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西站B栋
25°02′51.16″N 121°30′49.30″E / 25.0475444°N 121.5136944°E
台北西站B栋 Taipei West Bus Station Terminal B | |||||
---|---|---|---|---|---|
其他名称 | 台北西B站、西B站 | ||||
位置 | 台湾台北市中正区忠孝西路与重庆北路口 | ||||
地理坐标 | 25°2′49″N 121°30′59″E / 25.04694°N 121.51639°E | ||||
其他信息 | |||||
使用状态 | 已废除 | ||||
历史 | |||||
启用日期 | 1950年 | ||||
关闭日期 | 2016年9月28日 | ||||
|
台北西站B栋(英语译名:Taipei West Bus Station Terminal B,又名:台北西B站、西B站)是台湾台北市一座已拆除的公路客运总站,位于台北市中正区台北车站特定专用区交通六号用地西南角。原为台湾省公路局台北运输处设立之台北西站,1950年5月12日竣工,1980年移交台汽客运,2001年移交国光客运。曾是台湾省公路局、台汽客运、国光客运在台北的主要发车站之一;2016年9月28日5时,完成运输任务后将所有路线移至台北转运站;2016年11月1日拆除,改辟台北行旅广场。[1][2]
概要
台北西站时期
台北西站于1950年即在目前所在位置,台湾省公路局开始承办全省运输服务而设立,是该区域极少数仅存的砖造建筑。交通部公路总局及台湾省公路局开始在此建造巴士停靠站,以利来往当时全省各地的旅客有不同的选择,是当时南北往返的重要枢纽,也是除了铁路运输之外最重要的陆上交通服务。该站历史超过66年,也见证台北铁路地下化。
因1964年台北西站西侧(后来的铁路警察局本部大楼处)的部分木造建物被大火烧毁,台湾省公路局后来于1966年增建成扇形停靠站,为台湾首座以扇形方式作为停靠方式的第一栋建筑,并带有美援时期的美式巴士客运站。
1983年台北西站因连夜大雨而屋顶倒塌,台湾省公路局再次整修。1992年四一九事件,民主进步党由黄信介、许信良、施明德与林义雄等人率领群众数万人游行要求总统直选,占领忠孝东路,并夜宿台北西站售票大厅。
台北西站位于第三代台北车站门口西侧、北门高架桥桥头,台北东站(今台北西站A栋)迁至今址后接受本站管辖。
2009年,配合旧台北东站拆除,原台北东站发车的路线暂时由台北西站发车。
台北西站B栋时期
- 2010年:配合旧台北东站改名台北西站A栋,本站同步更名为“台北西站B栋”,暂时由本站发车之路线同时搬回原站。
- 2016年9月28日5时:配合台北市政府西区门户计划,台北西站B栋原发车路线正式转移至台北转运站。
- 2016年11月1日:台北市政府拆除台北西站B栋,原址改为台北行旅广场、以及以“台北车站(忠孝)”为名的公车停靠处,台北西站B栋也就此走入历史。
停靠路线
- 改停靠台北转运站
- 1826:台北─台中中清路(三号门)
- 1827:台北─台中台湾大道(五号门)
- 1828:台北─彰化(经台1线))(六号门)
- 1829:台北─彰化、员林(经台1线)(六号门)
- 1830:台北─彰化、员林、北斗明道大学(经台1线)(六号门)
- 1831:台北─南投(经朝马、台74线快速公路)(二号门)
- 1832:台北─埔里(经朝马)(一号门)
- 1833:台北─埔里、日月潭(经国道6号)(一号门)
- 1834:台北─嘉义 (十号门)
- 1835:台北─嘉义、阿里山(十号门)
- 1836:台北─嘉义、新营 (经台1线)(十号门)
- 1837:台北─台南(经朝马)(九号门)
- 1838:台北─楠梓、高雄东站(七号门)
- 经西螺
- 经林口、朝马
- 1839:台北─屏东(八号门)
逸事
小虎队曾经于1993年12月于本站录制歌曲〈星光依旧灿烂〉MV,亦是极少数在巴士总站拍摄的MV,该歌曲又被巴士迷戏称为“西站之歌”。
参见
参考文献
- ^ 北市議會通過預算 臺北西站確定拆除. 自由时报. 2016-06-29 [2016-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29).
- ^ 国光西站10月底拆完 议员忧交通黑暗期-民视新闻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民视即时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