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生试
(重定向自童子试)
童生试、童子试[1]:43、童试,俗称考秀才[2],是明清科举中的初级考试。分为县试、府試、院试三个阶段[3]。
参加县试的平民称俊秀。县试由县衙主办,知县担任主考官。两年举行一次,没有录取名额的限制[4]。县试后一、两月进行府試,由知府或知州同知主考[2]。通过府試者即称童生[4]。府试完毕,造册申送省府學政,准许参加院试[2]。院试一般两到三年举办一次,由学政主持。童生通过后,即成生员(秀才)[4]。
有认为各县童生名额以上缴钱粮多寡进行分配[3]。清代科举人口高于历代王朝,但童生人数无具体统计数据。乾隆年间,地方官学的“应试童生自一千数百以至二、三千人所在所有”。较为贫穷的安徽婺源县“应童子试,常用至千数百人”。人口更为稀少的贵州,一县亦有四、五百人应试。现代研究者据此推断,清代平均每县童生数量不少于一千人。除地主階級外,童生多出身于自耕农、手工业者、商人家庭[1]:42—45。
参见
注释
- ^ 1.0 1.1 王跃生. 《清代科举人口研究》. 人口研究 (北京市: 中国人民大学). 1989, (1989年第13卷第3期): 22–47. ISSN 1000-6087 (简体中文).
- ^ 2.0 2.1 2.2 【文化之苑】我国古代科举初探(上). 责任编辑:张娅萌. 山西省人民政府网站,来源:太行日报. 2020-11-26 [2022-10-29] (简体中文).
- ^ 3.0 3.1 谢海潮. “惠安童生”的历史实情. 东南网,来源:福建日报. 2022-04-18 [2022-10-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09) (简体中文).
- ^ 4.0 4.1 4.2 冯浩、杨磊. 俊秀“升职”记——明清时期的科考之路. 人民法院报. 2020-07-17 [2022-10-29] (简体中文).
- ^ 刘海峰. 《江南贡院的命运》 (PDF). 社会科学战线 (吉林省长春市: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 2014, (2014年第6期): 79–85 [2022-10-29]. ISSN 0257-024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10-29) (简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