共青团员亵渎教堂基督教坟墓,谋杀神父信徒及反对苏联体制者,但苏共对此混乱只有小小的制裁。[41]1930年代,党开始集体化运动,给西伯利亚的小康家庭贴上“富农”的标签,所有抗议的人都被纳入“去富农化”,必须从俄罗斯中部流放到西伯利亚的人口稀少的森林或沼泽地区。[42]集体化运动破坏西伯利亚农民传统的阶层和自然的运作方式,其影响至今仍然存在。

在城市中,当局在社会浪漫主义思想下,推动新经济政策。根据时尚的建构主义运动,试图建造新的社会主义理想城市,但最终留下一些方形房屋。例如,新西伯利亚剧院最初是以纯粹的建构主义风格设计的,但在1930年代中期,随着新古典主义的引入,进行重新设计。

西伯利亚大铁路建成后,鄂木斯克很快成为西伯利亚最大的城市。在1930年代,苏联人开始建设新西伯利亚,第一次重工业化发生在库兹涅茨克盆地煤炭开采和黑色冶金)和诺里尔斯克(稀土金属),在北海航线也可以看到各种工业应用。此时,随着政治、社会动荡,囚犯人数越来越多,当局决定在西伯利亚地区,建立庞大的劳改营体系古拉格。 。

二战期间

1941年,许多企业和人员经由铁路疏散到西伯利亚各城市。由于急需弹药和军事装备,这些人员在车站附近下火车后立即开始工作,而且工厂建筑也是与人们工作的同时,同步进行建设。

大多数撤离的企业在战后仍留在西伯利亚的新厂址,大幅增加西伯利亚的工业生产,并成为许多当地城市的重要组成。当时因为考量赤塔靠近中国日本,不适合接收企业,因此接收企业最东边的城市是乌兰乌德

1941年8月,最高苏维埃发布“关于重新安置伏尔加德意志人”的命令,许多德国人被驱逐到哈萨克斯坦西伯利亚的不同农村地区。

战争结束时,数以千计来自德国和日本军队的俘虏,被判处在西伯利亚地区劳改营工作。虽然这些营地与古拉格的管理单位不同,但死亡率仍然很高,尤其是在冬天严厉的条件下。他们任务的范围很广,从种植蔬菜到建设贝加尔-阿穆尔铁路都有。

产业扩张

20世纪下半叶,俄罗斯继续勘探矿产和水能资源,其中一些项目是早已规划好的,但由于战争的推延,以及苏联政客不断改变的意见,因而迟迟开展。

延迟最严重的项目是贝加尔-阿穆尔铁路,原本是与跨西伯利亚铁路同时规划的,但迟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才开始建设,在战争期间又被搁置,并在之后重新启动。在苏联领导人约瑟夫·斯大林去世后,再次停滞多年,之后由列昂尼德·伊里奇·布里兹涅夫继续领导,计划重新启动。

1960年代至1970年代,苏联安加拉河上建造级联水力发电厂,该建设类似于美国田纳西河谷管理局的计划。发电厂的功率足够开创并支持大型生产设施,例如布拉茨克乌斯季伊利姆斯克的铝厂、安加拉盆地的稀土开采以及与木材工业相关的大型设施。也因为有工业上的支持任务,安加拉盆地的电价是全俄罗斯最低的。但安加拉的级联计划至今还没有彻底完成,包括博古查尼电厂(Boguchany Dam)仍然等待完成,之后还有一系列相关的企业将接连成立。

这种级联式的发展也有不利的方面,由于生产标准低和大坝规模过大,造成生态严重的破坏,因为湿度增高加剧本已恶劣的气候。1980年代在阿尔泰山卡通河上的另一个发电厂计划,因为被广泛的抗议,最终计划决定取消。

西伯利亚也有许多军事导向的企业中心,也有特殊功能的封闭城市,如谢韦尔斯克。到1980年代末,鄂木斯克新西伯利亚的工业生产,有高达40%是由军事设备和航空器材输出所组成。但之后国家所资助的军事订单崩溃,曾引发经营危机。

西伯利亚的经济多元性日增,有些西伯利亚的企业将产品的业务扩展到跨区域经营,甚至行销全俄罗斯。西伯利亚的各种艺术家和艺术产业创造区域内的商机,艺术文化工作不再完全集中于莫斯科的同业手中,例如 Idea [43](年度“低预算”广告节)、Golden Capital [44](年度建筑奖),都是由新西伯利亚的产业协会所举办。

当今历史

2010年赤塔-伯力高速公路(M58高速公路,长1300公里)建成,俄罗斯人可以驾驶汽车经高速公路由波罗的海到达太平洋岸。在此之前受限于路况不佳,外贝加尔边疆区被视为汽车向东边运输的终点。这条高速公路的完成带来西伯利亚许多区域性发展,有利往返太平洋各省的旅行及运输,同时也促进外贝加尔边疆区阿穆尔州等人口稀少地区的人口进驻和产业发展。

俄国政府持续在交通网络的建设扩展,主导西伯利亚区域的发展方向。目前交通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是完成通往雅库茨克的铁路支线;另还有一个早在19世纪即提出的计划,开发跨西伯利亚铁路支线的北西伯利亚铁路。但俄罗斯铁路公司提出一项很有雄心的建设项目,意图修建通往马加丹楚科奇半岛铁路,并开发白令海峡隧道,将铁路运输直接通往美国阿拉斯加。此项构想如果实践,将大幅改变全球海陆运输的既有架构。

但西伯利亚的交通建设也将俄罗斯东边的部分人口带往西部,有些居民离开西伯利亚和远东联邦管区向西边迁徙。西伯利亚城市因此出现劳动力缺乏,必须吸引来自中亚中国的劳动人口,其中包含合法移工与非法移工。虽然西伯利亚当地人充分知晓并接纳当前的移工状况,但在俄罗斯西部,已有许多关于外贝加尔地区和远东地区的传闻,有成千上万的中国人已大量进驻西伯利亚。[45]

参考资料

  1. ^ "Jomon Culture and the peopling of the Japanese archipelago: advancements in the fields of morphometrics and ancient DNA". ResearchGate. Retrieved 2019-08-18.
  2. ^ Schmidt, Seguchi (31 August 2013). "Jōmon culture and the peopling of the Japanese archipelago" (PDF).
  3. ^ Tokunaga, Katsushi; Ohashi, Jun; Bannai, Makoto; Juji, Takeo. Genetic link between Asians and native Americans: evidence from HLA genes and haplotypes. Human Immunology. 2001-09, 62 (9). doi:10.1016/S0198-8859(01)00301-9 (英语). 
  4. ^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One or more of the preceding sentences incorporates text from a publication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Kropotkin, Peter; Bealby, John Thomas (1911). "Siberia". In Chisholm, Hugh (ed.).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4 (11th e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10–18.
  5. ^ The New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Page 724, by Philip W. Goetz,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Inc, 1991
  6. ^ "Silk Road, North China". The Megalithic Portal.
  7. ^ The Secret History of the Mongols, ch.V
  8. ^ C.P.Atwood-Encyclopedia of Mongolia and the Mongol Empire, p. 502
  9. ^ Nagendra Kr Singh, Nagendra Kumar – International Encyclopaedia of Islamic Dynasties, p.271
  10. ^ C.P.Atwood-Encyclopedia of Mongolia and the Mongol Empire, p.503
  11. ^ Jacques Gernet (31 May 1996). A History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377–. ISBN 978-0-521-49781-7.
  12. ^ The Novgorodian Karamzin Annal. The Full Collection of the Russian Annals. Vol.22. St.Petersburg, 2002
  13. ^ Каргалов В. Московские воеводы XVI–XVII веков. М.2002
  14. ^ "Chronologie: Sibérie". www.kronobase.org (in French). Retrieved 2018-06-05.
  15. ^ 15.0 15.1 15.2 15.3 15.4 Lantzeff, George V., and Richard A. Pierce (1973). Eastward to Empire: Exploration and Conquest on the Russian Open Frontier, to 1750. Montreal: McGill-Queen's U.P.
  16. ^ History of Chita (in Russian)
  17. ^ The Perfilyevs family Archived 2011-08-09 at the Wayback Machine (in Russian)
  18. ^ 18.0 18.1 Тропою землепроходцев Archived 2011-11-15 at the Wayback Machine (in Russian)
  19. ^ Ivanov, Kurbat (in Russian)
  20. ^ Raymond H Fisher, The Voyage of Semen Dezhnev in 1648, The Hakluyt Society, 1981
  21. ^ Basil Dymytryshyn, 'Russia's Conquest of Siberia', 1985
  22. ^ Khabarov's biography (in Russian)
  23. ^ Скобелев С. Г. «Межэтнические контакты славян с их соседями в Средней Сибири в XVII–XIX вв.» Skobelev S. G. Intraethnic Contacts of Slavs with Their Neighbours in the Central Siberia in the 17th–19th centuries. ? Online version
  24. ^ Зуев А. С. «Русская политика в отношении аборигенов крайнего Северо-Востока Сибири (XVIII в.) » // Вестник НГУ. Серия: История, филология. Т. 1. Вып. 3: История / Новосиб. гос. ун-т. Новосибирск, 2002. C. 14–24. Zuyev A. S. Russian Policy Towards the Aborigines of the Extreme North-East of Russia (18th century) // Vestnik NGU. History and Philosophy, vol. 1, issue 3: History / Novosibirsk State University, 2002. pp. 14–24. Online version
  25. ^ According to Зуев А. С. «Немирных чукчей искоренить вовсе...» // Родина Archived 2007-10-10 at the Wayback Machine, №1, 1998.
  26. ^ Семенов-Тян-Шанский П.П. Мемуары. Т. 2. М., 1946. С. 56–57, 126. Semyonov-Tyan-Shansky P. P. Memoirs, vol. 2. Moscow, 1946. pp. 56–57, 126.
  27. ^ 27.0 27.1 A large article that quotes Chekhov and Blummer on Siberia: Старцев А. В. Homo Sibiricus // Земля Сибирь. Новосибирск. 1992. № 5–6.
  28. ^ Startsev A. V. Homo Sibiricus // Zemlya Sibir'. Novosibirsk, 1992. #5–6.
  29. ^ Храмков А. А.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ые перевозки хлеба из Сибири в западном направлении в конце XIX — начале XX вв. // Предприниматели и предпринимательство в Сибири. Вып.3 Archived 2007-09-30 at the Wayback Machine: Сборник научных статей. Барнаул: Изд-во АГУ, 2001. Khramkov A. A. Railroad Transportation of Cereal Products from Siberia to the West in the Late 19th — Early 20th Centuries. // Entrepreneurs and Business Undertakings in Siberia. 3rd issue . Collection of scientific articles. Barnaul: Altai State University publishing house, 2001. ISBN 5-7904-0195-3
  30. ^ Section is based on: И. Воронов. Столыпин и русская Сибирь / Экономика и жизнь (Сибирь), № 189, 19.05.2003. I. Voronov. Stolypin and Russian Siberia / Economics and Life (Siberia), #189, 19 May 2003. Online version Archived 2007-10-24 at the Wayback Machine
  31. ^ Farinella, Paolo; Foschini, L.; Froeschlé, Christiane; Gonczi, R.; Jopek, T. J.; Longo, G.; Michel, Patrick; Probable asteroidal origin of the Tunguska Cosmic Body
  32. ^ Lyne, J.E., Tauber, M. The Tunguska Event
  33. ^ "APOD: 2007 November 14 - Tunguska: The Largest Recent Impact Event". antwrp.gsfc.nasa.gov. Retrieved 18 April 2018.
  34. ^ Шиловский М.В. Политические процессы в Сибири в период социальных катаклизмов 1917–1920 гг. Archived 2008-09-29 at the Wayback Machine — Новосибирск, ИД "Сова", 2003. Shilovsky M. V. The Political Processes in Siberia in the Period of Social Cataclysms of 1917–1920s . — Novosibirsk, "Sova" publishing house, 2003. ISBN 5-87550-150-2
  35. ^ Шиловский М. В. Консолидация "демократической" контрреволюции в Сибири весной-летом 1919 г. Archived 2011-07-20 at the Wayback Machine // Актуальные вопросы истории Сибири. Вторые научные чтения памяти проф. А.П. Бородавкина: Материалы конф. Барнаул: Изд-во Алт. ун-та, 2000. 421 с., Shilovsky M. V. Consolidation of the "Democratic" Counter-Revolution in Siberia in the Spring–Summer 1919 // Questions of Siberian History of Current Importance. The Second Scientific Conference devoted to prof. A. P. Borodavkin. — Barnaul, Altai State University, 2000. ISBN 5-7904-0149-X
  36. ^ Benjamin Isitt, From Victoria to Vladivostok: Canada's Siberian Expedition, 1917–19 (UBC Press, 2010) Archived 2011-07-06 at the Wayback Machine
  37. ^ Benjamin Isitt, "Mutiny from Victoria to Vladivostok, December 1918," Canadian Historical Review, 87:2 (June 2006) Archived 2011-07-06 at the Wayback Machine
  38. ^ "Canada's Siberian Expedition". siberianexpedition.ca.
  39. ^ Михалин В. А. Из истории изучения сельского хозяйства Сибири в начале 1920-х гг. (записка Н. Я. Новомбергского) // Сибирь в XVII–XX веках: Проблемы политической и социальной истории: Бахрушинские чтения 1999–2000 гг.; Межвуз. сб. науч. тр. / Под ред. В. И. Шишкина. Новосиб. гос. ун-т. Новосибирск, 2002. Mikhalin V. A. From the History of Siberian Agriculture Studies in the Early 1920-s (N. Ya. Novombergskiy's Note) // Siberia in the 17th-20th centuries: Problems of the Political and Social History. — Novosibirsk State University, Novosibirsk, 2002.
  40. ^ Шишкин В. И. Партизанско-повстанческое движение в Сибири в начале 1920-х годов // Гражданская война в Сибири. — Красноярск, 1999. C. 161–172. Shishkin V. I. Partisan-Rebellious Movement in Siberia in the Early 1920s //The Civil War in Siberia. — Krasnoyarsk, 1999. pp. 161–172.
  41. ^ 41.0 41.1 Исаев В. И. Военизация молодежи и молодежный экстремизм в Сибири (1920-е — начало 1930-х гг.) // Вестник НГУ. Серия: История, филология. Т. 1. Вып. 3: История / Новосиб. гос. ун-т. Новосибирск, 2002. Isayev V. I. Militarization of the Youth and Youth Extremism in Siberia (1920s – early 1930s). // Vestnik NGU. History and philosophy series. Vol. 1, Issue 3: History. / Novosibirsk State University, Novosibirsk, 2002.
  42. ^ Карлов С. В. К вопросу о ликвидации кулачества в Хакасии (начало 30-х гг.) Archived 2011-07-20 at the Wayback Machine // Актуальные вопросы истории Сибири. Вторые научные чтения памяти проф. А.П. Бородавкина: Материалы конф. Барнаул: Изд-во Алт. ун-та, 2000. 421 с. Karlov S. V. On the Liquidation of Kulaks in Khakassia (Early 1930s) // Questions of Siberian History of Current Importance. The Second Scientific Conference devoted to prof. A. P. Borodavkin. — Barnaul, Altai State University, 2000. ISBN 5-7904-0149-X
  43. ^ 存档副本. [2022-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3). 
  44. ^ "Золотая капитель". zkapitel.ru. Retrieved 18 April 2018.
  45. ^ According to the 2002 Census, merely 34,500 residents of Russia (both Russian and foreign citizens) self-identified as ethnic Chinese, and about half of them lived in Western Russia (mostly Moscow). The census reported 30,600 Chinese citizens residing in Russia. In the opinion of some experts, this may be an undercount: e.g., Zhanna Zayonchkovskaya, the chief of the Population Migration Laboratory of the National Economic Forecasting Institute of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estimated the total number of Chinese present in Russia at any given point (as resident or visitors) at about 400,000 persons, much smaller than ill-educated guess of 2 million given by Izvestiya. ("МИГРАЦИЯ ВЫШЛА ИЗ ТЕНИ". На вопросы Виталия КУРЕННОГО отвечает заведующая лабораторией миграции населения Института народно-хозяйственного прогнозирования РАН Жанна ЗАЙОНЧКОВСКАЯ], Otechestvennye Zapiski No. 4 (19), 2004. (in Russ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