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所
佛教 |
---|
佛教大纲 佛教主题 佛教专题 |
心所(梵语:caitasika;巴利语:cetasika;藏语:སེམས་བྱུང,威利转写:sems byung,THL:sem-jung),又称心所法、心所有法、心数、心数法,佛教术语,意指心的所缘、所有,与心相应俱起的法。当心识在运作时,会与心识同时发生的各种名法皆可称为心所。它的功用是作为心的助伴,支持心的运作。
概论
心所有法,指系属于心(巴利语;梵语:Citta),与心相应,依心(识蕴)而起的心理现象与感受。五蕴中的受蕴、想蕴,以及行蕴(思),为心所法,心相应法[1]。
最初,行蕴的主要解释为思(意业)。部派佛教对行蕴作了广义的解释和分析,将更多类型的现象纳入行蕴当中,演变为后来阿毘达磨“心所”法的样貌。这些行蕴心所之法,若与善心相应即为善心所,与不善心相应即为不善心所,与无记心相应则为无记心所[2][3]。
有些部派,如说一切有部等,还立有“心不相应行法”,虽属行蕴,但非心所法,不与心相应[4][5],南传上座部则不立心不相应行法[6][7]。
在部派佛教初期,对于心所是否存在以及心所法的性质,就已经出现争议[8][9]。在部派佛教中,主张离心之外别有心所的部派,包括说一切有部、大众部、法密部、化地部。经量部等则认为离心之外别无心所,在《成实论》中记录了这些争议。即使是在部派内部,也存在一些争论,如说一切有部中,法救与觉天认为没有离于心识而独立存在的心所,认为心所只是心的状态之一[10];
唯识学派中也保持这些争议,如《大乘庄严经论》中,认为心所是心的一种呈现,而《瑜伽师地论》与《成唯识论》等则认为心所与心有别。八识心王能了别所缘境界之整体相貌,是属无记性。五遍行及一切与识相应俱起心所有法则能了别所缘境界之别别独特相貌,故而能起善、不善、无记、三性染净差别[11]。
现代考证
心所学说是否在释迦牟尼时代就已经被提出,目前仍然有所争议。上座部佛教中,最早提到心所的是《无碍解道》与《义释》等两部纳入小尼柯耶的经典。这两部经典被视为是阿毘达磨论书的前身,因此相关概念的前身应该在初期佛教就已经出现。
在杂阿含经中,还没有提到这个名词,但在论藏中,这是一个重要的概念。现今南传上座部的《经藏·长部》的《坚固经》中,记载佛陀曾说,有比丘能观察诸有情及他人的心、心所有法(巴利语:cetasikampi)及寻、伺等法。其中“心所有法”被认为相当于后世的“心所”概念,因此心所的概念可能在佛教早期就已经出现。[12]
水野弘元、胜又俊教等佛教学者相信,心所的概念是在部派佛教时期出现。水野弘元分析汉传阿含经,相似于心所的名词,在阿含经中共出现五次[13][14][15][16][17][18],但是其对应的相应部经典段落中,却没有提到心所。他认为在汉传阿含经中这些提到心所的段落是在后世才被加进去[19],心所学说应起源于说一切有部及分别说部[20]。胜又俊教分析梵文与巴利文对心、意、识的构词,以及经典中的相关叙述,认为在阿含经与尼柯耶中还没有实体的心与心所概念[21]。
分类
心所法主要分为三大系:说一切有部所传,在《品类论》提出,经《大毘婆沙论》、《杂阿毘昙心论》,由世亲在《俱舍论》中定型为46类心所;大乘佛教瑜伽行唯识学派承继俱舍论体系,再划分为51心所;南传上座部所传,在《法集论》提出,经觉音所整理,至《摄阿毘达磨义论》定型为52心所。
说一切有部
此处介绍《俱舍论》整理出来的体系〔46类心所法〕为主。
- 心所法(46)
-
- 大不善地法(2)- (仅相应一切不善心)
- 小烦恼地法(10)- (与无明相应,不能同时起两种以上)
- 不定地法(8) - (前五所不摄)
释日慧认为《俱舍论》的不定地法仅有“睡眠、恶作、及寻、伺”四类,“贪、瞋、慢、疑”这四种烦恼心所不为本论的不定地法所摄[22]。
《甘露味论》承续《品类论》列举了十大地法,十大烦恼地法,十小烦恼地法,十大善地法这四十类心所[23][24]。《成实论》取材了说一切有部阿毘达磨的心所法体系,而从譬喻师、分别说者的观点加以评论取舍[25]。
瑜伽行唯识
此处介绍《大乘阿毘达磨集论》和《大乘百法明门论》整理出来的体系〔51类心所法〕,大乘佛教通常采用此分类。
- 心所法(51)
《瑜伽师地论》于随烦恼心所,别说邪欲、邪胜解,总成五十三法。《成唯识论述记》说邪欲、邪胜解虽是随烦恼,但体性乃属“别境心所”之欲与胜解,通善、恶、无记三性,因此在随烦恼中略而不说[8]。智俨《华严五十要问答》第三十六,于百法明门烦恼心所的不正见(即五恶见),拆分为五,而为五十五法。
南传上座部
此处介绍南传上座部觉音以及《摄阿毘达磨义论》整理出来的〔52类心所法〕。[26][27]
- 心所法(52)
- 通一切心所(13)
- 美心所(25)
- 不善心所(14)
其他
据《顺正理论》记载,上座室利逻多(经量部)不承许十大地法,而只说受、想、思三种心所[29]。《成唯识论述记》记载正量部说善心所有十三,在十大善地法之外,另增添无痴、欣、厌[30][31]。
《舍利弗阿毘昙论》(分别说部)[32][33]和《解脱道论》(赤铜鍱部无畏山寺派)[34][35]中,也列举解说心所法[36][37]。
相关条目
注释
- ^ 《阿毘达磨品类足论》:“心所法云何?谓若法心相应。此复云何?谓受、想、思、触、作意、欲、胜解、念、定、慧、信、勤、寻、伺、放逸、不放逸、善根、不善根、无记根、一切结、缚、随眠、随烦恼、缠、诸所有智、诸所有见、诸所有现观,复有所余,如是类法,与心相应,总名心所法。”
《法集论》:“云何为心法耶?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界、意识界——是等为心法……云何为非心法耶?即受蕴、想蕴、行蕴、色及涅槃——是等为非心法。……云何为心所法耶?即受蕴、想蕴、行蕴——是等为心所法。……云何为非心所法耶?即心、色及涅槃——是等为非心所法。……云何为心相应法耶?即受蕴、想蕴、行蕴——是等为心相应法。云何为心不相应法耶?即色及涅槃——是等为心不相应法。心者即不可言为与心相应或与心不相应。”
《成唯识论》:“恒依心起,与心相应,系属于心,故名心所。如属我物,立我所名。心于所缘,唯取总相。心所于彼,亦取别相,助成心事,得心所名,如画师资,作模填彩。”
《辩中边论》:“唯能了境,总相名心,亦了差别,名为受等诸心所法。……此诸识中,受能受用,想能分别,思作意等诸相应行。能推诸识,此三助心故名心所。” - ^ 叶均. 攝阿毗達摩義論附錄---南傳的五十二心所法. [2017-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23).
- ^ 《入阿毘达磨论》:“思,谓:能令心有造作,即是意业,亦是令心运动为义。此善、不善、无记异故。”
- ^ 《入阿毘达磨论》:“行有二种,谓相应行不相应行。相应行者,谓:思、触、欲、作意、胜解、念、定、慧、寻、伺、信、精进、惭、愧、不放逸、轻安、不害、舍、欣、厌、不信、懈怠、放逸、善根、不善根、无记根、结、缚、随眠、随烦恼、缠、漏、瀑流、轭、取、身系、盖及智、忍等,诸心所法。此皆与心所依,所缘,行相,时,事,五义等,故说名相应。与此相违,名不相应。谓:得、非得、无想定、灭定、无想事、命根、众同分、生、住、老、无常、名身、句身、文身等,如是相应、不相应行总名行蕴。”
- ^ 佛光大辞典. 心不相應行. [2017-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9).
- ^ 平川彰. 印度佛教史.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2月23日).
有部把无常力实体化,这点留待后述,总之,从上面的角度来看,应该是主张非色非心的心不相应行法的存在。关于此心不相应行,《舍利弗阿毗昙论》卷三(大正二八.五四七中)也有说明。因此此一系统也承认心不相应行。此外《成实论》卷七(大正三二.二八九上)有〈不相应行品〉一章,所举的种类和有部几乎相同,但《成实论》不认为这些是实法(dravya),而是假法,因此和有部的立场不同。还有,《论事注》说东山住部和正量部也承认有不相应行。此外《异部宗论论》说化地部主张“随眠自性,心不相应”,认为潜在的烦恼和心不相应。大众部也主张“随眠非心、非心所”,宣说随眠(烦恼的眠位)和心不相应。如上,虽然有许多部派承认心不相应行,但巴利上座部却否认心不相应行。换言之,在它的五十二心所法中,命根、身轻安、身柔软性、身适业性等,都是有生命的,连生命、身体都认为是“心相应”。因此巴利佛教没有“心不相应”(citta-viprayukta)这个语词。
- ^ 印顺《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 本论没有别立“心不相应行”,但行蕴中有“非相应”的一类。从这点来说,本论与‘品类论’相近(铜鍱部不立,分摄在色法、心法中)
印顺《大乘广五蕴论讲记》:实际上,本来经里面佛说五蕴的时候,并没有说这个“相应行”、“不相应行”。不过,后来论师研究、分析出来,觉得在“行”当中,有这两大类的不同,就分成“相应行”、“不相应行”。像现在锡兰,他们就不谈不相应行,北方的说一切有部、经部,以及大乘佛法都是讲不相应行的。 先总说不相应行,“云何心不相应行?谓依色、心等分位假立,谓此与彼不可施设异、不异性。”这是心不相应的定义。……“依色、心等”,这个“等”是指心所法。“分位”,有约种种方面讲的不同的分位,比方一法生起来、灭下去,“生”和“灭”也是一种分位的差别。以大乘来讲,“不相应行”是假立的,是依色、心、心所法“分位假立”的,但却是“此与彼不可施设异、不异性。” - ^ 8.0 8.1 蔡伯郎. 佛教心心所與現代心理學. 中华佛学学报. 2006, 19 [2017-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8).
- ^ 《顺正理论》:“此等诸经皆遮心所。又于心所,多兴诤论。故知离心无别有体,谓执别有心所论者,于心所中,兴多诤论。或说唯有三大地法,或说有四,或说有十,或说十四。……言于心所有多诤论。故知离心无别体者,此亦不然,皆信有故。谓依理教,诸大论师,皆信离心别有心所,但于多少数增减中,经无定说,故兴诤论。”
- ^ 《大毘婆沙论》:“尊者法救作如是言:诸心、心所是思差别,故世第一法以思为自性。尊者觉天作如是说:诸心、心所体即是心,故世第一法以心为自性。彼二尊者作如是言:信等思心前后各异,无一并用,信等五根为等无间。”
- ^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又识能了别事之总相。即此所未了别所了境相,能了别者,说名作意。即此可意、不可意、俱相违相,由触了别。即此摄受、损害、俱相违相,由受了别。即此言说因相,由想了别。即此邪、正、俱相违行因相,由思了别。是故说彼作意等,思为后边,名心所有法。遍一切处、一切地、一切时、一切生”
- ^ 《经藏·长部·坚固经》:坚固!有能观察诸有情及他人之心、心所及寻、伺,而记说:‘汝之意是如是,汝之意是如斯、汝之心是如此。’(元亨寺《汉译南传大藏经》),巴利语:Idha, kevaṭṭa, bhikkhu parasattānaṃ parapuggalānaṃ cittampi ādisati, cetasikampi ādisati, vitakkitampi ādisati, vicāritampi ādisati – ‘ evampi te mano, itthampi te mano, itipi te citta ’ nti.
汉传《长阿含经》中只有记载,能观察他人心之心,心所有法及寻伺等段落在汉传经典中没有记录。见《长阿含经》卷16〈坚固经〉:“云何名观察他心神足?于是,比丘现无量观察神足,观诸众生心所念法,隈屏所为皆能识知。”。 - ^ 《杂阿含经》卷13〈307经〉:“眼色二种缘,生于心心法,识触及俱生,受想等有因。”
- ^ 《杂阿含经》卷21〈568经〉:“尊者!觉、观已,发口语,是觉、观名为口行。想、思是心数法,依于心、属于心想转,是故想、思名为意行。”
- ^ 《中阿含经》卷26〈179经〉〈五支物主经〉:“念者我施设,是心所有,与心相随。”
- ^ 《中阿含经》卷35〈143经〉〈伤歌逻经〉:“彼贤者从此定寤,如是念。彼从此定寤即如是如是念,彼亦占过去,亦占未来,亦占现在,久所作、久所说,亦占安静处、住安静处,亦占至心、心所有法。摩纳!是谓占念示现。”
- ^ 《中阿含经》卷44〈171 经〉〈分别大业经〉:“或复死时生善心,心所有法正见相应,彼因此缘此,身坏命终。”
- ^ 《佛说帝释所问经》:“时彼诸天众,心之所乐欲,心与心所法,疑惑而分别。我知彼心法,如世尊所说,我已当为说”
- ^ 水野弘元《佛教教理研究》:“由此可推知,在汉巴中阿含的原型经中可能并没有‘心所’一词,我想可能是传承汉译《中阿含》的有部系,在后代所附加插入的。”
- ^ 水野弘元《佛教教理研究》:“提到心所一词及相应思想的,只限于巴利上座部或有部系,其他部派所传承的汉译《长阿含》、《增一阿含》丝毫找不到心所一词或心、心所相应思想。”
- ^ 胜又俊教《佛教における心识说の研究》。
- ^ 释日慧. 《俱舍論》心所分類的解讀. 慧炬. [2018-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03).
- ^ 《甘露味论》:“痛(受)、想、思、更乐(触)、忆(作意)、欲、解脱(胜解)、念、定、慧,是十大地法……十烦恼大地,一切不善心中共生,不信、懈怠、忘(忘念)、心乱、暗钝(不正知)、邪忆(非理作意)、邪解脱(邪胜解)、调(掉举)、无明、邪行(放逸)……。十小烦恼地,瞋(忿)、优波那(恨)、不语(覆)、波陀舍(恼)、摩夜(谄)、舍耻(诳)、悭、嫉、慢(㤭)、大慢。……十善大地,不贪、不恚、信、猗(轻安)、不放逸、精进、护(舍)、不娆恼(不害)、惭、愧”
- ^ 印顺. 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第四項 心所法的整理過程. [2017-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9).
- ^ 释印顺. 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第四項 成實論的法數. [2017-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9).
- ^ 《法集论·概说品》:一一八九云何为心所法耶?即受蕴、想蕴、行蕴-----是等为心所法。《清净道论·第十四·说蕴品》:(五)行蕴:(1,与诸善心相应的行)这里先说与欲界第一善识相应的三十六种:即……1.触、2.思、3.寻、4.伺、5.喜、6.精进、7.命、8.定、9.信、10.念、11.惭、12.愧、13.无贪、14.无嗔、15.无痴、16.身轻安、17.心轻安、18.身轻快性、19.心轻快性、20.身柔软性、21.心柔软性、22.身适业性、23.心适业性、24.身练达性、25.心练达性、26.身正直性、27.心正直性,28.欲、29.胜解、30.作意、31.中舍性、32.悲、33.喜、34.离身恶行、35.离语恶行、36.离邪命;……(2,与诸不善心相应的行):(1.触、2.思、3.寻、4.伺、5.喜、6.精进、7.命、8.定、)37.无惭、38.无愧、39.贪、40.痴、41.邪见,(28.欲、29.胜解、)42.掉举、(30.作意,,第二不善心也和第一不善心相似,但这里是有行而起,并有43.惛沉、44.睡眠二种不定的心所(有十九行相应),只有这一点差别而已。此中:心的沉重为‘惛沉’。心的倦睡为‘睡眠’。)……(第三不善心,如第一不善心所说的诸行中,除一邪见,而有不定的45.慢,唯此差别,余者相同……其次于嗔根的二不善心中……此中:(1.触、2.思、3.寻、4.伺、6.精进、7.命、8.定、37.无惭、38.无愧、)46.嗔、(11.痴,12.欲、13.胜解、14.掉举、15.作意,)47.嫉、48.悭、49.恶作;……于痴根的二心中:先说疑相应心……(1.触、2.思、3.寻、4.伺、6.精进、7.命、8.心止、37.无惭、38.无愧、40.痴、)50.疑
- ^ 公元8世纪以后12世纪中叶以前,论师阿耨楼陀《摄阿毗达摩义论·第二·摄心所分别品》:十三通一切,十四为不善,净有二十五,故说五十二。
- ^ 有行(巴利语:sasankharika)指受到自己或他人怂恿或刺激,才生起的心
- ^
《顺正理论》:“彼上座言,无如所计十大地法,此但三种,经说俱起受想思故。岂不彼经亦说有触,如彼经言,三和合触。经虽言有触,不说有别体,故彼经言,如是三法聚集和合,说名为触。故无如所计十大地法性。”
《成唯识论学记》:“多兴诤论,或说唯三,谓受想思(经说五蕴故)。或说有四,加触。或说有十,谓十大地。或说十四,加贪瞋痴慢。” - ^ 《成唯识论述记》:“且萨婆多法救、《俱舍》、杂心等说善有十种。除此无痴。乃减此一。正理论师说有十二更加欣、厌。婆沙虽说别有厌等。法救等不说。故此中非之但言唯善十一。不言遍善。故遮彼也。正量部说十三唯善。此十一外更加欣、厌”
- ^ 佛学辞汇. 欣厭.[永久失效链接]
- ^ 《舍利弗阿毘昙论》:“云何行阴?思、触、思惟、觉、观、见、慧、解脱;无贪、无恚、无痴;顺信、悔、不悔,悦、喜、心进、心除;信、欲、不放逸、念、定、心舍;疑、怖、烦恼使;生、老、死、命、结;无想定、得果、灭尽定,是名行阴。……行阴是名一二分,或心相应,或非心相应。云何行阴心相应?行阴若心数,思乃至烦恼使,是名行阴心相应。云何行阴非心相应?行阴若非心数,生乃至灭尽定,是名行阴非心相应。”
- ^ 释印顺. 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第二項 法數的比較研究. [2018-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9).
- ^ 《解脱道论》:“云何行阴?答:触、思、觉(寻)、观(伺)、喜、心(应为“信”)、精进、念、定(三摩地)、慧、命根、盖(藏语记为:sdom pa,相当于*saṃvara 律仪、*saṃlekha 远离/寂静、*saṃyama 降伏/守护/抑制)、不贪、不瞋、惭、愧、猗(轻安)、欲、解脱(胜解)、舍、作意、贪、瞋恚、无明、慢、见、调(掉举)、戏(应为“悔”,即:恶作)、疑、懈怠(藏语记为:rmugs pa,相当于thīna 惛沉)、无惭、无愧,除:受、想,一切心数法行阴。”
- ^ 林隆嗣. 無畏山(Abhyagiri)派之 五蘊、十二處、十八界 —《有為無為抉擇》第13章 (PDF). 正观. 2016 [2019-11-0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8-09). 按本论文之研究,《解脱道论》所记行阴应当为:“触、思、觉(寻)、观(伺)、喜、信(藏语《有为无为抉择》记为:dad pa,指“信”,原“心”字为错字)、精进、念、定(三昧)、慧、命根、盖(藏语《有为无为抉择》记为:sdom pa,通常指*saṃvara 律仪)、不贪、不瞋、惭、愧、猗(轻安)、欲、解脱(胜解)、舍、作意、贪、瞋恚、无明、慢、见、调(掉举)、悔(原“戏”字为错字)、疑、懈怠(藏语《有为无为抉择》记为:rmugs pa,相当于thīna 惛沉)、无惭、无愧”,另外《有为无为抉择》没列“悔”,而增列“无痴”(ma rmongs pa)。
- ^ 平川彰. 印度佛教史.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2月23日).
- ^ 张慧芳. 《舍利弗阿毘曇論》入品與相應品關於 心所有法的規定 (PDF). 台大佛学研究. 2014, 28 [2017-02-2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