堺区
堺区 堺区 | |
---|---|
行政区 | |
日文转写 | |
• 日文 | 堺区 |
• 平假名 | さかいく |
• 罗马字 | Sakai-ku |
堺区在大阪府的位置 | |
坐标:34°34′24″N 135°28′59″E / 34.5733°N 135.4831°E | |
国家 | 日本 |
地方 | 近畿地方 |
都道府县 | 大阪府 |
市 | 堺市 |
接邻行政区 | 堺市(西区、北区)、大阪市(住吉区、住之江区) |
面积 | |
• 总计 | 23.58平方公里 |
人口(2017年12月1日) | |
• 总计 | 147,986[1]人 |
• 密度 | 6,271人/平方公里 |
时区 | 日本标准时间(UTC+9) |
区编号 | 27141-1 |
邮递区号 | 〒590-0078 |
区役所地址 | 堺市堺区南瓦町3番1号 34°34′24″N 135°28′59″E / 34.57333°N 135.48306°E |
电话号码 | +81-72-233-1101 |
网站 | 堺区役所官方网站 |
堺区(日语:堺区/さかいく Sakai ku */?)是堺市的7个行政区之一,位于堺市的西北部,为堺市发展最早的区域,现在也是主要的市区,堺市市政府也设于此区内。西侧临大阪湾,北侧为大和川与大阪市相邻通,沿海区域多为填海产生的新生地,属于堺泉北临海工业地带。
历史
此地过去位于摄津国、河内国与和泉国的交界处,最初被称为“境”,其日文发音为“さかい”(Sakai),后来转用为相同发音的“堺”[2],当时也因为位于三个国的交界处并且临海,发展成为贸易港口;到了战国时代,当地商人们为避免受到战乱波及,组织了会合众以自治的形式管理此地,并在城市的四周建立了护城河,维持堺的独立自主,不隶属任何领主,被当时来到日本的欧洲传教士称为像威尼斯一样的自治城市,直到织田信长崛起后才臣服于其。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为发展新的政治中心-大阪,商人们被强迫迁往大阪,此后堺只剩下港口的功能;而在17世纪的大阪之役中,堺也受到波及遭大火烧毁,此后贸易的功能也逐渐降低。[3]
江户时代堺仍然由于其商业地位成为幕府的直属领地,初期幕府曾在此设立堺奉行负责管理,但随着商业的重要性逐渐降低,堺奉行也曾多次被撤除并入由大坂町奉行管理。江户时代后期一度由于发展醸造业而恢复繁荣,1868年由新政府接替江户幕府后,最初隶属大坂裁判所(大阪府的前身),但仅半年后改隶属分出新设立的堺县,直到1881年才随着堺县被并入大阪府后才成为大阪府的辖区。
1880年日本实施郡区町村编制法,以堺为中心设立了堺区,但1880年的堺区与现在的堺区并不同,当年的堺区在1889年改设为堺市,现在堺区范围在1889年时除了当时的堺市辖区外,还分属大鸟郡向井村、舳松村、凑村、三宝村、神石村五个行政区划,这五个行政区划在1894年到1938年期间陆续被并入堺市,成为堺市的一部分。
而现在的堺区是直到2006年堺市升格为政令指定都市时,辖区范围以1889年的的堺市区为中心,加上周边区域所划设成立的。
交通
铁路
- 阪堺线:大和川停留场 - 高须神社停留场 - 绫之町停留场 - 神明町停留场 - 妙国寺前停留场 - 花田口停留场 - 大小路停留场 - 宿院停留场 - 寺地町停留场 - 御陵前停留场 - 东凑停留场
本地出身之名人
- 与谢野晶子:明治至昭和时期的诗人、作家、思想家
参考资料
相关条目
外部链接
- OpenStreetMap上有关堺区的地理信息
- (日语) 堺市堺区公所的Facebook专页
- (日语) 堺区吉祥物的X(前Twitter)账户
- (日语) 官方网站