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惩教署越南船民羁留中心

这是特色列表,点此获取更多信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白石羁留中心内一座营舍

惩教署越南船民羁留中心,指的是香港惩教署因应香港越南船民问题,在1970年代至90年代期间在全港各地建立的部分供越南船民入住的营舍。自1978年惩教署前身——监狱署在九龙启德机场附近建立其首间羁留中心以来,该署一直与其他机构担当接收船民的工作,而且一度成立难民组及增聘临时职员以参与管理事宜。[1]:44随着港府收紧难民政策,并实施甄别政策和有秩序遣返行动,那些羁留中心的重要性日渐减低,到1998年位于西贡万宜水库附近的最后一间羁留中心关闭,为惩教署的越南船民事务画上句号。[1]:46

历史

香港惩教博物馆六号展览室展出越南船民相关事迹,图右的地图乃惩教署羁留中心的分布图

越战在1975年西贡沦陷后结束,到1979年越南国内再出现排华浪潮,造成大批越南船民逃难到亚洲其他地区,单是这20余年间,就有大约20.3万人乘船偷渡至珠江三角洲[1]:41港府有见当时涌入香港的船民,便持开放态度及安排地方和人手以收容他们。1978年,港府决定在前皇家空军基地改建为启德难民营,并让监狱署接管,自此该署开始参与管理越南船民的工作。[2]同年监狱署亦清走在大屿山塘福蔴埔坪戒毒所内的犯人并开辟多一间营舍,原本负责监管犯人的职员,亦开始需要同时照料那些长途跋涉的异域来客,而且这些人并不是犯罪分子,而是需要尊严的妇孺。[1]:44

翌年,一艘载着约2,700名船民的“天运号”来到香港并搁浅,船民乘机登岸求助,让船民问题更趋严重,而在该年进入香港的船民数量,亦以近七万名创下高峰。[3]面对突如其来的船民,港府最初委托监狱署将既有监狱设施腾空,或者接管前英军军营,并改为羁留中心,但船民数目日渐加增,让这些羁留中心都不能全部容纳他们。[1]:431982年,港府改变主意,规定该年7月1日以后进入香港的船民,必须进入禁闭式营舍,入住者既不能外出亦不可离营工作,因此,刚从监狱署改组而成的惩教署便立即改装部分监狱成为禁闭式营舍。[4]:100-101同时惩教署成立难民组,也开始向外招聘合约式临时职员,协助既有惩教职员分担管理工作。这些职员需要接受为期两周的速成培训,以便学习入境规例、营规、步操及管理人群技巧,更重要的是要学懂简单越南语作为沟通。自那时开始招聘到1998年结束,惩教署一共招收1,813名临时职员。[1]:45

由于香港是“第一收容港”,在港船民在1980年代有增无减,惩教署辖下的羁留中心亦告爆满,当时的新来港船民每年仍有约两、三万名。[5]所以署方只好继续专设羁留中心,甚至需要在屯门区工业大厦划为船民临时住处以解燃眉之急。[1]:451988年,亦即是港府废除禁闭营政策,改为实施甄别政策的那一年,惩教署特意专设“助理署长(越南船民事务)”一职,以处理这个棘手复杂的问题。[6]另一方面,港府改为在马鞍山白石西贡万宜水库专设大型的羁留中心,以集中收容大量船民。[1]:45

港府在1990年代开始进行有秩序遣返行动,保证船民能够平安返到越南,令到在港船民开始回落,不过仍有部分船民仍抱有期望而拒绝回国,以致船民收到遣返通知时引起不满情绪和反抗,甚至发起游行抗议和骚乱。[7]其中著名的是白石羁留中心,曾经在1994年和1996年两度发生大型骚乱,[8][9]规模仅次于由香港警务处管理下的“石岗羁留中心”1991年严重骚乱,共造成24人死亡的事件。[1]:47虽然如此,但遣返行动仍然顺利进行,大部分羁留中心都陆续关闭并恢复原有的惩教用途,而“助理署长(越南船民事务)”职务到1997年撤销。[10]1998年,西贡万宜羁留中心正式关闭,标志惩教署的越南船民事务到此结束。[11]

羁留中心一览

香港岛

名称 所属分区 地址 说明 参考
歌连臣角惩教所(难民组) 东区 柴湾歌连臣角道123号
(今歌连臣角惩教所)
1979年曾开辟部分用地作为羁留越南人之用,当时名为“歌连臣角难民营”,并在1983年进一步改装为禁闭营。其间难民营曾两度关闭,但不久后重新成为难民营设备并设置难民组。 [4]
青洲羁押中心 中西区 青洲 1987年有一批来自中国大陆越南船民涌到香港,民众安全服务队随即在青洲安排营舍安置他们(另有新益羁留中心同时接收),其后转由惩教署管理。在1998年后转为接待及转介非法入境者之用,至2011年关闭并空置至今。 [12]:7

九龙

名称 所属分区 地址 说明 参考
广东道难民营 油麻地区 尖沙咀广东道政府船坞货仓
(今柯士甸站一带)
越南船民危机爆发初期港府安置船民的选址,其后这些人被送到深水埗羁留中心和民安队管理的漆咸道难民营。 [1]:41[12]:4
启德难民营 观塘区 九龙湾观塘道50至51号
(今明爱向晴轩宏业邨地盘及拟建汇基书院新校舍)
驻港英国皇家空军在1978年迁往石岗机场后,一部分土地用作难民营以收容越南船民,1989年转由民安队管理。 [13]
深水埗难民营 深水埗区 深水埗荔枝角道420号
(今丽安邨西九龙中心
1979年港府将前深水埗军营的一部分划作难民营,直到1989年关闭重建。 [14]
丰力楼 深水埗大窝坪龙欣道3号 首批于1989年被强制遣返的船民集中在此处收容,直至遣返为止。 [15]

新界

名称 所属分区 地址 说明 参考
芝麻湾羁留中心
(上营及下营)
离岛区 大屿山芝麻湾道303、333号
(今惩教署职员训练场地)
1979年天运号事件后,港府选中芝麻湾监狱作为收容地方,监狱署于是腾出空间改建成羁留中心,当时通称上营。1982年,在原芝麻湾监狱西北面足球场的用地加建的营舍正式运作,当时通称下营。1994年,羁留中心停止运作,上营改回芝麻湾惩教所,而下营成为芝麻湾戒毒所。 [3][16]
喜灵洲羁留中心 离岛区 喜灵洲喜灵洲路
(今喜灵洲惩教所)
1982年在喜灵洲东部加设而成,1994年关闭并改为喜灵洲惩教所。 [17]
万宜羁留中心 西贡区 西贡万宜水库西坝
(今创兴水上活动中心)
1989年港府其中一间专设的大型收容中心,由香港警务处协助设计和兴建,其后由惩教署接手,属高度设防建筑,1998年在最后一批营友被遣返回国后正式关闭。 [18][11]
罗湖羁留中心 北区 上水河上乡路163号
(今罗湖惩教所)
原为罗湖军营,在1989年改为羁留中心,到1997年关闭并改为第一代罗湖惩教所。 [19][20]
励顾羁留中心 离岛区 喜灵洲喜灵洲路
(今励顾惩教所)
除了喜灵洲羁留中心之外,惩教署也将励顾洲劳役中心改建为励顾羁留中心,在1997年关闭后曾计划改为戒毒所,但延至2002年才落实。 [20]
新益工业大厦 屯门区 屯门工业区新益里1号
(今屯门政府贮物中心)
1987年有一批来自中国大陆越南船民涌到香港,民安队随即在屯门空置的新益工业大厦安置他们(另有青洲羁押中心同时接收),其后转由惩教署管理,由于是紧急开设的临时设施,运作时间只有两年多。1990年5月21日,该营交予房屋署管理,同年8月31日起并入屯门虎地羁留中心。目前,该大厦由政府物流服务署使用,作为全港两座政府仓库之一。 [12]:4 [21][22]
塘福羁留中心 离岛区 大屿山塘福蔴埔坪道31号
(今塘福惩教所)
1978年启用,是首批船民安置地点之一。 [1]:44
屯门羁留中心 屯门区 屯门青山公路岭南段8号
(今岭南大学校舍)
位于屯门虎地军营原址的羁留中心于1985年启用,原为禁闭营,1990年移交予房屋署并变更为开放营,1994年关闭。作家西西的短篇小说〈虎地〉,讲述越南儿童逃亡的生活故事,灵感即来自于此营,小说后来被收录于小说集《手卷》内。目前在岭南大学的李运强教学大楼外,仍残存若干件羁留中心的铁丝网基座。 [23]
白石羁留中心 沙田区 马鞍山1950号
(今白石高尔夫球练习场及私人屋苑云海、泓碧)
1989年港府其中一间专设的大型收容中心,曾多次爆发骚乱,在1997年正式关闭并迁移余下船民往万宜羁留中心。 [24][25]

参考资料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冼乐嘉; 吕丽娟. 香港懲教 任重道遠 (PDF). 香港: 香港惩教署. 1999-03 [2010-02-29]. ISBN 962851304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1-14). 
  2. ^ 懲教署歷史:五十年代至九十年代. 香港惩教署. [2020-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30). 
  3. ^ 3.0 3.1 黄隽慧. 不漏洞拉——越南船民的故事. 新北市: 卫城出版. 2017-06-28: 第三章 [2020-02-23]. ISBN 978986948023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10). 
  4. ^ 4.0 4.1 王惠玲; 高君慧. 香港人的大食堂:再創嚐樂新世紀. 香港: 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2018-12-21. ISBN 9789620443947. 
  5. ^ 罗淑敏. 從報章標題看越南船民在香港的歷史 (1975-2000). 岭南大学电子文库. 2010 [2020-0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01). 
  6. ^ 郑承隆. 興建禁閉營不切實際 難解假難民問題. 香港01. 2016-03-25 [2020-0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9). 
  7. ^ 陈芷琪; 姚宛廷. 投奔香港尋新生 越南難民憶當年. 大学线月刊 (130) (香港中文大学新闻及传播学院). 2017-04-28 [2020-0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9). 
  8. ^ 郑祉愉. 【星期日人物】 海上出世的越南難民「金鷹」 出獄後的「第二次」終身監禁. 明报周刊. 2018-07-28 [2020-0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9). 
  9. ^ 黄隽慧. 《不漏洞拉:越南船民的故事》-回歸前 北京施壓港英政府關閉難民設施. 上报. 2017-07-01 [2020-0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9). 
  10. ^ 人事編制小組委員會討論文件. 财务委员会. 立法会行政管理委员会. [2020-0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01). 
  11. ^ 11.0 11.1 關閉萬宜羈留中心.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处. 1998-05-26 [2020-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01-14). 
  12. ^ 12.0 12.1 12.2 民安隊四十週年紀念特刊 (PDF). 香港: 民众安全服务处. 1991-12 [2020-02-2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0-02-29). 
  13. ^ 陈倩儿. 70後素人作家寫書打撈越南難民故事,將冰冷數字還原人性掙扎. 端传媒. 2017-08-05 [2020-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3). 
  14. ^ 陈天权. 深水埗公園的前生事跡. 灼见名家. 2017-02-28 [2020-0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4). 
  15. ^ 無綫電視午間新聞,1989年12月12日. [2020年10月1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0月19日). 
  16. ^ Antiquities and Monuments Office. Archaeological Impact Assessment for Redevelopment of Chi Ma Wan Prison Area, Lantau Island (PDF). Hong Kong: Leisure and Cultural Services Department. 2009-05: 2 [2020-02-2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10-24). 
  17. ^ 喜靈洲囚犯種族大戰. 星岛日报. 2013-01-03 [2020-0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30). 
  18. ^ 警務處退役同僚協會集體回憶系列(六):警察管理越南船民中心. 警声. 香港警务处. [2020-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05). 
  19. ^ 羅湖軍營改建越民中心擾原居民北區區會反對. 明报. 1989-04-29. 
  20. ^ 20.0 20.1 工務小組委員會討論文件(1997年11月12日). 立法会财务委员会. 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 [2020-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11月1日). 
  21. ^ 虎地新益難民營昨起由房署接管 入境處同時將兩營改為開放營. 大公报. 1990-05-22. 
  22. ^ 新益營月底關閉近千難民遷出 虎地新益兩營合併 房署增護衛員保安. 华侨日报. 1990-08-25. 
  23. ^ 岭南大学学生会编委会. 尋找我們腳下的土地:虎地的前世今生. 香港独立媒体. 2014-12-15 [2020-0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9). 
  24. ^ 白石興建船民中心沙田居民表示憂慮. 文汇报. 1989-02-19. 
  25. ^ 懲教事務. 香港年报(香港 - 迈进新纪元). 香港特别行政区公务员事务局法定语文事务部. [2020-0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26). 

参见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