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格
王平格(1802年—1873年[1]),字仲坦,号杏邻,山西榆次县西长寿村人,清朝政治人物。[2]
生平
王平格自幼聪颖,十四岁应童子试,未成年即进学。道光十七年(1837年)丁酉,选拔贡。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甲辰科乡试中举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中张之万榜三甲第六十名进士。王平格淡泊名利,廷试中式之后,原被分至陕西,以即用知县任用,但他称病告归,主祁县书院讲席。后来虽然一度前往陕西,又以其母年老而回乡,主太谷讲席。曾被选拔蒲州府教授,因母丧而未赴任。守丧结束,改任泽州府教授,太谷人士虚席以待,一年后即告归,继续教书,前后主讲两县书院近三十年,培养人才甚多。去世后,其门人曾立德教碑对其称颂。[3]光绪《榆次县续志》有传。[2]
著作
王平格工诗文,为文雍容和粹。曾参撰同治《榆次县志》。[3]著有《杏邻集》、《古文制艺》及《古近体诗》印行。[2]
参考资料
- ^ 大型旅游文化丛书《乌金山风情》系列介绍之三十. 榆次新闻网. [2010-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04).
- ^ 2.0 2.1 2.2 光绪《榆次县续志》卷二·人物传·页七:“王平格,字仲坦,西长寿人。幼颖敏,十四应童子试,邑令杨云浦异之。未冠,补弟子员,食饩。道光丁酉,以选拔贡成均。甲辰登贤书,丁未成进士。仲坦内行纯笃,读书外无他嗜。究心语录注疏诸书,务敦实行,不侮人,不欺人,不道人短,不炫己长,有拂意辄自返曰:‘我亦有不检处,岂得尤人?’尝慕陶靖节之为人,作《杏邻闲逸子传》以见志。生平澹于荣利,而奖掖后进,惟恐不及。登第后本以知县即用,分发陕西,以养疴不赴,主祁县书院讲席。其后虽一赴秦,以母老改教归里待养,主太谷讲席,初铨蒲州府教授,未赴任而丁母艰。服阙,选泽州府教授,谷人虚席以待,逾年告归。遂仍拥皋比,计前后主两邑讲几三十年,造就甚多。时有经师人师之,目其为文雍容和粹,如其人,卒后门人立德教碑颂焉。有《杏邻集》《古文制艺》《古近体诗》梓行。”
- ^ 3.0 3.1 同治《榆次县志》卷五·选举·页八:“(道光丁未科张之万榜)王平格,号杏邻,西长寿人,陕西即用知县,改铨泽州府教授。”
-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俞世铨、陶良骏、王平格、王序宾.《榆次县志》. 清同治二年(1863)刻本.
-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吴师祁、张承熊、黄汝梅、王效.《榆次县续志》. 清光绪十一年(1885). 会元斋 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