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戎国
姜戎,又称姜戎氏,中国春秋时代的部落国家之一,为姜姓之戎之一,属西戎人群。姜戎氏居住在晋国南部,为晋国附庸。《左传》中曾记载其领袖吾离与驹支的故事。
历史
姜戎是四岳之后,与允姓之戎一样,原居住于瓜州。杜预认为,允姓之戎出自姜姓。
因受到秦国势力扩张的压迫,在晋惠公时,其首领吾离率众移居晋国南方,成为晋国附庸[1]。
前627年(周襄王二十五年),姜戎曾协同晋国在崤之战大败秦军[2]。
语言
据《左传》记载驹支与范宣子对话,称姜戎国与当时中原称为“华”的诸国在衣服饮食方面有差异,也没有外交关系,因此不可能泄密[3]。高玉认为这段记载,可用来说明中国古代各国有语言不通的现象[4],张其贤指出对话中的“赘币不通、言语不达”不是指语言不通,而是指姜戎与中原诸国没有外交关系,而姜戎国君与称为“华”的中原诸国贵族之间具有共同的语言(雅言)[5]。
学术考证
中华民国学者傅斯年[6]曾认为姜戎出自羌族。学者刘节考证,允字古字与羌、姜相近,因此允姓之戎即姜姓之戎,姜戎氏即羌戎,皆源于羌族[7]。中华人民共和国学者翦伯赞[8]与冉光荣等人有相同看法[9]。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者林沄指出,先秦西戎人群是自华夏人群分裂出来[10][11]。
注释
- ^ 《左传》〈鲁襄公14年〉:“十四年,春,吴告败于晋,会于向,为吴谋楚故也,范宣子数吴之不德也,以退吴人,执莒公子务娄,以其通楚使也,将执戎子驹支,范宣子亲数诸朝,曰,‘来,姜戎氏,昔秦人迫逐乃祖吾离于瓜州,乃祖吾离被苫盖,蒙荆棘,以来归我先君,我先君惠公有不腆之田,与女剖分而食之……’,对曰:‘昔秦人负恃其众,贪于土地,逐我诸戎,惠公蠲其大德,谓我诸戎,是四狱之裔胄也,毋是翦弃,赐我南鄙之田……’”
- ^ (晋襄公)遂发命,遽兴姜戎。子墨衰绖,梁弘御戎,莱驹为右。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殽,获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以归。(《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 ^ >《左传》〈鲁襄公14年〉:“十四年,春……对曰:‘……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贽币不通,言语不达,何恶之能为。’”
- ^ 高玉《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左传》襄公十四年,戎子驹支曰:“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贽币不通,言语不达……”……有大量的证据证明在战国之前普遍存在诸国语言不通的问题。”,台湾:秀威资讯,2008年。
- ^ 张其贤《春秋时期族群概念新探》:“驹支虽然提到“(姜)戎”和“华”在某些文化(饮食衣服)上的不同,但他要强调的毋宁是 “(姜)戎”和“华” 互不相干,而且没有外交接触(赘币不通、言语不达)。对照上文士匄指责姜戎向“华”私传言语,以及下文驹支表示和“华”没有外交接触,这里对“华”的使用,很明显不是用来指某种文化社群,而是指某一群诸侯国。”注24:“根据〈附录四〉词条111引文中先提到“盖言语漏泄”,后面又提到“言语不达”,可知“言语不达”不是指“姜戎”和“华”互不通晓对方语言,而是指没有外交接触。事实上,从驹支熟悉外交场合赋诗明志的礼仪,可知至少姜戎的君长和“华”之贵族具有某些共同语言和文化:即共同的语言(雅言)和礼仪文化。”,发表于国立政治大学政治学系《政治科学论丛》39期,2009年3月。
- ^ 傅斯年〈姜原〉
- ^ 刘节《中国古代宗族移殖史论》,台湾正忠书局,1948年出版。
- ^ 剪伯赞《先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 ^ 冉光荣、李绍明、周锡银著《羌族史》,成都:四川出版社,1984年初版。
- ^ 《农业类型的演变与戎狄族群的兴起》指出“晚商以前北方地区皆为华夏族群的活动地域,所谓‘戎狄’族群应当是下一历史阶段里从华夏族群中分裂出去的一部分,因此,华夏与戎狄在血缘上本亦同源。”
- ^ 林沄《戎狄非胡论》
- ^ 陈炫玮《考古发现与左传文献研究》:“其中九州之戎,过去或以为仅为陆浑戎一族,笔者考证其族群共包括了陆浑戎、扬戎、拒戎、泉戎、皋戎、伊雒之戎、姜戎、茅戎、阴戎等九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