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鳄目
湖北鳄目 化石时期:早三叠世奥伦尼克阶
| |
---|---|
湖北鳄的化石,位于中国古动物馆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爬行纲 Reptilia |
演化支: | 真爬行动物 Eureptilia |
演化支: | 卢默龙类 Romeriida |
亚纲: | 双孔亚纲 Diapsida |
演化支: | 新双弓类 Neodiapsida |
下纲: | †鱼龙形下纲 Ichthyosauromorpha |
目: | †湖北鳄目 Hupehsuchia Young & Dong, 1972 |
属 | |
湖北鳄目(Hupehsuchia)是双孔亚纲爬行动物的一个目。根据目前的化石纪录,湖北鳄目的生存年代非常短暂,相当于三叠纪早期的奥伦尼克阶晚期,只存在数百万年时期[1]。湖北鳄目是以中国湖北省为名,许多化石发现于湖北省。湖北鳄目是群外形独特的海生爬行动物,外形介于鱼龙类、鳄鱼之间,已高度适应水生环境。湖北鳄目与最早期鱼龙类有许多相似处,湖北鳄目可能演化自鱼龙类的近亲。
体征
湖北鳄目是群外形相当特殊的海生爬行动物,具有许多独特特征。湖北鳄目具有流线型身体、尾巴长、四肢呈桨状。头颅骨延长,颌部缺乏牙齿。口鼻部长而平坦,前上颌骨构成上颌的背侧与两侧,而上颌骨较小,只构成上颌的腹侧与基部。根据其中一个标本(编号IVPP V3232),湖北鳄目的鼻骨与前额骨之间有个洞孔,最初被认为是眶前孔(Antorbital fenestra),但近年被发现可能是搬运、保存过程造成的损伤。理论上,外鼻孔应该位于眶前孔的前方,界于鼻骨与上颌骨之间;但根据目前已知的湖北鳄目标本,这个部位的保存状态不好,因此难已确定这个洞孔是否是外鼻孔、或者是搬运与保存过程造成的损伤[2]。
湖北鳄目的颈部相当长,颈部肋骨相当短。从第11节脊椎到第一节尾椎之间的每个神经棘,明显分化成两个部分,一个位于前方、一个位于后方,前后由骨缝隔开。某些部位的前后神经棘有移位现象,显示这些神经棘之间并没有明显骨化作用。在第八到第14节脊椎,后方神经棘的末端较大。在第14节脊椎之后,每个神经棘的前方有个隆起部。脊椎的神经棘末端的表面有沟痕。湖北鳄目的另一个独特特征是,荐椎以前的约34节脊椎的神经棘,生前覆盖者表皮形成的鳞甲(皮内成骨)。在脊椎的后段神经棘、后方脊椎的前段神经棘之间的空间,覆盖者一个小型鳞甲。在多个小型鳞甲的上方,则覆盖者大型鳞甲,每块大型鳞甲的下方对应者多节神经棘。
某些湖北鳄目标本的肩带到骨盆之间,具有腹皮肋骨形成的保护装甲。腹部中间具有V形、互相重叠的大型腹皮肋骨,两侧则是多排圆柱状、间隔宽的小型腹皮肋骨。
属
湖北鳄目现在仅包含南漳龙科,目前的有效属仅有两个,湖北鳄(Hupehsuchus)、南漳龙(Nanchangosaurus),两者有可能互为姊妹分类单元。湖北鳄、南漳龙的化石都发现于中国湖北省的嘉陵江组。在早期研究里,嘉陵江组的地质年代被推估为三叠纪的安尼西阶;目前嘉陵江组被认为形成于更早的年代,相当于三叠纪早期的奥伦尼克阶。
第一个被命名属是南漳龙,是在1959年由中国古生物学家王恭睦所叙述、命名[3]。目前只有发现一个化石,发现于湖北省南漳县的一处石灰岩地层。第二个属是湖北鳄,是在1972年由杨锺健、董枝明所叙述、命名,化石也是被发现于湖北省南漳县。
湖北鳄、南漳龙的差异不大,两者可能有类似的外表。南漳龙的额骨构成眼眶边缘的一部分,额骨相当长,类似原始双孔类爬行动物。南漳龙的背部鳞甲表面没有沟痕。南漳龙的身体脊椎关节突,较类似原始陆栖爬行动物;而湖北鳄的身体脊椎关节突,则较不类似原始陆栖爬行动物。南漳龙的体型小于湖北鳄。根据南漳龙唯一标本的许多特征,显示该标本可能是个未成年个体,过去有理论认为南漳龙是湖北鳄的未成年个体;但两者的不同特征并非个体发生学的结果,因此湖北鳄、南漳龙并非相同物种的不同成长阶段。另一种可能则是,化石化过程遭到外力影响,而造成两者化石的不同差异。牠们的化石被发现时,南漳龙的化石是背部朝上,除了神经棘;湖北鳄的化石是身体侧边朝上。在化石化过程时,湖北鳄的骨头可能遭到外力挤压而身体较为扁平。
未命名标本
在1990年代,湖北鳄的化石发现地点,出土另一个标本(编号V4070),但不同于湖北鳄,目前是个未命名标本。化石包含︰头颅骨基部、颈椎、肩带,但遭到严重侵蚀,化石下方的母岩带有身体轮廓痕迹,可提供少许额外资讯。这个标本的身体比例接近湖北鳄,尾巴长度是湖北鳄尾巴的93%。研究显示两者的前肢、后肢有许多不同特征,腕骨、跗骨的构成形态有明显差异。与湖北鳄相比,这个标本的四肢较接近桨形;而两者的指骨都呈圆柱状。与湖北鳄相比,其他差异包含︰背椎与尾椎的神经棘、神经弓、脉弓较短,而颈椎神经棘较长。背部鳞甲持续延伸到尾椎上方,而湖北鳄的背部鳞甲仅限于身体背部,没有延伸到尾巴。也有可能是,湖北鳄的尾巴背侧具有鳞甲,但在化石化过程中遗失、掉落了[2]。
在2003年,湖北鳄的化石发现地点附近,出土另一个新标本(标本SSTM 5025),并在当年《自然》期刊被简短报导[4]。这个标本的四肢呈现多指型形态,四肢具有多于五趾,不同于大部分四足类动物。鱼龙类也是多指型动物。鱼龙类的大眼鱼龙科呈现对称多指型,五趾的两侧各多一趾;非大眼鱼龙科的鱼龙类,则呈现非对称多指型,第五趾后方多一趾[5]。编号SSTM 5025标本也是非对称多指型,第一趾前方多一趾。某些泥盆纪的早期四足类动物,也有类似的非对称多指型(前方多一趾),例如:鱼石螈、棘螈[6]。编号SSTM 5025标本的前肢每边有七指、后肢每边有六趾。这个标本的宽广手掌与脚掌、多指型,使牠们的四肢看似躄鱼科的宽广四肢[7][8]。
分类与演化关系
在1959年,南漳龙被命名时,被归类于鳍龙超目的一属。在1972年,中国古生物学家杨锺健、董枝明建立湖北鳄亚目(Hupehsuchia),当时是槽齿目的一个亚目,槽齿目当时包含二叠纪晚期到三叠纪的多样性早期主龙类;目前被视为是个原始主龙类的并系群集合,槽齿目已不常被科学文献引用[9]。在当时,湖北鳄亚目被认为是多群三叠纪爬行动物的近亲。鼻骨与前额骨之间的洞孔,原本被认为是眶前孔,因此湖北鳄亚目当时被归类于主龙类;但是主龙类的眶前孔是位于上颌骨、泪骨之间,而非鼻骨与前额骨之间。湖北鳄亚目的背部鳞甲,也被认为是演化自陆栖主龙类祖先,因此湖北鳄亚目被视为最早具有鳞甲的主龙类之一。在1976年的一份研究,提出湖北鳄亚目的背部鳞甲、早期主龙类的鳞甲并没有类似特征[10]。湖北鳄亚目的祖先可能是年代更早、更原始的陆栖双孔类爬行动物,因此湖北鳄目与早期主龙类具有这些共有衍征。在1991年,编号V4070标本出土、经过研究后,显示这群动物与其他双孔亚纲有显著差异,湖北鳄亚目被承认为独立的湖北鳄目[2]。
鼻骨与前额骨之间的洞孔,一度被认为是外鼻孔,而鱼龙类某些属的外鼻孔也位于相同位置,因此被视为是湖北鳄目、鱼龙类有接近亲缘关系的证据。湖北鳄目的外表类似最早期的鱼龙类,例如:稍微流线型身体、尾巴长而笔直、没有形成新月状尾巴末端。其他非外形特征包含:上枕骨、头颅骨的眼眶前部分相当长、肋骨的横突短。但是,湖北鳄目、鱼龙类还是有许多不同特征。湖北鳄目的椎体关节处表面平坦、或呈凹面,鱼龙类的椎体关节则是一侧凸、一侧凹;而早期原始双孔类爬行动物的椎体关节是双凹型。此外,某些早期鱼龙类、鱼龙类的近亲的椎体关节不是一侧凸、一侧凹的形态,而是较类似湖北鳄目,例如:巢湖龙、歌津鱼龙[9][11]。不同于进阶型鱼龙类,巢湖龙、歌津鱼龙的椎体长度相当于高度。湖北鳄目的脊椎神经弓占了许多高度,因此椎体的高度/长度比例相当小,椎体长度也接近于高度。另有理论推测,湖北鳄目可能演化自鱼龙类的近亲,也属于鳍龙超目、或者是鳍龙超目的近亲。
湖北鳄目标本的许多特征,可发现于其他双孔亚纲的演化支,但这不代表湖北鳄目与这些演化支有接近亲缘关系,或是彼此有直接演化关系。湖北鳄目的上颌、下颌延长,许多水生四足类动物也趋同演化出类似的口鼻部外形,例如:上龙类、鲸鱼、早期海生鸟类的黄昏鸟,这些水生动物为了适应水生环境,而个别演化出类似的某些身体外形。
由于许多海生爬行动物演化支个别演化出类似的特征,在不同时期回到海洋生活环境,而这些演化支彼此并不一定有接近亲缘关系,目前很难确定湖北鳄目与其他爬行动物的演化与分类关系。在二叠纪晚期到三叠纪早期的地层中,双孔亚纲的化石纪录相当少见,也造成相关研究的困难。此外,湖北鳄目已经高度特化、高度适应海生环境,已失去某些可鉴定的祖征。数项特征显示湖北鳄目属于新双孔类演化支,但湖北鳄目已经失去新双孔类的大部分进阶型特征、或者难以鉴定。举例而言,新双孔类有三个进阶型特征︰翼状骨牙齿数量减少、副蝶骨没有牙齿、上颌缺少犬齿型牙齿;但湖北鳄目缺少牙齿,因此很难从这些特征去确定湖北鳄目是否属于新双孔类演化支[12]。新双孔类的肩带、四肢还有许多进阶型特征,但湖北鳄目已经高度适应海生环境,肩带与四肢已经过大幅演化改变,因此无法从肩带与四肢去确定湖北鳄目是否属于新双孔类演化支。湖北鳄目标本的头颅骨保存状态差,因此也很难从头颅骨特征去鉴定。目前湖北鳄目被暂时归类于新双孔类,需要发现更多化石,才能确定湖北鳄目的分类与演化关系。
古生物学
湖北鳄目是群海生爬行动物,具有桨状四肢、流线型身体,已相当适应海生环境。湖北鳄目的神经棘长,显示牠们可能具有发展良好的轴上肌(Epaxial muscles,位于脊椎横突的上方),可使牠们采取左右摆动身体的方式,使身体在水中向前推进[13]。根据湖北鳄目的脊椎连接方式,显示牠们主要以左右摆动臀部、尾巴的方式前进。湖北鳄的身体较为窄平、神经棘较长,因此湖北鳄的左右摆动身体、在水中前进能力,可能比南漳龙还好。
编号SSTM 5025标本的多指型四肢,类似某些泥盆纪的早期四足类动物,因此当牠们在水底前进时,可能采取类似鱼石螈、棘螈的移动方式[6]。
湖北鳄目的口鼻部长而平坦,生前可能类似现代鸟类的喙状嘴,或者内部支撑须鲸亚目的须状牙齿,以过滤水中的小型生物。有理论指出,缺乏牙齿的湖北鳄目可能采取冲向猎物捕食,或是吞食浮游生物[14]。湖北鳄目的大型头部、下颌缺乏固定联合处,这些符合滤食性动物的特征。但是,湖北鳄目的口鼻部狭长,如果牠们采取滤食性方式,狭长口鼻部将会妨碍牠们的进食。湖北鳄目的颈部长,限制牠们可在水中高速移动时,采取冲向猎物捕食,因此湖北鳄目可能采取低速冲向猎物捕食的方式。
湖北鳄目的背部鳞甲用途仍未明。湖北鳄目具有背部鳞甲、腹皮肋骨、骨头有厚骨化的倾向,造成湖北鳄目的额外体重。背部鳞甲的位置高于身体重心,可能会造成湖北鳄目的重心不稳定。在三叠纪早期,湖北鳄目是相当大型的海生动物,所以牠们的背部鳞甲可能不是用来防御掠食动物。湖北鳄目的前段背部鳞甲较大,可能使前段身体、脊柱仍保持某种程度的僵直,而后段身体比较能灵活左右摆动身体。
目前无法确定背部鳞甲是在哪个演化阶段出现的,是在适应海生环境后演化出的,或是继承自陆栖爬行动物祖先。如果是后者,背部鳞甲可能用来防御陆栖掠食动物,或是保持脊柱的硬挺。如果南漳龙的演化关系早于湖北鳄,则表示背部鳞甲是湖北鳄目的演化趋势,应该有其特别用途。
根据湖北鳄目的身体外形,牠们应该无法在陆地移动。虽然目前没有任何直接化石证据,但参考高度适应海洋生活的鱼龙类,湖北鳄目可能是卵胎生动物,直接在海中产下后代,而非返回陆地产卵[2]。
参考资料
- ^ (英文)Motani, R. The Evolution of Marine Reptiles. Evolution: Education and Outreach. 2009, 2 (2): 224–235. doi:10.1007/s12052-009-0139-y.
- ^ 2.0 2.1 2.2 2.3 (英文)Carrol, Robert L.; Dong, Z.-M. Hupehsuchus, an enigmatic aquatic reptile from the Triassic of China, and the problem of establishing relationships.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Biological Sciences. 1991, 331 (1260): 131–153. doi:10.1098/rstb.1991.0004.
- ^ (德文)Wang, K. Ueber eine neue fossile Reptilform von Provinz Hupeh, China. Acta Palaeontologica Sinica. 1959, 7 (5): 373–378.
- ^ (英文)Wu, X.-C.; Li, Z.; Zhou, B.-C.; and Dong, Z.-M. A polydactylous amniote from the Triassic period. Nature. 2003, 426 (6966): 516. PMID 14654831. doi:10.1038/426516a.
- ^ (英文)Motani, R. On the evolution and homologies of ichthyopterygian forefins.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1999, 19 (1): 28–41. doi:10.1080/02724634.1999.10011120.
- ^ 6.0 6.1 (英文)Coates, C. C.; and Clack, J. A. Polydactyly in the earliest known tetrapod limbs. Nature. 1990, 347 (6288): 66–99. doi:10.1038/347066a0.
- ^ (英文)Clack, J. A. (2002). Gaining Ground: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Tetrapod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369 pp.
- ^ (英文)Edwards, J. L. Two Perspectives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Tetrapod Limb. American Zoologist. 1989, 29 (1): 235–254.
- ^ 9.0 9.1 (英文)Young, C. C.; Dong, Z.-M. On the aquatic reptiles of the Triassic in China. Vert. Paleont. Mem. 1972, 9: 1–34.
- ^ (英文)Charig, A. J., Krebs, B., Sues, H.-D. and Westphal, F. (1976). Encyclopedia of Paleoherpetology (ed. O. Kuhn), part 13. Stuttgart: Gustav Fischer Verlag.
- ^ (英文)Shikama, T.; Kamei, T.; Murata, M. Early Triassic ichthyosaurus, Utatsusaurus hataii gen. et. sp. nov., from the Kitakami Massif, Northeast Japan. Tohoku University, Science Reports, ser. 2. 1978, 48 (2): 77–97.
- ^ (英文)Benton, M. J. Classification and phylogeny of the diapsid reptiles. 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1985, 84 (2): 97–164. doi:10.1111/j.1096-3642.1985.tb01796.x.
- ^ (英文)Massare, J. A. Swimming capabilities of Mesozoic marine reptiles: implications for method of predation. Paleobiology. 1988, 14: 187–205.
- ^ (英文)Sanderson, S. L.; Wassersug, R. Suspension-feeding vertebrates. Scientific American. 1990, 262 (3): 96–101.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039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