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书亚记
此条目可参照英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 |
犹太教圣经正典《塔纳赫》 及基督教《旧约圣经》 目录 | |||||||||||||||||||||||||||||||||||||||||||||||||||||||||||||
---|---|---|---|---|---|---|---|---|---|---|---|---|---|---|---|---|---|---|---|---|---|---|---|---|---|---|---|---|---|---|---|---|---|---|---|---|---|---|---|---|---|---|---|---|---|---|---|---|---|---|---|---|---|---|---|---|---|---|---|---|---|
| |||||||||||||||||||||||||||||||||||||||||||||||||||||||||||||
| |||||||||||||||||||||||||||||||||||||||||||||||||||||||||||||
| |||||||||||||||||||||||||||||||||||||||||||||||||||||||||||||
转到《新约圣经》目录 → | |||||||||||||||||||||||||||||||||||||||||||||||||||||||||||||
《约书亚记》(希伯来语:ספר יהושע)天主教译为《若苏厄书》,是《希伯来圣经》的其中一卷。[1]约书亚记是圣经全书的第六本,记录了进入以色列人应许之地的过程。其中以色列人由约书亚带领,并在上帝的授意下以色列人因而征服了数个都城,并得着美地为业以完成神的经纶。
写作背景
犹太教、基督宗教各宗派都接受为正典的书卷 |
---|
创世记 · 出埃及记 · 利未记 · 民数记 · 申命记 · 约书亚记 · 士师记 · 路得记 · 撒母耳记 · 列王纪 · 历代志 · 以斯拉记 · 尼希米记 · 以斯帖记 · 约伯记 · 诗篇 · 箴言 · 传道书 · 雅歌 · 以赛亚书 · 耶利米书 · 耶利米哀歌 · 以西结书 · 但以理书 · 小先知书(何西阿书 · 约珥书 · 阿摩司书 · 俄巴底亚书 · 约拿书 · 弥迦书 · 那鸿书 · 哈巴谷书 · 西番雅书 · 哈该书 · 撒迦利亚书 · 玛拉基书) |
天主教会与东正教会都接受的次经 |
多俾亚传 · 犹滴传 · 马加比一书 · 马加比二书 · 所罗门智训 · 便西拉智训 · 巴录书(耶利米书信) · 但以理书补编(即比新教的但以理书多出的3个段落) · 以斯帖记补编 |
此外东正教会还接受的次经 |
以斯拉续篇上卷 · 诗篇续编(即第151篇和玛拿西祷词) · 马加比三书 · 马加比四书(附录) |
主题:圣经 |
公元前1473年。当时的场面扣人心弦,极富戏剧性。以色列人在摩押平原上安营,准备就绪,将要进入应许之地迦南。约旦河对岸有许多小国分布四境,每个小国都拥兵自重。在埃及腐败的统治期间,它们四分五裂,国势日弱。虽然如此,但对以色列国而言,剧战是势所难免的。若要攻取应许之地,便先要攻下许多坚固的大城,例如耶利哥城、艾城、夏琐和拉吉。前路困难重重。他们必须在这些重大的战役中取得胜利。耶和华亲自介入,用大能奇迹协助他的百姓,帮助他们在该地定居以实现他的应许。 受耶和华任命作摩西继承者的约书亚是担当这项任务的最佳人选。[2]
约书亚记所包含的时期超过20年,从公元前1473年以色列人进入迦南至大约公元前1450年。约书亚大概是在该年去世的。 约书亚(希伯来文:יהושע,Yehoh·shu′a`,耶何书亚)的意思是“耶和华是拯救”。鉴于在征服应许之地期间,约书亚是以色列的显形领袖,这个名字实在非常贴切。他将一切荣耀全归给耶和华,视祂为伟大的拯救者。《七十士译本》把这本书称为以稣斯(I·e·sous′,耶何书亚的希腊文),耶稣一名便自此演变而来。 由于约书亚表现勇敢、服从、忠诚等杰出品德,他预表“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的极佳先模。[3]
关于作者
犹太传统认为本书的作者是约书亚本人;但学者[谁?]对这方面却持有不同意见。明显地,本书部分内容如《约书亚记》第24章第29节至第33节参节并不是出自约书亚手笔。不过,从整卷书看,每件事的记载都栩栩如生;即使作者不是约书亚,也是与约书亚同时代的以色列人。他按自己所目睹的,把当时发生的历史事件一一记了下来。
拣选约书亚作领袖,并派他记下行将发生的各事无疑是适当的。在旷野流浪的40年间,他一直是摩西非常亲密的同伴。他“从青年时代就是摩西的助手”,这表明他具备资格在灵性上和军事上作百姓的领袖。[4]以色列人于公元前1513年出埃及时,他是在战败亚玛力人一役中的将领。(《出埃及记》第17章第9节至第14节参)约书亚是摩西的忠贞同伴,也是个勇敢无畏的将领。当以色列人从每支派中拣选一人前往迦南担任探子的危险任务时,约书亚很自然地获选代表以法莲支派。由于他的忠信、勇敢的表现,他结果获准进入应许之地。[5]嫩的儿子约书亚“是心中有圣灵的”,他“专心跟从耶和华”,“被智慧的灵充满”。当“约书亚在世⋯⋯的时候,以色列人继续事奉耶和华”。[6]
主题特色
本书大部分篇幅讨论选民如何占领迦南,以色列国把地抽签分给十二支派,正强调上帝成就了赐迦南地给以色列为产业的应许:耶和华应许赐福给以色列家的话,一句也没有落空,都应验了(《约书亚记》第21章第45节参)。不过,书中亦指出以色列人还没有把所有迦南人赶出,上帝亦应许帮助他们(《约书亚记》第23章第5节参)。另一方面,以色列人要专一事奉上帝,忠于与上帝所立的约,否则便会受到违约的惩罚。
预言和引用
- 在耶利哥城陷落的时候,约书亚发出一个有关重建这城的预言性咒诅,这个预言在大约500年后,当以色列王亚哈在位时,获得惊人的应验。[7]
- 后期的圣经执笔者曾引证约书亚记所载的事情。
在他们的写作中引用约书亚记的记载。
主要内容
全书顺序分为四部分:
- 过河进入应许之地
- 征服迦南
- 划分土地
- 约书亚临终前的劝勉
全书的记载生动传神,极富戏剧性。
过河进入应许之地
(覆盖《约书亚记》第1章第1节参-《约书亚记》第5章第12节参)鉴于前路考验重重,耶和华一开始便向约书亚提出保证和健全的忠告:“你务要鼓起勇气,坚强不屈,⋯⋯这律法书不可离开你的口,总要昼夜思想,好使你谨守遵行这书上所写的一切话。如此,你的道路就可以亨通,凡事顺利。我不是吩咐过你吗? 你要勇敢坚强,⋯⋯因为无论你到哪里去,你的上帝耶和华都与你同在。”(《约书亚记》第1章第7节至第9节参)约书亚归荣耀给耶和华,视祂为真正的领袖及统帅,然后立即遵嘱预备一切,准备过河。以色列人接纳他为摩西的继承者,并矢誓予以支持。于是他们向迦南进发。
首先两个探子奉派前往窥探耶利哥。妓女喇合把握机会表明她对耶和华的信心,冒生命危险帮助探子躲藏起来。探子起誓保证,当耶利哥城陷落时,她必安然无恙。探子回报,指出当地居民听见以色列人要来,都闻风丧胆。既然报告十分有利,约书亚遂下令立即渡过约旦河,那时河水正涨溢两岸。于是耶和华以明确的证据表明他支持约书亚。正如摩西的日子一样,在以色列人中间有“永生的上帝”。(《约书亚记》第3章第10节至第11节参)扛抬约柜的祭司一起步踏进约旦河,从上往下流的水便突然断绝,立起成垒,让以色列人从干地上步过。约书亚命人从河中取了12块石头立为记念,且另把12块石头立在约旦河中央,在祭司站脚的地方。祭司甫从河里上来,河水便马上涨溢起来。
百姓过了河之后便在约旦河与耶利哥之间的吉甲安营,约书亚把那些富于纪念意义的石头立在该处,对后世的人作个见证,“要使地上万民都知道,耶和华的手大有能力,也要使你们永远敬畏耶和华——你们的上帝。”(《约书亚记》第4章第24节参)(《约书亚记》第10章第15节参表明此后有一段时期,百姓可能以吉甲作安营的基地。)以色列人就在当地行割礼,因为在旷野路上他们一直没有施行割礼。以色列人守逾越节,吗哪停止降下,他们终于开始吃当地的出产。
征服迦南
(覆盖《约书亚记》第5章第13节参-《约书亚记》第12章第24节参)当时第一个攻占目标已近在咫尺。但怎样才可以把城门“关得严紧”的耶利哥城攻破?(《约书亚记》第6章第1节参)耶和华差遣“耶和华军队的元帅”向约书亚发出详细的行军指示。(《约书亚记》第5章第14节参)以色列的军队要绕着那城而行,一日绕行一次,六日都要这样行;带兵器的走在吹羊角的祭司面前,扛抬约柜的则跟在后面。第七日,他们必须绕城七次。约书亚遵照指示吩咐百姓。军队完全跟从所指示的方式围绕耶利哥城而行。他们不发一言。所听到的只有操步及祭司吹号的声音。接着在最后一天,绕城到了第七次,约书亚下令他们大声呼喊。百姓于是“大声呼喊”,耶利哥的城墙就应声塌陷了!(《约书亚记》第6章第20节参) 以色列人一齐往前直上,将城夺取,然后把城付诸一炬。唯独忠信的喇合和她的家人才能逃出。
下一步是向西攻取艾城。他们以为可以照样轻取敌军,但结果却惨遭挫败,艾城的人出来把三千名以色列兵击溃。约书亚恳切地求问耶和华。耶和华回答时表示有人违背了他的命令,没有把耶利哥当灭的物毁掉,反而把当灭的物偷了,收藏起来。以色列人必须把这恶从营中除掉,才能复得耶和华的祝福,继续亨通。在上帝的指引下,行恶的亚干终于被揭发出来,百姓便用石头打死他和他的家人。此后以色列人复得耶和华的嘉许,于是他们再度攻打艾城。耶和华指示他们当用的策略。艾城的人被诱离城,中了以色列兵的伏击。结果艾城失守,其中的居民全数覆灭。[13]以色列人不与敌人妥协。
约书亚遵照耶和华吩咐摩西的话在以巴路山上筑了一座坛,并且把“律法抄写”在石头上。(《约书亚记》第8章第32节参)全会众都站着,一半对着基利心山,一半对着以巴路山,留心聆听约书亚将律法书上祝福和咒诅的话都宣读了一遍。[14]
迦南地的各小国惧怕以色列人的进攻势如破竹,于是联手试图阻挡约书亚前进。但“基遍的居民听说约书亚处置了耶利哥城和艾城,就决定用精明的策略应变”。(《约书亚记》第9章第3节至第4节参)他们假装来自距离迦南甚远的地方,要跟约书亚立约,“容他们活着”。后来以色列人识破了这个计谋,他们仍紧守自己所起的誓,但却派基遍人“作劈柴挑水的人”,像“最卑下的奴仆”一般,因而部分应验了挪亚在感示之下对含的儿子迦南所作的咒诅。[15]
基遍人的投诚实在非同小可,因为“基遍是一座大城,⋯⋯比艾城更大,并且城内的人都是勇士。”(《约书亚记》第10章第2节参)耶路撒冷王亚多尼·洗德深感此事对自己及迦南诸国构成重大威胁,因此非要杀一儆百以防再有别国投靠敌人不可。于是亚多尼·洗德联同其他四王(就是希伯仑、耶末、拉吉及伊矶伦城的诸王)合攻基遍。 为了履行与基遍人所立的约,约书亚彻夜行军,赶往营救他们,结果把五王击溃。耶和华再度为他的百姓作战,用神迹大能施行毁灭。天上降下大冰雹,被冰雹打死的敌人比以色列人用刀杀死的还多。接着有更大的奇迹出现,“日头在天当中停住,不急速下落,约有一日之久。”(《约书亚记》第10章第13节参)这样,以色列人便有足够时间进行彻底的扫荡。事实上,“耶和华为以色列争战。”——《约书亚记》第10章第14节参。
约书亚把五个王杀掉之后,接着将玛基大夷平。然后大军迅速南下,把位于盐海和大海之间的山区立拿、拉吉、伊矶伦、希伯仑与底璧诸城完全摧毁。当时迦南全境都知道以色列人进侵的消息。北部的夏琐王耶宾如临大敌。他打发人走遍约旦河两岸,促请诸王联手对付以色列人。他们在黑门山下的米伦水边结集大军,“人数多如海边的沙”。(《约书亚记》第11章第4节参)耶和华再次保证他会帮助约书亚赢得胜利,并且教他应战的策略。耶和华百姓的仇敌以惨败收场。以色列人用火焚烧夏琐,此外也把结盟的敌城彻底夷平。因此约书亚把以色列的国境伸展到迦南全地。他们一共击败了31个王。
划分土地
(覆盖《约书亚记》第13章第1节参-《约书亚记》第22章第34节参)虽然以色列人节节胜利,并且攻克了许多坚固大城,瓦解了当时有组织的顽抗,但“还有许多未得之地。”(《约书亚记》第13章第1节参)然而约书亚已接近80高龄,他尚须处理另一件重大的工作——把那地分给9个支派和玛拿西半个支派为业。吕便、迦得及玛拿西的半个支派已分配了约旦以东的土地,利未支派则没有得着任何土地,因为“耶和华——以色列的上帝”是他们的产业。(《约书亚记》第13章第33节参)在祭司以利亚撒的协助下,约书亚把约旦以西的土地加以分配。已届85高龄的迦勒仍渴望杀敌至最后一口气,他请求并获准以亚衲族人横行出没的希伯仑地为业。(《约书亚记》第14章第12节至第15节参)在各支派拈阄把地分完了之后,以色列人就“照耶和华的吩咐”将约书亚所求,就是以法莲山地的亭拿·西拉城,给了他。(《约书亚记》第19章第50节参)他们在位于以法莲山区的示罗设立会幕。
以色列人在约旦河两岸为误杀人者设立六座逃城,每岸三座。位于约旦西岸的逃城有加利利的基低斯,以法莲的示剑及犹大山地的希伯仑。在东部则有吕便地区的比悉,基列的拉末及巴珊的哥兰。这些城邑均被“立为圣”。(《约书亚记》第20章第7节参,) 他们从各支派中分出四十八座城及城邑的郊野归给利未人为业。这些城包括六座逃城在内。 这样以色列人“就得了那地为业,住在其中”。正如耶和华所应许,一切“都应验了”。(《约书亚记》第21章第43节参,《约书亚记》第21章第45节参)
吕便、迦得和玛拿西半支派的战士一直追随约书亚,但最后他们要渡过约旦河回到自己的产业去。约书亚训勉他们要保持忠贞,并且祝福他们。在路上,当他们行近约旦河时,他们造了一座大坛。这触发了一个危机。既然供崇拜耶和华之用的会幕设于示罗,居于西岸的各支派遂恐怕这两个半支派诡诈不忠,故此准备出兵讨伐叛民。但后来真相大白,以色列人获悉他们建坛非因要献别的祭物,而是要“在我们约旦河东西两岸的以色列人中间证明耶和华是上帝”,结果避免了一场流血冲突。——《约书亚记》第22章第34节参。
约书亚临终前的劝勉
(覆盖《约书亚记》第23章第1节参-《约书亚记》第24章第33节参)。“此后耶和华使以色列人安静,不与四围的一切仇敌争战已经多日,约书亚年纪老迈。”于是召集以色列全会众前来,在临终前向他们作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演讲。(《约书亚记》第23章第1节参)他谦卑自抑,将战胜列国的功劳全部归给耶和华。愿所有人都继续保持忠贞!“所以你们要格外勇敢,谨守遵行摩西律法书上所写的一切话,不可偏离左右。”(《约书亚记》第23章第6节参)他们务要弃绝所有假神,要“时刻警惕自己,爱耶和华你们的上帝”。(《约书亚记》第23章第11节参)他们绝不可跟剩下的迦南人妥协,彼此结亲,因为这样行会招惹耶和华的烈怒。
约书亚将以色列的众支派聚集在示剑,召了以色列的长老和首领来到上帝面前。他接着复述耶和华怎样对待他的百姓,如何召亚伯拉罕,把他带到迦南,直至攻占应许之地的各项发展。约书亚再三警告百姓务要提防伪宗教,并敦促以色列人“要敬畏耶和华,诚心实意地事奉他。”然后他明确地指出问题的关键:“今日就可以选择所要事奉的:是你们列祖⋯⋯所事奉的神呢?是你们所住这地的亚摩利人的神呢?至于我和我家,我们必定事奉耶和华。”他的坚强信念与摩西所表现的如出一辙,他提醒以色列人耶和华“是圣洁的上帝,是要求专一效忠的上帝”。因此他们务要远避外邦的诸神!百姓深受感动,异口同声地说:“我们必事奉耶和华——我们的上帝,听从他的话。”[16]在吩咐他们离去之前,约书亚与众民立约,将那些话写在上帝的律法书上,又立一块大石头作见证。 约书亚享年110岁,死后葬在亭拿·西拉。
参考文献
- ^ 聖經名稱對照表. catholic.org.tw.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6-11).
- ^ 参看《民数记》第27章第15节至第23节参。
- ^ 参看《罗马书》第5章第1节参。
- ^ 参看《民数记》第11章第28节参,《现代圣经译本》;《出埃及记》第24章第13节参;《出埃及记》第33章第11节参;《约书亚记》第1章第1节参
- ^ 参看《民数记》第13章第8节参;《民数记》第14章第6节至第9节参,《民数记》第14章第6节至第30节参,《民数记》第14章第6节至第38节参
- ^ 参看《民数记》第27章第18节参;《民数记》第32章第12节参;《申命记》第34章第9节参;《约书亚记》第24章第31节参。
- ^ 参看《约书亚记》第6章第26节参;《列王纪上》第16章第33节至第34节参
- ^ 参看《诗篇》第44篇至第1篇参;《诗篇》第78篇至第54篇参;《诗篇》第105篇至第42篇参;《诗篇》第135篇至第10篇参;《诗篇》第136篇至第17篇参
- ^ 参看《尼希米记》第9章第22节至第25节参
- ^ 参看《以赛亚书》第28章第21节参
- ^ 参看《使徒行传》第13章第19节参;《希伯来书》第11章第30节至第31节参
- ^ 参看《雅各书》第2章第25节参
- ^ 参看《约书亚记》第8章第26节至第28节参
- ^ 参看《申命记》第11章第29节参;《申命记》第27章第1节至第13节参。
- ^ 参看《约书亚记》第9章第15节参,《约书亚记》第9章第27节参;《创世记》第9章第25节参。
- ^ 参看《约书亚记》第24章第14节至第15节参,《约书亚记》第24章第19节参,《约书亚记》第24章第24节参
延伸阅读
介绍
- Ed Noort: Das Buch Josua. Forschungsgeschichte und Problemfelder. Erträge der Forschung 292. Wiss. Buchges., Darmstadt 1998 ISBN 3-534-02827-9 (gute wiss. Einführung)
评论
- Manfred Görg: Josua. Die neue Echter-Bibel 26. Echter Verl., Würzburg 1991 ISBN 3-429-01398-4
- Volkmar Fritz: Das Buch Josua. Handbuch zum Alten Testament 1/7. Mohr, Tübingen 1994 ISBN 3-16-146089-8
- Martin Holland: Das Buch Josua. Wuppertaler Studienbibel.AT. 1993. 2. Aufl. Brockhaus, Wuppertal 1997 ISBN 3-417-25223-7 (allgemeinverständlich, anwendungsbezogen)
- David M. Howard: Joshua. The New American Commentary 5. Broadman & Holman Publ., Nashville 1998 ISBN 0-8054-0105-9
专项研究
- Enzo Cortese: Josua 13 - 21. Ein priesterschriftlicher Abschnitt im deuteronomistischen Geschichtswerk. Orbis biblicus et orientalis 94. Univ.-Verl., Freiburg (CH) u.a. 1990 ISBN 3-7278-0661-3
- Gordon Mitchell: Together in the Land. A Reading of the Book of Joshua. JSOTSup 134. JSOT Press, Sheffield 1993 ISBN 1-85075-409-8
- Christa Schäfer-Lichtenberger: Josua und Salomo. Eine Studie zu Autorität und Legitimität des Nachfolgers im Alten Testament. VT.S 58. Brill, Leiden u.a. 1995 ISBN 90-04-10064-4
- Kari Latvus: God, Anger and Ideology. The Anger of God in Joshua and Judges in Relation to Deuteronomy and the Priestly Writings. JSOTSup 279. Academic Press, Sheffield 1998 ISBN 1-85075-922-7
- Hartmut N. Rösel: Von Josua bis Jojachin. Untersuchungen zu den deuteronomistischen Geschichtsbüchern des Alten Testaments. VT.S 75. Brill, Leiden u.a. 1999 ISBN 90-04-11352-5
- Jacobus Cornelis de Vos: Das Los Judas. Über Entstehung und Ziele der Landbeschreibung in Josua 15. VT.S 95. Brill, Leiden u.a. 2003 ISBN 90-04-12953-7
- Michaël N. van der Meer: Formation and reformulation. The Redaction of the Book of Joshua in the Light of the Oldest Textual Witnesses. VT.S 102. Brill, Leiden u.a. 2004 ISBN 90-04-131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