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曹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曹参
汉丞相
曹参
曹参画像
相国
时代西汉
主君汉高祖、齐王刘肥、汉惠帝
曹姓
姓名曹参
封爵建成侯、平阳侯
族裔汉族
逝世公元前190年9月24日[1]
谥号
位于陕西咸阳市秦都区韩家湾徐家寨村的汉平阳侯曹参墓

曹参(?—前190年9月24日),字敬伯泗水郡沛县(今江苏沛县)人,是西汉知名的将领,也是继萧何后的汉代第二位相国。反秦战争、楚汉战争消灭异姓王风潮中参与多次战役,立功最多,作战勇猛,成为汉军中的主要人物,曾经负伤七十处,攻下两国,一百二十二个县,俘虏诸侯王两名、高官十数人,封平阳侯。曹参战功虽高,论功时仍不及萧何,后因萧何推荐,继任相国。虽其与萧何关系不睦,但仍然依循萧的制度,实施无为而治,天下安定,世称“萧规曹随”。

生平

早年生活

早年为秦朝沛县狱掾,即管理监狱的小吏(可能为典狱长),但已相当出名[2]萧何为曹参上司(主吏),刘邦属押解犯人之官吏(亭长),职位低于曹参。曹参与刘邦、萧何、樊哙皆为沛县人,但萧、曹二人是县府官吏,县中多有好名声,刘、樊二人之地位相当于地痞,在乡里父老眼中地位大有不同[3]

反秦战事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陈胜吴广假托太子扶苏与楚国将军项燕名号,发动大泽起义反秦,各地均出现响应者。萧何和曹参、樊哙、周勃等沛县人聚集商议应如何面对。沛县县令原本听从萧何、曹参的意见[4],认为应该从天下大势追随陈胜吴广,不料却马上反悔,打算将萧、曹二人以反贼之名逮捕献给秦国官员。此时,刘邦已纵放囚犯反秦起义,萧、曹二人、沛县父老与刘邦里应外合,将沛县县令杀死,正式宣布沛县加入反秦大旗下。[5]

沛县反秦后,萧、曹二人因地位较高,原被推举为首领,但两人却有所顾忌,礼让不肯当反抗军首领,乡中父老以占卜认为刘邦最适[5],因此曹参反担任刘邦的中涓,辅佐刘邦起义[6]

败章邯斩李由

在反秦之初,曹参率军攻击胡陵方与,攻秦监公军,大破之。往东攻下薛县,攻击薛城西面的泗水守军。又攻占胡陵,率军转守方与。后方与、丰邑投向魏军,曹参率军攻之。赐爵曹参为七大夫。曹参再破秦司马[7]军,夺取狐父善置邑。攻取下邑以西,至虞,追击秦将章邯战车骑兵[8]。攻爰戚及亢父,先登。迁为五大夫。北救,击章邯军,陷陈[9],追至濮阳。攻定陶,取临济,南救雍丘。击李由军,破之,杀死秦雒邑郡守李由,虏秦候一人[10]

攻陷咸阳

定陶之战,楚项梁战死后,刘邦和项羽向东撤退,楚后怀王封刘邦为砀郡长,带领砀郡兵,又封曹参为执帛,号称“建成君”。后封予爰戚县,人称“戚公”,隶属砀郡。

其后从攻东郡尉军,在成武南打败秦军。击王离军成阳南,又在杠里攻打他们,大破之。追北,西至开封,击赵贲军,破之,围赵贲开封城中。西击将杨熊军于曲遇,破之,虏秦司马及御史各一人。迁为执圭。从攻阳武,下轩辕缑氏,封绝黄河渡口,还击赵贲军尸县北,破之。从南攻犨,与南阳守𬺈战阳城郭东,陷陈,取,俘虏南阳守𬺈,尽定南阳郡。从西攻占武关峣关。前攻蓝田南的秦军,又夜击其北,秦军大破,遂至咸阳,灭秦[11]

楚汉相争

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时,刘邦封曹参为“建成侯”。到了汉中后,迁为将军[10]

三秦战役

跟从刘邦回军平定三秦,初攻下辩县[12]故道县[13]雍县斄县[14]。在好畤南击章平军,破之,围好畤,取壤乡。击三秦军壤乡东及高栎,破之。复围章平,章平出好畤走。因击赵贲内史军,破之。东取咸阳,更名曰新城。参将兵守景陵[需要消歧义]二十日,三秦派章平等攻参,参出击,大破之。赐食邑宁秦。参以将军身份引兵于废丘围章邯[11]

楚汉战争

中尉身份从汉王出临晋关。至河内,下修武,渡围津,东击龙且项他于定陶,破之。东取砀县萧县彭城。击项籍军,汉军大败逃跑。参以中尉围取雍丘王武反于外黄程处反于燕,往击,尽破之。柱天侯反于衍氏,又进破取衍氏。击羽婴于昆阳,追至叶县。还攻武疆,乘势到达荥阳。参自汉中为将军、中尉,从击诸侯,到项羽战败,还至荥阳,一共两年。

汉高祖二年,曹参官拜假左丞相,屯兵关中。魏王豹起初归顺汉王,但之后又反叛,曹参与韩信向东攻魏,生擒魏王豹及其妻子和母亲。事后韩信与曹参受刘邦的命令,先破代国,杀夏说,把赵国的注意力转向赵国北部,刘邦派韩信与张耳在井陉设疑,利用地理优势吸引赵国的主力,刘邦自己亲自率趁虚直取邯郸,当赵国失去邯郸,襄国危急,陈余进退两难,此时韩信与张耳出井陉,攻杀陈余,赵将“戚将军”向西逃至邬县,被正在平定魏、代一带的曹参斩杀赵王歇逃到襄国,刘邦与张耳、韩信南北夹击襄国,攻破襄国会合,杀赵王歇,平定赵国。后来汉军又平定了巨鹿、常山郡,招降了燕国,随后曹参跟随刘邦、靳歙周勃周緤等人返回敖仓。

汉朝初立

分封天下

项羽败死,天下已定,汉王刘邦称帝,即汉高祖。除了诸侯王之外,最初仅排定十八位列侯之位次,分别为:萧何曹参张敖周勃樊哙郦商奚涓夏侯婴灌婴傅宽靳歙王陵陈武王吸薛欧周昌丁复虫达。群臣都认为曹参亲自作战,负伤七十处,军功无数,应为第一。但刘邦却觉得萧何后勤计划的贡献才是居功厥伟,关内侯鄂君[15]于是进言:“群臣当然没错,曹参有野战略地之功,但楚汉相争五年,丧失不少士兵,但萧何从关中征兵来补足士兵的不足,不是萧何,汉军早就折损所有兵卒了。楚、汉两方,在荥阳僵持时,汉军面临缺粮危机,萧何利用关中的漕运,我们才都有粮草可用。虽然萧何没有随军出征,却守护关中,给我们支援,形同随时陪伴陛下一般,这应是万世之功。我认为论功应该是萧何第一,曹参第二。”群臣心服,于是论功,萧何第一,曹参第二。

韩信被改封为楚王,曹参也归还丞相印。高祖六年(前201年),刘邦分封诸侯王时,把长子刘肥封为王,而让曹参担任辅佐刘肥的相国[16],封平阳侯,食邑10630户。

齐相的治术

孝惠帝元年,除诸侯相国法,曹参改任齐丞相时,齐国本来甚为富庶,有七十个城。曹参希望能妥为管理,想要寻求治理齐国的方法。齐国本是儒家大本营,继承孔子儒学的学者不计其数,曹参寻访各个儒学学者,得到的建议却莫衷一是,使曹参不知追随何人的说法。曹参听闻胶西有一学者盖公,所学为黄老治国之术,曹参重金寻访盖公。盖公认为天下战争后初定,应该使人民清静,不可繁政扰民,社会才能安定。曹参于是为盖公建立别馆,以其为政事顾问,寻访其意见,治理齐国大部分均用黄老之术[10]。齐国上下以“贤相”之评价流传。[11]

担任汉相国

惠帝二年(前193年),萧何于临终前向汉惠帝刘盈推荐曹参继任朝廷相国。萧何去世不久,曹参就跟部下说:“我一定会继任相国。”不久朝廷果然派人召他赴任。曹参离开齐国时,交代继任者说:“刑场及监狱(狱市)是最重要的地方,不要扰乱这里的制度。”继任者问:“治道不过就是这样?”曹参说:“并非如此。黄老之术的兼容并蓄就体现在刑法的确实执行之上。今天你扰乱了罪刑的审问及执行,那么你要奸人都跑到哪里去呢?这是我要先告诉你的。”[17]

萧规曹随

曹参就任朝廷相国期间,整天饮酒食肉,实行黄老之术,政治上无为而治,继续执行萧何留下的政策,不予改变。惠帝觉得非常怪异,派曹参之子曹窟去劝谏曹参。曹参大怒,鞭笞曹窟两百下,骂他:“天下大事,还不是你可以管的!”惠帝只好亲自问曹参为何如此,曹参却反问说:“皇上跟汉高祖相比,谁比较圣明?”皇帝说:“我怎么敢跟先帝比。”曹参又问说:“我跟萧何相比,谁较贤能?”皇帝说:“你似乎及不上萧何。”曹参接着说:“陛下说得很对。况且高祖与萧何安定了天下,法令已经明白、具备了,只要陛下垂拱而治,而让臣等坚守岗位,遵守他们的法度而不违背,不是很对么?”时人歌颂:“萧何为法,顜若划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净,民以宁一。”史称“萧规曹随”。

据《前汉书》记载,秦朝时曹参与萧何沛县为挚友,但汉朝得天下,萧何担任相国时,两人反生嫌隙。[18]不过曹参为汉相国时,却对萧何担任相国时之制度一无变更。现今中文使用中,世人所熟知的“萧规曹随”有率由旧章、依样葫芦、一成不变、沿袭旧规等等意涵,然而曹参为汉相国时,却不是此成语所指称之无所事事,反而是选拔贤才、注重吏治,各官吏均选任老成持重之人,若有好名之人,即使其去职。可见“萧规曹随”的传统见解对曹参为汉相国的治术略有误解。[19]曹参担任相国时,对于官吏有小过错,反而为其隐忍不公开,给下属改过之机会。[11]

曹参为汉相国三年去世,谥懿侯[20]

轶事

好酒

惠帝担心曹参饮酒过度,不顾政事,要求担任御史的曹窟劝谏父亲。[11]因此才有“萧规曹随”中曹参与惠帝的对话。另根据据前汉书记载,曹参担任相国时之所以饮酒无度,是为了使前来关说之人灰头土脸、无法开口而归,所以当关说之人一会见曹参,曹参辄不停劝他饮酒,至灌醉对方为止,使对方根本无从开口。[21]但此风为下属模仿,下属均好宴乐,有人深深以此为患,希望曹相国纠正之,但曹相国目睹时,却呼叫下属一同饮酒作乐。[11]

任用魏勃

魏勃年轻时,家贫自荐于齐相国曹参。曹参任用他为舍人,后荐于齐悼惠王刘肥,为齐国内史。而后在诛杀诸吕中,逼死齐相召平、发兵禁锢琅琊王刘泽夺取兵权。

评价

关于武勇,史记载曰:“身被七十创,攻城掠地,功最多,宜第一。”

关于治术,百姓歌颂曰:“萧何为法,顜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净,民以宁一。”[11]

太史公司马迁曰:“曹相国参攻城野战之功所以能多若此者,以与淮阴侯俱。及信已灭,而列侯成功,唯独参擅其名。参为汉相国,清静极言合道。然百姓离秦之酷后,参与休息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10]

后嗣

后代曹襄,在汉武帝时曾带兵攻击匈奴[11]后代子孙均于汉代袭任平阳侯。

相关条目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史记/卷054》,出自司马迁史记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汉书·卷039》,出自班固汉书

参考文献

  1. ^ 司马迁. 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 史記. [-61].  (孝惠帝五年)八月乙丑,参卒。
  2. ^ 司马迁. 曹相國世家. 史記. [-61]. 为豪吏 
  3. ^ 司马迁. 高祖本紀. 史記. [-61]. 见高祖向吕公求嫁女一节。 
  4. ^ 《史记》卷八,“君为秦吏,今欲背之,率沛子弟,恐不听。愿君召诸亡在外者,可得数百人,因劫众,众不敢不听。”
  5. ^ 5.0 5.1 司马迁. 高祖本紀. 史記. [-61]. 
  6. ^ 司马迁. 曹相國世家. 史記. [-61]. 参以中涓从 
  7. ^ 《史记》作“上尸下二”,《说文解字注》清 段玉裁“惟东夷从大。大、人也。夷俗仁。仁者寿。 ( 尸二 ) 古文仁。或从尸。按古文夷亦如此”。
  8. ^ 《史记》卷五十四,“又攻下邑以西,至虞,击章邯车骑。”
  9. ^ 《二十四史全译 史记》第二册译为攻陷陈县,应为陷阵,军功之一
  10. ^ 10.0 10.1 10.2 10.3 司马迁. 曹相國世家. 史記. [-61]. 
  11. ^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班固. 蕭何曹參傳. 漢書. 
  12. ^ 参考秦朝行政区划,属陇西郡
  13. ^ 陇西郡
  14. ^ 内史
  15. ^ 《史记》卷五十三,“上曰:“吾闻进贤受上赏。萧何功虽高,得鄂君乃益明。”于是因鄂君故所食关内侯邑封为安平侯。”
  16. ^ 《史记》曹相国世家,“高帝以长子肥为齐王,而以参为齐相国。”
  17. ^ 司马迁. 曹相國世家. 史記. [-61]. 不然。夫狱市者,所以并容也,今君扰之,奸人安所容也?吾是以先之。 
  18. ^ 前汉书·曹参
  19. ^ 前汉书·曹参
  20. ^ 《史记》曹相国世家
  21. ^ 前汉书·曹参
前任:
萧何
西汉相国
前193年-前190年
继任者:
王陵(右丞相)
陈平(左丞相)

原因:汉高祖封之
西汉平阳侯
前201年-前190年
继任者:
子静侯曹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