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朗宁M1917重机枪
勃朗宁M1917 | |
---|---|
类型 | 重机枪 |
原产地 | 美国 |
服役记录 | |
服役期间 | 1917—1975年(美国) |
参与战争/冲突 |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墨西哥革命 印度支那战争 国共内战 朝鲜战争 越战 寮国内战 柬埔寨内战 古巴革命 柬越战争 寮泰边境战争 中越边境战争 |
生产历史 | |
研发者 | 约翰·勃朗宁 |
研发日期 | 1917年 |
生产商 | 西屋电气 雷明顿 柯尔特 |
制造数量 | 128,369挺[1] |
衍生型 | M1917A1 |
基本规格 | |
重量 | 47千克 |
长度 | 980毫米 |
枪管长度 | 609毫米 |
子弹 | .30-06斯普林菲尔德 |
口径 | 7.62毫米 |
枪机 | 短行程后座作用式 |
发射模式 | 全自动 |
射速 | 450发/分钟 600发/分钟(M1917A1) |
枪口初速 | 853.6米/秒 |
最大射程 | 900米 |
供弹方式 | 250发布制弹链 |
瞄具 | 机械瞄具 |
M1917重机枪是由美国轻武器设计师约翰·勃朗宁(John Browning)设计,美军在一战,二战及朝鲜战争中采用的重机枪,并有限延伸至越战,同时它也被其他国家使用。它是一种班组操作,弹链供弹的水冷式重机枪,与同时期的M1919风冷中型机枪共同服役。美国陆军将该型机枪作为营级机枪使用同时也经常装备于各种载具之上。M1917有两种主要版本:服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M1917型以及在此后服役的M1917A1型。前者的射速为450发/分钟,而后者的射速最高可达到600发/分钟。
发展沿革
1900年6月19日,约翰·摩西·白朗宁提交了一份后座作用自动枪械的专利书,这个反冲式枪机的美国专利编号为678,937号;勃朗宁通知美国军械部他申请的新发明,但后者不感兴趣,也没有深入研究这个设计,故勃朗宁搁置了这个武器的后续开发工作一段时间。[2] 1910年,勃朗宁在其1900年枪械的基础上精进设计,设计了一款水冷式机枪的原型。[3]虽然枪械运作可靠,白朗宁依旧稍微地更改了设计:将原本在侧面的抛壳孔移到了底部、增加了减震器来缓解后座力、使用双段式撞针替换了原本的击锤,以及一些其它的微小改进。[4]但其基础设计仍是1900年的版本。这个机枪设计在1916年底提交专利申请,不过这次美国政府扣住了这个申请;一旦编列专利号,政府有义务公布专利的一切细节成为公众性知识,而这些细节不仅是美国人,同时也会被其他外国人得知,在美国加入战争的气氛日趋浓厚的1916年,一切有机会资敌的政策都被暂时中止。M1917机枪要在战争结束后的3个月才正式获得美国专利认证,其编号为1,293,021。
M1917是一款水冷式重机枪,不过也制造过一些未安装水冷套筒的实验性版本;该型机枪的风冷式版本M1919随后发展为一款中型机枪。和其它许多早期的机枪不同的是,M1917并未采用马克沁机枪的肘节闭锁。该枪的4.7千克重量相较于同时期的其它重机枪(例如德制MG08以及英制维克斯机枪)来说较为轻便,同时性能也相当可靠。其与马克沁以及维克斯重机枪仅有的几个相似点包括:后座作用原理、T槽枪闩、弹链供弹、水冷却以及前抛壳设计。其滑块锁闭机制有助降低重量与复杂度,这种方式在之前也由勃朗宁大量采用。弹链由左至右进行供弹,相比较马克沁与维克斯来说弹链中的弹药排列更紧密。
M1917采用短行程后座作用式原理运作,当射击子弹时,子弹弹出的反作用力令枪管和枪管延伸部以及枪柱同时向后退,当后退了16毫米,枪管和枪管延伸部会停止后退,这时枪栓会开锁而它会继续后退去完成退出弹壳和拉弹链,之后它会被复进簧推向前从而把下一发子弹上膛。
起初,美国陆军军械部对这款水冷式机枪并不感兴趣。这个态度直到1917年4月美国向德国宣战而参加一战才有所改变。当时美国陆军的武器储备中仅有1,100挺机枪,包括M1895柯尔特-勃朗宁机枪、马克沁、霍奇克斯M1909与霍奇克斯M1914,其中大部分已经过时。[5]为此,美军需要采用一种新型机枪参战。白朗宁在同年5月于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进行了武器测试。[6]在测试中,武器在未出现任何故障的情况下先后两次共击发了40,000发子弹,它的可靠性给军械部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但军械部仍怀疑量产品是否能够维持相同品质。随后,勃朗宁以另一挺同型枪械完成测试,这次测试让枪械持续射击48分12秒,以循环射速计算至少击发了21,000发子弹。[7]
在审查委员没有异议下,美国陆军随即下订,希望M1917成为美军的主力重机枪;此时的M1917搭配弹药为M1906 .30-06式150格令平底枪弹;勃朗宁最初和柯尔特公司签约授权该公司生产M1917重机枪,但柯尔特在开战前已经得到英国授权生产维克斯机枪,产线满载,柯尔特意识到没有任何一间美国厂商可以独立满足急剧扩张的军械需求,在1917年7月将生产专利供应给美国政府,由政府去统筹增加产能,同时柯尔特也在康涅狄格州梅里登设立新厂造枪;1917年9月,美国政府授权雷明顿武器公司生产15,000挺M1917、新英格兰的西屋电器生产另外20,000挺机枪的合约。但是量产计划出现延误,最早开始生产的厂商是西屋,在1918年2月开始进入量产;由于雷明顿已经先行和俄罗斯帝国签约提供枪械,因此产能转换延迟直到1918年5月才开始换产M1917;截至1918年6月30日,西屋和雷明顿仅分别生产了2,500挺与1,600挺,最早获得授权的柯尔特则是到1918年6月工厂才进入营运状态,还没产出任何1挺量产枪。M1917量产步入轨道是在1918年夏季开始,到1918年停火协议签订前,西屋已量产30,150挺;雷明顿12,000挺;柯尔特600挺。[8]尽管美军计划换装勃朗宁重机枪,受制于生产数量局限,迫使他们仍须采购外国枪械应急,因此美国远征军当时配备的主力重机枪还是法制8毫米霍奇克斯机枪。
1926年,白朗宁重机枪的后瞄具得到改进,新标尺可同时用于新式M1型弹(172格令,艇尾型)和M1906弹。[9]该枪使用M1弹时最大射程达5,000米(5,500码);使用M2型弹为3,200米(3,500码)。后瞄具有两种模式,分别可对地及对空。
服役历史
M1917虽然是为了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而采购,但厂商却交付得太晚,数量也太少。因量产时程拖延,仅有约1,200挺M1917在1918年战争的最后两个半月间交付到前线美军,且多半是停战后才配发到士兵手上。最典型的例子是当时临时配属于陆军第2步兵师的海军陆战队第6机枪营,该营在停战3天后(11月14日)才将M1914式机枪更换为M1917。[10]派往法国的美军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单位装备了M1917。在其余的部队中,从法国采购的机枪与柯尔特生产的维克斯机枪各占一半。在战争中M1917的射速及可靠性得到了很大的体现。但是在一战中,其斯普林菲尔德.30-06弹的射程仅有英法枪弹的一半。[11]
M1917A1在二战中被美军再次使用,主要弹药是刚刚在战前采用的M2型弹,包括穿甲弹和曳光弹等特殊弹种。其中的一些被供应给英国地方军使用,因为所有生产出来的维克斯机枪都要用来填补英军在法国战役中的物资损失。囿于M1917的重量及体积限制,它基本上用作固定防御或者作为营团级单位的支援武器。根据美国陆军1943年7月15日版步兵营编制(T/O&E 7-15),步兵营所下辖的一个重火力连(Infantry Heavy Weapons Company)下辖有两个机枪排,每个排下辖两个拥有两个机枪班组的分排(Section),每个班组各装备一挺M1917A1重机枪,因此一个步兵营编制内共拥有8挺M1917A1水冷式重机枪。[12] 在阿德默勒尔蒂岛屿上的莫莫特机场争夺战中,美国陆军第5骑兵团(隶属于第1骑兵师)的一名机枪手在一场夜战中使用M1917射杀了数百名日军士兵。在其后,一挺机枪放置在战斗位置用于纪念。[13]
朝鲜战争中M1917再次服役。在朝鲜半岛的寒冬环境下,其水冷套筒在温度低于零度时便无法正常工作,美军士兵有时需要用排尿增加水温的方式来使它继续运作。[14] 在1960年代末,M1917逐渐被7.62×51毫米NATO口径的M60通用机枪所取代。
M1917机枪还被美国政府供应给南越使用。最后一批在美军中服役的M1917部署在佐治亚州的班宁堡,并被用于匍匐训练。该型武器在20世纪后半叶继续服役于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的军队。其中的一些直到今天仍在被非正规武装组织使用,因为其水冷的特性可以提供长时间的持续火力。
供弹箱
M1917机枪使用一个可装载250发子弹的木制弹箱供弹。早期的供弹箱具有一个倾斜盒角和皮质手柄。M1917A1的供弹箱盒角则为直角,顶部的手柄也改为了布制。
木制的供弹箱在二战中于1942年5月6日开始被一次性金属供弹箱取代。1945年6月20日,改进型M1A1供弹箱得到了采用。这款新式供弹箱具有一个弹簧负载的连接装置将其更稳固地连接到机枪三脚架上,同时也改进了箱子的水密性能。在40年代晚期,M19供弹箱取代了之前的M1供弹箱。其改进型M19A1从50年代开始一直使用到现在。[15]
衍生型
美军型号
M1917
最初版的M1917由于机匣的设计问题而在战场条件下会出现机枪底板开裂的问题。最初的解决办法是用一个马蹄铁形的坚实金属托固定在机匣的最后部。之后的修改则是把直角马蹄铁形金属铆接到侧板和底板。这种改进的方法直到正规改进之前一直作为标准的方法。另外的一个问题则是可能由于过度用力而导致的侧板突出问题。
M1917A1
在30年代,装备部开发了新型底板,其与侧底板由凸缘加铆钉结合。这一改进解决了原版本的机匣问题并且在之后的M1917与M1919系列中成为标准。M1917A1将后瞄具改进以适应新式枪弹同时取代了老式的后瞄具。顶盖内安装了一个加强的供弹爪轴臂,可使其承受将弹带从地面拉至枪内的应力。岩岛兵工厂在1943年开始生产全钢制冷却套筒;这比之前的黄铜制套筒要更加坚固。钢制的套筒可与之前的黄铜套筒互换,使得损坏或老旧的套筒可以得到维修。
该系列同时还有一些在战争期间不彻底的改进。机匣盖的转轴在1938年开始得到改进,并且在之后的M1919系列成为标准。一战后改进的M1917没有修改机匣盖的铰链销,之后的M1917A1使用了一个改进的铰链销,可防止操作者在打开机匣盖操作时,机匣盖下落夹住其手。
M1918
M1917的气冷式航空机枪版本。在一战期间开发,但服役时间较晚。在M1919服役之前是美军航空机枪的主要型号。它有一根较重的枪管,但比M1917较为轻便。另有一种叫M1917M1的衍生型号。
美国以外衍生型号
M1917曾被许多国家所采用,部分用户也发展出了衍生型号。
三十节式重机枪
中华民国生产的M1917衍生型,使用7.92×57毫米毛瑟弹。
Ksp m/14-29 and ksp m/36
Kulspruta m/14-29是M1917A1在瑞典的特许生产版本,主要被用作支援步兵作战。其与原版最主要的差别在于使用 6.5×55毫米弹药,同时具有一个铲形握把并且以其取代了旧式m/14机枪的水冷套筒及三脚架。取代的原因是考虑到生产成本,因为30挺m/14的成本已足够生产50挺勃朗宁重机枪。[16]
由于6.5毫米子弹对于长距离射击以及对空效果不佳,故瑞典在1932年开发了更重型的8×63毫米m/32弹。采用新式弹药也导致机枪的后坐力有所增加。随后以一个弹簧负载的缓冲器(M1917所使用的放大版本)取代了之前的护板设计。原本的铲形握把也被替换为与三脚架连接的机枪支架一体的握把。其三脚架装有一个倍率5×25的光学瞄准镜以及俯仰俯仰转动控制器。优秀的减震性能以及三脚架的稳定性使得该型机枪被部分人认为“无疑是世上最精确的远距离步枪口径机枪”。[16][17]该型机枪同时有双联装防空版本。右侧机枪不安装瞄具并从右侧装弹;左侧机枪安装有对空瞄准环,从左侧装弹。拉机柄设置在两挺机枪中间,两挺Ksp M/36保险与扳机相互独立。防空型的三脚架加长了支架并且增加了固定链,可增加三脚架的稳定性。[16]双联装版本也被用于其他场合,比如安装于装甲运兵车的车顶处。直至1966年以前,m/14-29和m/36机枪可通过更换枪管与枪栓等部件来实现6.5毫米与8毫米的弹药更换。[16]
1966年后,大部分瑞典机枪被更换为7.62×51毫米NATO口径。[17]部分旧式机枪则被继续用作训练,同时也是为了将过时的弹药耗尽。[17]当这一任务完成后,所有机枪于70年代都被更换为7.62毫米口径的枪管。[17][18][19]该型机枪最终在1990年代退出现役。[17]
Ckm wz.30
Ckm wz.30型机枪为波兰未经授权制造的M1917型,使用7.92×57毫米毛瑟子弹。[20] 一些微小的改动包括使用新式的金属瞄具(V形凹槽)、加长了尾部握把及简化了枪械锁闭机制以简便枪管更换与操作,另外为了兼顾反步兵与防空用途而更新了底座、瞄具与把手。该型机枪产量大约为8,000挺。
M/29
M/29为挪威版的M1917,使用7.92×57毫米毛瑟弹,在1929—1940年期间为挪威皇家陆军的制式重机枪与防空机枪。[21][22]它取代了挪威国防军先前装备的霍奇克斯M1914重机枪。[22]在1940年4月9日纳粹德国入侵挪威时总共有1,800挺在挪威军队服役。[23]该枪在挪威战役期间表现良好,并经常作为挪威一线部队唯一的重型武器使用。
商业型号
- 柯尔特M1917与M1928
- 柯尔特出于商业目的而生产的M1917,同时也与阿根廷政府签订了生产改良版M1928的合同。
- M1928具有一个手动保险,消焰器以及一具全景瞄准镜。
M1917在中国
中华民国除了装备有仿制M1917的三十节式重机枪之外,1943年后也透过美国的租借法案获得2,160挺美国原厂的M1917。这些正版机枪能够跟三十节式共享零件,使用起来也和三十节式差不多,唯独其使用的.30-06斯普林菲尔德子弹却不能与当时国民革命军使用的7.92×57毫米毛瑟子弹通用,需要由美国提供,从而造成弹药补给上的困难,而且当时也不存在过把这些M1917改膛至发射德式子弹的记载。
衍生型
M1919为M1917的气冷型,在一战后采用,并曾参与二战、朝鲜战争和越战等多场战争及武装冲突。
流行文化
在HBO的战争剧《血战太平洋》第2集中,服役于陆战队第1师第7团的主角约翰·巴西隆在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期间于亨德森机场附近驻守。在战斗场面中曾使用M1917对来袭的日军士兵进行射击。
在美商艺电旗下第一人称射击游戏《战地1》中,M1917作为在第三个资料片《摔角手》中的支持兵单兵轻机枪登场。
使用国家
参考资料
- 抗战时期国军轻兵器手册,老战友文化事业,ISBN986-80605-3-3
- 二战步兵武器,星光出版社,ISBN957-677-250-8
相关条目
资料来源
- ^ The Browning Model 1917 Water-Cooled Machine Gun. Small Arms Defense Journal. [2017-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8).
- ^ US 678937,Browning, John M.,“Automatic Gun”,发表于June 19, 1900,发行于July 23, 1901
- ^ Chinn, Part III, Full Automatic Machine Gun Development, Chapter 3, Browning Automatic Machine Guns, The Machine Gun I, Bureau of Ordnance, Department of the Navy: 173–181, 1951, page 172.
- ^ Chinn (1951,第173页)
- ^ Chinn (1951,第173–174页)
- ^ Chinn (1951,第176页)
- ^ Chinn (1951,第176–177页)
- ^ Chinn (1951,第179页)
- ^ Dunlap, Roy, Ordnance Went Up Front, Samworth Press (1948), p. 309
- ^ Curtis, Thomas J., History of the Sixth Machine Gun Battalion, Fourth Brigade, U.S. Marines, Second Division, and its Participation in the Great War, Neuwied on the Rhine, Germany, 1919, p. 59.
- ^ Hatcher, Julian S., Hatcher's Notebook third, Harrisburg, PA: Stackpole Books, 1962, ISBN 0-8117-0614-1, LCCN 62-12654, p. 23
- ^ Niehorster, Leo. Infantry Heavy Weapons Company, Infantry Battalion, Infantry Regiment, Infantry Divisione. [2019-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4).
- ^ Dunlap, Roy F., Ordnance Went Up Front, Samworth Press (1948), p. 310
- ^ Lowenherz, David H. The 50 Greatest Letters from America's Wars. New York: Crown,2002 p. 35.
- ^ Ordnance committee minutes number 18105, April 22, 1942
- ^ 16.0 16.1 16.2 16.3 Robert G. Segel on 11 September, 2012. [2017-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08).
- ^ 17.0 17.1 17.2 17.3 17.4 Swedish Kulspruta m/3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forgottenweapons.com
- ^ Robert G. Segel (11 September 2012), Swedish Medium Machine Guns: Kulspruta M/36 LV DB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mall Arms Defense Journal, Vol. 4, No. 3
- ^ O. Janson The Swedish machineguns before 195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Morgan, Martin, The Forgotten Guns of D-Day, American Rifleman, 6 June 2014,
The Wehrmacht also made good use of a captured water-cooled heavy machine gun in Normandy: the Ckm wz.30. Manufactured in Poland by Ciezki Karabin Maszynowy and chambered for the 7.92×57mm Mauser cartridge, the wz.30 was capable of laying down sustained fire in a way that air-cooled machine guns simply could not. ... The bitter irony is that Franz Gockel killed an unknown number of Americans on D-Day using an obscure Polish machine gun that was based on John M. Browning’s M1917 design.
- ^ Bull, Stephen. World War II Winter and Mountain Warfare Tactics. Oxford: Osprey Publishing. 2013: 20. ISBN 978-1-84908-712-4.
- ^ 22.0 22.1 Mårtensson, Robert. Norwegian weapons – Infantry weapons. [2009-0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16).
- ^ Holm, Terje H. 1940 – igjen?. Oslo: Norwegian Armed Forces Museum. 1987: 26. ISBN 82-99116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