磱碡坑
磱碡坑(台湾闽南语:Lâ-ta̍k-khenn),是台湾高雄市旗山区的一个传统地域名称,位于该区南部。相较于今日行政区,其范围大致包括新光里、中寮里、南胜里。[1][2][3][4]
历史
台湾日治初期,磱碡坑地区为一街庄,称为“磱碡坑庄”,隶属于罗汉外门里。该庄昔日东隔楠梓仙溪与弥力肚庄、三张廍庄相望,南与溪埔庄为邻,西边为深水庄、千秋藔庄、水蛙潭庄、田藔庄、南安老庄,北边为溪州庄。[1]
1901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月,全台设置二十厅,该庄隶属于蕃薯藔厅。1903年(明治三十六年)6月,该庄编入“溪州区”,隶属于蕃薯藔厅。1909年(明治四十二年)10月,合并二十厅为十二厅,溪州区改隶属于阿缑厅。1920年(大正九年),废十二厅改设五州二厅,该庄改制为“磱碡坑”大字,隶属于高雄州旗山郡旗山街。[5]
战后旗山街改制为旗山镇,隶属于高雄县,大字亦改制为地段,称“磱碡坑段”,现仍沿用。而日治时期磱碡坑下有二保,战后分为二里新光、南胜。1950年10月,高、屏分治,旗山镇仍隶属于高雄县。1953年南胜里再分出中寮里。[6]2010年12月,高雄县市合并为新直辖市高雄市,旗山镇改制为旗山区。
交通
国道3号又称“福尔摩沙高速公路”,是贯穿台湾西部的两条纵向高速公路之一,大致先以北北西-南南东走向转纵向经过磱碡坑地区西部边界地带,再以西北—东南走向蜿蜒经过本地区西南部边界地带。境内未设交流道,西北侧最近的一般交流道是省道台28线交会口的田寮交流道,东南侧最近的是省道台3线交会口的九如交流道,由此等进入可快速前往台湾西部各地。
国道10号又称“高雄支线”或“高雄环线”,是左营至旗山的高速公路,大致以西南—东北走向转横向经过本地区中部偏南地带,在境内东部偏南省道台29线路口设有向西单向进出的岭口交流道,由此向西可前往西部边界外不远处的燕巢系统交流道转至国道3号,亦可续行以前往燕巢、仁武、左营等地。
省道台29线是那玛夏达卡努瓦至林园汕尾的干道,也是楠梓仙溪流域的主要连络道路,大致以纵向经过磱碡坑地区东部沿溪地带,向北可前往杉林、甲仙、那玛夏等地,向南可前往大树、大寮、林园等地。
省道台22线俗称“旗楠公路”,是楠梓至高树的干道,大致以东西向转东南—西北走向经过本地区南部边界地带,向东可前往里港、高树并止于省道台27线路口,向西北转西南可前往深水、凤山厝、楠梓并止于省道台1线路口。
糖业铁路旗尾线曾在本地设有磱碡坑车站,1910年8月20日开业,废止于1978年。
学校
参考文献
- ^ 1.0 1.1 臺灣堡圖. 台湾总督府. 1904年.
- ^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日治行政區_街庄(1990年代)圖層. 台湾百年历史地图.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地理资讯科学研究专题中心. [2021-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30).
- ^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行政區_村里界【NLSC】圖層. 台湾百年历史地图.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地理资讯科学研究专题中心. [2021-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30).
- ^ 高雄縣旗山鎮行政區域圖. 中华民国内政部. 2005年11月.
- ^ 台湾总督府、台湾日日新报社合编 (编). 新舊對照管轄便覽. 成文出版社. 1921年.
- ^ 《台湾地名辞书(卷五)高雄县(第二册)下册》,2008年12月,国史馆台湾文献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