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张士衡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张士衡(6世纪?—645年),瀛州乐寿(今河北省河间市)人,官员、儒学学者。

生平

父亲张文庆(之庆)为北齐国子助教。张士衡九岁丧母,哀慕过礼。父亲的朋友博士刘轨思见到他,每次都掩泣。对他父亲说:“昔伯饶号‘张曾子’,亦岂能远过!吾闻君子不亲教,当为成就之。”长大了,张轨思教给他《毛诗》、《周礼》,又跟着熊安生及刘焯学习《礼记》,都精究大义。此后遍讲《五经》,尤攻《三礼》。在隋朝余杭县县令,后以年老归乡里。

大业末年,隋末民变兴起,诸废学。唐朝建立,张士衡在乡里教学。贞观年间,幽州都督燕王李灵夔准备玄𫄸束帛之礼,聘到家中,拜为师。李承乾东宫,听说后,聘来京城。张士衡到洛阳宫谒见唐太宗,太宗在殿上赐他进餐,擢授朝散大夫、崇贤馆学士

李承乾问北齐灭亡的原因,张士衡回答:“北齐后主悖虐无度,昵近小人。至如高阿那肱穆提婆韩长鸾等,皆奴仆下才,凶险无赖,是信是使,以为心腹。诛害忠良,疏忌骨肉。穷极奢靡,剥丧黎元。所以周师临郊,人莫为用,以至覆灭,实此之由。”

李承乾又问:“佛教布施求功德,有果报吗?”张士衡:“事佛在于清净无欲,仁恕为心。如其贪婪无厌,骄虐是务,虽复倾财事佛,无救目前之祸。且善恶之报,若影随形,此是儒书之言,岂徒佛经所说。是为人君父,当须仁慈;为人臣子,宜尽忠孝。仁慈忠孝,则福祚攸永;如或反此,则殃祸斯及。此理昭然,愿殿下勿为忧虑。”

李承乾有错,张士衡规劝他,他不听。李承乾被废黜,唐太宗敕给车马,令归本乡。贞观十九年去世。

张士衡著名的学生,为永平贾公彦、赵县李玄植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旧唐书·卷189上》,出自刘昫旧唐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