磱碡坑
磱碡坑(臺灣閩南語:Lâ-ta̍k-khenn),是臺灣高雄市旗山區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位於該區南部。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包括新光里、中寮里、南勝里。[1][2][3][4]
歷史
台灣日治初期,磱碡坑地區為一街庄,稱為「磱碡坑莊」,隸屬於羅漢外門里。該莊昔日東隔楠梓仙溪與瀰力肚莊、三張廍莊相望,南與溪埔莊為鄰,西邊為深水莊、千秋藔莊、水蛙潭莊、田藔莊、南安老莊,北邊為溪州莊。[1]
1901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月,全台設置二十廳,該莊隸屬於蕃薯藔廳。1903年(明治三十六年)6月,該莊編入「溪州區」,隸屬於蕃薯藔廳。1909年(明治四十二年)10月,合併二十廳為十二廳,溪州區改隸屬於阿緱廳。1920年(大正九年),廢十二廳改設五州二廳,該莊改制為「磱碡坑」大字,隸屬於高雄州旗山郡旗山街。[5]
戰後旗山街改制為旗山鎮,隸屬於高雄縣,大字亦改制為地段,稱「磱碡坑段」,現仍沿用。而日治時期磱碡坑下有二保,戰後分為二里新光、南勝。1950年10月,高、屏分治,旗山鎮仍隸屬於高雄縣。1953年南勝里再分出中寮里。[6]2010年12月,高雄縣市合併為新直轄市高雄市,旗山鎮改制為旗山區。
交通
國道3號又稱「福爾摩沙高速公路」,是貫穿台灣西部的兩條縱向高速公路之一,大致先以北北西-南南東走向轉縱向經過磱碡坑地區西部邊界地帶,再以西北—東南走向蜿蜒經過本地區西南部邊界地帶。境內未設交流道,西北側最近的一般交流道是省道台28線交會口的田寮交流道,東南側最近的是省道台3線交會口的九如交流道,由此等進入可快速前往台灣西部各地。
國道10號又稱「高雄支線」或「高雄環線」,是左營至旗山的高速公路,大致以西南—東北走向轉橫向經過本地區中部偏南地帶,在境內東部偏南省道台29線路口設有向西單向進出的嶺口交流道,由此向西可前往西部邊界外不遠處的燕巢系統交流道轉至國道3號,亦可續行以前往燕巢、仁武、左營等地。
省道台29線是那瑪夏達卡努瓦至林園汕尾的幹道,也是楠梓仙溪流域的主要連絡道路,大致以縱向經過磱碡坑地區東部沿溪地帶,向北可前往杉林、甲仙、那瑪夏等地,向南可前往大樹、大寮、林園等地。
省道台22線俗稱「旗楠公路」,是楠梓至高樹的幹道,大致以東西向轉東南—西北走向經過本地區南部邊界地帶,向東可前往里港、高樹並止於省道台27線路口,向西北轉西南可前往深水、鳳山厝、楠梓並止於省道台1線路口。
糖業鐵路旗尾線曾在本地設有磱碡坑車站,1910年8月20日開業,廢止於1978年。
學校
參考文獻
- ^ 1.0 1.1 臺灣堡圖. 臺灣總督府. 1904年.
- ^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日治行政區_街庄(1990年代)圖層.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 [2021-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30).
- ^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行政區_村里界【NLSC】圖層.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 [2021-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30).
- ^ 高雄縣旗山鎮行政區域圖. 中華民國內政部. 2005年11月.
- ^ 台灣總督府、台灣日日新報社合編 (編). 新舊對照管轄便覽. 成文出版社. 1921年.
- ^ 《臺灣地名辭書(卷五)高雄縣(第二冊)下冊》,2008年12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